分享

说说兰州那个“丑相”泥人岳(老菜图文)

 yezhu8888 2014-10-26
无锡的惠山泥人,闻名天下。
天津有泥人张,无锡却未能出现无锡的“泥人X”,对此,老菜一直有点耿耿于怀。
浏览兄弟网站,看到兰州搞“丑相”的泥人岳的作品,极为震撼。


其实,前几年参观五爱分校,曾在他们的课外活动室里,看到此类丑相泥塑过。
(2008年11月:到五爱小学蓉湖校区去开开眼界)

闲话少说,转帖二份丑相泥人岳的资料给大家鉴赏。




近日,岳云生耗时两个月的新作《民国十八年难民系列》完成了最后一个人像的创作,本报记者也有幸走进了他的这片“桃花源”,探访他和他的艺术天地……




  谈到天津的“泥人张”,当然是妇孺皆知,泥巴在他手中被赋予“生命”,也书写着传奇。而在兰州,也有这样一位老人,年过花甲,却乐此不疲地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他以红土为原料,用自己的双手捏出一个个淳朴勤劳的“山民”,他就是兰州民间艺人、“千丑图”的创作者岳云生,熟悉他的人都亲切地称他为“泥人岳”。一把土、一团泥、一间并不大的房间、几个简单的小工具支撑起他的创作天地,岳云生说这是他的泥塑“桃花源”,这里的点点滴滴都让他沉醉到不能自拔。近日,岳云生耗时两个月的新作《民国十八年难民系列》完成了最后一个人像的创作,本报记者也有幸走进了他的这片“桃花源”,探访他和他的艺术天地……


  自娱自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走进岳云生的家,记者立刻就被一组组或搀扶、或牵系而行的泥塑“难民”所吸引。岳老说,这是他耗时两个月完成的最新作品《民国十八年难民系列》,这个系列的作品,是根据文史资料记载创作的。“民国十八年,全省大旱,各县难民四处逃荒,饿殍遍野,兰州难民云集,士绅刘尔炘向各界发起募捐,设粥棚救济难民……这就是我创作这组作品的背景。”岳云生说。
  出生于甘肃的岳云生今年已年过花甲,1966年上初二的他辍学去学木匠,两年后进了省建,后又被调往天津工作。有美术天赋的岳云生在当木工时跟师傅学习雕刻,到了省建也总盯着人家的模型,后来在“泥人张”的故乡——天津,他成了一名中学美术老师。虽然在美术绘画方面有特长,但从没有经过专业学习的他并不满足于自己的美术功底。于是,他狠下功夫,边学边教,无论是课余时间还是寒暑假,他都坚持刻苦自学。为了达到教材综合性艺术的要求,他涉猎了素描、速写、国画、书法、油画及工艺品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艺术修养。在1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他的学生的作品,在天津、北京、塘沽等地区曾多次获奖。“我记得,曾经还有一个学生的一幅作品被选送到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13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呢!”回想起他的学生,岳老仍然很骄傲。
  1985年,因父母年迈,恰好有个调动机会,岳老就被调到了兰州冷冻厂,在厂工会搞些宣传工作。退休后,他在家赋闲,环笔皆书,满目精雕工艺品,坐拥其中,欣然自得。岳老说:“我没有想过要搞怎样一番大事业,我学美术、捏泥塑,都是兴趣所致,也是我选择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自娱自乐的生活方式。”


 
  “丑”中寻美  
  “丑相”开辟泥塑新天地
  
  据岳云生老师介绍,他的第一个泥塑作品说起来还颇有些“意外”。对艺术创作而言,灵感是非常重要的,岳云生也并不例外。平时,无论是看电视或是走在大街上,他都很细心地观察人们的神态、表情、走路的姿势等,这都是他创作的灵感。一次上街,偶见一位长得很丑但很有特点的路人,顿时萌发创作“丑人像”的念头。他认为:所有人总对所谓的“美”趋之若鹜,对于所谓的“丑”总唯恐避之不及,可是“丑”也是客观事实,何况“丑”蕴含着原始、自然、憨厚、纯朴的内在美。回到家后,岳云生随手捏捏,就捏出了栩栩如生的“丑相”。
  2003年11月的一天,他带着“丑相”到了隍庙,出乎意料,在大家问长问短的时候,这些“丑面孔”很快就被“抢光”。一位“伯乐”围过来说这是好东西,要“包圆”,并提出让他创作更多的“丑人头”,以跻身“吉尼斯”,老岳当即愉快地答应。从此,他将自己封闭起来,甚至几天不接电话。经过一年多辛勤的劳动,他已造就了神态炯异的“丑人像”3000多件,力争5000或更多。乙酉年春节,老岳带上这些“小玩艺”还做客甘肃电视台春节晚会。
  在采访中,岳老师告诉记者,尽管泥塑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但他并没有想过要将它发展成什么事业。他说:“那只是业余的兴趣,不想搞大,曾经有个美国人在网上看到我的作品,联系到我,想给我出资办厂,可被我拒绝了,我不想将我的作品搞成产业化的生产模式,那样就少了很多自己的思想、灵气和创意。
  岳云生大胆运用写真、夸张、抽象的艺术手法,塑造出神态炯异、形态各异的丑人脸谱3000多个,各种丑态百出的“丑人”,虽然“丑”到了极点,但仔细品来给人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难忘山民
  怀旧是做泥塑的初衷
  
