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学伤寒】

 johnney908 2014-11-05

191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
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鞕后溏。所
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C203

这一条具体联系一个病讲中寒。

这是个什么病?张仲景自己说是.胃中冷.,冷就是寒。由于胃中有寒,阳气就虚,所以水谷就不别了,结果小便就不利,大便就初硬后溏,二便就失调了。阳明病中寒就不能食,因为阴寒邪气伤中了胃阳,胃阳受伤,腐熟水谷无权。

为什么还手足濈然汗出?阳明燥热逼迫津液外渗,才有手足濈然汗出,现在这人是中寒,.胃中冷.,水谷不腐别,为什么还手足濈然汗出?这一条很重要,如果分析不清,就会导致下边的第C205条.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故攻其热必哕.,也分析不清,容易把虚寒证当成燥热证来治。.胃中冷.的手足濈然汗出,和阳明病的手足濈然汗出是不同的,阳明病的手足濈然汗出啊,一般汗都是热的,胃中寒
的手足濈然汗出一般是凉汗。手足濈然汗出,其汗必冷,此乃胃寒而阳气不固之象。这个出汗是指阳虚不固之汗,和阳热蒸腾之汗,有本质的不同。一个是热实,一个是虚寒。

这样一来,胃已经有寒了,水谷就不别,应走小便的不走了,应走大肠的也发生障碍了,所以二便发生改变,一是小便不利,二是大便溏泄,不成形。.初硬后溏.。.初
硬.就是大便开始的那一段是硬的,后边是溏的。.初硬.是现象,后边的.溏.是本质。胃阳不振,胃阳不固,水寒内凝,一个方面小便不利,另一个方面大便初头发硬。这个.初硬.不是燥热而是中焦的阳虚,水寒之邪内凝,津液不利,所以初头是硬的。.后溏.正是肠虚有寒的反映。虚寒证往往有一点儿假的现象,像是有热、有燥,实际上不是。阳明病的大便燥结,那就不是个初头硬的问题了,那是燥屎六七枚啊,很硬的,像算盘子,一块一块的下不来。这个是将解大便的那一块很硬,有点儿困难,等着把那块解下来,后边都是稀的,都是不成形的溏便。这反映胃阳虚水谷不别,寒气凝结,津液利。

这个病,从古代医学上来看,.此欲作痼瘕.。.痼.就是坚固,.瘕..气聚也.,这是古代的一种证候名,就是胃虚而有寒,寒气还要凝结,就要作痼瘕之证。这种痼瘕之证,很像大便的燥结,大便初头硬,也像阳明有燥热,手足濈濈汗出,实际是寒凝的问题。寒凝,阳虚不化,津液不守,所以手足濈濈汗出。不能够拿着.初头硬.来代表一切,和阳明的燥屎那是不一样的,这是个假象,不是个本质的问题。本质的问题是在大便的溏泄。所以这个病还是胃中冷,水谷不别的古代的所谓的寒气凝结的痼瘕之证。有似于阳明的燥热,实际上不是的。

胃中虚寒,水谷不别,颇类似于阳明的燥实证。有濈濈汗出,大便还初头硬。意在言外,肚子还有点儿胀、还有点儿疼。因为它有痼瘕,瘕者,气有凝聚。但是这都是虚寒的,不是燥热的。这样来加以鉴别,如果将这个病错误地认识为是阳明的实证,用泻下之法,而不是用温法,后果是什么样子?我们看第C206条。

192阳明病,欲食,小便不利,大便自调,其
人骨节疼,翕翕然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
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C204

这一条说的是阳明病的中寒不能食,.阳明病欲食.,不能食就为阳虚啊,能食就是胃阳不虚。能吃,还愿意吃,说明胃气好,胃气一好,它就不欲作痼瘕了,就不是大便初硬后溏了。它的大便自调。大便自调和初硬后溏不一样,阳明病欲食和第C203条的不能食不一样,这两条要对比。

.小便不利.,说明还有水湿之邪,.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不但是里有湿邪,在体表也有一些寒湿之邪,骨节疼痛是体表有邪、寒湿作疼。.翕翕如有热状.,发热不是太厉害,言外之意,不是外感的风寒,是水湿之邪的闭郁。虽然有些阳气怫郁,但是热比较温和,不太厉害。

阳明的胃气还好,还能吃东西,大便还自调。这样,水湿之邪也有,不是太厉害的,阳明的胃气还比较强盛,正气还是占据优势,邪气也不太重,所以它有自解之机。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奄然.就是忽然间就发狂了,精神烦躁不安。狂代表阳气的发动,要和水湿之邪要进行一下搏斗,反映正邪斗争,胃阳之气要驱邪外出的一个表现。等到正气能够把邪气拒之于表,它就濈然汗出而解,浑身出了一身透汗,邪气就解了,骨节疼、翕翕发热,水湿之邪的郁闭也解了。

.此水不胜谷气.,水湿之邪打不过胃中的胃阳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