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書法學習基礎簡介 (給想要拿起筆寫字的你)

 钩玄馆 2014-11-11

  1. 工具與使用

中國的毛筆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精良的筆,不僅能粗也能細,雖然不像原子筆那樣方便,但在藝術表現上,舉世無其他國家可比。毛筆不僅僅是記載工具,他更是中國藝術賴以發揮的最大憑恃。

雖然中國毛筆種類與製作方式相當多,有長鋒、短鋒、狼毫、羊毫、兼毫、兔毫….,但毛筆基本上部位都差不多。

我們就先來介紹毛筆部位,如圖所示,筆毫部分分三段,有筆尖、筆腹、筆根,為何要提這個呢?因為有許多人寫書法永遠只用筆尖,事實上運用毛筆要產生良好效果,必須整支筆充分侵潤墨液,運筆時要三個部位交替運用,如此才能使書寫動作游刃有餘,寫書的線條也才能婉轉如意。

在圖一中,我們可以看到有『筆桿旋轉角度』,這可能讓一些寫過書法的朋友疑惑,因為他們可能從不在書寫中轉動筆桿,那到底轉對還是不轉對呢?其實都對,不過如果加上轉動的『扭力』,對線條表現是很有幫助的,尤其是當你使用羊毫時。

雖然清代『包世臣』因為『轉指』之說頗受詬病,但是斥責他的人不是錯,而是對一半,這是因為書寫書體與工具差別,若是他們也寫跟包世陳相近書風跟用一樣的毛筆,應該也會轉動筆桿來強化扭力勁道。

轉動筆桿尚有一種功能,那就是尋找適當筆尖角度切入紙面,以達到更好的效果,當然這在書寫『圓筆』書風時,可能派上用場機會不大,但是對『方筆』書風與創作行、草書時用處卻很大。

不過要提醒,千萬別轉動過度,會適得其反,使得線條像蚯蚓般。

既然有轉動筆桿的方法,當然也必須配合手腕手肘的動作。圖一有『筆桿傾倒角度』,這是說明運筆時,不僅可以靠轉動筆桿形成扭力,更可以用傾倒筆桿取得與紙張更大的摩擦力,讓書寫效果力道更遒勁。

當要使用轉、倒之技巧時,必須注意由肩膀到手指,是要互相配合,不可一昧轉一昧倒,這樣絕對效果相反,反落作做之病。

再來要說『執筆』,圖一右邊傾倒的筆被分為三段位置,這是說明拿筆有三種位置,位置一是坐著書寫時執拿位置,他靠近筆尖,容易傳送力量與引導方向到筆尖,此位置也是初學者較佳之位置。位置二是適合稍有功力者,執筆之中段駕馭來去,因為距離筆尖稍遠些,運筆可以更自由,而此段也是坐著書寫時用的。

第三位置就屬於站立書寫時用,當然功力更深厚者,執此作書更能龍飛鳳舞,書寫出的線條也更具韌度,當我們站立書寫時,身體位置高,若執第一或第二段,筆桿末端會跟手肘互相干擾,所以要抓第三段書寫,當然坐著與站立時抓筆方法是不同的。雖然蘇東坡曾說過:『把筆無定法』,但是蘇東坡筆力在宋四家中算是比較弱的,這可能跟他的執筆方法有關,書法技巧是一種物理運用,我們其實應該透過力學原理來運用身體與工具,才能創作出更精彩的作品。


上面是說一隻毛筆該如何取決執拿位置,接著就來說『執筆法』,有許多人一拿毛筆,食指先頂上第三位置,中指與無名指抓著筆桿,這方法對嗎?此種方法主要是從一張所謂『唐人執筆圖』而來,此圖中畫一個人坐在高椅子高桌子執筆寫字,圖中就是食指高高頂起。其實此圖是後人偽造,因為唐代家具尚未發展到如今日之桌椅高度,唐代桌椅高度只有大約現在的一半,怎會出現高桌子高椅子呢?

