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导读:大家都知道糖尿病的饮食疗法对治疗糖尿病有很好的辅助效果,因此,糖友的一日三餐很重要。吃什么降糖一直是糖尿病患者关心的问题,但急于求成容易使患者走入误区,你知道这些误区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误区1:主食越少越好。 不少患者认为,主食越少吃越好,甚至连续数年把主食控制在每餐仅吃半两到一两,这会造成两种后果:一是由于主食摄入不足,总热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导致体内脂肪、蛋白质过量分解、身体消瘦、营养不良,甚至产生饥饿性酮症,二是控制了主食量,但对油脂、零食、肉蛋类食物不加控制,使每日总热量远远超标,且脂肪摄入过多,如此易并发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使饮食控制失败。如果主食进食较少,会使人全身无力,有饥饿感,有些糖尿病患者主食较少还会在进餐后3-5小时出现出汗、心慌和头晕等低血糖反应。 其实,糖尿病饮食主要控制总热量与脂肪。而主食中含较多的复合碳水化合物,升血糖的速度相对较慢,应该保证吃够量。 误区2:不甜就能随便吃。 误区6:荤油不能吃,植物油多吃没事。 误区8:肉食和鸡蛋不吃或少吃。
人的身体有相当大比例的蛋白(如肌肉、皮肤、毛发和内脏等),如果蛋白进食过少或偏食,就可能产生蛋白质营养不良,表现为乏力、皮肤干糙、毛发脱落或头发发黄,四肢肌肉萎缩等。严重时还有全身浮肿等。每天1个鸡蛋、2两瘦肉(各种红肉、白肉均可)是活动量不大的体重60-70公斤者的必需量。 误区9:稀饭少吃或不吃。 有病友认为稀饭会使血糖升高,糖尿病人应少吃或不吃。稀饭中的粮食由于烹饪时间较长,吸收较快,因而会使血糖升高较快。但吃稀饭引起的血糖升高又很快会下降,因而如单纯进食稀饭作为主食,会出现血糖先高后低的现象。对于脾胃偏弱的老年人,吃饭时有稀饭会有助于饭食的消化吸收,也有助于身体快速获得能量。因而适量进食稀饭,常需结合一些干粮,这样既有利于营养快速吸收,又可以防止喝粥后的低血糖。至于喝粥后的高血糖并不难克服,如餐后散步20-30分钟常常可以抵消进食稀饭引起的一过性高血糖。 误区10:少吃一顿就省一顿药。 有些患者为了控制好血糖,自作主张少吃一顿饭,特别是早餐,认为能省一顿药。其实,吃药不仅是为了对抗饮食导致的高血糖,还为了降低体内代谢和其他升高血糖的激素所致的高血糖,并且,不按时吃饭也容易诱发餐前低血糖而发生危险,另外,少吃这一顿,必然下一顿饭量增大,进而导致血糖控制不稳定,因此,按时、规律地用药和吃饭很重要。 误区11:打上胰岛素就可以随便吃了。 有些患者因口服药控制血糖不佳而改用胰岛素治疗,认为有了胰岛素就“天下太平”,不需再费神控制饮食了,其实,胰岛素治疗的目的是为了血糖控制平稳,胰岛素的使用量也必须在饮食固定的基础上才可以调整,如果饮食不控制,血糖会更加不稳定。因此,胰岛素治疗的同时不但需要配合营养治疗,而且非常必要。 误区12:用尿糖试纸评估食物。 有些患者为了监测所吃的食物尤其是甜味剂食品是否含糖,将食物溶液滴于尿糖试纸上,发现变色就非常恐惧,认为是高糖。其实只要是含糖(包括精制糖、多糖)的食物溶解后都会产生葡萄糖,而使试纸变色;无糖食品中只是没有蔗糖,其他形式的糖都会使试纸变色,但是它们不会使血糖上升太快或太高。这种做法只会让您徒增烦恼。 误区13:山楂等流传的降糖食疗方法都可以降糖,无须限制。 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黄金法则告诉我们,所有饮食都要控制在总热量范围内。山楂对普通老年人有软化血管、抗凝的作用,但含有较高量的果糖,多吃可能影响血糖控制,食疗偏方中的食品如果热量过高或脂肪量过高,也会影响血糖。因此,应慎重选用。 注意:糖友饮食=普通人的健康饮食。 其实,糖尿病饮食就是普通人的健康饮食,真正的健康饮食是营养均衡,不偏食,适合每个人的身体和健康需要,又能满足个人口味的饮食。而饮食的偏好也不可忽视,这种偏好往往是身体特殊需要的反映,应该加以科学分析,努力扬长避短,而不能简单地按普遍理论予以评论。 因此,并不需要常常对自己钟爱的饮食说“不”,而应该想方设法既说“是”,又能克服其不利的一面。运动常常是身体既获取必要营养又不会产生血糖过高的法宝。 在营养方面,身体常常比大脑聪明,有时静下心来,仔细倾听身体的呼声,能为我们赢得健康。同时不要忘记,身体也有过度补偿的趋势,即一旦某种东西吃饱了,其实已经吃过了。所以慢慢吃,七分饱对于摄取营养来讲,是一个好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