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打造facebook》 作者:王淮 相关书籍:《为什么中国没出Facebook》、《Facebook:关于性、金钱、天才和背叛》 关于Facebook的故事很多,最多的莫过于围绕着创始人扎克伯格的各种报道、猜测、传言乃至攻击。2010年出版的《Facebook效应》一书采访了包括扎克伯格在内的众多相关人士,第一次较为完整地描述了这家公司的创业历程。而后上映的电影《社交网络》,则更为大众提供了谈资,因为其中有太多戏剧化想象的成分。 随着Facebook在2012年5月挂牌上市,扎克伯格这位年轻富豪的身价终于不用再猜测了,上市之后他又宣布和女友结婚的消息,地球上无疑又少了一个令女人心动的钻石王老五。不过因为电影《社交网络》的传播,外界对这位28岁年轻人的好奇并没有丝毫减退。就像2010年末的中国之行,他没有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也未出席任何公开活动,但有关他的每一个消息在网络上都会被疯狂转发。 其实,从一个Facebook员工的角度来看,扎克伯格并不像老板,而是个“天才”的年轻人,并且是有点内向、会害羞的年轻人。是的,大家都很尊重他,但并不仅仅因为他是CEO(首席执行官),更重要的是他在产品、技术方面的敏感和洞察力。他毫无疑问是为这家公司指引方向的人,而且被大家所信服。 扎克伯格是个容易害羞的人,尤其是面对陌生人时。在三四年前,你可以很容易发现他在公开讲话时会有些紧张,身体会轻微颤抖。经过这几年的磨炼后,他这方面的表现已经很好了,比如他在2011年的F8开发大会上的演讲,就很精彩,非常老道。这是一个仍在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年轻人。 作为一个曾在Facebook工作了四年多的早期员工,我就先从对扎克伯格的印象讲起吧。 第一次见到他问了奇怪的问题 得到他的“确定”后,我问他“是否有女朋友”,这让他有点措手不及。 我第一次亲眼见到扎克伯格是在加入Facebook的第二天。那是一个新员工和CEO的午餐会,大家一起吃东西,并随意进行交流。记得那天有七八个新人,我是唯一的工程师,其他的新人有运营、广告方面的。我第一眼看见扎克伯格时,没有太多印象,就是觉得他非常年轻,像一个小孩子(确实,那时不过23岁)。 交谈的过程中,扎克伯格说:“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问。”我就问:“真的是什么问题都能问吗?”他很认真地说:“真的,你尽管问。”我又接了一句:“你确定如此?”为什么要再三确认呢?因为我要问的并不是一个严肃的问题,而是有点 “八卦”。2006年底时,Facebook刚拒绝了雅虎10亿美元的收购报价,媒体曾对此事进行过爆炒,就有一群女孩子在猜测扎克伯格身价的同时,还在想他有没有女朋友。我的一个表姐也很想知道,正好我要到Facebook工作,她就让我问问。 得到扎克伯格的“确认”后,我说,自己是代一个朋友问的,就是:“你有没有女朋友?”他听到后愣了一下,这个问题显然让他有点措手不及,他低下头挠了挠头,嘴里嘟囔着:“天哪,这是个什么问题!”最后,他回答说,自己已经有女朋友了。我说:“很多女孩子要失望了。”所有人哄堂大笑。我当时还担心,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又招了一个非常怪的工程师。 第一次F8大会,我们在台上台下一起颤抖 刚进公司一个多月,我就要为Facebook推出开放平台做贡献了,我真担心在关键时刻出现差错,而扎克伯格在演示时也很紧张。 “八卦”之后,当然是紧张的工作。2007年5月中旬,我的老板和公司CTO一起找到我,问我能否接受一项紧急任务。要讲清楚这件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大家都知道,Facebook起步于哈佛大学,然后延至其他大学校园里,再扩展到高中。直到2006年9月26日,Facebook正式对公众开放,允许校园以外的用户进行注册。由此,其注册用户数从每天两万人一下上升到5万人,到了10月,在线用户已突破1000万人。与此同时,平台战略也开始浮出水面。这就意味着,Facebook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社交网站了,而会像传统软件行业里的微软那样成为核心,有一大批创业者围绕在周边开发各种应用。 