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舒婷论散文

 开信有益 2014-11-12

 我在初中一年级时曾获作文比赛第一名。之后,换了一个语文老师,成绩就从未达到70分以上。只有一次我故意投合他的政治挂帅,写了一篇铿锵的周记,得全年级最高分92分。回想起来,印象深刻,却是与分数有关。

写一篇关于散文的散文是这样难,我原也想写一篇散文万岁的作文来求得大伙鼓掌,无奈突然意识到自己至今不过是个作文生,谈不上散文家。也曾技痒,不知深浅地在散文观一栏填写:散文还是不修篱笆的好。想想,又添蛇足:要看去无心,读来有趣。即刻就醒悟,岂不也是编竹篾呢!

有一位写散文的女朋友说得好:诗歌是丝绸,散文是棉布。有时候我们热爱丝绸的抚摩。现在似乎是棉布更适合人类的身体。

诗歌像绸缎般高贵、优雅,充满理想主义的光辉。当我把重心倾向散文时,我有意识把散文视为手工棉纺,亲切的,坦率的,调侃的和细节的。看上去仿佛信手拈来,实际上经过深思熟虑。如果不能把文化视角的尖端平民化,至少使日常生活情趣盎然,尽其可能挖掘更深层的寓意。

我写散文,仍然出自我对优美汉语的无怨无悔的热爱,纯属呼应内心的感召,对岁月的服从,以及对生命状态的认可。因为,除了以上这些,我们没有其他理由,把自己困在文学这一迷魂阵里。

即使是散文写作,语词的空灵和流动仍然至关重要,脱离烂词惯语的泥沼,突破思维和题材的平庸,这就是才气;让庸常生活状态在字里行间春风扑面,读起来满纸芬芳,这也是才气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