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经营机构为何不愿做学术?

 汉斯理论馆 2014-11-02

艺术经营机构为何不愿做学术?

作者:韩妙第

日期:20141102

 

在今天全面竞争的全球艺术品市场中,第一阵线的画廊在学术上基本失守,这在中国尤其严重。为何如此?格林伯格说过,当代艺术已经死了,并专门写了本《艺术终结论》的书。显然,格林伯格看到了当代艺术的发展误入歧途的一面,并未看到当代艺术脱胎换骨的一面。但无论如何,说明面对当代艺术的学术建设,一批西方学者束手无策。这些当然影响了在具体经营艺术品的画廊、拍卖行以及各种经营机构。


那么这些深层次的原因又是什么?也就是说,艺术经营机构为何不愿做学术?


首先,全球化和网络化导致人类对艺术品的了解和鉴赏大大超越了以往任何时代。因为网络的资讯太发达了。使得艺术爱好人士不再将画廊和博物馆作为熏陶和培养艺术素养的重要场合。


第二,由于网络化以及现代咨询业的发达导致人类将网络作为一个重要的平台,将各种艺术理论和学术在此平台上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全球各地的爱好者互动,使得网络间的艺术理论和学术水准远远超越传统学院派的学术水准。


第三,由于全球化和网络化,更由于交通更具的便捷,使得人类从一个洲际到另外一个洲际所花费的费用和时间变得非常短暂。例如一个画家他可能在一年之中上半年在本国,下半年在另一国度。这样一来,对于画廊以及各种经营机构来说,经营的场所都是固定在某一地区。所以,无法适应全球化时代这样的生活方式。


第四,传统的画廊首先是以收藏艺术家的部分作品,待到若干年之后艺术家的行情见涨之后再抛售。但是今天人类的生活节奏与传统的生活节奏不能相提并论,这表现在营销方面画廊由于经营风险的问题不再愿意收藏部分作品。这样一来,将经营的各种风险都压在艺术家的身上。所以,艺术家的日子就显得更为艰难。


第五,各种经营机构在经营上历来有自己的既定方针,这些既定的经营方针表现为迎合市场的需求。即经营机构不太愿意冒险,这也合情合理。但是作为艺术创作来说,表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特征。显然,这些独具创意的作品对传统的画廊来说就是一大挑战,这些挑战集中表现为是在学术上颠覆了经营机构的经营理念。


第六则要说的的是,由于传统学术由于在诸多问题上的无知和无解,致使网络社会和全球化社会风起云涌的新理念和新现象无法得到解释。显然,在艺术理论上如果这些世界级的难题不得到解决。在进行艺术推广和评论时就会犯了诸多错误,严重的甚至都是常识性错误。


第七要说的是,现代社会由于社会的覆盖面更为宽广,致使现代资讯的传播必须更为精准有效。但就是在今天这样的社会,由于资讯的发达,导致收藏家货比三家的可能性更为宽广。这也促使收藏家在收藏行为的表现时不在体现出以往的忠诚度,更多的是表现出游离性。


第八要说的是,今天的艺术家和以往最大的区别在于以往的艺术家由于生活环境的狭隘,无需很大的推广成本。但今天的艺术家推广成本比以前的推广成本将高尚数倍之多。这就迫使经营机构不敢将很多费用投放在艺术家的推广上。


第九当然要说的是目前的经营机构大多数只想赚快钱。因为做学术既累又慢。而且投入的费用又大,周期又长,况且未来往往未知。所以与其化大功夫去经营品牌,还不如,短平快的去做一些有热点,又能够被市场立刻接受的媚俗艺术品。


第十要说的是,艺术家和经纪人、画廊以及其他经营机构的关系,如果一个艺术家存在着忠诚度问题。一边画廊和经营机构拼命在化费用做推广,一边是艺术家在私下交易。因为成名成家是艺术家的,成名成家之后艺术家如果独立的话,经纪人、画廊以及其他经营机构前期投入的所有费用都打水漂。


想想也是,就像歌唱家席琳·迪昂一样,他的经纪人雷尼·安杰利为了席琳·迪昂的演唱事业,老婆与他离婚,又将房子卖了,最后到了倾家荡产的境况。如果不是在席琳·迪昂在美国演唱事业红火起来,这辈子雷尼·安杰利可就永远无法翻身了。当然,雷尼·安杰利是幸福的,不仅仅席琳·迪昂以身相许,而且席琳·迪昂的演唱事业走向了全球,成为全球最红火的歌唱艺术家。所以,他们现在有着三个孩子。这大概是艺术经纪人最好回报的典范吧!

 

结语

如果说股市有风险,那么在艺术市场上的经营风险更大。因为在艺术市场上,艺术家是核心因为艺术家天生的性格多变、情绪不稳定。如果非常冲动的话,这些都将对艺术经营机构带来灭顶之灾。显然,如果真正去做学术的话,风险的叵测将会使得所有经营机构在投资前都会深思在深思。人性最难把握,谁能保证百年不变?因为见利忘义的事太多了。所以,在艺术市场最重要的环节上,也就是说艺术品的学术上,作为经营机构确实会采取敬而远之的姿态。其实质还是一句老话:“以最小的投入换得最大的收获”。那么这样的状态长期以往,谁来做学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