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脉,气虚而不蛰藏。阳体虚而阴体实,水中无气,结冰而沉结,所以是石脉。平人气象论说:正常人的常气生成于胃,
胃是正常人的常气所在。人无胃气叫逆,逆者死亡。冬胃微石叫平,石多胃少是肾病,但石无胃是死。
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曰肾平,冬以胃气为本。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死肾脉
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盖坎中之阳,生气之原也,阳根下断,阴魄徒存,坚实结硬,生气全无,是以死也。《老子》: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此之谓也。
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般弯曲,按之坚硬,叫肾平,冬天以胃气为本。病肾脉来,如拉葛根,按之益发坚硬,是肾病。死肾脉来,发病如同夺命,手指如同弹石,是肾死。因为肾水中的阳气,是生命的元气,阳根下断,阴魄空存,坚实结硬,生气完全没有,所以死亡。《老子》说:柔弱,是长寿的人,坚强,是短命而亡的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芤者,血虚而不守也。阴体实而阳体虚,火中无血,消减而浮空,所以芤也。脉法: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虚,芤者营气伤。
芤脉,是血虚而不能守护。阴体实而阳体虚,火中无血,消减而浮空,所以是芤脉。脉法说:趺阳脉浮而芤,浮脉卫气虚,芤脉营气伤。
曰: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抟,此名为革,芤减相合,则名曰革。后世芤外又有革脉,非是。
脉法说:脉弦而大,弦为减,大为芤,减为寒,大为虚,虚寒相抟,名为革,也就是说革脉是由弦与芤两种脉象组成的。
后世在芤脉之外又增加革脉,是不妥当的。
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盖离(火)中之阴,收气之原也,阴根上断,阳魂徒存,虚飘空洞,收气全无,是以病也。
妇人得这种脉象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脉法说: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所以应当颤抖而出汗。火中的阴气,是收敛之气的本原,阴根上断,阳魂空存,虚飘空洞,收敛之气全部没有,所以要发病。
血,阴也,而生于阳,阳升则化火,故温暖和畅而吐阳魂。阳虚血寒,则凝瘀而亡脱,血脱则火泄而寒增,是以失精亡血而脉芤者,不可助阴而泄阳。盖芤则营阴外脱,而血中之温气亦亡也。
血,属阴,而产生于阳,阳升则转化为火,是故温暖和畅,而吐阳魂。阳虚血寒,则寒凝瘀阻而脱漏,血脱则火泄而寒增加,所以失精亡血而脉芤的,不可助阴而泄阳,因为芤脉说明则营中阴气体外脱漏,这样血中的温气也消亡。
扩展阅读(25)
《脉学心悟》————之二浮沉迟数
浮脉
浮脉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部位概念,凡轻取而能诊得的诸脉,不论大小迟数,只要脉位在浮位,皆称为脉浮,如虚脉、微脉、洪脉、革脉等;另一种是指具有严格界定的独立脉象。为了对二者加以区分,前者可称为“脉浮”,后者乃称为“浮脉”。
一、浮脉必须具备下列几个条件
1.脉位:位居肌表,轻手而得。所谓轻手而得,是指轻取即可诊得脉之主体,脉之全貌。若轻手虽可触得脉的搏动,但沉按之脉较轻取时或大或细,或强或弱,或弦紧拘急,或动数不宁等等,皆非浮脉。因轻取时所诊得的脉象,并非脉之全体、全貌,反映不了疾病的本质,所以不得称为浮脉。
2.脉体:浮脉虽轻手可得,但其脉体当不大不小,不长不短。大则属洪、芤、实、革、虚、散之类;细则属微、细、濡之类。
3.脉力:浮脉当轻手而得,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捻葱叶,如水漂木。所谓按之不足,是指当中取或沉取时,脉力与浮位相较,略显不足而已。若按之较轻取还有力,则为实脉、牢脉之类。若按之较轻取时明显无力,则属虚脉、芤脉之类,皆非浮脉。
4.脉幅:脉起落之幅度不大、不小。过大为洪、实之类;过小为细、涩之类。
二、浮脉形成的原因
浮脉,是气血游行于外所致。气血何以游行于外,可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平脉:肺之平脉浮而短涩。四季中,秋脉当浮。秋属金,与肺相应。秋季,阳气由隆盛而初敛,人亦应之。脉虽浮,已由夏季浮大转见短涩敛降之象,故脉浮而短涩,此为平脉,当知无恙。
2.邪袭脉浮:此种浮脉,当属实证,多见于外感新病。外感六淫,邪袭肌表,正气拒邪而不得深入,正邪相争于肌表,气血搏击于外而脉浮,如太阳病之脉浮。
3.热盛脉浮:六气化火,五志化火,或气血痰食蕴久化热,热盛外淫,搏激气血外达肌表,脉亦可浮。此种脉浮,均属实证。
4.正虚脉浮:这类脉浮,皆属久病、虚证。久病正虚,脉本不当浮,若反见浮者,可有两种情况。一是经适当治疗、将养,正气逐渐恢复而脉浮,此是向愈之兆。如《伤寒论》290条:“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327条:“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另一种情况是正气虚衰,真气浮越于外而脉浮。所谓正虚而浮,当包括阴阳气血的虚衰。阴虚不能敛阳;阳浮于外而脉浮;血虚不能内守,气失依恋,气越于外而脉浮;阳虚者,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而脉浮;气虚者,不能固于其位,游荡于外而脉浮。正如《四诊抉微》所云:“内虚之证,无不兼浮”。久病脉浮,可有渐浮、暴浮两种形式。渐浮者,或正气渐复而浮;或正气渐耗,真气逐渐浮越于外而脉浮。暴浮者,可见于正气暴脱,真气骤然脱越于外,阴阳离决而脉暴浮,多属回光返照的征象。如《伤寒论》315条“服汤脉暴出者死”。
由上述可知,浮脉主邪在表,或里热外淫,亦主正虚。
沉脉
沉脉和浮脉一样,也有两层意思:一是部位概念。凡重按至筋骨乃得之脉,不论大小迟数、有力无力,皆曰沉;一是指沉脉,是具有严格特征的一种脉。为了区分二者,前者可称“脉沉”,后者可称“沉脉”。
正常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如绵裹砂,内刚外柔。除位居沉位,重按至筋骨乃得这个特征之外,还须具有“软滑匀”的特征。软与匀,是指脉沉之中有舒缓之象,往来和匀,乃有胃气的表现。沉滑者,沉为阴,滑为阳,有阳潜水中之象,此为冬与肾之平脉。
沉脉是非常重要的一部脉,因脉以沉为本,以沉为根。脉以虚实为纲,而虚实的区分,又在于沉候之有力无力。故尔,沉脉极为重要。脉何以沉?因气血不能外达以鼓荡、充盈血脉,故尔脉沉。气血何以不得外达?无非两类原因;一类是正气虚衰,气血无力外达,致脉沉;一类是邪气阻遏,气血外达之路窒塞不畅,亦可致脉沉。
一、正虚脉沉
正虚脉沉,可见于阳虚、气虚、血虚、阴虚。阳主动,可推动激发全身之机能。阳虚无力推动激发气血循行,脉乃沉。气为橐龠,鼓荡血脉。气虚则无力鼓荡,故脉沉。血虚者,无力充盈血脉,致脉沉。且血虚往往兼有气虚,气血皆不足,脉失充盈鼓荡,故尔沉。阴虚者,血脉失于充盈,脉亦可沉。正虚而脉沉者,当沉而无力。
当临床见到沉而无力的脉象时,病的性质属虚无疑。但究竟判断为阳虚,还是气虚、血虚,还是阴虚,这就要结合沉脉的兼脉及望闻问三诊来综合分析判断。阳虚者,脉沉迟无力,伴畏寒肢冷、舌淡苔滑的寒象。气虚者,脉沉无力,伴有气短、无力等虚象。血虚者,脉沉细无力,伴面色无华、心悸、舌淡嫩等症。阴虚者,脉沉细而数,伴虚热、舌红少苔等症。
上一课我们讲浮脉时,说正虚可致脉浮,在此又曰正虚脉沉,岂不矛盾?非也。正虚脉可沉可浮,取决于正虚的程度与方式。阳虚者,虽虚但不甚重时,脉可沉而无力;若阳虚者,导致阴阳格拒时,阳气外脱,脉可由沉而无力转为虚大、洪数、浮散等。若阳虚进一步加重,连浮越之力亦丧失时,则脉可由浮大转为沉而微细欲绝,或脉绝。气虚不甚重时,脉不任重按,或按之无力。若气虚而贼火内炽,则气血因贼火之迫激而外浮,可见洪大虚数之脉。气极虚时,脉可浮散,亦可转为沉而微细欲绝。因血为气之母,故血虚时,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气虚。气血不足,无力鼓荡血脉,而脉沉细无力。若血虚不能内守,气失依恋,则气浮于外而脉虚大。尤其当血暴脱时,气乃外越,出现虚大芤革等脉象。阴虚者,若阳气尚未浮越时,脉象多呈沉细数。若阴虚较重,阴不敛阳而阳越,则脉浮大洪数,或阴竭于下而阳越于上,呈阳旺阴弱之脉。所以,同为正虚,脉可沉亦可浮,乃取决于正虚程度及方式。
二、邪阻而脉沉
内外之邪阻遏气血外达而导致脉沉,包括六淫、七情及气血痰食等。
1.六淫外袭,可致脉沉。俗皆云浮脉主表,表证脉浮,六淫外袭,脉皆当浮。然临证既久,悉心体察,发现表证初起,脉竟多不浮,反以沉者为多见。固然,正虚外感之人,脉可不浮;然素体健壮者,外感初起脉亦多不浮。究其原委,盖因邪气闭郁使然。
阴邪袭于肌表者,以阴邪其性凝泣收引,腠理闭郁,经脉不畅,气血不能外达,故脉不仅不浮,反而见沉。如《四诊抉微》云:“表寒重者,阳气不能外达,脉必先见沉紧。”又云:“岂有寒闭腠理,营卫两郁,脉有不见沉者乎。”
