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有资格写乐评

 阿里山图书馆 2014-11-03

关于不识乐谱的人士有没有资格写音乐评论,这个事情在国内大约争论了近二十年了。起因大约是因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出现了几位颇有影响力的非科班出身的乐评人,而在此之前音乐评论从业者大多是接受过专业音乐教育的圈里人。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文化共同课教师的赵世民,他的乐评对评论对象往往批的很“损”,其文笔生动幽默在业余爱好中又广受欢迎,因此颇受古典音乐业内争议。近年来,北京、上海陆续出现了几位80后乐评人,也都是非音乐专业出身,初生牛犊不怕虎,与“圈内”没有利害瓜葛,于是下笔更加犀利。这种容易“惹事儿”又惹不出“大事儿”的文章,反而是在生存边缘挣扎、企盼大众关注度的音乐类报刊所需要的。传统学者呕心沥血、小心求证,十年磨一剑好不容易才能发出一篇文章,看到这些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外行”文章长期占据业内“知名”平面媒体的版面,心情可想而知。但这些“外行”的知识量和文笔往往是“内行”传统乐评人所不及的,于是对这些没有音乐专业背景、资深乐迷出身、全靠听得多胆子大写乐评的新人,最致命的攻击方式就是:你不识谱!

识谱与否与乐评资格有必然联系?其实这是个有问题的问题:到底什么叫音乐评论?这就像讨论野生蘑菇能不能吃,先要撇清是哪类野蘑菇、用什么烹饪方式吃。笼统的说能与不能,并由此展开争论,只能说明当事人可能吃了毒蘑菇。与音乐有关的议论文大约可以分为三类:音乐论文、音乐评论、音乐随笔或杂文。这三者的区别一目了然,但是在国内长期被统称为“音乐评论”。其实那些“外行”乐评人的文章都是属于后两者,而“内行”学者的写作范畴多数是前两者,而大家都被称为“乐评人”,就像医院里医生和护士有时都被称为“大夫”,这可能会引起其中的高端人士内心的不满。

文盲评小说显然是荒谬的,以此类比“谱盲”评音乐也是荒谬的,这个类比本身就是荒谬的。音乐的物理属性是有规律、人为的声音,而非抽象符号。乐谱是音乐的记录方式而非本体事物的主体或自身。而小说的本体就是故事文本。対绝大多数人而言,音乐是用来听的、小说是用来读的。不识字就读不懂小说,而不识谱并不一定就听不懂音乐。还有一点区别在于,在现今社会是否识字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知识结构,而是否会读谱与人文素养关系不大。识字是现代人的基本技能,不识字基本可以判定为游离在当代文明之外;识谱是专业领域的专业技能不识谱不意味着知识与智力的缺陷。

从西方古典音乐体系作曲家的角度来说,完成乐谱就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但就像剧本不等于戏剧,乐谱并不是音乐作品最终的完成形式乐谱要转化为声音才是音乐作品完整的呈现同样,剧作家写完了剧本,对他本人而言作品就已经完成了,但作为整体艺术行为的话剧,它的完成还需要演出这个最终环节。没看过剧本能不能评话剧?如果要发表对莎士比亚剧作的学术见解,当然要阅读剧本,甚至读译本都是不够的,必须要研究原文版本。但是如果要评价一次《哈姆雷特》的演出,或其中某位演员的表演,甚至只是发表一些观后感,那么是否通读过剧本应该不是关键性障碍。同样:如果不识谱,是没有资格、也根本无法撰写专业音乐理论论文的;写一般的音乐评论也会有所局限,需要“避实就虚”;而写音乐随笔或杂文则完全没有问题。没有读谱能力一样可以写广义的“乐评”,尽可以“论”,但少“评”,更不宜下学术结论,尽量阐明观点,但少做评判。而且“读谱”的重要性只有在西方古典音乐体系中,才是至关重要甚至至高无上的,而在流行音乐、爵士乐、民间音乐、世界民族音乐、中国古代音乐(戏曲)等等其它门类音乐领域,“乐谱至上显然无法操作在这些音乐领域极少使用高精度记谱法记谱,多数情况下无谱可读。但谁也不能说,“乐评”的对象范畴仅限于西方古典音乐体系。

正如写交响乐的看不上写流行歌曲的,写音乐学术论文的通常也看不上写音乐随笔杂评的。前者的技术含量的确更高,且受过专业训练;而后者更需要才华与智慧,且多自学成才。学术论文即便写的空洞乏味啰嗦繁杂,至少还有一堆技术分析,这叫硬货。随笔杂评如果没有独到观点和文采则什么都没有。这就像一个能弹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钢琴家,即便自己弹得再没意思没音乐没灵感,他见到一个连克莱德曼的钢琴曲都弹得很难听的人,当然要奚落一番。但是克莱德曼的作品若弹出味道,其艺术价值未必就一定在肖邦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之下,但更需要有才华和创意的演绎,对通俗作品的艺术升华更需要灵感,而不是研究。严谨艰深的学术研究意义长远,是艺术发展的灯塔;而通俗亲切的音乐品评也有其自身不可替代的价值,是艺术音乐推广的助力。在我看来,前者必须尊敬,后者也需尊重

                                    张佳林

                                         2014.2.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