既然圖是偽造,那他所示範之執筆方法對嗎?其實這種執筆法最適合的是書寫科舉考試試卷,寫端整漆黑小如蠅頭的字,因為當手指高頂的同時,腕部上下的筋都被抽緊,連帶手掌手指動作都被限制在很小的活動空間,但這對企圖寫出極小字又端整的人來說,恰好可以避免活動範圍過大造成失誤。問題是當我們不寫這種蠅頭小楷時,還這樣拿筆,那不僅很累,也寫不好字。

敝人比較推薦用『鳳眼法』來執筆,如圖二所示,這很適合坐著時書寫,在圖二中右下,那手形成之形狀如一隻鳳的頭,中間圈起之空位像鳳的眼睛,所以被稱為『鳳眼法』。

鳳眼法要領很簡單,如同圖二左側,旁邊有說明各手指位置,應該看圖就能瞭解,但是要注意手背手腕都必須自然放鬆,當書寫時需要才加以運用,手指抓筆也不是越緊越好,這道理就像打太極拳,全身要放鬆,不可故意用力,如此全身各部位隨動作需要運用,才能做到柔的要求,在太極拳中此種狀態是最能駕馭力量吞吐進退,同樣的,書法執筆運用也相同。

如此讓不需要動到之部位放鬆休息,該用才用,就能練出一手內家功夫的好書法,尤其是使用長鋒純羊毫時,若不能達到這樣的狀態,也就無法以輕御重,以柔呈剛,所以這部份是很需要加以注意體會的。附帶一提,書寫時運力與呼吸吐納有著息息相關的作用,簡單說出力時要吐氣,收筆時要吸氣,但不是猛吞強吐,而應該緩進緩出,若將運筆法與呼吸配合,練習時間長了,也能延年益壽。


用筆

用筆可以說是中國書法的生命來源,近代書壇已故前輩大師『沈尹默』曾經寫過這樣一首詩:『老筆紛披薛道祖(註一).八面出鋒米南宮(註二),不論臣法二王法(註三),筆力遒時字始工』,他認為用筆才是書法之精髓,筆力是由於用筆造成的效果,要有正確用筆跟勤練,才能寫出有筆力的線條,如此才能稱為善書。

那何謂正確用筆呢?這就要講到中鋒問題,雖然現在兩岸書壇有些人主張『不避側鋒』,但是這其實是他們誤解『中鋒』的定義。

所謂中鋒用筆,正確來說應該是指筆毫以均勻壓力接觸紙張,而與紙張形成強大摩擦力,也就是前賢說的『屋漏痕(註四)』『如錐劃沙(註五)』『驚蛇入草(註六)』『挑夫爭道(註七)』…等,前賢所說話語雖異,但其意一也,都是講運筆『澀進』。

要達到『澀進』,那筆毫就必須對紙張產生均勻壓力,如此紙張拉住筆毫,筆毫突破紙張拉力而前進,這樣摩擦力強,寫出的線條就沈穩有力,這才是中鋒的意思。

相反的,當筆與紙面壓力不平均時,一邊重一邊輕,這樣形成的線條顯得單薄而輕浮,許多人誤解二王系統行草書是用側鋒寫成,這是很大的錯誤,下面我們用圖示來說明正確方法:


顯然很多人都是錯誤的,王羲之筆法是中鋒寫出,所以有厚度感。


註一:薛紹彭,字道祖。號翠微居士。長安人。官秘閣修撰。善真行書,書名亞於米芾。元祐宣和間人。生卒年不詳。道祖筆力老辣,惜終生未能越出二王之面目,故書名略遜米南宮。

註二:米芾(1050-1107)宋代傑出書畫家。初名黻,字元章,號海岳外史、襄陽溫士,自號鹿門 居士。原籍襄陽(今屬湖北)人,為宋書壇四大家之一,書法二王而自成一家,筆力遒勁,稱自己作書為『刷字』,此中鋒挺健之喻。

註三:《南史》張融傳裡說: 融善草書,“常自美其能”。齊高帝曰:卿書殊有骨力,但無二王法。答曰:“非恨臣無二王 法,亦恨二王無臣法”。


註四:屋漏痕一詞見諸唐陸羽《釋懷素與顏真卿論草書》中一段顏真卿與懷素的 對話。顏真卿盛讚懷素用筆,以為積點成線力透紙背之“屋漏痕”。


註五:顏真卿曰,如屋漏痕,如錐劃沙。這都是他論書法用筆。


註六:唐代狂草大師張旭曾見公主、挑夫爭路而筆勢益俊。



如何開始學習書法?

一般人在談到書法學習時,總認為必須先學好唐楷才能學書法,其實這是錯誤的,這是受到科舉考試要求書寫端整小楷觀念所誤導,如何證明呢?

