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中国重机枪发展史:战场上横扫千军的钢铁利器

 水晶宫114 2014-10-31
国产89式12.7毫米重机枪89式可打掉直升机
国产89式12.7毫米重机枪89式可打掉直升机

    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天,某著名的12.7毫米口径高射机枪设计师的案头放着一封读者来信。来信称,某刊物关于苏联新研制的12.7毫米重机枪重量只有25千克的报道有误,理由是12.7毫米重机枪绝对不可能轻到只有25千克。这位读者的来信勾起了科研人员的许多联想。世界先进国家都已拥有了大口径重机枪,我们为什么还不赶快行动呢?这样便产生了89式12.7毫米重机枪。

    该枪全长1920毫米,有效射程1500米,理论射速600发/分钟。枪全重(含枪身、枪架)26.5千克,据称,它比美军M2大口径机枪(38.1千克)轻11.6千克,是目前国内外同类口径武器中最轻的。其方向射界(平射)左右各45度,枪管寿命大于3000发。

    89式12.7毫米重机枪可发射普通12.7毫米机枪弹,还可发射穿爆燃曳弹、穿爆燃弹及84式脱壳穿甲弹等,可以对付各种轻型装甲目标,以及反武装直升机和近程反导。配装有白光瞄准镜和微光瞄准镜,大大提高了武器夜间作战能力。自动武器常采用导气式、管退式和枪机自由式三种自动方式中的一种来完成其自动循环,如俄罗斯的hcb式采用了导气式,m2hb式采用了管退式,而中国89式机枪则采用了管退与导气式混合的自动方式。这种自动方式在其他枪种上曾采用过,但在大口径机枪上尚属首次,它综合两种自动方式的优点,充分体现了设计人员的独具匠心。(贾志军)

57式7.62毫米重机枪
57式7.62毫米重机枪

    57式7.62毫米重机枪于1957年生产定型,并大量装备部队,后被67式轻重两用机枪取代。57式重机枪是53式重机枪的改进型,主要是将53式重机枪的轮式架改为框式轮架,枪管比53式长2毫米,且外部有纵向散热槽等,威力保持不变,全枪重量由44.5千克减轻到38千克。在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我军使用的53式重机枪采用笨重的轮式枪架,重量太大,非常不利于山地作战。有时为了在山坡上架枪,不得不由其他战士用肩膀架起一个架轮。受这个教训的影响,1965年,57式重机枪由框式轮架改成三脚架,重量减到29千克。在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57式重机枪成为我军重要装备,接受了实战的检验,表现非常突出。

    57式重机枪全长1500毫米,枪管长722毫米,瞄准基线长670毫米,初速865米/秒,理论射速600发/分钟,有效射程1000米,弹箱容量250发,使用53式枪弹。该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枪机为偏移式闭锁机构,能够进行二次供弹,实施连发射击。(陈爱玉 郭庆文)

67-2式7.62毫米重机枪
67-2式7.62毫米重机枪

    目前,我军装备数量最多的机枪是67-2式7.62毫米重机枪,这是与其优异的性能分不开的。

    1960年,我国开始自行设计和研制适合我军人员携带和作战使用特点的重机枪,经7年努力于1967年设计定型,这就是67式重机枪。67-2式重机枪就是以此为基础改进定型的。67式重机枪定型后即部分装备部队试用。在试用过程中,该枪出现了射击精度不稳定,枪管内膛烧蚀严重,以及连续射击故障较多等问题。研制人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多处改进,到1978年,67-1式重机枪正式问世。

    1979年12月,研制人员对67-1式重机枪进行改进设计,于1982年1月设计定型,称67-2式重机枪。该枪最大有效射程1000米,理论射速650发/分钟,战斗射速300发/分钟,弹箱容量250发,可实施间隙射击、散布射击、超越射击,并具有射击低空低速目标能力。

    67-2式重机枪最大特点是非常适合我军东方体形的人使用,一般讲,单兵负荷标准在20千克到25千克之间,按中国人的体形,在兼顾负重和行动的灵活性时,负荷不能超过15千克,而该枪全重仅15.5千克,枪身与枪架为组合式,即使加上携行弹药,两人就可很方便地携行该枪。67-2式重机枪还有一些其他优点,枪管采用具有良好的抗烧蚀性能的材料并在外表面设有散热槽,既有利于枪管散热,提高枪管寿命,也减轻了武器重量;拉机柄设置在机匣右侧,方便装填,弹链采用分段组合结构,使用方便,勤务性好;三脚架形的枪架结构,既简化了枪架下架结构,也为发挥持续火力提供了稳定的依托。