新感温病初起,邪袭肺卫,脉本当浮。以温邪为阳邪,阳主动,又外袭卫分,脉本当浮。但征之临床,发现温病初起,脉亦多不浮,反而以沉为多见。何以温病初起脉亦多沉?因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气闭郁,气机不畅。温邪蕴阻于肺而为热,卫阳不宣而恶寒,气血不得外达而脉沉。故虽为温病初起,脉沉乃理释然也。由此可知,沉脉主表。
当然,并非表证不见脉浮。当外邪化热,热郁而伸时,鼓荡气血外达,脉方见浮。若热势进一步亢盛,则气血为热所迫而外涌,脉不仅浮,且呈洪数之象。此时已由太阳传入阳明,或由卫分传入气分。
浮脉主表,似乎成为互古不易之定论。所以脉浮与否,成为判断表证有无的主要依据。但通过上述论证,当知表证初起脉并不浮。那么表证当如何判断呢?判断表证有无的主要标志当是“恶风寒”,有一分恶寒有一分表。当然,热郁、阳虚皆可恶寒,但与表证之恶风寒有别。表证之恶风寒,尚须具备以下特点:第一,发病初起即有恶风寒;第二,恶寒与发热并见;第三,表证不解,则恶风寒不除;第四,发热恶风寒的同时,伴有头身痛、鼻塞咳嗽等证。有符合上述特征的恶风寒,就有表证存在;无此特征的恶风寒,就无表证。所以,表证存在与否,不以脉浮沉为据。
2.情志拂逆,可致脉沉。情志拂逆,扰乱气机,气血不能畅达,故尔脉沉。沉脉之中,可兼实、弦、细、涩、迟、结等。这些不同脉象的出现,病机相同,都是由于气郁,气血不能畅达所致。由于郁滞程度不同,正气盛衰有别,因而出现沉中兼弦细涩迟等。
3.痰饮、湿浊、瘀血、食滞、水蓄、积聚、腑实、火郁等诸多有形之邪,皆可阻滞气机、气血不畅、脉道不利而脉沉。由于阻滞的邪气不同,阻闭程度相殊,沉脉可兼滑、弦、细、软、涩、实、结、躁,甚至脉伏、脉厥。因皆属邪实,故皆沉而有力。
迟脉
迟脉皆以至数论,曰一息三至。若仅以至数分,有些问题就难以解释。迟脉分部,脉书皆有寸迟、关迟、尺迟之分。若独寸迟,则当一息三至;关尺不迟,当一息五至,寸与关尺的脉率当不一致。再如,《金匮要略》胸痹篇育“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寸迟当为一息三至,关数当一息六至。寸关尺本一脉相贯,一气而动,三部脉率应是相等的,不可能出现各部至数不一的情况。若坚持以至数分迟数,那么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自古迟脉分部而论是错误的,仲景的寸迟关数是荒谬的。
我们认为,迟数脉的确定,应以脉象为据,而不重在至数。脉的每次搏动,来去皆迟慢,不论至数为三至、四至乃至五至,皆曰迟。据之临床,事实上一脉三部,至数定然一致,而脉象可各不相同。以脉象论迟,则某部独迟就不难解释了。所以,迟脉的特征,应重在脉象,而不重在至数。 或问,迟脉来去迟慢,涩脉来去艰难,二者如何区分?二者的共同点是来去皆迟慢艰难;异点是涩脉搏起时的振幅小,而迟脉搏起之振幅不小。脉迟,缘于气血运行迟滞,致使脉之来去皆迟慢。导致气血运行迟滞的原因,不外正气虚衰,气血不振;或邪气阻遏,气血不得畅达。
1.正气虚衰 气血不振
正气虚衰,包括阴阳气血的虚衰,皆可令气血不振,运行不畅而脉迟。
①阳虚脉迟:阳虚不能温煦、推荡气血运行;阴寒内盛,又使气血凝泣不行,故脉来去迟慢。凡肾阳虚、脾阳虚、心阳虚、肝阳虚者,皆可令脉迟。此迟,当沉而无力。
②气虚脉迟:气虚,无力鼓动血脉,率血而行,致脉来去迟慢。此迟,必迟而无力
③血虚脉迟:血虚,不能充盈血脉,脉道枯而涩滞不利,故脉来去皆迟慢。如《伤寒论》50条:“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阳虚、气虚、血虚,皆可致脉迟而无力。其鉴别之点在于:阳虚者,伴畏寒肢冷、舌体淡胖等症;气虚者,伴气短无力症,而寒象不著;血虚者,伴面色无华、心悸、舌淡、脉迟无力而兼细。
④阴虚脉迟:阴虚之脉,多为细数或虚数,迟虽少见,但不是绝对没有。如热邪灼伤津液,血稠浊而行迟,亦可导致脉迟。阴虚脉迟者,舌质红绛少苔,伴阴虚阳亢之热象。
2.邪气阻遏 气血不畅
六淫外客,七情内伤,气血痰食等,皆可阻滞血脉令脉迟。
①寒邪所客: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凝泣,气血不得畅达而脉迟。如《金匮要略》痉证中有载:“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然脉反沉迟。”既为太阳证,脉本当浮,何以反见沉迟?乃风寒之邪客于血脉,气血不得畅达而脉迟。
②热邪壅遏:热壅于内,一方面可阻遏气机,使气血不得畅达而脉迟,另一方面,热邪耗伤阴液,血液稠浊而行迟,故尔脉迟。热闭愈重则脉愈迟。如《伤寒论》208条:“阳明病脉迟……大承气汤主之。”大承气汤乃攻下热结之峻方,竟然脉迟,可知此迟非寒,乃热闭使然。此种脉迟,必按之有力,且有一种躁扰不宁之象。进而察其舌,舌质必老红、苔必老黄,伴胸腹灼热等内热亢盛之象。
③气机郁滞:七情所伤,气机郁滞,气血不能畅达,致令脉迟。
④痰饮、淤血、食积阻滞气机,气血不得畅达,亦可致脉迟。
应该注意:正虚而脉迟者,沉而无力;邪阻而迟者,沉取有力。
数脉
一息六至为数。此以至数论数脉。余以为数脉重在脉象,而不重在至数。脉来去皆快,即为数脉。至于脉的至数,可一息六至,亦可一息五至、七至。《内经》云数脉之象“脉流薄疾”。薄者,迫也;疾者,迅也。脉来去疾速急迫,就是数脉。显然《内经》是以脉之形象而不是以脉之至数论数脉。《脉经》亦云:“数脉去来促急。”也是以“象”论数脉,而不是以至数论数脉。既使脉来一息六至,但来去均无疾迫之感,仍不以数脉论。所以,数脉尤重在脉象。否则,历来脉书都以寸关尺分部论数如何解释?“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者,又如何解释?
儿童稚阳之体,脉数为平。病脉之数,有阳热亢盛及正虚两类原因所形成。
1.热盛脉数
阳热亢盛而脉数者,可见于六气化火、五志化火,以及痰饮、湿浊、瘀血、食积等蕴而化火,致阳热亢盛。热盛,则搏击气血,气血行速而脉来疾迫致脉数。由于引起阳热亢盛的原因不同,所以数的兼脉也不同。气郁化火者,脉多沉数,或沉弦而躁数。外感六淫化热者,脉多洪数,或沉实而数。痰、食蕴久化热,脉多滑数。湿邪蕴而化热,脉多濡数。当然,除兼脉不同外,其他症状和体征亦各有特点,当相互参照,以资鉴别。这类数脉,皆属实热,当数而有力,治当以凉泻为主。
2.正虚脉数
正虚,包括阴阳气血的虚衰,皆可致数。
(1)阴虚脉数:阴虚不能制阳,则阳相对亢盛,鼓荡气血,脉流薄疾而脉数。此数,多见细数。若阴虚不能内守而阳气浮越者,脉可浮数而大,但不任重按。
(2)阳虚、气虚、血虚者,脉皆可数。因正气虚衰,气血张皇,奋力鼓搏以自救,致脉来急迫,且愈虚愈数,愈数愈虚。此数也,或沉细而数,或浮大而数,然必皆按之无力,治当温补。
15 促结
促结者,阴阳之盛也。脉法: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促结,是阴阳的旺盛。脉法说:脉来缓,缓时一止复来,叫结脉。脉来数,数时一止复来,叫促脉。阳盛是促脉,阴盛是结脉,这都是病脉。
曰:脉蔼蔼如车盖者(形容脉象茂盛有力。蔼蔼:形容草木茂盛。车盖:古帝王车上设有遮幔,形如伞。),名曰阳结也。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形容脉象沉石有力。累累:形容结满的果实),名曰阴结也。
脉法说:脉象蔼蔼如车盖,叫阳结。累累如循长竿,叫阴结。
阴阳之性,实则虚而虚则实。实而虚者,清空而无障碍,所以不结;虚而实者,壅满而生阻隔,所以脉结。
阴阳的性质表现为,充实之处则会有虚损,而虚损之处则有充实。充实中有虚损,清虚空荡因而没有障碍,所以脉象不间歇;虚邪亢盛堵塞因而产生阻隔,所以脉象有间歇。
阳结则蔼蔼郁动,如车盖之升沉;阴结则累累不平,如长竿之劲节。以阳性轻清而阴性重浊,故促结之象异焉。
阳结则茂盛变化,如同车盖的升降,阴结则重叠不平,如同竹竿的劲节。因为阳性轻而清澈而阴性浓重浑浊,所以促结的脉象各异。
惊悸之家,脉多促结,以其阴阳之不济也。阳旺于木火,阴盛于金水。阳虚而生惊者,木火下虚,阴气凝涩而不化,是以结也;阴虚而生悸者,金水上虚,阳气郁迫而不通,是以促也。
心悸的病人,多为促结脉象,因为阴阳气不足。阳气旺在木火,阴气盛在金水,阳虚而生惊的病人,木火下虚,阴气凝涩而不化,所以结脉;阴虚而生悸的病人,金水上虚,阳气郁迫而不通,所以促脉。
脉法:其脉浮而数,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胃肠阴寒凝结,或精血亏耗大肠干燥所致的便秘),名曰阴结,此脏腑之结也。盖孤阳独阴,燥湿偏盛,寒热不调,其气必结。脏腑经络,本为一气,藏气结则脉气必结,脉气结则藏气必结。
脉法说:脉浮并且数,不能吃饭,身体感觉沉重,大便反而坚硬,这叫阴结,是脏腑的结。原因是孤阳独阴,燥湿偏盛,寒热不调,气必然的结。脏腑经络,本为一气,脏气结则脉气必然结,脉气结则脏气必然结。
若夫代止之脉,并无郁阻而中断,是营卫之败竭,非促结之谓也。
至于代脉,并不是郁阻而中断,是营卫气衰败枯竭,不能说是促结之脉。
16弦牢
弦者,如弦之直,弦而有力曰牢。弦牢者,阴气之旺也。《素问·玉机真藏论》:春脉如弦。四难:牢而长者,肝也。弦牢者,肝家之脉,非病也。
弦犹如弓弦状挺直,弦而有力为牢。弦脉牢脉,是阴气旺盛的脉象。《素问 玉机真脏论》说:春季脉象呈挺直之弓弦状。「四难」说:牢脉并且长脉,是肝脉。弦脉牢脉,肝的脉象,不为病。
然弦劳之中,而有濡弱之象,则肝平,但有弦牢,而无濡弱,则肝病矣。平人气象论: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长竿末梢者,软弱之义也。盖木生于水而长于土,水土温和,则木气发达而荣畅;水土寒湿,则木气枯槁而弦牢。
然而弦脉牢脉之中,有柔弱之象,那么肝是正常的,只有弦牢而没有柔弱,便是肝病了。「平人气象论」说:正常的肝脉来,软弱长软,如同高举的竹竿末梢,叫肝平。竹竿末梢为软弱的意思。因为木生于水而长于土,水土温和,那么木气发达而荣畅,水土寒湿,便木气枯萎因而弦牢。
