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元春与广西龙州

 tjhx0526 2014-11-04
苏元春与广西龙州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谅山 - 广西提督苏元春
  
  苏元春(1844-1908),字子熙,广西蒙山人(距离桂林市区180公里)。1844年2月8日生于蒙山镇城北街,1908年病逝于乌鲁木齐市,终年64岁。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广西苏统领(提督苏元春之兄,苏元章?)和亲兵。
  
  广西南部历代多土匪,太平天国被剿灭后,仍有余党活动,称所谓“会党”——其实就是土匪,但被美化为“农民起义” 清光绪末年以游勇为骨干、会党为纽带的广西土匪在广西四处抢劫,也屡屡被剿,苏元春早年就是跟随哥哥苏元章混“会党” ,他从12岁投入土匪张高友部。1863年,他19岁时,随苏元章投湘军统领席宝田部。(按后来的话说,就是“叛变农民革命”了,1867年,席宝田告休,因打仗忠勇,苏元春接统中军。1869年升任总兵。1884年中法战争时,由广西巡抚潘鼎新推荐,任广西提督。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苏元春率毅新军驻越南之谷松。随冯子材部在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大败法军,授轻车都尉,加太子少保。1885年1月,侵略军头子波里纠集两个旅团16000多兵力,发动谅山战役。在冯子材、苏元春率领下,向侵略者发起进攻,激战两天两夜,毙伤法军2000多名,缴获大批枪炮弹药,取得了震惊中外的“镇南关大捷”。取得中法战争的胜利。 1889年,苏元春由于搞战有功,获清朝廷赏赐,晋封为二等轻车都尉,及额尔德蒙巴鲁勇号,赏加太子少保衔。时年45岁。
  
  实际上“镇南关大捷”的结果并不光彩,法国挑战清朝对越南的控制权,于是酿成战争,清朝自己的战报称“镇南关大捷”,但最后战争结束后,李鸿章代表清朝与法国交涉,谈判的结果,却是清朝认可法国对越南殖民地的控制地位,清朝永远丢失越南。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龙州 - 苏提督的衙门(1904年)
  提督,明清武职官名。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分区司令)。负责统辖一省陆路或水路官兵。其制始于明,但当时并非固定之职官名称,不设员额,亦不常置。至万历时(1573~1620)始为专设之官。清因之。于各省地方额设提督十九人,秩从一品,统帅所属绿营官兵。是一省绿营最高级军官。计有直隶、福建、湖北、陕西、甘肃、新疆、四川、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各一人;兼辖水陆提督者,江南、浙江各一人;其以巡抚兼提督事者,有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西五人。另设外海、内河、长江、福建、广东水师提督各一人。凡水陆提督统辖所属官兵,各就其职掌,分防要地,或游弋巡哨,修整武备,皆受总督节制。
  历代广西省政治经济中心在桂林,故省级衙门也都设在桂林,但从明代以后,提督衙门南迁到了柳州,清朝末年,清政府对法宣战,1885年秋,苏元春将广西提督署衙门从柳州迁往龙州办公。
  龙州小连城原为小垒城,由五山峰衔接连成一道城墙故称小连城。据县志记载,清朝光绪12年(公元1886年)广西提督兼边防督办苏元春为抵御帝国主义者入侵,在中越边境线上修建工事和炮台,择小连城为军事指挥中心。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镇南关(1910年)
  