    该机枪从开始研制到最后生产定型并大量装备部队,历经20余年,是我国机枪发展史上的典范。(宋绍松)

qjy88式5.8毫米通用机枪
qjy88式5.8毫米通用机枪

    所谓通用机枪(又名两用机枪),是一种既具有重机枪射程远、威力大的优势,又兼备轻机枪携带方便、使用灵活优点的一种机枪。近几十年来,各国研制的新型机枪大多是通用机枪。

    国产qjy88式5.8毫米通用机枪是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一种新型武器。该枪全重16千克,全长1321毫米,枪管长600毫米。弹头初速895米/秒,战斗射速300发/分钟,有效射程为1000米,弹箱容量为200发。该机枪采用翻转型结构觇孔瞄准具,并配有白光瞄准镜和微光瞄准镜,以确保远距离的射击精度和夜间作战能力。该枪1999年7月设计定型,已经投入批量生产,将陆续装备部队。

    与国外通用机枪相比,qjy88式5.8毫米通用机枪有着明显的优点:一是采用工程塑料与铝合金等新材料和金属表面磷化等新技术,重量轻,机动性能好。二是火力猛,威力大,射击使用方法转换快捷。三是射击精度高,后坐力小,可控性能好。四是弹箱容弹量大,可与枪身或枪架连接,以保证武器无论是在轻机枪状态还是在重机枪状态,均可随战士运动中射击。

    那么,作为我军最新一款通用机枪,qjy88式为什么要选用5.8毫米的口径呢?这里面大有学问。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主要采用的是美国t65式7.62毫米枪弹。这种弹在2000米外还有足以杀伤有生目标的可能,这对步枪弹而言显得威力过大。而且发射该弹的步枪相应的都比较笨重,增加了士兵的负荷,且携弹量受到限制。加之该弹冲量大,致使点射精度较差。上世纪60年代越南战争爆发后,东南亚的丛林地形使得该弹的弱点充分暴露出来,美军越来越感到没有必要使用如此大威力子弹和如此笨重的武器。在对以往战争经验作了大量研究之后,美军提出了以下结论性意见:用高射速、小口径的轻弹头代替大威力的7.62毫米弹头,可提高杀伤效果,同时经济性也更好。近些年,世界各国专家又对轻武器的最佳口径进行了探讨,基本上确认了最佳口径应介于5.7至6毫米之间。可以说,国产新型qjy88式5.8毫米通用机枪的口径既顺应了世界发展趋势,又坚持了国产枪弹高起点、高水平及特色鲜明的研制思路。

    一般而论,军用制式弹药的规格,向来都是由军事强国所制定,其他国家再依军政国情与需求跟着采用。我国5.8毫米枪弹的研发,亦代表了中国武器研制要走有自己特色的道路。(张春)

53式7.62毫米重机枪
53式7.62毫米重机枪

    一些军事爱好者对国产53式7.62毫米重机枪并不陌生,这不仅因为它是“国”字产品中的第一机枪,更主要的是它有着骄人的战绩和不凡的身份。

    原苏联sg43机枪是中国53式重机枪的“母体”。这个“母体”不仅经受了二战的考验,也在朝鲜战争中大放光彩。53式重机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枪机偏移式闭锁机构,二次供弹,能实施长点射和短点射。该机枪无论是在海拔5000米以上,且高寒、缺氧的中印边境地带,还是在热带雨林的越南山地,都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

    53式的理论射速为600发/分钟,战斗射速为300发/分钟。良好的武器机械性能,再加上强大的射速,使敌人产生心灵的震撼,胆小一点的敌人当听到53式的怒吼时,立马精神紧张。

    美中不足的是,53式重机枪采用笨重的轮式枪架,全重40.4千克,不仅士兵不胜重负,在山地作战中更暴露出不利的一面。有时为了在山坡上架枪,不得不由其他战士用肩膀架起一个架轮。

    该枪一般是编在步兵团机枪连和步兵营机炮连里。一挺枪编六七名战士,为一个最小作战单元,平时以连为单位集中管理与训练,战时配属到步兵连战斗。其主要任务是以有效的火力支援步兵连作战,有时对空射击,为步兵提供空中安全。

