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民国时期的书局(一)

 依依书馆16 2014-11-10

1949年以前,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地曾活跃着一大批独具风格、各领风骚的出版机构。这些机构,绝大多数以书局、书店、出版社、社、印书馆、图书局等形式出现。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北京北新书局,上海泰东图书局、现代书局、光华书局、光明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近读于润琦编著《唐涛藏书》,均为民国时期尤其是1937年以前的藏书,基本上反映了当时出版机构的水平和出版物的倾向。在此,选取其中的一些知名出版机构,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以与同好共享。

 

图片之一: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唐涛藏书》封面。

[转载]民国时期的书局(一)

 

 

                                   (一)

                           光华书局

 

光华书局创办于1925年,终止于1935年,仅仅存活了十年多的时间,其创始人为张静庐、沈松泉和卢芳,核心人物为沈松泉。书局位于民国时期的上海四马路,主要“努力于新思想的介绍与新文化的宣扬”,因出版发行大量新兴文艺及社会科学书刊,并有创造社及鲁迅、叶灵风、冯雪峰、郁达夫等人的鼎力支持,而成为当时名噪一时的文艺书店。正因为此,郭沫若曾把“泰东”比作创造社的摇篮,把光华书局比作创造社的托儿所。

张静庐曾自言“从民十四至民十六年的三年间,我们也可称它为新书业的黄金时代”。在此新书业的黄金时代,光华书局则独树一帜,功莫大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图片之二:光华书局出版的《创造社论》封面。

[转载]民国时期的书局(一)


图片之三:光华书局出版的《文艺论集》封面,书名由郭沫若题写。

[转载]民国时期的书局(一)

 

一是光华书局出版物的选材不循常规而独具慧眼,具有较强的进步性。作为书局的创始人和核心人物,沈松泉曾在泰东书局做事,与创造社渊源很深,具有很强的“人脉”资源,其本人也出版过《死灰》、《醉吻及其他》、《幽会》等短篇小说集。自书局创办之始,沈松泉一直担任经理和编辑,直至书店关张。沈松泉本人的文学趣味和经营眼光对光华书局的风格和命运影响至深。据说,“光华书局比较明显的策略,首先是在出版题材上保持进步倾向,不忌惮于剑走偏锋。光华书局曾冒险出版《洪水》等左倾刊物及反帝爱国主义的作品,其六分之一的出版物遭到当局查禁,而张竞生编辑的惊世骇俗的《性史》第一集也以性育社的名义由光华书局出版。其次,是突出‘文艺’特点,主要出版文艺书刊。后期因屡遭查禁及经济制约,偏重于应用书籍,也就逐步偏离这个方向。三是在市场运作中适度扩张营销场所,根据市场需要设立分店,畅通自销渠道。”。

 

图片之四:光华书局出版的鲁迅先生著作《且介亭杂文》封面。

[转载]民国时期的书局(一)

 

二是光华书局出版物的装帧设计精美而独具特色,曾经冠绝一时。“如鲁迅设计了《萌芽月刊》(一九三0)的封面(包括刊名字体),题写了《巴尔底山》(一九三0)的刊名;叶灵凤曾为周全平的小说《梦里的微笑》(一九二五)画过比亚兹莱风格的插图,绘封的则有:《文艺论集》(郭沫若著,一九二五)、《白叶杂记》(叶灵凤著,一九二七)、《新俄短篇小说集》(叶灵凤译,一九二七)、《苦笑》(周全平著,一九二七)、《新俄文艺政策》(冯雪峰译,一九二八)、《武器与武士》(席涤尘等译,一九二八)、《小说论》(郁达夫著,一九三二)、《洪水》半月刊第一卷(创造社编,一九二五)、《幻洲》半月刊(创造社编,一九二六)、《戈壁》半月刊(叶灵凤编,一九二八)等;钱君陶绘封的有:《良夜幽情曲》(戴望舒译,一九二八)、《漫郎摄实戈》(成绍宗译,一九二九)、《屋卡珊和尼各莱特》(戴望舒译,一九二九)、《三个不统一的人物》(胡也频著,一九二九)、《招姐》(罗皑岚著,一九二九)、《岭东恋歌》(李金发编,一九二九)、《沙宁》(潘漠华译,一九三0)、《醇酒妇人诗歌》(罗念生译,一九三0)、《春茧》(蒋山青著,一九三0)、《文艺月报》创刊号(周扬主编,一九三二)、《时代妇女》(陈学昭著,一九三四)、《醉男醉女》(戴望舒译,一九三五)等;糜文涣绘封的有《江南民间情歌集》(李白英编,一九二九)、《路》(茅盾著,一九三二)、《血祭》(匡亚明著,一九三二)等;季小波绘封的有《唯美派的文学》(滕固著,一九二七)、《迷宫》(滕固著,一九二七);孙玉麟绘封的有《女娲氏之遗孽》(叶灵凤著,一九二八);唐英伟绘封的有《离绝》(江雨岚著,一九二八)等”。

 

图片之五:光华书局出版的《文艺创作讲座》封面。

[转载]民国时期的书局(一)

 

在唐弢先生的藏书中,由光华书局出版的就有:中华学艺社文艺丛书之一的《塔》,郭沫若著,一九三O年十月初版,一九三一年三月再版,精装本;王独清著《圣母像前》,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初版,王独清曾在创造社主编《创造月刊》;狮吼社丛书之《天堂与五月》,邵洵美著,一九二七年一月初版,邵洵美曾创办《狮吼》、《金屋》、《人言》、《时代》、《自由谭》等刊物,是当代最有名望的出版人。叶灵凤著《女娲氏之遗孽》,一九二七年五月初版,叶灵凤曾主编《洪水》、《幻洲》、《现代文艺》等刊物,也是著名的散文家、藏书家;西班牙伊巴涅思著、戴望舒译《良夜幽情录》,一九二八年九月初版;王任叔著《阿贵流浪记》,一九二八年十月初版;李金发编《岭东恋歌》,一九二九年四月初版,封面由钱牧风装帧设计;萤火丛书之《屋卡珊和尼各莱特》,戴望舒译,施蛰存作序,钱牧风装帧设计;李白英编《江南民间情歌集》,一九二九年九月出版;苏联绥拉菲摩维支原著、曹靖华译《铁流》,该书因原出版社毁约,鲁迅先生出钱以“三闲书屋”名义于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出版,后光华书局以原纸型再次出版此书;矛盾著《路》,一九三二年六月初版。从唐弢先生的藏书也可以看出,光华书局在当时出版界的地位和影响。

 

图片之六:左侧为光华书局出版的潘汉年著作《离婚》封面,右侧为上海书店出版的《离婚》封面。

[转载]民国时期的书局(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