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液晶屏幕生产工 警惕铟中毒

 nizijun 2014-10-27

  ▲在生产液晶显示器工厂工作的工人每年必须定期做两三次体检,查查肺功能。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教授孙志佳

  小伙铟中毒,肺部填满牛奶一样的乳白色液体。最近,在江苏某地工业区一家生产手机液晶显示屏的企业中,一名工人在两年的一线喷涂作业中吸入大量含稀有金属“铟”的粉尘,导致其肺功能紊乱、肺组织严重受损,呼吸困难,生命危在旦夕,日前被确认为我国发现的首例铟中毒职业病。专家称,这名患者随时都可能因铟中毒而生命垂危。

  据悉,与铟相关的职业病2003年才在国外被发现,发病者多在液晶显示器的生产厂里工作过。作为液晶显示器生产大国的日本,去年公布的一项针对液晶显示器工厂工人的调查发现,2/3的工人肺部都出现了异常状况,并曾出现两例铟中毒事件。

  鉴于目前国外许多知名品牌的液晶显示器都转到国内来生产,专家建议相关企业应引起警惕,加强对员工的保护,在密封车间采取有效的降尘措施。

  事件:

  28岁小伙“吸铟”年半生命垂危

  28岁的张强(化名)两年半前进入江苏某生产手机液晶显示屏的企业打工,他的工作就是对着液晶面板喷涂金属材料,每天一干就是十来个小时。他发现,不少工友只干了两三个月就身体不舒服辞工了,虽然自己有时也出现咳嗽等感冒样的症状,但他并不太在意。

  但从去年5月开始,张强就感觉身体不对劲了;去年7月,张强出现了严重的咳嗽、气喘,并伴有持续性的发烧,到了10月份,他常常咳得喘不过气来,晚上睡觉都无法平躺。张强撑不下去,终于住院了。但在当地医院治疗了一个月,他的身体仍然没有起色。遂于去年11月份转入到医疗实力较强的南京鼓楼医院,这一次,他希望能彻底弄清自己的病因,但这一等就是半年。

  近日,鼓楼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肖永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为了弄清张强的病因,他们也曾费尽周折——

  一开始肖永龙通过CT检查发现,张强的肺部全是粉尘颗粒,难以断定是什么物质,又做了肺部组织活检,发现他的肺泡里有像牛奶一样的乳白色液体,送到南京大学的实验室检测发现,这些白色的粉尘除了有氧化硅和氧化铝成分外,还有一种重金属元素——铟。这是用于制作液晶显示器和发光二极管的稀有物质,其价格堪比黄金,其毒性更甚于铅。

  肖永龙想到张强在生产手机液晶显示屏的企业干过近两年的喷涂活,遂电话给一位生产液晶屏的业内人士,终于确认张强之前在工厂里成天对着液晶显示器喷涂的金属材料就含有铟,这说明他的工作与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专家分析:要挽救张强的生命,除了换肺,就只有洗肺了。对于张强的未来,专家们并不乐观,因为洗肺只能洗去张强肺泡中的蛋白质,但根本洗不掉已经深入到肺组织里的铟,这种有毒的物质完全可能令其发展成严重肺炎或肺癌。专家称,他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 

  专家释因:尘肺加铟毒要了他的命

  专家日前终于确认,张强得的这种铟相关性肺病可以说是一种职业病,这种职业病2003年才在国外被发现,国内从来没有发现过。

  据了解,张强是厂里的“喷砂工”,他每天都要在这粉尘满天飞的车间里工作,而保护工具只是一个普通的口罩。往往一天下来,鼻子里全是粉尘。据介绍,一般普通人血液里的铟元素含量为0.4皮克(1微克等于1000000皮克),而检测结果显示,张强血液里的铟元素含量却达到140皮克,是普通人的300多倍!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教授孙志佳分析说,正常情况下,肺部有一套自我保洁的机制,而张强数十个月来每天好几个小时大量吸进的粉尘经过长期积累,逐渐沉淀在他的肺部中。人体的肺泡里本应该是透明的空气,而他的肺泡里全都充斥着形似牛奶的物质,这些近似牛奶状的东西都是细胞蛋白质。这是因为严重超量的铟已破坏到其正常的肺组织,导致其肺功能紊乱排出大量蛋白质堵住肺泡,所以他才会出现气喘甚至无法呼吸的症状——归根结底,这是明显的尘肺加铟毒所害。