木之为义,愈郁则愈盛。弦牢者,木盛而土虚也。弦为里湿,支饮(西医病名:渗出性心包炎)之阻卫阳,则木气抑遏而为弦。脉法“支饮急弦”是也。牢为外寒,寒邪之束营阴,则木气郁迫而为牢。脉法“寒则牢坚”是也。
木的本性,越郁积就越旺盛,弦牢脉,是木盛并且土虚。弦脉为里湿,支饮是卫阳气被阻,因为木气抑制为弦脉。「脉法」说:支饮是弦急。牢脉为外寒,寒邪舒服了营阴气,那么木气郁积急促而为牢。「脉法」说:寒是牢坚。
弦亦为寒。脉法: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金匮》:脉双弦者,寒也。偏弦者,饮也。(脏腑病变过程中渗出并积存于腔道内的清稀液体)以水寒不能生木,是以弦也。弦亦为痛。《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用小建中汤。以风木而贼土,是以痛也。
弦脉也是寒,「脉法」说:脉弦而且大,弦则为紧,大则为芤,紧则为寒,芤则为虚。《金匮》:脉为双弦脉当于一手寸口脉中出现两道弦脉,为寒。偏弦的,为饮。因为水寒不能生木,所以是弦脉。弦也为痛,《伤寒》说:阳脉涩,阴脉弦,当腹中急痛的时候,治疗方法是先用小建中汤,因为风木克制土,所以会痛。
脉以胃气为本,木得胃气则和缓,不得胃气则弦牢。平人气象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藏脉,不得胃气也。病肝脉来,如循长竿,曰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新张弓弦者,弦牢之象,肝家之真藏脉也。
脉以胃气为根本,木得到胃气便和缓,得不到胃气便是弦牢。「平人气象论」说:正常人的常气先天来源于胃,人没有胃气叫逆,逆者死。春胃微弦叫平,弦多胃少叫肝病,只是弦没有胃气叫死,所谓无胃气,只是有真脏脉,得不到胃气。病肝脉象,如抚摸长竿一样,叫肝病。死肝脉象,脉来急而有劲,如新张弓弦似的,是死脉。新张弓弦者,弦牢之象,是肝病人的真脏脉。
17濡弱
濡者,如绵之软,软而无力曰弱。濡弱者,阳气之衰也。平人气象论: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
濡者,就像绵之软,软而无力是为弱。濡弱,为阳气的衰败。「平人气象论」说:正常的肝脏脉象,其特点是舒缓软弱而微弦,犹如人高举行杆之稍,称之为肝平。
脉法:肝者,木也,其脉微弦,濡弱而长。肝病自得濡弱者愈。濡弱者,肝家之脉,非病也。
「脉法」说:肝,木性,肝脉微弦,濡弱而长。肝病得到了濡弱而弦的,病就好了。濡弱的,肝的正常脉象,不是病。
然软弱之中而有弦牢之意,则肝平,但有濡弱而无弦牢,则肝病矣。玉机真藏论:春脉如弦,其气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
虽然濡弱之中而有弦牢的意象,则是肝平,但有濡弱而无弦牢,则是有肝病了。「玉机真脏论」说:春脉如弦,其气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所以叫弦。
端直以长者,弦牢之意也。盖木生于水而长于土,木气不达,固赖土气达之,土气不升,亦赖木气升之。
端直以长,是弦牢的脉象。因为木生于水而长于土,木气不达,本来依赖土气生发,土气不升,也依赖木气来升。
冬令蛰藏,水冰地坼,一得春风鼓荡,则闭蛰起而百物生。是木能克土而亦能扶土。以乙木之生意,即己土之阳左旋而上发者也。生意濡弱,则土木之气不能升达,而肝脾俱病。
冬令蛰藏,水冰地裂,一旦得到春气鼓荡,藏伏的虫类开始苏醒并且百物生发。是因为木能克土而也能扶土。因为乙木的生发意愿,就是己土的阳左旋而向上发散,生发意愿濡弱,则是土木的气不能升达,那么肝脾都发病。
气化于戊土而藏于肺,血化于己土而藏于肝。《灵枢·决气》:脾藏营,肝藏血。肝脾者,营血之原也。濡弱则营血虚衰。脉法: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血亡则热发也。伤寒脉濡而弱,不可汗下,以其血虚而阳败也。
气化于戊土而藏于肺,血化于己土而藏于肝。《灵枢 决气》说:脾藏营气,肝藏血,肝脾,营血的本原。濡弱则营血虚衰,「脉法」说:各种濡脉都是血液的失亡,各种弱脉发热,血液的失亡就发热。伤寒脉濡而且弱,不可汗下,因为病人血虚而且阳气衰败。
弦牢者,木气之太过,濡弱者,木气之不及。太过则侮人,不及则人侮,均能为病也。
弦牢,木气的太过,濡弱,木气的不及。太过则侮人,不及则人侮,均能为病。
扩展阅读(26)
《脉学心悟》————之三 滑涩虚实
滑脉
滑脉之象,往来流利,如贯珠转动,往来前却。《脉经》曰:“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滑与数,皆往来流利。但滑脉的主要特征是往来前却。前是前进,却是后退。进而复却,如珠之滚动。数脉的主要特征是往来急迫,而滚动之感不著。平人见滑脉,乃气血旺盛。肾之平脉沉而软滑。以肾藏精,五脏六腑之精皆聚于肾而藏之。精血同源,肾之精血充盛脉乃滑。又肾脉沉,乃封藏之象;滑为阳,乃火潜水中,故肾脉沉而软滑为平。孕妇聚血以养胎,故血盛而滑。
1.邪阻
滑为邪盛有余之脉。邪气阻遏,气血欲行而与邪搏击,则激扬气血脉滑。犹如河中有石,水流经时,则与石搏击,激起波澜。故《金匮》水气病篇曰:“滑则为实。”可以导致滑脉的邪气很广,热盛、水蓄、血结,气壅、痰饮,食积等皆可致滑。如《伤寒论》350条云:“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伤寒论》256条:“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此言宿食致滑。《金匮》水气病篇:“沉滑相搏,血结胞门。”此言血结致滑。《金匮》脏腑经络篇:“滑则为气。”此言气壅而滑。《伤寒论》138条;“小结胸,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此言痰热致滑。以上皆为邪实而致脉滑。
或问既为邪阻,脉何不沉、迟、细、涩、结而反滑?盖邪阻重者,气机阻滞亦重,气血通行艰难,故脉见沉迟细涩结之类,甚至脉闭伏而厥。若虽有邪阻,但邪阻不甚,气血与邪搏击而波澜涌起,则脉可滑。此滑必按之有力。
2.正虚脉滑
正虚者,脉本不当滑。因气血已亏,鼓荡乏力。脉何由滑也。所以张路玉说:“滑脉无无力之象,无虚寒之理。”但是当正气虚衰较重,不能内固而外泄时;或正虚贼火内炽时,脉亦可滑。如《脉学辑要》云:“然虚家有反见滑脉者,乃元气外泄之候。”《脉理求真》亦曰:“或以气虚不能统摄阴火,脉见滑利者有之.”此滑当按之无力。
临床因正虚而脉滑者,常见脾虚生痰者,亦滑而无力,或缓滑不任重按。若脉滑实坚搏弹指,乏和缓之象,乃胃气败。如真心脉“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此为真脏脉,乃大虚之象不得误认为实脉。
涩脉
(一)脉象
关于涩脉的脉象,较难把握。历代都加了很多限定词,列举了很多比喻。本想把涩脉说得更明确,反倒滋生出许多冗词蔓语,使涩脉模糊难识。涩脉的本意是往来涩滞,正如王冰在《素问?脉要精微论》注解中所说:“涩者,往来不利而蹇涩也。”王叔和改为:“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提出了涩脉的五个条件,即细、迟、止、散、往来难,后世多宗此说。如《脉诀汇辨》曰:“迟细而短,三象俱足。”也就是说。涩脉必须具备迟、细、短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李濒湖曰:“参伍不调名曰涩。”在细迟短三条件上,又加上了至数不齐的“参伍不调”。又曰:“散止依稀应指间,如雨沾砂容易散。”在细迟短止的四个条件上,又加上了散与虚软无力。综合起来,涩脉的条件是细、迟、短、止、散、虚、往来难七个要素。可是《素问?调经论》载:“其脉盛大以涩”,由句意可知,此涩绝非指尺肤之涩,而是言脉象之涩。涩脉与盛大脉并见,既然盛大,就不会细短,涩脉的条件起码三缺二。可见,短细并非涩脉的必备条件。《灵枢?胀论》曰:“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难经》58难曰;“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涩当细迟短且无力,而盛紧坚大皆长大有力之脉,何能与涩并见?《伤寒论》363条云:“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涩兼迟,当一息三至,何能与数并见不悖?《伤寒论》274条:“阳微阴涩而长者”。涩脉当短,何以与长并存,涩脉的细迟短散虚与上述的数长盛大坚紧是不可能并见的。可见,涩脉未必细散虚。
后世医家又提出:“参伍不调名曰涩。”参伍不调,医家多解为三五不调,中有歇止。肺之平脉多浮短而涩,若果有歇止,且三五不调,脉律如此紊乱,肯定不是正常脉,焉能称为平脉?再者,涩脉亦有寸涩、关涩、尺涩之分部,脉本一气相贯,岂能寸脉三五不调,而关尺脉律整齐?所以,涩脉不当有歇止。“参伍”一词见于《内经》有二,《素问?三部五候论》云:“形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死。”《素问?八正神明论》云:“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参伍”,《说文解字》段注:“凡言参伍者,皆谓错综以求之。”王冰注:“参谓参校,伍谓类伍。参校类伍而有不调,谓不率其常则病也。”
据《内经》两处用“参伍”一词的意思,是参校类比以推求的意思。“参伍不调”是指经过参校类比、分析推求,以知人之形与气、人与时令不相调和,此为病。把“参伍”当作“三五”的大写,直译成“三五”已谬;而且《内经》两句原文,并没有三五不调的含义,再衍生出歇止的意思,其谬再矣。参伍不调,《内经》中从未指涩脉而言。至于何人首先发明的“参伍不调名曰涩”,尚无确据,后人随之敷衍出涩脉“三五不调,中有歇止”的错误,人云亦云,谬误流传至今。