亚当·德安杰罗(Adam D'Angelo)早已开始着手研究这个项目了,他的搭档则是查利·奇弗(Charlie Cheever),他们俩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编写了大量的核心源代码。到2007年初,Facebook的代码通过特定接口被设为开放。从理论上说,此时任何人或公司都可以使用这些代码在Facebook平台上开发应用软件,但还需要时间和人手不断完善。 从苹果公司挖来的戴夫·莫林(Dave Morin)负责平台的营销工作,他需要找到潜在的应用开发者,让他们在Facebook平台上开发软件。他和马特·科勒(Matt Cohler)一起拜访潜在客户,范围从全美国扩大到全球,因为他们知道像苹果公司应用商店(App Store)里的很多软件都是由中国、印度等国家的开发者提供的。 当这些准备工作就绪后,Facebook还需要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向外界宣布自己的想法。这场发布会最终定在2007年5月24日,地点是旧金山,被称作“F8开发者大会”,此后每年都会举行一次。 在F8大会开幕前的一段时间里,公司的很多员工都为此通宵加班,因为Facebook要转变成一个对外开放的平台,有大量的代码需要重写。扎克伯格当时的想法是,Facebook上的所有应用都可以自由安装或卸载,包括公司自己开发的那些应用,完全自由竞争,比如相册(Photo)、笔记(Notes)等,如果有第三方做得更好,那就用他们的。但自由安装或卸载这些应用的功能当时还没有实现,而扎克伯格在F8大会上的演示需要用到,老板要交给我让我完成的就是这项任务。 我记得F8大会前的那一周里,我基本上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要从几十万行代码里去寻找究竟哪些地方需要修改,改完后还要找人帮我审查。当时,我才进公司一个月左右,很多人还不怎么认识,大家也都很忙,所以做起来有一定的挑战性。不过最后总算完成了,我自己测试时也没出现什么问题。 终于,第一次F8大会开幕了,扎克伯格穿着T恤、羊绒外套、牛仔裤,以及一双露脚趾的橡胶拖鞋走上讲台,宣布:“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掀起一场运动吧!”这句广告语其实是广告公司帮助设计的,并不像他的风格。他接着又说:“F8将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壮举,Facebook将成为一个平台。人们可以自由地在这个平台上做开发,做任何你们想做的事情。你们可以选择在Facebook上创业,可以贴广告,可以有赞助商,可以买卖。你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把你们的产品嵌在Facebook里应用。对于未来,我不做任何评论,因为未来将有无限可能。相信我,F8将是对传统网络的彻底颠覆……” 然后,他开始做相关演示。由于在公众面前讲话,他的身体有些轻微的颤抖。而我也在台下暗自颤抖,因为我害怕万一出问题,最坏的结果是我在Facebook只待了一个多月就走人。虽然我自己测试时一切正常,但因为之前发生过类似的问题,如果后面某个同事上传的代码跟你原本写好的代码有冲突,就麻烦了。在台上台下的一起颤抖中,发布会圆满结束,没有出现任何状况。 后来的事实证明,F8大会的成功超出了扎克伯格的预期,他原本认为一年内能有5000项应用出现在Facebook上就非常不错了,但是在F8大会之后的6个月里,Facebook上就有25万开发者注册,出现了2.5万个应用。围绕着Facebook平台涌现出了大量创业者,其中最为外界所知、最成功的莫过于社交游戏公司Zynga。 扎克伯格在公司内部知无不言 扎克伯格每周都有固定的内部问答时间,尽可能地回答员工的任何问题,保持足够的透明度。 Facebook的开放不只体现在对外部应用开发者的态度,对内部员工也是一样。扎克伯格有一个固定的工作内容——员工的问答时间,每周五下午5~6点进行,他先用一点时间介绍公司近期发生了哪些重要事件,然后就是回答员工的任何提问。扎克伯格推崇在公司内部实现最大可能的透明(Transparency),所以他尽可能地回答所有的问题。