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问解剖菜鸟:马云为什么让快递公司加入却只有1%股份

 瀚宇吉祥8 2014-11-09

  阿里平台未来有众多物流公司参与,如陆运、空运、冷链物流、押运等等参与并共同优化,其多样性、生态性是任何一家快递公司都难以企及的:成本减少,费率下降,稳定性增加,客户体验提升。如果快递公司独立做不到全流程的绝对优势,就难以有竞争力。不参与其中,则业务必然受到冲击,且最重要的电商部分也可能就难以拿到。如果参与菜鸟平台,快递公司未来将由一个全流程的独立参与者,变成一个局部环节的平台参与者。不但业务量被阿里控制和决定,同时也要面临阿里相应标准的考核和裁决。由目前相对独立的地位,彻底转变成阿里平台的一个“附庸”,变成一个必须不断强化自我提升,以此争相向阿里“乞食”的物流参与者。

  影响最大的就是类似顺丰这种赖以自豪的全国性的直营网络。因为以后收件环节服务好,不一定能带动你的中转业务量,山西服务好,不一定带来山东的业务量。原来完善的全链条控制在阿里平台将变得无用武之地,现有的资源配置,将被阿里平台扭曲到不成比例,再想回头也已经没有机会。

  当然也有人或许从这样的冲击发现机会。对于在某一环节有优势,或者在某一些区域有优势的企业将获得机会。比如在小范围内有优势的区域快递公司,比如部分线路有优势的物流公司,再比如某个流程有技术优势的专业操作团队,如善于运力管理的货航或快递公司,技术领先的分拣中心等等。在现有的业务模式下,快递公司都做全套,他们是很难插入一脚的,但是一旦发生以上所说改变,他们将有机会大展拳脚。

  这里还不得不提各个快递公司开展的各种增值服务。许多人看待快递业务,只看到运费这一关。事实上增值服务,尤其是代收货款、保价费用等为众多快递公司贡献了大量的周转现金和业务收入。未来大部分增值服务将上移到阿里平台。如代收货款,收件派件公司都不一定一样,收的是圆通,派的是韵达,如何代收货款? 比如保价,全环节都有可能出现问题,保费到底给谁,出了问题找谁。因此最终极有可能菜鸟将利用阿里的支付体系,将这些大部分收走。

  马云为什么让快递公司加入?为什么只有1%?

  说了这么多,有人说,都是我的个人猜测,也许马云没有想这么多,也许并不一定要将各个环节打散招标,只是如现在的物流平台一样,客户选择快递,阿里提供硬件支持。可是如果这样的话,马云大量投资中转中心的意义是什么?现有的快递公司每一家都有这样的中转系统。马云是投资给谁使用?如果骨干网络给快递公司使用,快递公司为什么要用马云的网络?而且如果不能形成干线的集中运输,如何能够大幅降低成本?如果不错峰,减少静待时间,如何大幅提高时效?如果要集中货物发挥规模优势,马云不去建立标准分配,如何实现?如果要分配订单,各公司运力有限,优势不同,为什么不在已经被阿里划好的环节上分节优化?

  以上的猜想,即使不全部成真,但是快递由现在的客户自由选取,无人监管,无法插手,转变为马云直接或间接控制,快递公司对全链条的参与也将最终演变成分环节专业化竞争,这几乎是必然的结果。

  马云将几大快递公司找来,给了一个象征性的股东身份。我个人认为合作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安抚和战略欺骗。

  1%象征性股权,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试想今天的申通、圆通占了阿里系快递的2/3江山,顺丰不到10%,如何会出现相同的股份呢。为什么都给了这相同的1%呢。因为马云要对这5家一视同仁。如果都给了2%,快递就占了10%,已经达到复星国际的水平了,考虑未来平台对快递的冲击是一致的,这10%可能联合起来就能获得一个董事会席位,如果能联合其他几家,已经对马云战略造成较大的威胁了。而马云的开放式主张,又使得他绝对不可能对其中某一家偏心和偏爱。因而1%,就是一个象征性水平,5家联合起来也只有5%,成不了大事。1%是最好,2%就有了威胁,3%绝对不可能。有了这5个1%,马云可以大肆宣扬,做的就是快递而不是地产,做的是公开的平台,不是一家之私,获得极大的关注度和支持度。