综上所述,涩脉当无迟、细、短、散、虚、止这些条件,仅剩下“往来蹇涩”这惟一的特征了。“往来蹇涩”,若指脉的来去皆艰难,这与迟脉的往来迟慢是一个意思,迟涩二脉就无分别,而是一种脉象。所以,“往来蹇涩”不是指脉的来去艰难迟慢,而是指脉搏起之振幅小。这是由于气血滞涩,或气血虚衰,不能畅达以鼓荡充盈血脉而形成的脉象。笔者临床即以脉来搏起之振幅小,作为判断涩脉的惟一特征。无论脉体大细长短,脉力有力无力,脉律齐与不齐,脉率或数或迟,只要脉来搏起之振幅小,就是涩脉。此亦即往来蹇涩之意。
(二)脉理与主病
涩脉振幅小,因于气血鼓搏不利所致。气血鼓搏不利的原因,无非是气血虚而鼓搏无力;或气血为邪所阻,不能畅达以鼓搏于脉,致脉幅小而为涩。
1.气血虚而涩
血虚可致脉涩,故涩脉主精亏血少。对此,诸医家均无异议。精血同源,血少无以充盈血脉,故脉来蹇涩。因于血少,故见心痛、怔忡、经闭、艰嗣等。
对于涩主气虚,众医家皆非之。因《内经》云:“涩者阳气有余也。”历代医家多宗此说,认为涩为多气。如《脉经》云:“脉涩者少血多气。”《千金方》:“脉涩者,少血多气。”《诊家枢要》:“涩为气多血少之候。”《脉确》:“涩脉血少气有余。”果若血少气有余,则鼓荡有力,脉当见浮、芤、革、虚等,而不会出现涩脉,这似乎与《内经》原文相悖。实则《内经》所指的阳气有余,是指气滞而言。如《外科精义》曰:“脉涩则气涩也。”《脉学辑要》曰:“又有七情郁结,及疝瘕癖气,滞碍隧道而脉涩者。”《脉学阐微》亦云:“涩脉多见于情志不遂,血运郁涩所致。”至于涩主气虚,仅有少数医家论及。如《景岳全书》云:“涩为阴脉,为气血俱虚之候。”《脉理求真》曰:“涩为气血俱虚之候。”由此可见,气血虚,无功鼓搏于脉,致脉之搏幅小而形成涩脉。因虚而涩者,当按之无力。
2.邪阻气机不畅而脉涩
邪阻气机不畅,气血不能畅达以鼓搏血脉,致脉幅小而形成涩脉。起到阻滞作用的邪气,主要为外邪所客、气滞、血瘀、寒盛、热邪、食积等。如《伤寒论》48条:“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此涩,即表邪郁遏使营卫不畅,阳气拂郁不得发越而致涩。《脉理求真》曰:“然亦须分寒涩、枯涩、热涩之殊耳。”指出涩脉可因寒客、阳虚、阴血枯涸、热邪壅塞所致。《脉学辑要》云:“食痰胶固中外,……七情郁结,及疝瘕癖气,滞碍隧道”,皆可致涩。正虚之涩,脉涩而无力,邪阻之涩,脉涩而有力。恰如《脉学辑要》所说:“脉涩者,宜甄别脉力之有无,以定其虚实耳。”
虚脉
(一)脉象
《脉经》云:“虚脉,迟大而软,按之不足,隐指豁豁然空。”这里提出了虚脉的组成有四个要素,即浮、迟、大、空。后世医家多宗此说。
古代对虚脉的描述,只有一个要素,即按之无力,并不含有浮、迟、大的意思;《素问?示从容论》:“今夫脉浮大虚者,是脾气之外绝。”《素问?刺疟篇》:“疟证脉大虚。”《素问?五脏生成篇》:“黄脉之至也,大而虚。”《内经》是把浮、大、缓作为虚脉的兼脉,则知虚脉本身并不具备浮、大、缓的特征。再者,《金匮?虚劳篇》:“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脉极虚亦为劳。”将虚与大对举并论,则知虚未必大。《金匮?血痹篇》:“脉极虚芤迟。”迟乃虚之兼脉,知迟非虚脉固有之特征。所以虚脉的主要特征就是按之无力,至于浮否、迟否、大否,都不是虚脉本身固有的要素。
(二)相类脉
虚脉的主要特征就是按之无力。与此相似的脉象尚有浮、芤、革、散、微、弱、濡,须加以鉴别。
1.虚与浮:浮脉轻手而得,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其不足,仅与浮取相比较而言,并非按之无力。而虚脉是按之无力。
2.虚与芤:芤脉浮大中空有两边。其中空,按之有陡然空豁之感;虚脉虽按之无力,尚未致空豁。
3.虚与革:革脉形如按鼓皮,浮取时浮大有力,有如鼓皮绷紧之感,但按之豁然,有出无入。虚脉浮取力不足,不似革脉之浮大有力;按之力益减,尚未至革脉之空豁。
4.虚与散:散脉浮大极无力,散漫无拘,脉之边际模糊,如杨花散落之飘忽轻虚,踪迹不定。虚脉虽浮无力,然脉之边际尚清,且无力之程度无散脉之甚。
5.虚与微:微脉浮细无力,其细与无力程度,皆甚于虚脉。
6.虚与弱:弱脉沉弱无力,不见于浮位,其细与无力程度,亦皆甚于虚脉。
7.虚与濡:多数脉书皆以浮而柔细称作濡。笔者认为,濡脉就是软脉,非必兼浮细。其软,亦是脉力不足,但不似虚脉无力之甚。若濡果为浮而柔细,则与微脉只是细与无力的程度略有差异,临床上二者难以区分,迳可视为一种脉象。
(三)脉理与主病
虚脉是非常重要的一部脉,因脉以虚实为纲,脉虚则正虚。虚脉主正气虚。凡阴阳气血亏虚,皆可形成虚脉。阳气虚,血脉搏击无力,则脉虚。阴血虚者,不能内守而阳气浮;阴血不能充盈血脉而脉不任重按,致成虚脉。临床凡见到虚脉,肯定是正气虚衰无疑,至于究竟为阳虚、气虚,抑或阴虚、血虚,则要结合兼脉以及神、色、舌、症等综合判断。
实脉
(一)脉象
典型的实脉,是浮中沉皆大而长,搏指有力。但有些实脉并不很典型,或浮取时不著,而中取、沉取时大而有力;或脉大而有力并不长;或浮中沉皆有力,但不甚大。凡此,皆可称为实脉。所以,实脉的主要特征是大而有力,致于浮与长,不是主要特征。
(二)相类脉
实脉的主要特点是大而有力。与此相类的脉有沉、牢、洪。
1.实与沉: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内刚外柔,不似实脉之三候皆大而有力,即使沉取时较有力,亦不如实脉之大而有力。
2.实与牢:牢脉位沉而实大弦长,浮中不见。牢脉亦可称沉实脉。
3.实与洪:洪脉来盛去衰,似波澜涌起,虽浮大,但按之稍减,不似实脉之大而搏指有力。
4.实与长:长脉过于本位,迢迢悠扬,如揭长竿之末梢,不似实脉之大而搏指。若长脉太过,长大而坚搏,亦即实脉。
(三)脉理与主病
1.邪实:
实脉主实证。邪气亢盛,正气奋与邪搏,鼓荡气血,故见实脉。
(1)外感:外感六淫,邪气亢盛,正与邪搏,脉可实。或六淫化火,三焦热盛,搏击气血,鼓荡血脉而脉实。治当清热泻火,或通腑逐热,或发汗祛邪,皆宗“实者泻之”之法以逐邪为务。
(2)内伤:内伤杂病中常可见实脉,这种实脉就比较复杂。若脉实、舌红苔黄,确有热象可据者,属火热亢盛之实证,当清热泻火。若脉实而舌不老红、苔不老黄,无热象可凭者,可因于痰浊、瘀血、食积等,邪气阻隔于里,气机逆乱,正气奋力与邪相搏,气血激荡而脉实。亦可见于肝气横逆,气逆则血逆,气血奔涌,鼓荡血脉而脉实。
2.正虚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实脉反主虚证。如胃气衰竭,真气外泄,脉见强劲搏指,失却冲和之象,可见实脉。如《伤寒论》369条:“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此时实脉,并非实证,乃胃气衰败,万万不可误予攻伐。
冲气上逆而脉实。张锡纯认为:“八脉以冲为纲”,“上隶于胃阳明经,下连肾少阴经。”当胃虚不固,或肾虚不摄时,冲气上逆,干于气血,脉可实大。张氏曰:“脉弦大按之似有力,非真有力,此脾胃真气外泄,冲脉逆气上干。”治当培元佐以镇摄。
《脉学心悟》之四:长短洪微
长脉
(一)脉象
长脉过于本位。上过于寸,下过于尺。不大不小,不疾不徐,直上直下,名之曰长。若仅上部脉长,名之曰溢,若仅下部脉长,名之曰覆。关脉位居寸尺之间,上则为寸(关脉腕端),下则为尺(关脉肘端),无所谓过于本位,所以关脉无长。
(二)脉理与主病
1.常脉
脉来悠扬而长,乃气血昌盛之象。强壮高大之人脉可长。此即《内经》所云“长则气治。”春脉可长,以春为阳气升发之时,气张而脉长。肝应于春时,其政舒启,肝之常脉可长。平脉之长,当迢迢自若,如揭长杆之末梢,悠扬而长。《诊家正眼》曰:“长而和缓,即含春生之气,而为健旺之征。”
2.病脉
病而见长,当长而搏指有力。因于气血奔冲亢盛,鼓荡血脉而逆长。能够使气血亢盛奔冲的原因,常见于热邪蒸迫及气逆亢盛。
(1)主肝病:肝气亢逆,气血随之而涌,则脉来搏坚而长。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曰:“病肝脉来,盈实而涌,如循长竿,曰肝病。”其症可见头晕、头痛、耳鸣、目眩、胁下胀痛,甚或动风、眩仆等。
(2)阳热亢盛:阳热盛则激荡气血,搏击于脉而脉长。
阳热的形成,可由于六气化火,五志化火,以及气血痰食蕴久化热。虽脉皆长而亢盛,但由于致病因素不同,其症有别,临床当须分辨。
(3)阴证见长脉:阴证渐见脉长,乃正气来复,阴证转阳向愈之征。如《伤寒论》274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痛,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长为阳脉,乃气血旺盛之脉,故知欲愈。
短脉
(一)脉象
短脉的特点是两头短绌,寸尺不能满部。
(二)脉理与主病
1.常脉
秋之常脉浮而短涩。肺与秋相应,肺之平脉亦浮而短涩。秋气敛肃,人亦应之,气血内敛,不能充分充盈鼓荡血脉,故脉见短。此乃平脉。
2.病脉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短则气病。”气病不能帅血而行,充盈鼓荡于血脉,致两头短绌而为短脉。所谓气病,包括气虚与气郁两类。
(1)气虚:气虚者,既无力鼓荡血脉,又无力帅血以充盈血脉,致脉短。其短,乃因虚所致,故必短而无力。如《伤寒论》211条:“发汗后,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此即阳虚而短。
(2)气郁:导致气郁的原因,可因七情所伤,亦可因于痰饮、食积、瘀血、火郁等邪气壅遏,阻滞气机,可致脉短。其短,乃因邪实气郁所作,必短而有力,兼有不肯宁静之感。如杨仁斋云:短脉,“无力为气虚,有力为壅,阳气伏郁不伸之象".