只要有兴趣,任何员工都可以参加,总部之外其他办公室的员工也可以通过远程视频参与。 营收等业务数据,一开始在全公司都是公开的。工程师都可以访问广告系统,相关收入的数据很容易就看得到。后来这方面的系统加了一定权限,只有广告部门和支付部门的同事可以看到,但也并没有规定哪些员工不能获得这些数据。公司有明确的规定,就是包括这些数据在内的相关情况,不要对外人讲,扎克伯格曾这么说,“员工只有做到对外守口如瓶,我们才能做到对内知无不言”。Facebook曾发生过几次内部秘密泄露出去的事件,公司的态度非常坚决,不管是谁,不管对公司做过什么贡献,一旦发现就马上解雇,这是一条铁律。 之所以要在内部知无不言,扎克伯格就是希望员工都知道:这么多人走到一起、做这样一家公司究竟为了什么,我们为什么做这个产品、不做那个产品,这些产品有没有碰到什么问题,碰到了如何解决,公司接下去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大家对公司有任何疑问,都要尽可能地沟通好,增加透明度,增加彼此的信任感。Facebook的文化是,如果沟通顺畅,则事半功倍。 当然有一些敏感的、暂时不能讲的问题,扎克伯格就会明确但很礼貌地告诉提问的人还不能说。比如非常核心的产品,在刚开始时可能会稍微隐藏一点。又比如跟IPO(首次公开募股)相关的,在还没有确切的消息之前他也没办法谈太多。有不少员工都问公司什么时候IPO,我记得扎克伯格2009年的回答是“至少还有两年”,2010年时依然说“两年”,2011年初还是这个答案。直到2012年初,他才宣布将在2月启动IPO。 在这种沟通过程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扎克伯格对一次公关危机的态度。 2011年初,新闻网站The Daily Beast(每日野兽)爆料称,顶级公关公司博雅(Burson-Marsteller)受雇于Facebook,试图抹黑Google,特别是围绕着Google在Gmail社交圈(Social Circle)的隐私问题进行添油加醋。博雅找到知名的科技博客作者克里斯·索安伊恩(Chris Soghoian),想让他再报道一些Google的罪行,结果后者不为所动,并将他收到的博雅邮件在其博客站点上公之于众。他说:“他们甚至说如果我没有时间,他们可以为我代劳,并在《赫芬顿邮报》等报刊登。” Facebook的发言人后来承认了这一行为,不过坚称Google在社交领域本来就做得很差,引起了各种隐私方面的担忧,并称Google曾经试图使用Facebook的用户数据去打造自己的社交网络平台——Social Circle。在发给法新社的邮件中,Facebook表示确实雇用了博雅,但坚持认为,“我们无意也不承认此举对Google造成‘诽谤’”。Facebook称,公司雇用博雅的目的是“使用可以公开获取并可以被任何媒体机构或分析师独立证实的信息,将人们的注意力聚焦到这一问题(Google涉嫌侵犯隐私)上”。 值得一提的是,Facebook当时的全球新闻团队由埃利奥特·施拉格(Elliot Schrage)负责,而他在2008年5月跳槽到Facebook前,在Google负责处理对外关系。 这件事情被媒体广泛报道后,给公司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内部员工也为此争论不休。不少工程师在内部的论坛上发言,说出诸如“对公关部门非常失望”“这是不是公司道德堕落的开始”之类的言论。扎克伯格这时站了出来,明确表示他支持公关部门。他说,每当工程师们开发的产品遇到外界的质疑或诟病时,都是公关部门第一时间站出来,应对外界的各种挑战,为公司承受了最多的压力,做了很多事情。现在公关部门遇到了困难,犯了一些错,工程师们不应该群起而攻之,在道义上对他们进行贬斥。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体谅他们、原谅他们,给他们一些支持呢?虽然Facebook是一家以工程师为核心的公司,但扎克伯格对每位员工做出的贡献都不会忽视,并且给予足够的理解,能够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每年一项新“挑战” 扎克伯格每年都会给自己制订一项“挑战”,为了学习中文,他每周在公司里搞一次小规模的中文讨论会。 扎克伯格还有一项每周都会进行的公开活动,那就是学习中文的小讨论会,他从2010年开始下决心学好中文。