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儿子谈亲情

 滁州162 2014-10-31
写给儿子 - 不默斋主人 - 笑阅沧桑

儿子:

再过五十天就是你12岁的生日了。据《史记》记载:甘罗在这个年龄的时候就因功被秦始皇封为上卿,这则史实被后世演绎为“甘罗十二为宰相”而搬上了舞台。可见,十二岁的天空已经能够承载使命,飞扬梦想了!爸爸应该和你进行一场成人之间的坦率对话了。当然,这并不是我一时的心血来潮,在你们期中考试后,我在家长会上读到你写给我的心里话的那一刻,就已经产生这个想法了。

你信中流露出的愧疚与不安让我非常想和你交流一下关于认知、亲情、教育、亲情、处事、对以及对待未来这几方面的看法。今天我们只谈亲情。 

前天中午,我和妈妈到长岗看望爷爷奶奶。尽管我们相距很近,也不是不常见面,但是身体大不如前的爷爷看到我们后还是非常的高兴,他显得精神抖擞,让人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位四五天就需要做一次透析的重度心衰、肾衰患者。可是,我们也非常清楚,当我们不在身边的时候,爷爷的整个白天都是在昏昏欲睡中度过的,而晚上则被病痛折磨得苦不堪言,夜不能寐。

人生于世,谁都躲不过生老病死的轮回。但是,当一个人生命的晚秋、初冬季节降临的时候,能够帮助他摆脱失落与寂寞、赋予他生存希望与勇气的不再是财富与权势,不再是荣誉与地位,而是貌似平淡的亲情。

我们、你、你的叔叔婶婶、弟弟妹妹就是爷爷的兴奋剂、止痛药、精神支柱。亲情就是家族成员之间的空气和水,它在无形无声之中,发挥着奇妙的作用。

还记得上次在你们的家长会上,梁硕妈妈手捧儿子写给她的信热泪盈眶,语无伦次的对周围的家长说:“我儿子和我说对不起了!我儿子和我说对不起了!”那一幕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也让我想到了你的妈妈。

其实所有的家长都是一样的,无论他们的行事风格多么粗犷,无论他们在自己孩子面前多么严厉,但是自己孩子的哪怕一点点进步和成绩,都会为他们带来无以伦比的感动和幸福。这就是亲情的力量的奥妙,对孩子而言,可能仅仅只要一举手一投足,甚至一句话一问候,就可以给父母一个幸福的晴空,一片彩霞满天的喜悦。

当然,亲情也有两面性,好多时候从南辕出发的初衷,却收到的是北辙的结果。

中国式的亲情讲究“长慈幼孝,兄友弟恭”,可是,在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让长辈习惯于以一副“多情恰似总无情”的面目向晚辈传递着这份情感:心里明明满腔柔情,为了维护尊长的威严却偏偏摆出一副冷酷无情,即使偶尔笑语嫣然,也是随性而至,来去匆匆。正因为这样的表达方式,就会引起你们这个自以为是的年龄的孩子的逆反。你和你妈妈在生活中的摩擦就是典型的例子,妈妈在家里不仅任劳任怨的负担起了全部的家务,还义无反顾的做起了你学习上的督导。当你在学习中出现错误的时候(即使这些错误她在这个年龄也曾犯过),总会忍不住唠叨两句,而你却总是毫不领情的还以不屑一顾,甚至以唇枪舌剑回击。每每这时候,她总是眼含泪珠,悄悄离开,向隅而泣。儿子,妈妈的主动撤离战场并不是因为畏惧,而是她爱你!为了不让你伤心难过,她只有自己默默消化这种委屈。儿子呀,你的自以为是曲解了多少关怀和爱护?我不讳言,并不是妈妈所有的唠叨都正确,但可以肯定,她的每一次唠叨都倾注满了爱,她的道理你可以不听、不在乎甚至不以为然,但是没必要恶语相加!在生活中,作为一个男子汉,当你面对爱与善意的时候,应该做的是敞开自己的虚怀,而不是放任自己的偏执,理解基础上的尊重和包容很重要。 

