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动症儿童协调性差

 南北科普 2014-10-30

多动症儿童通常协调能力较差,多动伴有感觉运动协调的问题很早就被人注意到,多动症与发育性协调障碍共患率47%。发育性协调障碍的病因是大脑发育不够完善,运动控制中枢和平衡功能的障碍,大脑额叶发育不完善导致儿童运动技巧不协调。研究发现,这些儿童运动执行时间过慢。临床表现为粗大运动障碍,多动症儿童在发育过程中的时间推迟,1岁多才学会独立行走,行动比较笨拙,步调不能协调一致,并且容易跌倒。多动症儿童在拿筷子、握笔、扣扣子,穿绳子、做手工操作等精细动作表现的笨拙,在阅读时侯眼球的活动也不协调。上述问题会严重干扰到多动症儿童的学习生活。

当代社会,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人们追求高节奏,高速度的生活。因此,人们对孩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孩子还不太会爬行的时候,家长就让孩子学走路。其实,科学家研究发现,爬是人体继承祖先的本能,爬行可以锻炼人的小脑。并非如很多人所认为的,儿童越早走路越聪明。孩子运动单一和运动量少也是小脑不够发达的原因之一。这些孩子长大后,有些会受到多动症的困扰,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迷失方向,坐车晕车等。有一种感统训练方法,在一些幼儿园经常有这种课程,通过各种玩具、器械锻炼孩子的小脑,平时家长注意也要多锻炼孩子的平衡感与协调性。两三岁的孩子就能发现是否协调性差,在这时他们走路时表现出头重脚轻、协调性差、速度不均匀的现象。孩子走路和运动时脚部力量不够,会以重心前移来保持身体的平衡并向前移动,以跑的动作来代替行走。为了锻炼多动症儿童的协调性,父母应该多给孩子指导行走技巧,多进行一些练习。比如,家长可以拍手,有节奏地让孩子快走、慢走。这样孩子可以提高练习走路的兴趣,也不至于乏味,同时又训练了走路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随着多动症儿童的成长,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动作的不断成熟,走路也会越来越稳。并且通过行为训练,也有助于帮助多动症儿童改善多动行为,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