洪脉
(一)脉象:洪脉之象,浮大有力,以大为主要特征。
洪脉古称曰钩,后世以洪脉相称,钩脉逐渐被洪脉所取代。为什么古代将洪脉称为钩?关于钩的含义是什么?遍查各书,均无满意的解释。余意度之,洪脉盛大,来时如洪波涌起。波涛奔涌之时,浪头前曲,其状如钩,故古人将洪脉以钩相喻,亦即以洪波喻洪脉。医家多以来盛去衰描述洪脉。来盛,指血脉搏起之时,其势如洪波涌起,满指滔滔,浮大有力。去衰,却难体会。当脉回落之时,脉势皆衰,非独洪脉,所以,去衰并非洪脉独有之特征。
(二)相类脉
洪脉,以脉大为主要特征。实、芤、革、虚、散亦皆浮大,故须加以鉴别。
1.洪与实:实脉浮中沉皆大而有力,洪脉大而兼浮,但脉力逊于实脉,且按之力减。
2.洪与虚:虚脉浮大无力,按之益甚,脉力远逊于洪。
3.洪与散:散脉其形更浮大,边际模糊,状若无涯,浮游飘忽,极为无力。
4.洪与芤:芤脉亦浮大,然按之陡然空豁。不似洪脉之有力,按之满指滔滔,无空豁之感。
5.洪与革:革脉亦浮大,其浮大有如鼓皮之绷紧,缺乏弹性,且按之空豁,不似洪脉之浮大,搏幅亦大,按之有涌盛之感。
6.洪与大:多数医家将洪与大视为一脉,洪即大。笔者认为,大脉只强调其脉体阔大且有力,不强调脉位之浮沉。洪应兼浮,且脉之搏幅亦大,脉虽有力,尚较柔和,不似大脉之力强,洪大应分之为妥。
(三)脉理与主病
1.常脉
夏季与心之常脉应洪。夏季阳气旺盛,气血涌盛于外,鼓荡充盈于血脉,致脉洪。心主火,与夏相应,故心脉为洪。《素问?王机真脏论》曰:“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
2.病脉
(1)热盛:外邪入里化热,或五志化火,或痰、湿、食积、瘀血蕴而化热。热盛蒸迫气血,脉流迫疾,鼓击血脉而脉洪。症见壮热、烦渴、大汗,或出血、疮疡等。《难经》14难曰:“脉洪大者,苦烦满。”《伤寒论》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温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金匮肠痈篇》:“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2)气虚:饮食劳倦伤脾,脾胃气弱,正气虚衰,阴火内炽,激荡气血而脉洪。《脾胃论》卷中:“脾证始得,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此洪,乃因虚所致,故当沉取无力,治以甘温除大热法。
(3)阴虚:阴虚不能内守,阳气浮于外而脉洪。或阴竭于下,阳越于上,阳脉洪大,阴脉沉细。阴虚阳浮者,舌当光绛无苔。
(4)阴寒内盛: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而脉洪。此洪也,必沉取无力,舌质淡胖。
(5)虫扰:蛔虫扰动气血,气血逆乱,脉亦可洪。《金匮?趺蹶篇》曰:腹痛有虫,“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虫。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大则病进。”丹溪曰:“大,洪之别名。”新病脉大有力为邪盛,久病脉大无力为真气外泄。皆为病势将进一步发展恶化,故曰病进.
微脉
(一)脉象
微脉浮取而见,极细而无力,犹如羹上飘浮之肥油,按之欲绝,如有如无。在有些医藉中,复合脉言微时,很多不是指微脉,而是起形容词作用,有“少许的”、“略微的”意思,此时不作微脉看待。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论曰:长夏胃微软曰平。”亦即略微软弱的意思。若把微看成是微脉,即微而软,当是胃气衰而不是平脉了。
(二)相类脉
微脉浮细无力,与细、弱、濡相类,须加以鉴别。
1.微与弱:二者都极细而无力,但脉位不同。微脉见于浮位,弱脉见于沉位。
2.微与细:二脉虽均细,但微较细脉更细。细脉不强调脉位、脉力,只要脉体细,就是细脉。徽脉虽细,但脉位必须浮,脉力必须无力,按之欲绝。
3.微与濡:濡脉的特征,都称其浮而柔细。笔者不赞同这种看法。因为濡即软,对脉位、脉体、至数都无特殊限定,只要脉有柔软之感,就是濡脉。若果以浮而柔细称为濡,则与微脉较难区分,顶多说微比濡更细、更无力而已,实则可迳视为一脉。
(三)脉理与主病
脉的搏动,依赖阴血的充盈,阳气的鼓动。气血皆衰,脉失血之充盈而细;脉失气之鼓荡而无力;血虚不能内守,气虚不能固于其位而外越,故脉浮,于是形成浮细无力,按之欲绝之微脉。如《脉学阐微》曰:“微为气血不足,阳气衰微之象。”
1.气血衰弱
气血弱,则无力充盈鼓荡血脉而脉微。如《金匮?水气病篇》:“微则无胃气。”《金匮?呕吐哕篇》:“微则无气。”
2.阳气虚衰
阳气虚衰,无力鼓荡血脉,脉亦可微。症见畏寒、肢厥、萎靡、嗜卧、吐利、胀满等,少阴篇中恒多见之。如《伤寒论》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伤寒论》286条:“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
3.邪去正未复
久病脉微概作虚治。新病邪去正虚未复而脉微,为欲愈之兆。例如《伤寒论》287条:“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伤寒论》254条:“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金匮?呕吐篇》:“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当然,此种脉微,未必都是浮细无力之微脉,亦可指脉见和缓或缓弱无力之脉,此皆为邪去,正气未复,向愈之征。
(四)微脉主实析
《金匮?腹满宿食篇》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脉既已见微,尚用大承气汤,似乎此微当为邪阻无疑。《脉理求真》亦曰:“然有痛极脉闭,脉见沉伏,与面有热色,邪未欲解,并阴阳俱停,邪气不传,而脉俱见微者。若以微为虚象,不行攻发,何以通邪气之滞也。”
微脉主邪实,余以为不然。上述之微脉,乃沉取而见,实为沉伏之脉,或沉涩之脉,并非浮细无力之微脉。景岳云:微脉“当概作虚治。”诚有见地也。
《脉学心悟》之五:紧缓芤弦
紧脉
(一)脉象
紧脉的主要特征就是左右弹指,不拘于指下一定部位,这个特点,古人喻为“转索”、“切绳”、“纫箄线”。所谓“转索”,就是指脉的搏动,犹如绳索之转动,左右弹指无定处。因绳索是数股拧在一起,状若麻花,有凹有凸。当绳索转动而前时,凹凸交替更迭,凸处或转于脉之左侧,则左侧弹指;凸处或转于脉的右侧,则右侧弹指,切之,脉左右弹指,不恒在一处搏动。有左右交替弹指之感,所以古人喻为“切绳”、“转索”、“左右弹指”。至于“如纫箄线”,指竹箄纵横交错编织,凹凸不平,摸之凹凸交替出现,亦如转索无常。诸比喻中,以转索喻紧脉最为贴切、形象。
紧脉脉位不定,可见于浮位,亦可见于沉位;至数,或迟或数。因紧为拘束之象,故脉体一般不大,或竟偏细。脉力可强可弱,因虚实不同而异。其象如切绳,故脉多长而不短绌。
(二)脉理与主病
紧脉为拘急敛束之象。脉的调和畅达、正常搏动,取决于气血的和调、畅达。当气血为寒束或邪阻,不能调和畅达,则脉失阳气的温煦鼓荡,以及阴血的充盈濡养,脉即拘急敛束,而呈现紧象。若阳气、阴血不足,无力温养濡润,脉亦可拘急而紧。二者一虚一实,当以沉取有力无力加以区分。
1.紧脉主寒
紧为诸寒收引之象。寒性凝泣收引,脉绌急而紧,左右弹指。寒袭于表,则肌表之经脉气血不得畅达,不通而头身痛。寒袭于里,则里之经脉气血不得畅达,经脉拘急收引而胸腹痛。
2.紧脉主邪阻
气血为邪气所阻遏,脉失阳气之温煦鼓荡、阴血之充盈濡养,亦可拘急而为紧。如《伤寒论》355条:“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此即邪阻气机,脉失阳气之温煦而乍紧。阳不达于四末而手足厥冷。以瓜蒡散吐邪,祛其壅塞畅达气机,阳气敷布,脉紧自除,肢厥自愈。
(1)宿食阻遏:《金匮?腹满篇》:“脉紧如转索无常者,宿食也。”又曰:“脉紧,头痛风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此即宿食阻隔气机,经脉失于阳气之温煦鼓荡,拘急而紧。头痛风寒者,非风寒所客,乃宿食不化,郁滞气机,阻气不升而头痛,状如风寒,而实为食积类似伤寒。
同为食积,何以脉可滑、可紧、可涩、可伏?皆因食积阻滞程度不同所致。阻滞轻者,气血尚可通达,但有食阻,激起波澜而脉滑。若阻滞重者,则经脉失于阳气温煦、阴血濡养,则脉拘急为紧。若阻滞再重,则脉可涩、可伏,甚至可厥。
(2)阴浊闭阻:《金匮?腹满篇》云:“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金匮?痰饮篇》:“膈间有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阴浊阻滞阳气。经脉失于阳气之温煦鼓荡,故尔脉紧。下其阴浊,阳气得伸,脉紧自去。
(3)热结阻滞:《伤寒论》221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一派阳明热结之象,脉反紧,此即热结阻隔气机,气血被缚而不肯宁静,左冲右突,形成左右弹指之紧脉。又如《伤寒论》135条:“结胸热实,脉沉而紧。”仲景明确指出热实致紧,可知紧亦主热结。
3.紧脉主虚
(1)亡阳:阳虚阴寒内盛,经脉拘急而为紧。如《伤寒论》283条:“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又如《伤寒论》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此亦为阳虚水饮上泛而脉紧。
(2)亡血:阴血虚,不能濡养经脉,致经脉拘紧而为紧。如《伤寒论》86条:“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目旬,不得眠。”
脉紧皆言其挺劲、有力、弦强。若因邪实、寒盛者,固可挺劲、有力、弦强;若因阳虚而阴盛、正气虚衰乃至亡阳者,脉当紧而无力。故不可概云紧脉挺劲、弦强.