  1885年,苏元春随冯子材在镇南关(今友谊关)大败法军。1885一1903年间任广西提督,并督办边防,守御南疆。他“取连城险塞,屯兵积粮”,“建行台其上”,“筑炮台百三十所”,构筑了一道边防要塞。因工程浩大,资费不足,他带头捐饱,“三易寒暑”才建就龙州连城。
  当年苏元春在将山山巅筑左、中、右三座炮台,并修建兵房和道路,左可阻挡镇南关孔道,右可控制水口关隘口,与下冻、水口炮台连成一体,气势雄伟壮观。山腰的石窟寺庙枣龙云洞内建有保元宫,是苏元春的指挥部,洞中依洞设景,别有天地。山的南麓建有光禄寺和极恩亭。西麓的小垒城用石灰岩料石砌成长墙,与山巅的炮台相连,气势恢宏。东麓群峰环抱,形似“山肚”,是清军的营盘。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登上将山之巅的“连峰”,只见石砌的炮台古堡,傲然屹立,崖间的战壕蜿蜒于山梁之间,和古堡紧紧相连。这延绵三十余里的炮台群,如同是铸在西南边境的一道“长城”。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现代友谊关。(照片上的两位先生是研究广西历史的范宏贵和罗宾)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苏元春进口了130门19世纪最先进的大炮——德国克虏伯制造的120毫米口径的大开花巨炮,可以轰击从各个方向来犯的敌人。苏元春督边19年,建筑边防的防御工程固若金汤,使法帝侵略者虽然对广西虎视眈眈,但不敢越雷池一步,边境无战事,他在边境一线所安装的那些进口德国的克鲁伯大炮也因为没有发生战争而发过一发炮弹。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如此浩大的工程,花费人力、财力、物力是巨大的。苏元春奏请清政府拨款,清皇朝腐败无能,漠不关心,只给他拨下微不足道的款子。他没有望难却步,而是“殚虑经营,不遗余力”,采取边军施工,就地取材,捐俸节支,动用存饷等办法。为了使长期戍边的将士有个舒适的环境,安心守边,将“保元宫”总指挥部整饰得如“蓬莱仙境”一样。整个国防工程历时15年始完成,花费白银数十万两。
  就是这个浩大的军事工程断送了苏元春的政治生命。
  1904年苏元春被以治军不严被劾,充军新疆,宣统改元以后,才获平反,诏复原官,但这已是苏在通化病故之后事了。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整垮苏元春的人是岑春煊。
  岑春煊(1861-1933),原名春泽,字云阶,别署炯堂老人,世人称“岑西林”。广西西林县人。壮族,云贵总督岑毓英之子。光绪二十四年以力主变法维新而得光绪帝青睐,提任广东布政使。民国后支持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并任各省讨袁军大元帅。民国9年通电辞职,隐居上海。民国22年4月27日逝世。
  
  1903年岑春煊任两广总督,他一回到两广,就以“克扣军饷”,“纵兵殃民”参劾了苏元春,由马盛治继任广西提督。(后来,马盛治在南宁被游勇打死,广西提督由龙济光继任,陆荣廷升任荣字营统领,统率十营大兵。部将有陈炳焜、谭浩明、林俊廷,莫荣新等——为粤、桂两系军阀肇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关卡(镇南关?)
  
  镇南关是中国南疆重要关口。今友谊关。始建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曾称鸡陵关、大南关和界首关。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西南15公里处,踞大青山、金鸡山(古称锦鸡陵)隘口。与西北的平而关、水口关合称“南天三关”。明洪武元年(1368)为巩固南疆,改建为两层门楼。后易名镇南关。又在金鸡山陡壁上修筑炮台数座俯控关口。关城附近山峦重叠,谷深林茂,地势险要,为中国通往越南的交通要口之一,古有“南疆要塞”之称。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清光绪十一年(1885),法国侵略军2000余人自越南谅山进犯镇南关,苏元春随冯子材在关内4公里处的关前隘英勇抗击,大败法军。谈中法战争史,论者多把南关大捷与冯子材并提,这是应该的。但与此同时,却忽略了苏元春、李秉衡。有的人甚至编造一些并非历史事实的故事传说,抑苏而扬冯。误导历史,更为不妥。


  
  光绪三十三年(1907)孙中山、黄兴等发动推翻清朝的“镇南关起义”。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由越南进犯广西,将关门焚毁。现关城重建为三层花岗石城楼,1953年改名睦南关, 1965年更名友谊关。
  
  
以下是引用白龙塘在2007-8-28 9:50:00的发言: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苏元春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现代人画的苏元春画像。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苏提督的戏台上艺人
  桂剧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原称“桂林戏”、“桂班戏”,属皮黄戏系统。它主要流传于广西桂林、柳州一带“官话”地区,是广西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主要地方剧种。由于它的历史与徽剧、汉剧、湘剧、祁剧有密切的血缘关系,所以它的剧目多与皮黄系统的剧种相似。它融合、吸收昆山腔、弋阳腔和乱弹等几种戏曲声腔,形成了以弹腔为主,兼唱高腔、昆腔、吹腔及杂腔小调等五种声腔艺术的剧种。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龙州 - 皇家海关
  苏元春受命督办边务的另一项工作,就是做好对外交涉事务。中法战争以后,法国占有越南,广西直接受到威胁。1886年4月(光绪十二年三月),中法两国在天津签订《越南边界通商章程》,提出中国允许法国在广西、云南两省边关择地通商的问题。第二年6月26日(光绪十三年五月初六日),中法两国在北京订立《续议商务专条》,规定中国开放广西龙州和云南蒙自为通商口岸。随着龙州的开埠,法国于1889年(光绪十五年)在龙州圈占大片土地设立领事馆。同年4月1日(三月初二日),龙州海关成立。从此法国和其它帝国主义国家在广西取得了掠夺原料,倾销商品,攫取修建铁路,操纵地方金融和传教等特权。随着龙州的开埠,广西巡抚衙门于1888年2月(光绪十四年正月)设立了洋务司。继之在龙州设洋务局,分别以臬司张联桂和太平思顺道蔡希邻主其事。但以龙州为中心的对外交涉事务,主要仍由督办边务的苏元春负责。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龙州 - 法国领事馆
  