这种兴趣,我觉得至少有两个重要因素:其一,他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毕竟女朋友是华人,虽然她不懂普通话,但是她的家庭、文化背景还是脱不开中国的;其二,中国市场是无法回避的,Facebook进入中国,他认为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扎克伯格的理想是把全世界的人都联系起来,开始是把美国的学生联系起来,然后是所有美国人,再到后来要把全世界的人们联系起来。这种理想,若缺了人口众多的中国肯定是不完整的。如果要寻求进入中国市场合适的时机,那么拥有一位可以讲中文的CEO,至少可以显示出极大的诚意,也可以更好地沟通。 为学好中文,扎克伯格每周三会抽出一个小时,从公司里找几个懂中文的人,让他们和他讨论一些有意思的话题。中文讨论会每次有三五个人,只要你感兴趣,就可以去申请、登记,并提出你觉得值得讨论的话题。我曾经去参加过两次。 在中文讨论会上,有一次扎克伯格讲起和女朋友一起到中国旅游的事情。他们俩到了故宫,买门票时,售票员看到他女朋友是一张华人面孔,就问她“买什么票”“几张”之类的问题,但她一脸茫然,这时扎克伯格开口说中文了。这让售票员很惊讶。 在公司里,隔一段时间遇到扎克伯格,就会发现他的中文又进步不少。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每年都会给自己制订一项“挑战”。就像2010年要学中文一样,他2009年的挑战是每天坚持打领带(呃,大多数人都知道他平时是一副什么装扮),2011年的挑战是只吃自己亲手屠宰的动物(所以,他几乎成了素食主义者),而2012年的挑战是坚持每天写代码,因为他希望能与员工变得更亲近,以及从细节处了解Facebook。 《社交网络》“只有2%是真的”——穿的T恤和拖鞋 扎克伯格开玩笑说电影《社交网络》中只有2%是真的,而且那2%指的是电影里他经常穿的T恤和拖鞋。但他还是组织了全体员工去看,自己还参加了相关的电视娱乐节目。 2010年9月底,电影《社交网络》上映,在这部作品里,扎克伯格似乎成了一个不择手段捍卫利益的人。一天上午10点多,扎克伯格突然群发了邮件,邀请大家参加一个临时全体会议,希望所有人都放下手中的事情,尽可能参加。大家都聚集在一起,都猜不透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有些人猜测可能要宣布IPO的消息。结果他告诉大家,公司已经包了大巴集体去看电影。对于这部电影,扎克伯格的评价是,98%的内容都是虚构的,只有2%是真的,那就是他穿的T恤和拖鞋。 电影上映几个月后,2011年1月,在美国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电视台的知名节目《周六夜现场》(Saturday Night Live)中,电影里扎克伯格的扮演者杰西·艾森伯格(Jesse Eisenberg)开场介绍这部作品,然后由另一名演员安迪·塞姆伯格(Andy Samberg)扮演扎克伯格,两人相互打趣,嘲笑扎克伯格的怪异性格。这时候,真正的扎克伯格突然上台,打断了两位假扎克伯格的对话,引得全场大笑。其实,安迪和扎克伯格私下里是好朋友,在2011年的F8大会上就由安迪假装扎克伯格进行搞笑式的开场。 由于早期跟温克莱沃斯兄弟(Cameron & Tyler Winklevoss)的官司,以及与创业伙伴之一萨维林(Eduardo Saverin)的纠纷,加之电影《社交网络》虚构情节的渲染,很长时间里,外界对扎克伯格的看法都是负面的。其实,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外界根本不清楚,他们所看到的扎克伯格也不过是如好莱坞般的“想象”,至少他不是一个为了财富而不顾一切的人。就在电影上映的同一个月,扎克伯格在与诺瓦克市市长科里·布克(Cory Booker)、新泽西州州长克里斯·克里斯蒂(Chris Christie)做客知名访谈节目《奥普拉·温弗瑞脱口秀》时宣布,将捐赠1亿美元用以诺瓦克市公立学校教学的计划。2011年12月,扎克伯格又和数十位美国富豪及他们的家庭一道加入了由盖茨和巴菲特发起的“捐赠誓言”(Giving Pledge)活动,宣布将捐赠自己的大部分财产。 关注用户体验细节,更指明产品发展方向 在重大的产品发展方向上,需要扎克伯格做出最后的决定。而对于他熟悉的产品,他几乎会对每个环节都提出建议。 