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的美誉--2014年芜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洁洁赢 2014-11-09
滚滚长江,在芜湖转了一个弯;碧水东流处,卷起传奇无数。
  芜湖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2500年。自古得两江交汇、舟楫之利,使芜湖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的美誉。300多年前,顺流而下的徽商,以芜湖为门户走向全国各地;30多年前,敢为人先的年广久,用“傻子瓜子”催开了中国民营经济的“报春花”;17年前,谋于陋室的奇瑞汽车,扛起民族品牌自主创新的大旗。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芜湖,借文明创建的东风,不断书写跨越发展的新篇章。如今的芜湖,辖无为、芜湖、繁昌、南陵四县和镜湖、弋江、鸠江、三山四区,面积5988平方公里,人口383万。在多年创建中,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创建为民的理念,将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00亿元,较上年增长12%,连续四年保持全省增速第一位;实现财政收入382亿元,增长13%。芜湖荣获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在2012年的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中,位列全国地级提名城市第17位;2013年位列第11位,在安徽省4个提名资格城市中位居第一名。
  优化软硬环境 夯实创建之基
  秉天地灵赋的芜湖,坚持传承与创新的兼收并蓄,在工业化、城市化的洗礼中不断优化软硬环境,夯实了文明创建的基础。
  在硬环境方面,芜湖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四规合一”要求,进一步强化交通设施改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近五年,城市基础设施投资696亿元,市区面积由720平方公里扩大到1065平方公里、新增绿化面积1820万平方米。城镇化率由49.8%上升到58%。芜湖还在省级以上开发区周边规划建设12个产业新城。大力推进铁路沿线、公路沿线、江河沿线以及城市周边、县区周边、景区周边的“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工作,有效提升了城乡人居环境质量。
  硬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苦练“内功”增强软实力的步伐也不曾慢下。芜湖高度重视优化城市软环境,对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精简压缩,推进权力清单制度,建立以政务服务中心为主中心,市民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组织服务为副中心的信息化管理服务模式。芜湖积极探索“文化+科技+旅游”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建成了方特欢乐世界、方特梦幻王国两大主题公园,成为我国中部地区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园区。这些都为芜湖创建文明城市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撑。
  强化道德实践 筑牢创建阵地
  文明始于心,创建践于行。芜湖注重将“创建文明城市”和“培育文明人”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公民道德建设本土化、实践化,推动“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为城市发展与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人文滋养。
  芜湖打造了“邻里守望·一米阳光”志愿服务品牌,全市59个社区志愿者服务站,52920人参加的835支“邻里守望、一米阳光”志愿服务队,多领域多形式地开展志愿服务,涌现了一批“全国社区志愿服务示范城区”、“全国社区志愿服务示范街道”“全国社区志愿者之星”、“全国优秀志愿者”。“一米阳光”志愿服务活动搭建起亲民、爱民、为民、利民平台,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志愿者的爱心送到千家万户,架起党和群众的“连心桥”,受到了中央创先争优领导组的充分肯定,并以简报形式予以推广。
  小小讲堂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近年来,芜湖充分发挥“道德讲堂”的阵地作用,以“活动经常化、流程标准化、组织规范化、培训专业化、对象分众化”为目标推进道德讲堂建设,不断激发正能量,塑造新风尚。全市建立各类道德讲堂1500个,开讲近1.3万场,直接受众达84万人次,率先在全国实现了“一堂一档”电子化。2012年11月,中央文明办在芜湖召开全国道德讲堂建设调研座谈会。芜湖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大力推广“居民道德档案”,构建家庭、单位、社会“三位一体”的公民道德素质评价综合体系,目前已建立5万多户居民道德档案。
  建立长效机制 形成创建合力
  点点滴滴的道德实践,如星星之火照亮城市的和谐星空。为了促进公民道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让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芜湖及时总结提炼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使成功经验制度化、易推广。
  2011年,芜湖市在全国首次开发启用了文明单位动态化管理系统,运用信息技术了解单位文明创建情况,得到中央文明办肯定,并在全国推广。目前,全市已有1004家单位参与在线创建。芜湖创新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工作动态化管理,委托外省民意调查中心对各县区文明程度指数实行月测评,依据每月测评结果实施奖惩,同时将测评结果作为全市县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县处级干部年终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
  芜湖强化制度的引导、整合与规范作用,加快建立健全评价、激励、保障等制度,完善评价反馈系统,渐渐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推动工作持续有效推进,形成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合力。
  坚持城乡共建 打造全域文明
  市委、市政府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积极打造全域文明。全市自上而下坚持“一线工作法”,连续20年开展“市长上路”督查文明创建制度,同步开展“县区长上路”活动,提升了各级参与文明创建的积极性与解决问题的实效性。坚持市领导联系街道(乡镇)督查创建制度,通过以城带乡、城乡共建,走出一条芜湖特色的全域文明之路,繁昌县、芜湖县荣获全国文明县城称号,芜湖也是安徽省唯一拥有2个全国文明县城的地级市。
  历史悠久的芜湖,既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拥有开放创新的时代精神,是孕育文明道德之“花”的一方沃土。当前,芜湖正集全市之力、全民之智,全力以赴地做好各项迎检工作,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取早日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前路风光无限好,恰是悬帆远航时。383万芜湖人民,正满怀豪情和憧憬,为建设创新、优美、和谐、幸福新芜湖而努力奋斗,以文明创建的累累硕果,成就城市文明新高度,大展气势磅礴的时代宏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