  苏元春督办边务,其基本原则是确保主权,力求安定;平等相待,不亢不卑。
  在办理对外交涉时,苏元春做了一件并非他的职责应做,也非他愿做的事情。那就是1899年8月(光绪二十五年七月)在北京陛见时,奉钦命前往广州湾会勘租界。11月16曰(十月十四日)与法国水师提督高礼睿签订了《广州湾租界条约》,应允广州湾租给法国,租期九十九年。租借期间,租界由法国管理。并可在租界设防与驻军;允许法国从赤坎至安浦修建铁路。”这些丧权辱国的条款,是清王朝早已敲定了的,只是让苏元春“越界”画押,代人受过而已!光绪二十五年十一月初三日上海《申报》有言:“(苏)宫保此行,中朝予以全权之任也,不意节麾既抵,办理诸事多不能如愿以偿”。不难看出其中隐情。
  应该看到,苏元春奉命督办边务近20年,正处于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的大动荡时期。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和清王朝的一再屈辱投降,作为地方重臣,要想做到维护国权,中外相安,谈何容易?!代人受过,则随时都有可能。苏元春的悲剧人生,与此大有关系。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龙州 - 领事馆榕树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苏元春与法国领事奥古斯特?费朗索瓦(方苏雅),从照片上可以看到,督办边务近20年,苏元春从壮年走向暮年。
  
  奥古斯特?费朗索瓦(AugusteFrancois)(1857-1935),1895年12月起任法国驻龙州(今广西龙州)领事。1899年12月起任驻云南府(今昆明)名誉总领事兼法国驻云南铁路委员会代表。1900年3月兼任法国驻云南蒙自领事。1903年9月兼任法国驻云南省代表。1904年任满回国,同埃莲娜?马尔芒女士结婚后隐居乡间,并修建了一座名为“小中国”的庭院。1935年7月4月病逝。作为一个殖民外交家,方苏雅是法国殖民外交政策的积极推行者,他所到之处与中国地方高级官吏交往很深,尤与广西提督、抗法将领苏元春交往甚密,结为兄弟,“方苏雅”这一中国名字也因此而取。
  在提到广西提督苏元春的名字时,Yin语气现露出一份敬重:“在方苏雅的日记里曾有这样的记述'在确定中越边境走向上,因为相信风水这位将军总是按照罗盘的指引在崇山峻岭中转悠,显得愚昧,但每次罗盘的指引却总是把地界往越南一侧推进,哪怕是几公尺……’在国弱的情况下,戍边的将军只有用被洋人接受的方式来寸土必争。可敬、可叹啊。”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从南泉(镇南关) 前往龙州的路上,伏波庙
  