在工作场合里接触扎克伯格,基本都是在开产品研讨(Product Review)会议的时候。不同的产品,进行研讨的频率也不一样:比较核心的产品可能每周1~2次,整个公司可能也就五六个这样的项目,其他产品可能1~2个月一次。我早期开发社交广告、礼物商店、虚拟货币等产品时,跟他一起做过几次产品评价,主要是工程师讲思路、想法,扎克伯格很仔细地听,有时会提很多问题,有时则很少。对于特别关心的问题,他会非常坚持自己的意见。我记得扎克伯格在一封邮件中曾经对开发平台的一个页面设计提出了非常细节的建议,细到甚至其中一个按钮离边界的距离应该减少几个像素。 对于自己比较坚持的方面,他会明确地提出意见。比如做虚拟货币涉及支付的时候,他希望越简单越好,不要让虚拟货币的存在妨碍到用户的支付流程,增加操作步骤。当时做虚拟货币的出发点,是希望用户都能用这种方式支付,不再依赖外部各种支付工具,但扎克伯格担心多了一个虚拟货币的概念,就必然会多出一个操作步骤,他强调一定要处理好用户体验(最近的消息显示,Facebook越过了虚拟货币环节,又开始采用直接用当地货币进行支付的方式)。对于有些产品的细节,他也非常关注,比如他常用的公司核心产品——“相册”,他对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提出建议,像某个操作按钮的设计,可能只是几个像素的差别,如果他感觉不舒服,都要提出来讨论,非常在意用户体验。 当然,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扎克伯格不可能关注每一个环节,他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重大产品的发展方向上。比如前面提到的,“Facebook是否要成为一个对外开放的开发平台”这个项目,那他一定要在公司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做出最后的决定,然后朝着这个方向全力推进。相反,比如我后期主要做的支付安全、防欺诈的开发,就不会跟他进行产品研讨,一个原因是他确实不懂这些,另外一个原因是支付安全这些都是基础性、系统性、工具性的工作,不是独立存在的产品。 毫无疑问,Facebook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扎克伯格的强势和正确领导,但也绝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Facebook在硅谷吸引了很多最优秀的人才加入,这些人在不停地影响公司的做事方式,同时也在不停地被影响着,最终成就了这家独特的公司。作为从Facebook这个“黑盒子”里走出来的第一位中国内陆员工,我希望接下来讨论的话题能够给大家带来启发,让大家对Facebook有一个从内到外完整的认识,看看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家公司,又是如何成功的。 李开复:学习Facebook文化 认识王淮是在今年初的天使大会上,薛蛮子是这么介绍他的:“这个年轻人刚从Facebook回来,是斯坦福大学的高才生,Facebook的早期员工,最早的中国籍工程师之一。现在回中国想做点事情。” 王淮很腼腆地笑了笑。年轻人看起来蛮和气,不像其他的一些工程师那么nerdy(无趣乏味)。这几个月来,数次与王淮交流合作,也都非常愉快。 后来王淮请我为他介绍Facebook文化的书写序,我欣然答应。为什么我答应得这么快呢? 第一,Facebook绝对是一家伟大的公司。硅谷每5到10年出一家改变世界的公司,Google(谷歌)之后就属Facebook了!Facebook从哈佛的学生宿舍中走出来,逐渐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巨人,成为10亿人每月都会登录使用的网站。这意味着全球范围内每7个人中就有一位是其用户。 Facebook上面有1400亿张图片,已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图片库。如果你到美国,你会发现公司、品牌、电影已经不对外广播自己的网址,而告诉大家如何在Facebook上关注自己!这样的一个公司,是我们每个中国创业者和投资者都梦寐以求的。 王淮作为Facebook早期员工,一定可以原汁原味地把Facebook成长成功的故事讲给我们听。