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文分析综合

 liubaoliang 2014-11-12

文言文分析综合

考点精讲

《考试说明》规定文言文阅读的分析综合有三个要求:(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

  筛选文中的信息是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找出符合要求的信息。文言传记阅读要求筛选的信息主要有筛选主人公品行、性情爱好或功绩的语句;非传记类作品的阅读要求筛选的信息主要为表达某种情感、某个观点、某种景物特点的语句。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就是对文言文所写的人物、事件、景物、道理或情感等要点进行归纳,并由此提炼概括出主题。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强调的是对文言文文本的整体把握。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分析概括出作者在叙事、说理、写景中表达的观点态度。观点态度指的是作者在文中对所写的人、事、物等所持有的看法和倾向。

技巧点拨

 一、文言文阅读信息筛选解题技法                                                                      

  1.明确设错方式

  理解题干和选项语句是关键。命题人设计错例的方法主要如下:

  ①故意嫁接,两事糅成一事。文言文中,往往涉及几个人物、几个事件,而题干的要求多为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某人……的一组。为了考查是否把握了文中的重要信息,命题人往往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故意混淆视听,在设计错例时,把他人所做的事错放到题干所要求表现的人物身上。因此我们必须抓住题干中要求的某人的行为举止进行筛选分辨,准确地筛选出题干所要求的信息。

 ②张冠李戴,偷换表述对象。人物传记类文段刻画人物的手法既有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作者评述,也有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而题干对人物刻画方式的筛选是有指定要求的。有时命题人便把虽能表现人物某种品质,但刻画方式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例句混编到选项之中。如果对题干要求不仔细推敲,一瞥而过,就极易受其误导。只要我们审清了题干,就能排除干扰。

  ③内涵不清,前后顺序颠倒。题干对人物的某种品质或才智的说法,有时是明晰的,无需多费周折;但有时也是隐含的,需要细心揣摩。有时命题人便利用我们对题干某些说法内涵把握不清的认知缺陷,把一些似是而非的例句混杂其中。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文章的深层内涵。

④主旨杂糅。近年来传记类文段在选材料时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内在的红线,那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与以德治国的时代主旋律是暗合的。而传统美德的内涵是博大精深的,选文中主人公优秀的思想品德往往也呈现出多面性。命题人很看好这一点,在题干里要求筛选某一种传统美德后,便美德是个筐,事事往里装,这就设计出主旨杂糅的筛选误区。

  ⑤望文生义,无中生有。对文言文中某个关键的词语故意解释错误,或对本来没有的事情故意牵强地解释。这是高考命题者拟制错误选项最常见的两种方式。

  ⑥或然、必然、已然、未然混淆。有的事件已经发生,有的事件还没有发生,有的事件只是作者的一种推断,出题者经常故意混淆它们的区别,拟制错误的选项。

④主旨杂糅。近年来传记类文段在选材料时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内在的红线,那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与以德治国的时代主旋律是暗合的。而传统美德的内涵是博大精深的,选文中主人公优秀的思想品德往往也呈现出多面性。命题人很看好这一点,在题干里要求筛选某一种传统美德后,便美德是个筐,事事往里装,这就设计出主旨杂糅的筛选误区。

  ⑤望文生义,无中生有。对文言文中某个关键的词语故意解释错误,或对本来没有的事情故意牵强地解释。这是高考命题者拟制错误选项最常见的两种方式。

  ⑥或然、必然、已然、未然混淆。有的事件已经发生,有的事件还没有发生,有的事件只是作者的一种推断,出题者经常故意混淆它们的区别,拟制错误的选项。

⑦逻辑混乱。在文言文选文中,事件的进程有起因、经过和结果,三者之间都有逻辑上的内在联系,而命题人有时会故意混淆其逻辑关系,强拉因果或者因果颠倒,以此来干扰考生的答题思维。

  排除法是做以上各类题较简便快捷的方法。文言文阅读信息筛选题设错方式主要是答非所问,此外选项组合时往往真伪并存。

  2.明确解题步骤

  ①把握观点,理解选句。通过整体阅读,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态度,理解选项语句的含义。

  ②读懂题干,弄清标准。如2010年江西卷分别能表现王德用善治军旅坦荡无私的一组题干中的关键词为分别,即其中一句表明善治军旅,另一句表明坦荡无私。如果标准不明,答题就会盲目。

  ③依据标准,对照原文。找到每句话所在的原文,结合上下文先理解语句意思,再与题干要求对照,逐一检查,再作出选择。

 1.内容要点的归纳常用方法有两种。

  ①信息提取法。准确地归纳核心信息:人、事、景、情、理等。

  ②题面验证法。利用试题题面快捷地帮助自己从整体上把握文意。

  2.分析、概括和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具体方法如下:

  ①借助整体阅读归纳主旨。整体解读文章内容从而推知作者的观点态度。

  ②借助文体特征分析观点。史传散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寄托在人物形象上,作者可能有简略的评价;咏物散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寄托在所咏的事物上,关键在于理解该物的形象特征;说理散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般为文章的中心论点。

③借助关键信息分析观点。文章的关键信息有:标题、开头、结尾和注解;关键词、点睛之笔、文眼;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等。通过提取这些关键信息即可分析归纳出文章观点。

  ④借助知人论世分析观点。近年来不少省市文言文阅读材料选用非传记类文章,作者一般为教材中介绍过的作家,可以借助知人论世法来理解观点。

  3.答题步骤。

  首先,通读原文,了解大意。其次,对照原文,排查错误。将备选答案中的相关内容,逐项与原文相关部分比较,看被选项的表述是否与原文一致,凡是对原文内容故意夸大、缩小、曲解、混淆的选项,都是命题者设计的陷阱,应该特别小心。由于题干常常设计为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这正确的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选出错误的一项应该是有把握的。此类题的错误常常是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或故意曲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