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春秋战国都城

 排山邀月de书馆 2014-11-03
希望您能把春秋和战国的建立者,都城,名称说清楚!谢谢。
回答:
燕国 古国名,姬姓,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开国之君是召公,建都于蓟(今北京西南)。战国七雄之一,燕王哙时,发生内乱,齐趁机攻占燕国。燕昭王时,又重用乐毅,攻破齐国七十余城,同时,还向北向东打败东胡,开拓疆域。昭王死后,前功尽废。公元前226年,秦破燕,燕王喜东迁辽东。公元前222年,秦俘获燕王喜,燕灭。 魏国 国名,姬姓,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魏国建立。开国之君是魏文侯,建都安邑。魏文侯任用李悝改革,军事、经济力量加强,成为战国初期最强的国家,后迁都大梁。公元前344年,魏惠王会诸侯于逢泽,自称为王。公元前341年,为齐败于马陵,从此一蹶不振,疆土也日益为秦所蚕食。公元前225年,为秦所灭。 赵国 古国名,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赵国建立。开国之君是赵烈侯,建都晋阳,后迁都邯郸。公元前386年,赵武灵王进行军事改革,胡服骑射,军力增强,灭掉中山国,打败林胡、楼烦等部族,成为北方的军事强国。其后在长平之战中,被秦打得惨败,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公元前228年,为秦所灭。 韩国 古国名,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开国君主是晋国大夫韩武子的后代,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县)。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迁都新郑。韩国是战国七雄中较弱一个,又处军事必争之地。公元前230年,为秦所灭。
补充:
越国 古国名,姒姓。相传始祖是夏代少康庶子无余,建都会稽(今浙江绍兴)。春秋末年,越逐渐强大,其王勾践经常与吴国对抗,公元前494年,败于夫椒,向吴臣服。但经过二十年的韬光养晦,重新崛起,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勾践灭吴后北上争雄,横行江淮,号称霸王。战国时,势力衰弱,公元前306年,为楚所灭。 楚国 古国名,鬻姓。始祖鬻熊。西周时立国于荆山一带,建都丹阳(今湖北秭归境内)。常与周人发生战争,周人称之为荆蛮。熊渠做国君时,国力强大起来,后建都于郢。春秋时期,楚不断扩张,成为领土最大的诸侯国,也是与晋争霸的主要对手。战国时,楚领土依然不断扩大。但由于楚国政策的失误,在对秦的战争,屡遭失败,国力日衰。公元前278年,秦人攻破郢都,楚被迫迁都陈,又迁至寿春。公元前223年,为秦所灭。 秦国 古国名,嬴姓。开国君主秦襄公因护送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文公击退犬戎,周王朝将岐山以西的土地尽封于秦。春秋时期,秦穆公在西部「灭国十二,开地千里」,成为春秋一霸。战国时,秦孝公商鞅变法,国力大增,最终成为七雄中实力最雄厚的国家。最后经过一系列战争,终于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 晋国 古国名,姬姓,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开国君主是周成王弟叔虞,建都于唐(今山西翼城)。晋昭侯分封其叔成师于曲沃,造成分裂,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时,灭掉大宗而统一。晋献公时,征伐拓疆,国力崛起。晋文公尚贤任能,改革军政,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春秋后期,六卿逐渐强大,王室权力削弱。公元前452年韩、赵、魏三家逐走晋出公,公元前403年,周王室承认三家为侯,晋亡。 齐国 古国名,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姜姓,开国之君是吕尚,都营丘(今山东临淄)。吕尚用齐地的渔盐之利,发展工商,国家日富。春秋时期,齐桓公用管仲改革,国力强盛,成为第一代霸主,随着灭小国,开疆域,齐国领土扩展到山东大部。春秋后期,姜氏王室权力逐渐为田氏所夺,公元前386年,田氏夺取齐国的政权,国力继续发展,成为战国七雄之一。齐国一直是东方的大国,曾一度与秦东、西对峙。公元前221年,齐为秦所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