    1952年10月前后,我志愿军在三八线附近的部队已经使用上了拟定名为53式的重机枪,新枪下到部队一经使用就受到战士的欢迎。这枪在防御作战中优势最明显,因为机枪设有护板,枪手在战场上的生存系数高。在火力拦阻敌人的攻击中,用战士的话讲,机枪像割草机一样,使前沿的敌人一排排倒下。

    在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中,一次,为阻击溃逃印军,重机枪火力发挥了重大作用。敌“拉加普特”联队第2营营部和第4连,共140余人企图向后方退缩,我边防某部配属的两挺53式重机枪架在距敌1000米距离的有利地形上,形成了绝对的火力优势,使敌动弹不得,为我方迫击炮占领阵地赢得了时间。最后打扫战场时发现,死亡的敌人中有30多人是被53式重机枪击中的。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抗美援越战争中,53式重机枪更是一展神威。有资料显示,越南人民军1972年的春季攻势中,仅4月9日~19日,平定地区军民就歼敌3700名,轻武器杀伤人员占80%,而53式重机枪杀伤人员占轻武器杀伤人员的50%。曾大难不死且后来访问过越南的美军退役中士约翰说,当时听到对方猛烈的枪声,并能感觉到子弹在头顶呼啸,真恨不得钻进地下面。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53式才完全退出人民军队现役序列。(车长生)

中国民国24年式7.92毫米水冷马克沁重机枪
中国民国24年式7.92毫米水冷马克沁重机枪

    1884年,世界上第一挺真正的机枪---马克沁机枪问世,至今机枪已经走过漫漫120年历程。在这120年中,机枪在弹火纷飞的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机枪在英文中称作“machinegun”,我国早期也有人称之为机关枪。据说,世界上第一挺机枪是由一位叫伐商的比利时工程师于1851年设计的,这是一种拥有50根枪管,使用硬纸壳制成的弹壳枪弹,该枪曾在1870年、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使用过,但不久便销声匿迹。1861年,美国人加林特研制出了的4管的集束管武器,并逐步发展到6管、10管。这种机枪曾在俄土战争中使用过,马克沁机枪问世后,它才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马克沁机枪威力巨大,射速高达600发/分钟。1893年,罗得西亚警察曾使用4挺马克沁机枪击退了5000名祖鲁人士兵的猛烈进攻,当场击毙3000多人。当马克沁拿着自己研制的机枪到德国为国王表演后,国王惊呼:“此乃我需,别无其他。”

    一战中,马克沁机枪成为射杀士兵最多的武器。一战后的近30年,各国又相继研制了结构不同、性能各异的机枪。比较著名的有苏制7.62毫米dp式轻机枪和捷克7.62毫米zb-26轻机枪。而旧中国的国民党军队则将捷克的zb-26作为自己的制式装备。二战期间,德国人在mg34机枪的基础上,又研制出了mg42机枪。1942年秋,德军在突尼斯卡塞林山口同美军的一场恶战中,mg42的枪声像撕亚麻布一样,吓得数千名美国兵惊呼:这挺机枪太厉害了!约2400名美国士兵在mg42的威力下举起了双手。

    1959年,苏联在akm突击步枪的基础上,加长、加粗枪管,改成rpk轻机枪,使其既具有突击步枪的轻便灵活,又有接近轻机枪的点射精度和火力持续性。与此同时,美国人研制的m60通用机枪也是经典的枪型。上世纪60年代后,小口径班用机枪应运而生。小口径机枪可分两种,一类是专门设计的轻机枪,如比利时的“米尼米”、西班牙的“阿梅利”和新加坡的“乌蒂玛斯”等;一类像ak枪族那样,以小口径突击步枪为基础,换装重型枪管和加装两脚架后成为与步枪同一枪族的轻机枪,如英国的l86a1式轻机枪和奥地利的aug轻机枪。

    大口径机枪通常口径≥12.7毫米。二战中,大口径机枪曾是有效的防低空武器。现在,12.7毫米大口径机枪已由原来的以高射为主转为以平射为主,14.5毫米防空机枪则仍以高射为主。目前,世界上现装备的大口径机枪主要是这两种口径。

    进入21世纪,机枪虽然在未来战场不会出现当年横扫千军的壮观场面,但机枪仍然是士兵手中不可或缺的武器。(牛宝成)军事频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