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9日从芜湖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获悉,截至9月底,该市完成棚户区改造征收12014户,其中选择货币化补偿占比近46%,征收效率较以往提高3倍,越来越多的群众倾向于货币化补偿方式。 据芜湖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负责人介绍,2013年以前,该市棚户区改造主要采取政府统建安置房方式,一方面源于当时房价上涨过快,市场供应不足;另一方面,政府主导建设安置房模式,即期安置资金支付压力小,做法较为成熟,各地普遍采用。然而,这种政府主导的模式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如:建设周期长,从征收到安置建设和竣工交付一般需要4年至5年,群众过渡期较长;安置房质量、成本控制难以达到市场化企业的专业水平,质量投诉较多;一些安置地块为划拨用地,办证难;再加上统建安置房的分配难度大,群众有意见等。 为克服政府主导棚改安置房建设的弊病,芜湖市在“模拟征收”注重民意的前提下,从今年7月开始试点货币化安置补偿新模式,按照周边商品房市场评估价格确定,连同政府给予的奖励和补助,确保货币补偿款足以让居民购买同等地块的商品房,以及支付基本装修费用。该市实行“一个政策、一个标准、一把尺子”,补偿标准、每户情况等内容均公开上墙,被征收房屋、附属物的实际丈量与补偿做到公平公正,实现政府自建安置房和货币补偿价值相当;对选择货币化补偿的被征收人,在签订协议后6个月内和6个月至12个月内购买新建普通商品住房的,分别给予其应缴契税100%和50%补助。此外,芜湖市搭建群众与企业交流平台,让企业主动参与,进驻棚改征收现场,向被征收人讲解周边商品房房型、区位及价格等具体信息,实现供需双方信息对称。 “以前没得选,不喜欢也没办法。现在拿了补偿款,想住哪儿,我和老伴说了算。 ”63岁的刘德聪刚从棚户区搬进新房,他十分中意自己的选择。从以前的“要我棚改”到如今“我要棚改”,芜湖市通过征收货币化补偿方式,不仅大大提高土地征迁效率、改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更惠及数万名棚户区居民。下一步,该市将深入了解棚改居民安置需求的新变化,满足其多样化需求,做好项目融资,确保货币化补偿资金及时到位。(记者沈宫石、柳文) 【编后】 棚户区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尤其需要尊重群众的选择。芜湖市通过征迁货币化补偿,实行政府搭台、企业参与的市场化运作,解决了棚改居民住房问题,减轻了征迁成本,也有利于城市长远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