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雨柠经方病案五十二:一次治得乱七八糟的太阴证感冒

 123xyz123 2014-11-04

雨柠经方病案五十二:一次治得乱七八糟的太阴证感冒

(

    6月6日,在某处开会,空调开得分外凉,当时只觉得冷,也没打喷嚏,正好又是姨妈来的第2天,冲了两包姜红糖。半夜觉得扁桃体干疼嗓子疼,肚子也不舒服,睡眠差,屁股和大腿外侧酸软,一晚上做梦在找小柴胡。

    6月7日晨,咽干,声音哑,无痰无咳嗽,大便稀,扁桃体疼,屁股和大腿外侧仍略酸软。身累无力,略怕冷,热了则有汗,冷了则无汗。鉴于夜间对小柴胡渴求之甚深,早上吃了一包中成药小柴胡颗粒,因为腹泄,又带了2包藿香正气丸上班去。吃了藿香正气丸之后,身累无力缓解了一些。晚上仔细想了下,感觉嗓子疼主要还是中焦问题,吃一次六君子中成药。

    6月8日晨,精神恢复正常,咽干大便稀等其余症状不变。忙了一天,晚上我觉得有必要介入处理了。摸了下脉,感觉右关浮细弦,左关略浮弦。看样子,有表证,中焦有问题,同时津少血虚。一般情况下,先解表。因为月经期间,血虚津不足,我想到了桂枝新加汤,可惜家里没有党参了。因为肚子又疼,象是抽筋抽得那种疼感,于是我又想了个替代办法,用小建中汤。但是连生姜也没有了。怎么办?真是天不助我啊!突然我发现还有一包桂枝汤中成药,于是煮了20克白芍,加上桂枝汤中成药,加上一勺饴糖。(自己还庆幸半天,幸亏本人智商高啊,这么歪的方法也想得出来)

    6月9日,昨天小建中汤补的水见效了,开始出痰了。但是嗓子还是干疼,其实就是扁桃体疼。大便仍稀。因正好要出差,赶忙弄了一付桂枝新加汤加二陈汤。我在网上问了一下崔老师,他说是温病中的凉燥,建议用杏苏散。我找了一下方子,发现方子太复杂,家中的药也不够。中成药也没买到,于是买了桑菊饮的中成药替代。于是就出差了。当天晚上吃了一包

    6月10日,出差中,又吃了一包桑菊饮,开始出现大量的稀黄痰。非常奇怪的是,这几种药吃了之后都会出一身汗,但是仍然觉得表不解,咽疼、大便稀、略怕冷的症状始终不解决。然后到了下午,开始出现一阵冷一阵热的情况,发烧了,一摸脉,浮大略数。背着沉重的行李,好不容易回到了家。既然寒热往来,先吃2包小柴胡吧。虽然吃完又出了一身汗,感觉把前两天补进去的水全出汗出完了,痰一下子减少了,不怕冷了,开始怕热了,但是温度仍然在37.5度不变。已经晚上10点了,我已经黔驴技穷了。我想,如果是三阳合病,既然不在少阳,就是太阳阳明,用桂二越一汤(因为咽疼,实在是不敢直接发汗啊)。晚上11点,喝了半付,又开始出了一身汗,感觉屁股和腿外侧酸疼的感觉没有了,很快退烧了。

    6月11日,请假休息一天。不发烧了,不怕冷了,摸脉发现浮脉已经不太有了,感觉表证已经解得差不多,但大便变成了黑稀,感觉肚子不好,小肚子鼓出来,胃和肚子都胀。咽仍疼,咳嗽加稀黄痰多,脚凉。估计是生石膏造成了太阴证更重了。这次不仅是外寒里热,而且上热下寒,上有咽疼黄痰,下有肚子疼拉稀,真是寒热交错啊。表证已解,要解决太阴的问题了,我开始往理中汤的方向想了。搜索自己的博客,发现前两年有一次春天用了附子理中汤治好了咽疼,摸了自己的脉,两尺不弦细,幸好天气不特别热,就煮了一付(15克附子,20克干姜,30克白术,30克炙甘草,30克生龙骨,10克半夏,5克陈皮)。一夜咽干啊。

    6月12日,早上大便仍稀,但变成黄色。胃正常了,饭量也终于恢复了,小腹仍胀满,拍打小腹会觉得酸疼。咽干疼,声音仍哑,少量黄痰略稀。上班去了,精神还不错。晚上路过惠春堂,正好还剩下一个坐诊大夫,请大夫看了一下。这个大夫摸脉的方法和我学的不太一样。后来给我开了三付药。

    6月13日,早起肚子恢复,无大便(估计是存货太少)。稀黄痰增多,咽仍干疼。感觉中焦恢复,但药方中凉药过多。中午去找崔老师,摸了我的脉,说右寸仍浮,说明表未彻解,方用凉解汤。晚上煮了一付。

    6月14日,感觉嗓子终于不干疼了,润了。仍有痰。但是大便又稀了。正好还有上位医生剩下2付药,里面有茯苓白术之类,于是继续把那2付药吃掉。

    6月16日,嗓子不干疼,但仍觉得不爽,老想清嗓子。而且觉得气管有些憋,也许是还有痰的缘故。早上大便黄软,半成型。我路过同仁堂,想买些银翘散,正好看见参苓白术丸,一并买了。

    6月18日,大便基本正常,气管憋闷的感觉减轻很多,痰也少得忽略不计。此次感冒结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