  谈起最初的泥塑创作,岳云生老师说,他童年时曾在西北山区的小乡村生活过十余年,对乡村生活有着难以忘怀的记忆,因此他的创作题材多选自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甘肃农村,表现淳朴的农民和农村生活,表达最原始、自然、憨厚、淳朴的农民生活。岳老说:“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忘不了在农村度过的那些日子,可以说是人在城市,心在乡村,退休以后,人闲了心也就跟着闲下来了,于是,村里的人物形象一个一个地都在眼前闪过,我就很想将他们都用泥塑的形式变现出来。”
  他还告诉记者,选择山民的形象刻画,另一方面,是因为他觉得大棉袄、大裆裤的装束,做成泥塑很美;一是线条由曲线构成,粗犷、柔软又不失浪漫,二是有较强的时代感,身份分明。相反,西装则由直线线条构成,平直挺括,给人一种装甲车钢板的生硬感;而且元首和流浪汉都穿的是西装,身份上不好分辨。“很多人以为艺术创作越
  夸张越好,我却认为应该在真实的基础上适当地夸张,过分就远离了生活,成了漫画卡通形象;”岳老说,“适度的夸张拉近了创作者和观者的距离,容易产生共鸣,觉得似曾相识,很亲近。”
  说到创作初衷,岳老曾写过一篇题为《关于泥塑<山民>》的文章,在文章中他写道:“在甘肃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生存着千千万万朴实、勤劳、善良的山民。千百年来,他们承受着干旱、贫穷、兵匪、税捐的重压,他们无奈、无助、无悔地承受着生活给予他们的微薄与不幸。当每一次天灾或人祸的浩劫之后,山民们掩埋了亲人的尸体,又默默地直起腰来,仰望着新的太阳,在希望中重复着过去的生产和生活,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我是他们的子孙,先民们的灾难和故事,时常萦绕在我心中。我用一颗虔诚的心,一双笨拙的手,再现他们,纪念他们,以了却我的心愿。材料是原生态的甘肃黄土,内容也是原生态的甘肃山民。”

  申报“非遗”
  让兰州泥塑艺术传承百年
  
  目前,岳云生创作的泥塑作品已有几千个,除了人们熟悉的山民系列和3000多丑脸系列之外,还有获得全省特等奖的《西北山民之三十六笑》,一个个喜笑颜开的泥人像被赋予了生命一般,每一个笑容都不尽相同;以百姓过年情景为主题的《年》系列,其中,作品《高担酿皮》中卖酿皮的老汉蹲在扁担的中间为顾客切酿皮,一个顾客手端大碗品尝、另一个顾客焦急地等待着,生动地刻画了三个人不同的心境。
  当记者问及岳老下个作品的题材时,他表示,还没有想好,有时灵感就是一刹那来的,“我也可能会继续创作市民系列,选择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景,进一步完善乡土民俗题材及本土人文景观的作品。”据岳老透露,目前以他作为传承人的兰州泥塑民间艺术正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预计在今年5月左右开放的兰州非遗陈列馆里将会有个属于他的展馆,到时候人们也许能看到他那些栩栩如生、精美绝伦的作品了。在采访即将结束时,岳老对记者说,这个泥塑的世界就是他的“桃花源”。“我留恋这片林子,我愿定居在这里,每天在这里徘徊沉思,在这里神往陶醉;这里没有人生的烦恼;一草一木,赏心悦目;曲曲小径,别有洞天;这是一生心灵的桃花源,是一片愉悦的天地。愿那些惶惶终日的朋友们走进来,沉下来,欣赏这里的景色,直到永远。……”

以上原载于兰州非遗陈列馆

以下原载于《雨林木风交流论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