以下是引用白龙塘在2007-8-28 16:46:00的发言:
  此帧老明信片上清晰可见中式建筑物门匾上一为“伏波庙” ,下法文注释直译为Chine(罗马译音为中国),NAM Quan-Loc Hang(全南-航线),Route de(德著作), Long Tcheou(罗马译音为龙州),Pagode(宝塔 )。实译为:“中国南部边境龙州著名的伏波庙” 。
  伏波庙因伏波将军马援而得名。伏波将军是汉代的一位爱国将领,当年他为平定战乱而来到百越之地,在岭南留下了一段段佳话,后人以建“伏波庙”而记之。在时光流逝近两千年后的今天,伏波将军的威名仍在百越之地广为传颂。
  马援生于公元前14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人,汉代著名将领。新朝王莽末年,为新成大尹(汉中太守)。后一度依附割据陇西的隗器,为绥得将军。继归刘秀,参与攻灭隗器,屡立战功。东汉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交趾(今越南)女子征侧、征贰姐妹起兵反汉,攻占九真、合浦等六十余城,并自立为王,东汉朝野为之震动。公元41年,光武帝封马援为伏波将军(伏波将军之意,古时凡有水战的地方都用伏波的名称),令其统率十万大军,南征交趾,马援凭其杰出的军事才能,第二年便平定了叛乱。平定叛乱之后马援立下铜柱,铭之曰“铜柱折、交趾灭”,奠定了东汉在南疆之版图。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凯旋还京,朝廷为表彰马援的战绩,封之为“新息侯”。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伏波将军马援在进击武陵“五溪蛮夷”时,在军中疾故,实践了他那句千古流芳的誓言:“男儿当死于沙场,马革裹尸以还” 。时至今日,伏波将军马援的爱国精神仍长驻人们心中,每年来到伏波庙游览的人一直络绎不绝。
  马援遗迹与伏波庙,遍布于岭南两广各地。远至越南境内,也有许多伏波庙宇。唐代诗人刘禹锡旅寓越南之时,曾作有《经伏波神祠》一诗。
  龙州“伏波庙”位于县城丽江南岸的利民街上,庙建于何时,无从查考。从清雍正13年(公元1735年)以后,有文字记载的是清朝雍正、嘉庆、光绪年间都曾经重修过几次,并有碑为纪。现存的庙宇是1916年邑人捐献重修。庙内原立伏波将军塑像后毁,近几年又重建。历年(除文革期间)每逢农历4月14日香火浓厚。庙分前后两进,面积440平方米,殿脊饰高0.8米。大门石柱对联:“聚米成山将略英雄开骆越;铭铜立柱神威赫赫护龙江”。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龙州船桥 (1906年)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现代龙州大桥,连接着县城的南北两半。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龙州 - 商船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现代龙州西江上的机动船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现代龙州一直默默无闻,近几年,靠红色旅游才“火”起来——这是龙州邓小平纪念馆拍摄的照片。
  龙州县是广西五大红色旅游区——左江红色旅游区的核心地带。8月1日,由崇左市主办的“赤色龙州,左江风云”红色旅游主题活动在广西龙州县红八军纪念广场隆重举行,迅速掀起新一轮红色旅游热潮。 邓小平曾在龙州领导和发动了龙州起义。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龙州 - 文庙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现代龙州县城丽江边景色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龙州 - 西江汇流处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现代龙州县城丽江边一景,岸这边泊着的是丽江游船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龙州 - 西江左岸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龙州县城丽江边景色——沿岸的民居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修补船只(西江)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龙州县城丽江边景色——沿岸的民居
  谅山,位于越南北部,北距中越边境18公里,南距越南首都河内130公里。谅山以北,是层峦起伏、丛林密布的越北山地;谅山以南,是稻田纵横、水网密布的北部平原。有公路、铁路纵贯谅山,北可达中越边境,南则直通河内。因此,谅山不仅是越北的交通枢纽,更是首都河内的屏障门户。谅山市周围被扣马山、巴外山等山岭及一系列高地所环抱,地形十分险峻;市区则分为南北两部,以横穿而过的奇穷河分界。如果要在越北用兵,谅山正是锁钥之地。守住它,可将来敌挡在越北山地;拿下它,便一马平川,直取河内。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南取交趾,此处是必经之地,然后传檄可定。
  公元1979年2月,谅山又陷入一片血火战场(下图为“中越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占领谅山)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被高大的绿树环抱着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龙州法国领事馆今貌——法式风格的内部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曾经被解放军征用的伏波庙,现已归还地方,由群众自发地管理,也与法国领事馆在同一条利民街上。伏波庙还遗留着被征用过的痕迹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几被杂草遮盖的柱础,依稀可见往日风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从南泉(镇南关) 前往龙州的路上,伏波庙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伏波庙的杂草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伏波庙旁的塔,似乎也向旧明信片上的景色。

1891年清廷派太平归顺补用道向万嵘与法国参赞法兰亭会勘广西与越南东段界线,自平而关向东到吞仓山,长302千米,立界碑67块,签订《广西中越东路立界图约》。1892年清廷派太平思顺道蔡希邠与法委员而威仪会勘桂越西段界线,自平而关向西到各达村,长648.5千米,立界碑140块。1894年6月19日,桂越边界线绘图立碑完毕,在龙州签订《中法桂越界约》。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桂越界碑

  
  法国总统埃米勒·弗朗索瓦·卢贝得知苏元春获罪入狱,为他求情,急电驻华公使端贵转告清廷,说愿替苏元春归还挪用军饷的12万两银,保其出狱。董乔对苏元春说此事,苏拒绝说:“法,吾仇也。死则死耳,藉仇以乞生,是重辱也!君为我谢之。”(《清史稿》卷459,第12696页) 在新疆服役4年,即1907年2月间,有人为他喊冤,请求平反。御史李灼华上奏说:“苏元春是受诬告,蒙冤受屈。又经两广总督张人骏复查,苏元春廉得实,请释归。” 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1908年),苏元春得旨释回后,打点行李准备回广西,不幸染风寒,旧伤复发,未及上路而病逝于迪化寓所,时年65岁。甘肃新疆巡抚联魁奏称:“……苏元春身经百战,屡受创伤,背上及左膝盖两弹深陷骨里……”(《清国史》《新办国史大臣传》嘉业堂抄本,第940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