缓脉
(一)脉象
缓脉之象,当不浮不沉,不大不少,不疾不徐,不亢不弱,往来均匀,悠悠扬扬,状如轻风吹拂柳梢,轻舒摇曳。医家皆以“四至为缓”,余以为不尽然。缓脉重在脉象,而不重在至数。既使至数稍快或稍慢,其象轻舒和缓,即为缓脉。若从容之象已失,纵然四至,亦非缓脉。
(二)脉理与主病
1.平脉
正气充沛,气血调和畅达,脉即舒缓,此为有胃气、有神的表现,属于常脉。《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践地,曰脾平,长夏以胃气为本。”和柔,即壅容不迫也;相离,即匀净分明也。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脾胃气旺,气血充盛,故脉缓。此为脾之平脉。即使病脉,中有和缓之象,为胃气尚存,虽重不俱;若无和缓之象,即胃气已亡,虽轻亦足堪虞。
2.病脉
(1)营虚卫强:太阳中风脉浮缓,为风伤卫,卫强营弱,营卫不和。寒为阴邪,阴胜则脉拘急而为紧;风为阳邪,阳胜而脉驰纵,故脉缓。其缓也,因气血受风阳之鼓动,故缓而兼浮。
3.(2)脾虚湿盛:湿性濡,湿盛可令经脉弛张,故脉缓。
湿有内外之分,然皆以脾胃为重心。湿邪外受,必有内湿相合。外湿内湿虽然有别,但又密切相关,均可致脉缓。湿盛者,脉缓且软;脾虚者,脉缓而无力。以脾虚生化不足,气血皆虚,其行徐缓,鼓搏不力,故脉缓。如《诊家枢要》曰:“缓以气血向衰,故脉体徐缓尔。”
(3)热盛脉缓:热盛则令经脉驰纵,致脉缓;热盛迫激血脉而脉大,故热盛者,脉可缓大。如《伤寒论》278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以脾家实。”脾家实,即脾经热盛。热盛脉纵,故见缓脉。景岳云:“缓而滑大者多实热。”
芤脉
(一)脉象
芤脉浮大,按之边实而中空,如按葱管。
4.所谓“边实”,是指脉的上下两边,还是指左右两边?众说不一。《脉理求真》曰:“芤则如指著葱,浮取得上面之葱皮,却显得弦、大;中取减小空中;按之又著下面之葱皮而有根据。”这是明确无误地指上下两边。脉之上边,易于触知;脉之中间,搏指已然无力,有中空之感;再按之至沉,只能更加无力或无,何以沉取反能强实搏指,这是不可能的。再者,脉的下边,贴近筋骨,按之较硬,根本无法在沉按较硬的感觉中,分出那个是脉的底边,那个是筋骨。试以葱管置于桌子上,轻按触知葱管上部;重按至桌,板硬之感上,难以分出葱管底部及桌面。两边,应指脉的左右两边。边实中空,是指中取时的感觉,此时上部之脉管已经按下,搏指之力顿减,现中空之感,而左右两边之脉壁抗指之力尚存,因而呈“边实中空。”
(二)相类脉
芤、虚、革皆浮而大,按之无力,须加以鉴别。
1.芤与虚:芤、虚皆浮大无力,但虚脉之无力,甚于芤脉。中取芤脉两边实,但空豁之感甚于虚脉。
2.芤与革:革脉为弦、芤相合之脉,浮大有力,胜于芤脉。且有挺急之感,按之陡然空豁。
(三)脉理与主病
芤脉的形成,是由于亡血、失精、阴液耗伤,脉道失充而按之中空。气失依恋而外越,故脉浮大中空而为芤。如张景岳云:“芤脉为孤阳亡阴之候。为失血脱血,为气无所归,为阳无所附,……总属大虚之候。”
1.亡血失精
《伤寒论》246条:“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精辟地阐明了芤脉脉理。“芤为阴”,是指芤脉中空,是由于阴液耗损,如亡血失精、伤津耗液等。“浮为阳”,是指芤脉之浮大,由于阴耗阳无所附而外越,于是形成芤脉的浮大之象。在《金匮》虚劳篇中,又进一步阐明了芤脉所主的病证:“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清谷、亡血、失精,均为阴液精血耗伤,血脉失充而中空,气失依恋而外浮,形成浮大中空的芤脉。男子失精,女子梦交,亦为阴虚阳动之征,脉乃见芤。
芤脉以亡血为多见。亡血的原因,可因热盛迫血妄行;情志所伤,气逆血逆,肝血不藏;瘀血阻塞经脉,血不循经;阳虚不摄阴血;气虚不能固摄;阴虚火旺,灼伤阴络;或外伤出血等。因出血原因不同,虽皆可见芤,但兼脉、兼症有别。
出血尚有缓急之分,量有多少之别。缓慢而少量出血,脉多呈细数、微弱之脉,少数亦可见洪大、虚大的脉象。大量急性出血,血暴脱而气暴浮,多见虚大、洪大、芤或革,少数亦有细数虚弱之脉。笔者曾多次于大失血后,即刻诊病人的脉,未诊得典型的芤脉,倒是多见数大或细数之脉。
2.热盛津伤
《灵枢》邪客篇曰:“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热盛耗伤津液,脉道失充,阳失依附,可出现芤脉。如《温病条辨》上焦篇第8条:“太阴温病,脉浮大而芤,汗大出,微喘,甚至鼻孔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金匮》中暍篇:“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此为暑热伤津耗气,津气两伤,致脉芤而兼弦细迟。
3.瘀血痈疽
(1)瘀血:《脉诀》首先提出芤主瘀血,曰:“寸芤积血在胸中,关内逢芤肠里痈。”关于芤主瘀血,赞同者廖廖无几。《诊家枢要》:“右寸芤,胸中积血。”《医学入门》:“芤主瘀血不通。”《濒湖脉学》亦从此说,曰:“寸芤积血在于胸。”而大多数医家对芤主瘀血持否定态度,甚至直斥为“邪讹”。李士材就对李时珍从“伪诀”之言深感遗憾,曰:“以李时珍之博洽明通,亦祖述其言为主病之歌,岂非千虑之一失乎。”
究竟芤脉是否主积血,笔者倾向于肯定的。临床曾诊治过多例属于瘀血型的冠心病患者,其寸脉出现动脉。其中约半数独左脉动,症见胸中闷痛,常于凌晨憋醒,以血府逐瘀汤加减获效。虽动脉非芤,但二者病理意义相通。芤为亡血气无所依,动为阴虚阳博阳失所附。动可主瘀血,芤当亦可主瘀血。
血脱气浮而脉芤,易于理解。血瘀,脉当涩,何以会出现芤脉?盖一则因瘀血不去,新血不主。新血不生而血虚,气失依附而浮越;再者,血瘀既久则化热,热动而气浮,故可造成芤脉。笔者虽未见到胸中积血而出现典型的芤脉,但依动脉而据理推断,芤主积血不无道理,难怪有些医家亦持肯定态度。遽斥为“邪讹”,恐有偏颇武断之嫌。
(2)痈疡:关芤,为中焦失血。左关脉芤为肝血不藏,右关脉芤为脾血不摄。肠胃痈疡,乃气血为热邪腐败而为痈脓,致血伤气浮而为芤。尤其痈疡破溃之后,气血大伤易见芤脉。
弦脉
(一)脉象
弦脉的主要特征是指脉来端直以长,直上下行,状如弓弦。弦脉对脉位、至数没有特定要求。脉位可浮可沉,至数可快可慢。典型的弦脉,脉力当满张有力,但亦可出现弦而无力之脉。脉体可细、可不细,或大,但定要长。
(二)相类脉
弦与长,因脉皆长,故常相混。长脉主要特征是脉体长,过于本位。弦脉虽亦长,但主要特征是指脉象端直如弓弦,直上下行,且脉力强于长。
(三)脉理与主病
弦为阳中之阴脉。其脉为血脉拘急,欠冲和舒达之象,故弦为阳中伏阴之脉。经脉之柔和调达,赖阳气之温煦,阴血之濡养。当阳气或阴血不足时,脉失温煦濡养而拘急,则为弦。或因气机不畅,邪气阻隔,气血不得畅达,亦可使脉失阳气之温煦,阴血之濡养,拘急而弦。故仲景称“弦则为减”。《诊家枢要》曰:“弦为血气收敛,为阳中伏阴,或经络间为寒所入。”
弦脉因其脉力强弱不同,分为常脉、病脉、真脏脉三种。
1.常脉
春脉弦。肝应春,故肝之常脉亦弦。
春令,阴寒乍退,阳气升发之时。此时,阳气始萌而未盛,温煦之力未充,《内经》称之谓“其气来软弱”,故脉尚有拘急之感而为弦。肝为阴尽阳生之脏,与春相应,阳始生而未盛,故脉亦弦。
常脉之弦,当弦长和缓,正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所云:“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未梢,曰肝平。”揭乃高举之意。手举长竿之未梢,修长且悠扬,喻弦脉之状,甚为妥切。
2.病脉
弦有太过与不及。
(1)太过:弦脉太过之象,在《素问?平人气象论》中说得很清楚,曰:“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盈实而滑,乃有坚意。状如循长竿,为弦长坚挺,已乏柔和之象。
何以脉弦达过?不外气逆、邪阻、及本虚标实三者。
气逆:因情志拂逆,气机逆乱,或气机亢逆,或气机郁结,脉皆可弦。气逆者,气升血升,气血搏击于血脉,致脉弦长而强劲搏指。气机郁结者,气血不能畅达敷布,脉失气血之温煦濡养,故拘急而弦劲。
邪阻:邪气阻遏,气机不畅,气血不得宣发敷布,脉失气血之温煦濡养,故拘急而弦。阻遏气机的邪气包括很广,除七情之外,尚有六淫及痰饮、瘀血、食积等。
邪客少阳:少阳主枢,乃阴阳出入之枢。少阳为邪所客,枢机不利,阴阳出入乖戾,气血运行失常,脉失气血之温煦濡养,致拘急而弦。疟属少阳,故疟脉自弦。痉乃筋之病,因邪客而气机乖戾,筋失柔而拘急为痉;脉失柔而拘急为弦。故“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肝为厥阴,为刚脏,为阴尽阳生之脏。邪客于肝,阳气之升发失常,阳不胜阴,温煦不及,致脉拘急而弦。