  目前国内外对铟及其化合物毒性研究开展的还很少。国内在此方面研究尚属空白,既无监测方法,也无国家卫生标准。国外只有美国和英国已公布了铟的职业接触限值均为0.1 mg/m3。而这两个国家铅的标准为0.15 mg/m3,说明铟的毒性不可轻视。而日本专家经过5年多的追踪研究,去年已确认,“在生产过程中吸入铟是职业肺病的一大诱因。”

  这一判断出自去年初日本日光纪念医院天安博士发表在《欧洲呼吸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天安博士在了解两名在液晶显示器生产厂家工作的工人得肺炎的情况下,开展了与铟相接触的同一家工厂的108名工人进行了肺功能及血清检测,结果发现2/3的工人有明显的肺部异常,而且工人在液晶显示器生产厂家工作年限越长,血液中铟的含量就越高,肺部的异常情况也更为严重。天安博士和他的工作团队随后进行了相关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吸入铟混合物可以导致肺炎甚至肺癌。

  专家支招

  密封车间降尘措施最关键

  目前国外一些知名品牌的液晶显示器都转到国内来生产,广东特别是珠三角成了全国液晶显示器的重要生产区域之一。由于尘肺和铟毒对肺泡和肺间质的改变和损伤都是不可逆的,因此,孙志佳提醒企业应引以为鉴,加强对员工的保护:

  严格体检:必须从源头做起:建议这类工厂招工时必须对工人做严格的体检,肺功能稍逊的工人都不要出现在一线作业。同时,每年必须定期做两三次体检,可分别照肺部X光,查肺功能。

  轮岗轮休:工人在这种环境中待的时间不应过长,应采取严格的轮岗作业制度,并定期强制性休假,给工人足够的时间恢复其肺部的自我调节功能。

  劳保装置:不能使用普通口罩,必须给工人配置专门的过滤口罩。另外要在密封的工作车间里增设有效的喷淋设备,让粉尘尽可能降下来。据介绍,喷雾降尘法对呼吸性粉尘的降尘率不到30%,因此目前英美国家大量采用除尘器配合传统的喷雾降尘法,其降尘率或可达到90%以上。

  而工人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注意规律调整作息,最好戒烟戒酒,增强身体抵抗力,特别要预防并尽量减少感冒的机会。因为一旦感冒,呼吸道就更加脆弱,肺部易受感染,自净能力就差,“中招”的可能性就更大。

  消费者忧虑:

  液晶产品暗藏的“铟”会否伤肺?  

  “我门每天都对着电脑液晶显示器,会不会受铟污染呀?”“很恐怖啊,不但是电脑,还有电视、手机,日常生活中的液晶显示器几乎无处不在,我们到底该怎么办……”近日,听说液晶显示器生产过程中可使工人铟中毒,不少人纷纷表示担忧:使用手机、电视液晶显示屏会不会铟中毒?这些铟藏在哪里?对人体安全吗?

  据生产液晶显示器的有关技术人员介绍,实际上,液晶显示器中液晶被夹在显示屏中间。这种显示屏中镀有一层透明而导电的薄膜以做电极之用。这层薄膜便是由铟和锡的氧化物制成的。这个部分除了用于导电,也可以切断显示器射出的很多对人体有害的电子射线。而液晶显示器在使用过程中,并没有粉尘形态的铟泄露出来。 

  中科院高技术材料实验室的有关专家则指出,其实很多电子元件中部含有铟,并不是只有液晶显示器中才会使用到铟及其化合物。我们常见的各类电器之中,很多元件被一种类似玻璃的固体粘合在一起,这之中就有铟元素。除此之外,很多塑料薄膜中也是由锢锡氧化物制成的。研究表明,铟在应用领域造成健康伤害的可能性很小。除非在燃烧的时候,铟制品变为大量的悬浮颗粒被人体吸入,或者铟直接注射进入血液,才有致病的可能。而用户平时在应用相关产品时,基本不存在铟中毒的问题。因为液晶面板不会轻易破裂,铟等物质也不会轻易扩散。不过,一旦出现液晶显示器面板破裂的情况,为安全起见,建议不要擅自随便处理,最好找专业的机构或厂家上门回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