  但申通董事长近日直接表明,投资就是给面子,菜鸟与申通的理念与方案完全不同,还得加强自身的物流体系建设。可见快递公司非完全没有意识到威胁或者异常。我想快递公司之所以不会被马云忽悠住,因为马云的两个方向已经是确定的,时效大幅提升、价格还要继续下降,任意一个快递公司老总想到此都忍不住发寒。只是现在还是或多或少有人在怀疑马云到底能不能做到这两点,因而有人总是心存侥幸的想着,顶多是目前的阿里物流模式的一种改进,或者马云根本就是借此发展物流地产,意图在资本上捞一把。

  的确马云说过自己不做快递,菜鸟注册业务也只有互联网,现在看来其业务确实只是信息的打通,数据的计算,路径优化。确实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没有做快递。但马云的梦想是改变商业形态,他认为要尽可能缩短生产者到消费者的环节。他用网购打垮了流通商,现在他又用互联网,将快递这个寄生行业的利润和话语权压到最小。最终实现他的商业理想。快递业去年超过1000亿元。无论是时效、费用、服务质量,都不让人满意,却又打不了,骂不得。只有真正将最惨烈的竞争引入,最严苛的标准加以执行,最直接的厉害关系加以诱导,这个行业将出现洗心革面的变化。

  快递公司跟随马云这家互联网公司,击垮了多少传统商业巨头。今天马云终于将他那所向披靡的枪口指向了“自己人的头上”——快递,这“劳动力粗暴型”,一个最具传统特征的行业。

  当然,这绝对不意味着快递行业就没有机会。马云说完成此项计划预计需要5-8年。如果快递公司在这期间加速提升,马云未必能完全实现自己的“阳谋”。我不知道快递公司战胜的机会在哪里,但是根据国家规划,2020年要至少两年快递公司收入超1000亿,数家超500亿。如果到时候单家公司的收入额能够超过1000亿,那个时候马云要驯服快递,要实现起来可能还需要用些手段。

  为什么做这事的只能是马云?

  想象一下吧,良好的物流与电商高速发展互相助力,2020年,这样一个叫菜鸟的网络,每日支持着价值300亿的包裹在同时运行!有冷链的、有生鲜、有3C,有大家电,在无数的机场、无数的高速公路,无数的铁路上奔流不息,像一个人体沸腾的血液,这是一幅多么宏伟的画面!

  这样的事情,也只有马云能做。马云手握订单来源,而电商这块业务未来将绝对决定快递公司的生死繁荣,因而快递不得不就范。另一方面,马云的支付平台,又绝对是未来物流的不二之选。未来,物流商在上面竞标,收支运费,增值服务的开展,等等,一切资金流的往来可能全都要依靠支付宝这样一个非常成熟的平台,今天快递公司的支付系统都很可能边缘化。其次是马云的云计算能力。对线路的优化,对业务数据的分析,对快递公司系统的集成,都将是马云大数据战略的一环,也是阿里团队的强项。

  最后,能忽悠到地方政府纷纷出钱出力,能够集合这么多家快递公司合作而不造反的,能让大家相信马云这个梦,也能相信平台公正性的,只有天才梦想家、演说家——马云。

  马云在中国缺乏电商土壤的基础上,打造了阿里电商王国,在缺乏诚信基础上,打造了网络信用体系,今天又在中国物流如此低效的时候,又试图以一己之力,实现物流业新的塑造。他与阿里将个人或单个企业对时代的作用,如此清晰显著的证明体现。未来中国的电商发展果真能够领先于世界,马云确实则居功至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