弦主痰饮:痰饮为阴邪。痰饮的产生,缘于阳气不振,温煦不及,故脉弦。且痰饮既已形成,复又阻隔气机,气血不得畅达,脉失温煦濡养,故尔脉弦。此即仲景所说:“脉偏弦者,饮也。”
弦主寒,主痛:寒盛则阳损,脉失温煦而脉弦。痛乃因经脉不通而作。既已不通,经脉拘急必矣,此于脉为弦,于症为痛,机理一也。
弦主癥瘕:癥瘕乃气血痰搏聚而成。癥瘕阻滞气血,则脉失温煦濡养而为弦。至于宿食致弦,其理亦如癥瘕,皆缘气机阻滞使然。
本虚标实:肝为刚脏,赖脾胃生化水谷精微的濡养,肾水之滋涵,肾阳之温煦,肝木方能升发条达,脉乃弦而舒缓悠扬。若脾胃虚弱,化生不足,肝失濡养,或肾水不足而失于滋涵,肾阳不足失于温煦,则肝失冲和舒启而亢逆,脉皆可弦。此弦,可弦劲搏指,但不可以弦而有力误认为亢逆,脉皆可弦。此弦,可弦劲搏指,但不可以弦而有力误认为实证,妄予开破降泄。此乃胃气不足,弦多胃少,本虚标实之证。故仲景明确指出:“弦则为减”。减即不足之意。治当培土或益肾,以使肝木条达。
(2)不及:弦而无力为不及,乃正虚所致。所谓正虚,当包括肝气虚、肝阳虚、肝血虚。阳气、阴气不足,脉失温煦濡养而弦。肝气虚者,弦而无力,或弦而不任重按,伴头昏气短,胸胁胀痛,脘满不食,倦怠无力等症。肝阳虚者,脉亦弦而无力,伴畏寒肢冷等寒象。肝血虚者,因血虚常伴气虚,故脉多弦细无力,症见头昏目眩,心悸气短,瘛疭转筋,面色无华等。肝阴虚者,脉多弦急细数,或弦劲搏指,少有弦细无力者。
3.真脏脉
《素问?玉机真脏论》曰:“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脉弦劲不柔,失冲和之象,乃胃气已败。同一正虚脉弦,有的可本虚标实,出现弦劲搏指,太过之脉;有的出现弦而无力,本虚标亦虚;有的可出现弦劲不柔,如循刀刃,何以然也?盖因禀赋不同,正气强弱之殊使然。正虚不甚,尚可动员全身之气血,奋力搏击,而现本虚标实之脉。若正虚已甚,拼挣之力亦弱,则正虚标亦虚。若正气衰败,胃气已绝。脉可弦劲不柔,如循刀刃,乃真气外泄之象,为肝之真脏脉。
18散伏
散伏者,阴阳之阖辟也。气辟而不阖,则脉散,气阖而不辟,则脉伏。
散伏,阴阳的闭合与开启。气开而不闭,则脉散,气闭而不开,则脉伏。
散者,气泄而不藏也。(轻按有分散零乱且无力之感,重按则触不到脉动的脉象)阴性聚而阳性散,阳降于尺而化浊阴,则脉沉聚;阴升于寸而化清阳,则脉浮散。
散脉,气泄而不能收藏。阴性聚集而阳性发散,阳降于尺脉,而化浊阴,则脉沉聚;阴升于寸脉,而化清阳,则脉浮散。
而聚散之权,则在于关。关者,阴阳之关锁。其散而不至于飞扬者,有关以阖之,故散而能聚。散而不聚,则心病矣。
而聚散的权责,则在于关脉。关脉,阴阳的关锁,其散而不至于飞扬,有关来关闭他,所以散而能聚;散而不聚,则是心病了。
脉法: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脉散者,病家之大忌。散脉一形,则气血之脱亡在近,精神之飞走不远。散见于寸,犹可挽也,散见于尺,无可医矣。
「脉法」说: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的死,所以形损的缘故。脉散,病家的大忌。散脉一形,则气血的亡脱在眼前,精神的飞走不远了。散见于寸,还可以挽救,散见于尺,没有可以医治的了。
伏者,气郁而不发也。阳性起而阴性伏,阴升于寸而化清阳,则脉浮起;阳降于尺而化浊阴,则脉沉伏。
伏脉,气郁积而不能发散。阳性浮起而阴性沉,阴气升到寸脉,转化为清阳,则脉浮起,阳下降到尺脉,转化浊阴,则脉沉伏。
而起伏之权,则在于关。关者,阴阳之关锁。其伏而不至于闭结者,有关以辟之,故伏而能起。伏而不起,则肾病矣。凡积聚癥瘕,停痰宿水之疾,脉必伏结。
而起伏的关键,则在于关脉。关脉, 阴阳的关锁,其伏而不至于闭结的,因为有关开启,所以伏但能浮起;伏而不起,则是肾病了。凡是积聚症瘕,停痰宿水的疾病,脉必然伏结。
十八难:伏者,脉行筋下也。浮者,脉在肉上行也。故脉浮结者,外有痼疾;脉伏结者,内有积聚。
十八难说:伏脉,脉 在筋下行,浮脉,脉在肉上行。所以脉浮结的,外有痼疾,脉伏结的,内有积聚。
《金匮》: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非但积聚如是,凡一经将病,则一气先伏。
《金匮》说:脉来细而附骨的是为积聚。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不单单积聚是这样,凡是 一个经脉将要发病,都是一气先伏。
肝病者木郁,心病者火郁,肾病者水郁,肺病者金郁,脾病者土郁,郁则脉伏。庚桑子(传说为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的真传弟子,是道教四大真人之一):人郁则为病。至理妙言!诊一气之欲伏,则知一经之将病。脉法:伏气之病,以意候之,此之谓也。
肝病的木郁,心病的火郁,肾病的水郁,肺病的金郁,脾病的土郁,郁则脉伏。庚桑子说:人郁则为病,至理妙言!诊一气的欲伏,则知一经的将要发病,「脉法」说:伏气的病,以意候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9动代
动代者,阴阳之起止也。气欲发而不能,则为动,气中歇而不属,则为代。
动、代脉,阴阳的起止。气欲发而不能,则为动脉,气中歇而不连续,则为代脉。
动者,郁勃而不息也。脉法:阴阳相抟[tuán],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动脉,郁结壅塞但不停息。「脉法」说:阴阳之气相互合力,叫动脉。阳气动则出汗,阴气动则发热。如果是数脉表现在关口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的,名叫动脉。
关者,中气之变现,阴阳之枢机,阳自此降而为阴,阴自此升而为阳。阴升于寸,则遂其上浮之性,不至为动;阳降于尺,则遂其下沉之性,不至为动。
关脉,中气的变现,阴阳的枢机,阳气从这时候 将转化为阴气,阴气从这时候上升为阳气。阴气升于寸口,则发挥他上浮的本性,不至为动脉。
惟阴欲升,脾土虚而不能升,阳欲降,胃土弱而不能降,则二气郁于关上,而见动形。阴阳郁勃,不能升降,是以动而不止也。
阳降于尺,则发挥他下沉的本性,不至为动脉。只有阴气欲升,脾土 虚而不能升,阳气欲降,胃土弱而不能降,则二气郁结于关上,而表现为动脉形态。阴阳郁结壅塞,不能升降,所以跳动不止。
郁勃之久,不无胜负。阳胜而动于关上,则内泄营阴而汗出;阴胜而动于关下,则外闭卫阳而发热。热发则汗不出,汗出则热不发。汗出而热发,阴阳之胜负乃分。方其动时,阴阳郁荡,未知将来之孰胜而孰负也。
郁结壅塞的时间久了,不会没有胜负,阳气盛而动于关上,则内泄营阴而出汗,阴盛而动于关下,则外闭卫阳而发热。发热则汗不出,汗出则不发热,出汗而发热,阴阳的胜负于是分出来了,刚刚开始动的时候,阴阳郁荡,不知道将来孰胜孰负。
动见于土位,木气盘塞而莫达,甲木不降,乃悬虚而为惊;乙木不升,乃冲击而为痛。甲乙横逆,而贼戊己,则土气败矣。
动脉表现在土位,木气盘塞而不能发达,甲木不降,于是悬虚而为惊,乙木不升,于是冲击而为痛。甲乙木都横逆, 而贼克戊己,那么土气衰败了。
代者,断续而不联也。《灵枢·根结》: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
代脉,断续而不连结。《灵枢?根结》说:营血行脉中,阴阳十二经脉流行,一昼夜五十周于身,以营运五脏的精气,不符合这个数的,叫作超出常度。
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藏无气,与之短期。与之短期者,乍疏乍数也。乍疏乍数者,断续之象也。
五十周动脉而没有一个代脉的,五脏都接受精气,四十周动脉一个代脉的,一个脏器没有精气,三十周动脉一个代脉的,二个脏器没有精气,二十周动脉一个代脉的,三个脏器没有精气,十周动脉一个代脉的,四个脏器没有精气,不满十周动脉一个代脉的,五个脏器没有精气,相当于短期。遇到短期,乍疏乍数(脉搏节律不匀,散乱无序或时慢时快,属“怪脉”的脉形。见于气血即将消亡,病属垂危)。乍疏乍数,是断续的象。
盖呼吸者,气之所以升降也。心肺主呼,肾肝主吸,脾居呼吸之间。呼则气升于心肺,吸则气降于肾肝。呼吸定息,经脉五动,(“呼吸定息脉五动”,人体一呼一吸叫作一息,在这一呼一吸之间,经脉、脉搏又运动了一次,所以说“呼吸定息脉五动”,一呼(2次)、一吸(2次)、呼吸之间(1次),加起来经脉、脉搏刚好动了五次。),故十息之间,五十动内,即可以候五藏之气。一藏无气,则脉必代矣。