唐代楷書源自六朝,而唐之前就有『篆』『隸』『行』『草』等書體出現,若論輩份唐楷反倒最小。若是一定要學好唐楷才能寫好書法,那唐之前這些書體豈非都是一塌糊塗?因為這些唐之前的書法家們全都沒學過唐楷!所以由此可以知道要先學好唐楷才能學好書法是無稽之談。


那該如何開始呢?這就必須分成兩個方向來說:

1. 想學習三體以上書體

如果想學習三體以上,例如行書、楷書、隸書,或是隸書、行書、篆書,甚或是篆隸楷行草五體都想學。這樣的目標應該要從隸書跟行書下手,原因是隸書基礎上通篆體下通六朝楷書,行書基礎旁通草書下通唐楷,這是在筆法與結構上有著共通性。當然這不是同時學習隸、行書兩體的意思,最好是先學隸再學行書。


2. 希望單純學習一種書體

這情況就單純多了,例如想學草書或想學隸書,在這情況只要學對基礎筆法,然後選對學習的法帖,勤練就可以。


下面我來談一下如何開始學習一種書體

當你決定好要開始學習一種書體後,該如何展開學習呢?


1. 先學習正確筆法,最好有老師指導,因為初學者很難從書跡中看出筆法,所以很容易出錯。在此部分也是一個觀察自己適合挑選該書體中那個法帖適合自己學習的重要階段。

學習書法如同選工作行業,選錯了將痛苦工作成蹟不佳,選對了就工作愉快成蹟優秀。選擇的標準就在於學習筆法過程中找出自己的『書性』,例如適合走秀雅斯文一路或是渾厚雄強一路,抑或是拙樸高古一路,這將影響你一輩子書法成就。


2. 根據自己書性選出適合的法帖之後,可以進入正式的學習了。在學習上建議如下:

a. 基礎筆法通常都是一些單純基本型態,但在真正的學習上往往還不夠用,不過運筆是一種物理應用,此階段要用心將基本方法運用到帖中各種比劃變化型態中,務必做到百分之九十與法帖中的字一樣,如此才能真正學習到該帖所有運筆技巧。

b. 學習部首,書法中許多部首寫法與我們日常所用不同,尤其是正體字,例如大陸的朋友一般使用簡體,那學習隸書或楷書時必須熟記部首寫法,而且這些部首在所居位置不同時也有差異性,例如在上在下或在左在右,注意他們採取了怎樣變化。

c. 結構,中國字除了單體字(單一部首為一字)外,都是用部首組合構成,要研究這些部首是如何結構在一起,例如利用『穿插』或是『避讓』或是『大小』..等方式,筆劃粗細關係如何?在行草書方面要注意運筆連續關係與為求快速書寫的省略原則。

d. 由行成篇,在一行中各字的造型與其他字的關係也必須留意,當一行寫下來能協調呼應時,進一步學習行跟行之間的關係調度,這部份稱為『大九宮』,就是講隨便框選九個字,都能呼應協調,這部份的方法又稱『章法』。

e. 在行草書方面的章法比較複雜,不妨以『組』的觀念來解讀,觀察由組構成的部分與行與篇之間的關係,同時要注意自與字之間運筆的脈絡關係。

f. 在以上學習中有些心得時,務必進行自己書寫的『試作』,選擇一首詩詞,然後試著不臨法帖寫寫看,邊回想法帖中是如何結構這些字,寫好後翻查法帖進行檢討,找出自己學習上有哪些問題,如此可加深印象並幫助你瞭解學習上的問題所在。

書法是一種透過實務運作而學習的藝術,用圖與字來說明畢竟無法真正替代示範,因此若能找到好的老師親眼看他示範是最好,如果希望自學的朋友,敝人也僅能提供以上概念,希望能幫你建構學習次序與方法,或許你是一個悟性很高的人,由這些概念就能走入書法的世界。

敝人最後祝福這些與我有緣的書法愛好者,祈盼你們都能在書法藝術上開出燦豔花朵!

【转载文章仅供参考,并不代表书法本身观点】

1. 请点击微信右上角按钮,分享本条消息。点击关注“书法”(微信号shufa-china),免费关注本公众号!欢迎大家回复投稿或者告诉我们喜欢的话题!

2. 关注书法微信平台,每天获取书法资讯。

3. 传统文化《天之骄子》QQ群:52324160

4. 全国高校书法联盟(同时欢迎传统文化类社团)《紫竹斋》QQ群:294089393

注:仅限相关负责人进群,敬请谅解

5. 查看历史消息方法:点右上角“...”,再点“查看公众号”,再点“查看历史消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