对于Facebook文化中的精髓,王淮做了很深入的观察和分析。当然,作为早期员工,他同时也是参与打造Facebook文化的贡献者之一。我相信王淮是非常有资格解释Facebook怎么做,但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这么做的人。 Facebook成为如此伟大的公司既有偶然也有必然,既需要运气但更需要实力。我们不需要过多关注其运气, 就好像在国际象棋界中有句名言“只有好的棋手才会走运(Only the good players are lucky)”,我们应该关注Facebook究竟先进在哪里,哪些东西支撑着它走到今天,哪些东西可能适合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去借鉴学习。 第二,Facebook的创始人和CEO(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是绝对值得关注和学习的创业者。雅虎、Google和Facebook都属于快速成长的公司,但是前两个公司的创始人自身成长速度无法跟上公司成长速度,不得不从外部引入CEO。但是,扎克伯格能够和Facebook同速成长,CEO从19岁创业做到今天。 扎克伯格最喜欢三句话。1.维吉尔:“天佑勇者。”2. 毕加索:“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问题是长大后如何保持童心。”3.爱因斯坦:“凡事都应简化到不能再简化。” 这三句话也让我们看到他的心灵深处和博学多才。相信阅读王淮的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扎克伯格。 第三,王淮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对象。扎克伯格无论多牛,他毕竟是100%的美国人,而王淮则是100%的中国人。 我相信,王淮作为一名早期员工加入到一个创业型的公司,是需要实力和勇气的。据我所知,进入Facebook绝非易事。Facebook在人才济济的硅谷坚持非常苛刻的面试标准,他们“只和最好的人合作”的招人策略被执行得非常彻底,更何况是在早期的时候。 加入Facebook也需要勇气,毕竟创业公司失败的概率远高于已经找到成熟商业模式的公司。这个过程,非常考验团队的耐心和毅力,以及面对逆境时的坚持。尤其是国人对工作的稳定性和绿卡都非常看重,创业公司对于此有劣势。所以很多很出色的工程师更愿意选择像Google、微软、雅虎等成熟的科技公司。但王淮选择从当时状态仍非常不错的雅虎加入还未爆发的Facebook,从一个工程师成长为团队管理者,可见他有一颗无法安静的心,一颗追求刺激和追求成长的心。而这些,也在《打进Facebook》和《从个人成长为团队管理者》两章中得到充分的验证。对于在创业的年轻人,在职业生涯早期的年轻人,相信有很多借鉴价值。 他从一位工程师到研发经理的成长过程,对于职场的很多新人应该有所启发。接受挑战进入不熟悉的支付领域是给予他的一个机会,一个有巨大风险的机会。从零开始打造一支团队,相当于在公司内部进行再创业。对那些非创业型的工程师,王淮的经验也会有价值,因为他做到了工程师到管理者的成功跨越。 最后,这本书可读性很强,而且“干货”很多。王淮曾经摘选过部分发在他的博客上,其中一篇介绍Facebook文化的文章叫作《我在Facebook的十点经验分享》。如此一篇过万字的长文获得过万次的转发是非常罕见的。里面提到了很多他在开发产品、打造团队过程中的经验,比如“树立高的期望值并加以衡量”、“重视数据而不盲从数据”“不要过多设计或者过早优化”,等等。这本书对他的经验和体会做了广度和深度的扩展,并提供了更多的故事。 所以,无论中国是否能出一个Facebook或扎克伯格,我相信理解Facebook,并从王淮的亲身体验学习,对于中国的创业者、工程师、学生都会有莫大(博客,微博)的帮助。 自序:亲历Facebook爆发的5年 2007年4月23日,忐忑不安的我加入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创业公司——Facebook(国人称脸谱)。我应该算是Facebook第二位中国籍工程师,也是第一个中国籍研发经理。加入的时候,公司不到150个员工。收入,嗯,可以忽略不计。我加入的就是刚刚组建不久的广告组,这个组开始尝试赢利模式。