因为呼吸,是气之所以升降的原因。心肺主呼,肾肝主吸,脾居呼吸之间,呼则气升于心肺,吸则气降于肾肝,呼吸定息,经脉五动,所以十息之间,五十动内,即可以候五脏之气,一脏无气,则脉必然是代脉了。
十一难:脉不满五十动而一止,一藏无气者,何藏也?吸者随阴入,呼者因阳出,今吸不能至肾,至肝而还,故知一藏无气者,肾气先尽也。由肾而肝,由肝而脾,由脾而心,由心而肺,可类推矣。
十一难说:脉不满五十动而一止,一脏无气,哪一个脏呢?吸的时候是随阴气进入,呼的时候是因阳气出去,现在吸不能到达肾,到了肝就回来了,所以知一脏无气的,肾气先没。由肾到肝,由肝到脾,由脾到心,由心到肺,可以类推了。
代脉一见,死期在近,不可治也。代为死脉,与脾脉代之代不同。脾脉代者,脾不主时,随四时而更代也。此为病脉。
代脉一现,死期就在近期,不可治了。(代为死脉,与脾脉代脉的代不同。脾脉代,脾不主时,随四时而更代,这是病脉。)
扩展阅读(27)
《脉学心悟》————之六
濡弱革牢
濡脉
(一)脉象
濡即软。《素问?平人气象论》:“平肝脉来,软弱招招。”软脉,即是濡脉。
软脉的特点,就是脉来柔软,仿佛水中之棉。所谓软脉,就是脉力逊于平脉,但又强于弱脉。对脉位的浮沉,至数的疾徐,脉体的长短阔窄,都无特定的要求。
《脉经》曰:“软一作濡。一曰细小而软。”其形“极软而浮细”。后世脉学皆以《脉经》为准,将浮细无力之脉称为濡。
可是,微脉脉象也是浮细无力,《脉经》称之“极细而软”,《活人书》亦曰:“极细而软。”《察病指南》曰:“极细而浮软。”关于微脉的这些描述,与濡脉是一样的,只是加上了“若有若无”或“按之欲绝”的描述。濡脉已然如水中之浮棉了,与微脉之“若有若无”、“按之欲绝”是很相似的。只是在字面上还可勉为区分,到临床上就很难区别了,二者径可视为一脉。所以,濡脉就是脉体柔软。为了与浮而柔细之濡相区分,这种脉体柔软的脉,可称为软脉或柔脉。
(二)脉理与主病
此处所说的脉理与主病,是指软脉,而不是通常所指的浮而柔细的濡脉。
软脉的形成,是由于气血鼓荡力弱而脉软。何以鼓荡力弱?可因于气血虚、脾虚、阳虚、湿盛所致。
1.气血虚
脉赖气血之充盈鼓荡。气血不足,鼓荡之力弱,则脉力减,故按之软。
2.脾虚
脾为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亏,鼓荡之力弱,故脉软。
3.阳虚
阳主动。温煦推动血脉。阳虚鼓荡力弱,故脉软。阳虚者,常伴畏寒肢冷等寒象。
4.湿盛
湿为阴邪,其性濡。湿盛者,大筋软短,血脉亦软,按之软。再者,湿阻气机,气机不畅,气血不能鼓荡血脉,亦是湿盛致脉软的一个因素。痰、饮、水等与湿同类,皆可致脉软。
软脉与濡脉主病有异,濡可主阴虚,但软脉一般不主阴虚.
弱脉
(一)脉象
弱脉居于沉位,按之细而无力。
(二)脉理与主病
弱脉是由于阳气、阴血的虚衰,气血无力敷布于外而脉沉;充盈鼓荡无力而脉细无力。弱脉主阳虚、气虚、血虚是肯定的。弱脉是否主阴虚?这里所说的阴虚,是指狭义的阴虚,是指伴有骨蒸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颧红、舌绛红少苔的阴虚。一般来说,阴虚内热者,脉当浮而细数,不当见弱脉。
革脉
(一)脉象
革脉乃弦芤相合之脉,中空外急,浮取弦大有力,如按鼓皮,沉取则豁然中空。《金匮?血痹虚劳篇》曰:“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后世皆宗仲景之说。
(二)脉理与主病
革脉何以中空?阴血不足,血脉失充,脉中无物故尔按之空。革脉何以外急?乃血虚不能内守,阳气奔越于外,搏击血脉,脉乃浮大而绷急。气越的原因,包括血虚、气虚、阳虚、阴虚四类。
血虚,气无所倚而浮越,搏击于外面为革。气虚,不能固于其位,浮越于外而为革。阳虚,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搏击血脉而为革。阴虚不能内守,阳浮于外,脉亦为革。这四类原因,其实仲景都早已阐明。
《金匮?惊悸篇》曰:“虚寒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虚寒,即指阳虚而生寒;亡血,即阴血亡矣,皆可致革。后世医家多遵仲景之说。如《诊家枢要》曰:“革,气血虚寒。”《脉确》曰:“主阴虚失血。"
牢脉
(一)脉象
牢脉居于沉位,弦长实大,坚挺搏指。《医家必读》曰:牢“兼弦长实大,四象合为一脉也,但于沉候取也。”
脉理与主病
牢脉位沉,弦长实大,乃正强邪盛,正邪奋力交争,激扬气血,鼓搏血脉使然。
诸医家论牢脉,皆云主阴寒坚积。《诊家正眼》曰:“以其在沉分也,故悉属阴寒;以其形弦实也,故咸为坚积。”阴寒坚积内盛,则收引凝泣,阻碍气机,气血不得外达故脉沉;阴寒坚积内盛,正邪交争,搏击血脉,致脉弦长实大而搏指。
阴寒内盛,固可脉牢,若因其脉沉,属于阴位,即云悉属阴寒,则火郁之脉可沉;伏脉位较牢更沉,亦可主火郁,何不以其脉位沉、伏而悉主阴寒,反主火热?可见以脉位来解释,是难以圆通的;以牢脉惟主阴寒坚积,也是片面的。
牢脉不仅主阴寒坚积,亦主气塞、积热、顽痰、食积、瘀血等。因这些邪气,皆可滞塞气机,使气血不得外达而脉沉,正气与邪相搏而见弦长实大有余之象。临床也确有一些见牢脉的病人,并非皆属虚寒之证。《四诊抉微》就提出了与诸家不同的看法,曰:“牢为气结,为痈疽,为劳伤痿极,为痰实气促。牢而数为积热,牢而迟为痼冷。”这是很有胆识的见解,不是人云亦云。若牢而过于坚搏,毫无和缓之象,乃胃气不绝。如肾之真脏脉,即按之如弹石,噼噼然,即属但石无胃之真脏脉。
四诊------切诊------脉学------《发明脉》
发表者:赵东奇 赵东奇大夫个人网站 zhaodongqi.haodf.com
发明脉,是先贤,去芜存精几度研,纲举目张明如镜,此篇执简可御繁。
切脉法,有真传,二十八脉不一般,浮沉迟数四纲脉,各脉分属要精研。有些脉,浮沉兼,浮统五脉(濡、革、洪、微、散)要明勘,沉含四脉(伏、细、牢、弱)重方得,浮中沉里四脉焉。(虚、实、芤、长)(郭按:焉字在这里是其中的意思)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浮脉:浮轻取,重按无,浮如木在水中浮,浮而有力多风热,浮而无力是血虚。
沉脉:沉重按,脉才显,如石投水必下潜,沉而有力为冷痛,沉而无力是虚寒。
迟脉:迟脉来,一息三,脉来极慢记心间,迟司脏病或多寒,虚实之间仔细研。
数脉:数脉来,息六至,脉来快速用心记,浮沉虚实须分别,君相之火不同治。
虚脉:虚脉形,皆无力,浮大而软无根砥,脉虚身热为中署,气虚正亏身无力。
实脉:实脉形,大而长,三候充实力最强,新病见实邪气盛,久病见之病主殃。
滑脉:滑脉状,颇费猜,如盘走珠应指来,宿食痰热胸中满,女脉调时应有胎。
涩脉:涩脉状,刮竹形,细迟短滞似欲停,血少津枯气血痹,女人非孕即无经。
洪脉:洪满指,似波澜,来时虽盛去悠然,洪主病进邪气盛,胀满胃反治颇难。
微脉:微如丝,按若无,欲绝非绝微脉呼,五劳六极诸虚病,猝病有生久难图。
紧脉:紧如索,是脉形,拘急弹指切如绳,寒伤内外病主痛,浮沉表里要分明。
缓脉:缓四至,是脉形,从容和缓号为平,或因脾虚风湿病,是病非病仔细评。
濡脉:濡脉形,浮柔细,水面浮棉弱无力,产后病中见犹可,平人无根须忧虑。
弱脉:弱脉形,沉柔细,如棉在水力不济,阳气衰微精血虚,老人犹可少壮忌。
长脉:长迢迢,过本位,指下按之柔为贵,长主心肾根本壮,长大急硬火之罪。
短脉:短缩缩,喻如龟,藏头缩尾脉中推,短主诸病皆难治,盖因真元气多亏。
芤脉:芤脉形,中间空,芤脉按之软如葱,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伤阴络下流红。
弦脉:弦脉形,脉挺然,弦脉端直似琴弦,弦应肝胆痰饮痛,大小单双分轻重。
散脉:散脉候,浮而乱,中候渐无按不见,产为生兆胎为堕,久病逢之魂欲断。
细脉:细脉候,细如线,沉取极细终不断,忧劳过度气血亏,湿邪郁结也常见。
伏脉:伏脉状,仔细求,下指推筋着骨头,气郁寒凝食内结,欲吐不吐邪闭由。
动脉:动脉跳,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园,动脉主病痛与惊,少阴动甚妊子焉。
革脉:革浮取,脉绷急,革脉形如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营亏或梦遗。
牢脉:牢沉取,脉坚强,牢形实大合弦长,积聚内结寒疝痛,奔豚痃癖气为殃。
促脉:促脉数,时一止,如马急行偶失蹄,炎炎火盛亡津液,喘嗽狂斑毒最急。
结脉:结脉缓,时一止,结脉形状记心里,疝瘕郁结寒气盛,情志不遂也致之。
代脉:代脉止,不即还,良久方来是真传,久病见代病难治,孕者生兮痫者安。
疾脉:疾脉来,躁而急,脉来一息七八至,亢阳无制真阴竭,喘促声嘶病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