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武山

 百城主人 2014-11-02
广武山高耸入云,崇山峻岭西东纵列40公里,位于今天水市武山县车家川。广武山是陇右制高点之一、天水西大门,陇西(包括狄道)东大门,除了青居山(川陕间)、六盘山是最好的屯兵之地。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 95年)所看中的“襄武之地”之一:“止戈解衣可耕田,披甲操兵宣战斗”。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广武山

  • 外文名称

    Guang wu shan

  • 地理位置

    天水市武山县车家川

  • 开放时间

    早6晚10

  • 门票价格

    60

  • 著名景点

    襄武之地

  所以,今陇西初置“襄武县”,武城川(今新寺、马力川)三国魏再置襄武县(治安家嘴一带),其原因就是这一带天时、地利、人和条件都优越。正因为这样,汉李广(?——前119年,今甘肃秦安人)练兵也选中了个广武山。 许多辞书典籍注释“武城山”(即广武山、铁笼山)时无不是援引发生在这里的军事战争来说明的。《辞源》武城山:“在今甘肃省武山县西南。三国魏甘露元年,姜维从董亭赴南安,邓艾拒之于武城山,即此。”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甘肃省》分册,铁笼山:“在武山县西部,三国魏甘露元年(公元256年)邓艾拒姜维于武城山,围困如铁笼,故名。又名武城山,唐代称朱圉山,属秦岭地槽系之北秦岭北部。”《三国志》邓艾传也有类似的记载。“南安郡”时治今陇西县东南宝凤乡一带。北宋仁宗皇祜五年(公元1053年)三月,古渭州(治巩昌)归宋。陕西转运使范祥狃、于功利修筑城墙,历一年九个月竣工。皇祜六年十二月,蕃部惊扰,“青唐族羌攻破广吴岭堡,围哑儿峡砦,杀官军千余人。”(《陇西县志》)“广吴岭堡”,指铁笼山当中岘南、今漳县武当乡当中岭村和北、今武山高楼乡洩兵村诸边堡。其进军路线是出大大沟,翻寨子梁去破哑儿峡寨的。若过“广武坡”,便成了南辕北辙。
明末清初甘州(治永平县,今甘肃张掖市)副将米刺印(公元1 648年)的反清战争援巩昌军被挫败的地点,也是在广武山。
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米刺印与丁国栋(公元1650年)在甘州起兵反清,计杀甘肃省巡抚张文衡等,拥立明延长王朱识识 ,连下凉州、兰州、狄道、渭源、岷州等地,有众十万,号称百万,进而分兵围巩昌(甘肃巡驻地、甘肃省治)。大军驻岷州。米剌印带主力直奔巩昌,丁国栋绕道今漳县(时属岷州地)从东边包抄。米刺印攻破巩昌城东、西、北关城。清知府高拓斯、总兵王胤久据守大城。丁国栋所率部谋破广吴岭(广武山),出天衢,占哑儿峡,包抄巩昌。时在秦州(今天水秦州区)练兵的清陕甘总督孟乔芳(公元1595年一1654年)闻知军情,亲率主力驰巩昌救援,另派副将马宁赵光瑞奔广吴岭阻击反清军。在广吴岭(广武山)两军打了遭遇战,受掳。丁国栋命部队后撤,边退边打,损失惨重。退至渭源,与巩昌败退的米刺印军会合,且战且退。年末退至永昌,在古城窊战斗中,米刺印阵亡。清军又尾追逃窜的丁国栋军,至肃州城(酒泉),反清残军被团团包围,城破,全体将士壮烈牺牲,丁国栋被俘,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遇害兰州。
这儿的“广吴岭”也指广武岭(广武山)。因为反清军意在包抄巩昌,没必要过广武坡。怎么能在广武坡“挫败”呢?广武坡历史上没有设置过军寨、边堡(1935年8月国民党临时驻军,作为围截长征红军的第十八道军事封锁线,没有建筑物),但明末清初有泰山庙、黑虎龙官庙。这是用来镇山、锁龙脉、把山门庄门的建筑物,是中国道教民俗的体现。这完全切合广武坡“活山”——不断泛泥沙、出水、滑坡的地理实质。这近处的军防点是庙儿嘴范家坪(今二号桥、支锅石峡);范家坪因滂沙河冲刷已无,碉堡尚有残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