那时我认识所有的工程师。 Facebook最早加入的一批中国人当中,大多是我推荐的。后来的一大批人是这些我推荐的人介绍的。我开玩笑地对这些人说:“悔恨当年没跟你们签订关于推荐费的分成协议啊!” 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位居公司推荐成功榜首。我花了很多时间去结识和说服这些牛人,刺激他们对Facebook产生兴趣并加入Facebook。为此,和其他几位同事一起,我们收到过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亲自写的感谢信。 我记得我第一次把Facebook弄得无法访问,并持续了半个小时左右时的情景。在修复完仍惴惴不安的时候,我记得一位公司前20号的资深工程师对我说“Harry(我的英文名),you cannot claim you are a Facebook engineer if you have never brought the site down!(如果你从来都没有让整个网站崩溃的话,你就不能说自己真正是Facebook的工程师!)” 2010年6月,在创建和管理支付安全和工具组6个月之后,我终于通过考验,从技术线转到了管理线,成为第一位中国籍研发经理。从技术到管理,要在管理代码之外,学会管理团队。Facebook的逻辑很简单:在你正式获得一个新的职位之前,你必须已经在这个职位上成功地运作了6个月。这个组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我自己从新兵营或者其他组挖过来的,我很怀念这当中的艰辛。 一转眼,4年半过去了。2011年9月底,我带着激动、带着不舍离开了一起生活了4年半的同事。我记得同样很早加入的一位老美同事和我说:“Harry, we built Facebook. Be proud of it.(我们打造了Facebook,为此骄傲吧。)”我走的时候,Facebook有3000多员工,800多工程师,有8亿左右的活跃用户,年净收入在10亿美金左右。大多数工程师我不认识。Facebook已经从一开始的大学生社交网络渐变成一家几乎无人不知的社交巨无霸。 这是Facebook爆发的5年,黄金发展的5年。看着全世界的人逐渐被连接到一个网络中的5年,这是改变人类历史的5年。 这个题目很嚣张——“打造Facebook”。谁有资格可以说这句话呢?当然,扎克伯格最有资格,但他不会亲自来告诉你,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近几年都不大可能。而且,Facebook不是一个人的公司,公司里的每一人,尤其是工程师,既是公司文化的承受者,同时也在不断地改造着公司的文化。我想强调的是团队,是团队的力量打造了Facebook。而让团队凝聚在一起并充满战斗力的,是其文化。这种文化,包括一些做事的方式、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和对这些做法和原因的认同。写这本书,是想剖析Facebook文化的精髓,还有这里面的思考过程和前后的变化,详细解释当中最有价值和最值得学习的那几点。尤其作为早期员工,我们奠定了这些文化的基础。 我希望这是一本充满“干货”的书,能给所有对Facebook、对硅谷文化感兴趣的朋友一个机会,从内到外地了解这种工程驱动、产品导向的方式究竟如何打造科技创新公司。 而对于创业的朋友,里面提到的问题,比如,新兵训练营运作文化、工具文化、导师文化、开发速度和质量的平衡、开发流程,或是个人发展、团队管理的一些经验,等等,都希望能有一些启发。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充满互联网创业机会的国家,有这么多非常聪明、非常勤奋的创业屌丝们,这本书也许能帮大家少走一些弯路。 所以,在磨铁和我磨了一段时间后,我终于答应写这么一本书,这是全世界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前员工对Facebook文化所做的思考和介绍,没有之一。希望有用也有趣。此外,谨将此书献给我的太太黄茜茜,感谢她这么多年来一直对我这个工作狂的支持。Have fun reading!(愉快地阅读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