有时候,亲情又是一本糊涂账,当长辈以亲情为由理直气壮的替晚辈在人生抉择中越俎代庖的时候,却事与愿违的弄出许多啼笑皆非甚至爱恨情仇。

昨天中午看周立波主持的《梦想大舞台》,一位49岁的河南籍女追梦人引起了我的注意:她相貌平平,浓妆艳抹,在一曲只听到伊伊呀呀不知到名字的流行歌曲的旋律下激情热舞,尽管她跳的很认真很卖力,但是舞姿俗不可耐,乏善可称,甚至让人产生一种令人作呕的感觉。“这人想出名想疯了!”这就是她让我当时产生的第一印象。但是,当她面对周立波述说自己梦想的时候,我被她感动了。原来,她曾是河南一位公职人员,她如此卖力就是希望给儿子求得一位事业上的伯乐。她的儿子去年师大毕业,因为痴迷音乐创作而放弃参加工作,作起了流浪艺人,当母亲得知儿子为了自己的梦想追求而过着露宿街头的生活以后,毅然放弃工作陪儿子一起流浪。在梦想舞台上,母亲说自己的梦想就是将舞台交给儿子,为儿子寻找一位事业的伯乐后,儿子走上了舞台,他在演唱了自己写给母亲的歌后说出了自己的梦想:希望自己的母亲回家去!当他的梦想通过的那一瞬间,我看到电视频幕上现出母亲暴跳如雷的画面。

这是一则令人感动的喜剧,但是亲情作祟下的悲剧在这个世界上也屡见不鲜。

我们学校曾经有这样一对小情侣,男的是体育老师,女的是语文老师,两人郎才女貌,情投意合。当二人发展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却遭到了女方家长的强烈反对。家长因为自家经济条件不富裕,希望女儿攀个高枝,而偏偏男方家境也如女方般不济。两人最终被女方父母棒打鸳鸯,身为乖乖女的女老师依照父母的愿望嫁给了本地一位其貌不扬的有钱人,伤痛中男方也闪电般的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但是,女方成婚不久,就发现自己的丈夫有外遇,经济基础的悬殊让丈夫丝毫不把妻子放在眼里,他毫不理会妻子的劝告而我行我素,女老师终于忍无可忍摆脱父母的苦口婆心选择离婚,并且背负亲情为她带来的伤痛毅然离开了这片生她养她的伤心地。

在强势家长观念的误导下,以家长意志为家庭意志会让亲情在生活中发挥了“好心办坏事”的作用,这直接导致亲情成为扼杀子女幸福的绞索,也成为亲情在好多人身上向上向下延伸的不对等现象形成的原因:许多人年轻的时候,对自己的子女尽心尽力,唯恐有一丝闪失,但是对待父母却虚以为蛇,总觉得自己做的已经足够多了。其实这罪魁祸首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的传统的内核是傲慢和家长作风。当一个人还是孩子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家长送来的亲情,但是这种亲情更像是一种施舍,家长高兴的时候,这亲情是温馨甜美的,当家长生气的时候,亲情是严厉冷酷的,所以孩子都愿意长大做家长,发号施令,一代一代就这样延续下来了,汉高祖刘邦做了皇帝以后不也是反感于其父的喋喋不休么?更何况, 当孩子还是孩子的时候,其身上都寄托着家长的殷切期望,这个期望可能就是家长本人断了翅膀的理想。但是家长们在将自己的理想嫁接到孩子身上的时候,是否考虑过能否与孩子的思想与抱负相容呢?答案是否定的。正因为作为主体的家长缺少了理性的尊重式的换位思考,才使得亲情不伦不类。

那么,在我们的生命中是应该感恩式的供奉亲情,还是应该反思式的看待亲情呢?

儿子,我以为亲情应该是生命的清风明月,洒脱而自由,没有傲慢与偏见,也没有感情的落差与施舍,我们应该为亲情正本清源,让亲情真正成为流淌于我们彼此之间的甘泉,她可以洗涤我们心头的尘垢,可以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田,仅此而已。亲情是相互之间的对流,而不是片面的施舍,就如同我和妈妈抚育你的同时享受为人父母的快乐,赡养爷爷奶奶的同时享受尽有能力尽义务的心安。在这一切里面,根本就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成分。那些彪炳自己养儿不易、养老伟大的人以及他们的“养儿防老”的观念都是可耻的 ,这让我想到了养猪和交易,这明明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生活资料不丰富时代的权宜,是极权社会的野蛮附庸,决不是文明时代的优良美德,那里面并没有真正的亲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