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赋 黄 敏 寒来暑往,从古到今。不畏冷落蛮荒,何惧风吹雨淋。岂独树横日斜,倘且月探云侵。如伞如盖挡灵芝赋风雨,似隐似潜在山林。若夫,天清气朗,锦簇团团展虹霓,朱唇丹脸入画深。然则,天寒雨霏,耸壑昻宵待何期?振臂惊云播宏音:我劝天公重抖擞1,好与物华作赋吟。 荡荡情怀,曹植八斗抒胸臆,诗题灵芝亦复然2;悠悠佳传,娘子昆仑盗仙草,救活许仙还魂了3。经载典记,耳闻详考。扶正安神,补气固表。入五脏,通九窍。益寿延年,神仙不老4。康熙久服身轻驻颜,则天常饮眉开眼笑。不生八百年,也上武夷好5。传说丹崖翠岭隐仙踪,听闻瑞气升腾祥云绕。怎不教人?梦萦灵芝,情系仙草! 且吟庭坚句:“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6;又咏山西行:“瑞芝求得延高寿,豈论月亏与日盈”7。何须结交广,但求文比兴。赖有灵芝消块垒,方悟读书饱诗经。尼山有大道,君子敏于行。圣贤辅吾志,盖夫袖里乾坤藏日月;灵芝果我腹,至乃心中沟壑绘丹青。呜呼!不是参天树,何以冠仙名? 注:拙作《山西行》 北上山西不枉行,吾身岁数会年轻。 瑞芝求得延高寿,豈论月亏与日盈。 已亥孟春 注 释 1.“我劝天公重抖擞”:出自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三国时期诗人曹植《灵芝篇》“灵芝生王地。朱草被洛滨。荣华相晃耀。光采晔若神。古时有虞舜。父母顽且嚚。尽孝于田垄。烝烝不违仁。伯瑜年七十。彩衣以娱亲。慈母笞不痛。歔欷涕沾巾。丁兰少失母。自伤早孤茕。刻木当严亲。朝夕致三牲。暴子见陵悔。犯罪以亡形。丈人为泣血。免戾全其名。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责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岁月不安居。呜呼我皇考。生我既已晚。弃我何其早。蓼莪谁所兴。念之令人老。退咏南风诗。洒泪满袆抱。乱曰。圣皇君四海。德教朝夕宣。万国咸礼让。百姓家肃虔。庠序不失仪。孝悌处中田。户有曾闵子。比屋皆仁贤。髫齓无夭齿。黄发尽其年。陛下三万岁。慈母亦复然”。 3.引用自《白蛇传之花名歌》:“七月凤仙结籽青,许仙吓死地埃尘; 娘子昆仑盗仙草,救活许仙还了魂”。 4.灵芝入五行,补五脏之“虚” 五行与五脏相生 人的五大脏器之间彼此依存,相辅相生——肝生心就是木生火,肝藏血以济心;心生脾就是火生土,心之阳气可以问脾;脾生肺就是土生金,脾运化水谷之精气可以益肺;肺生肾就是金生水,肺气清肃则津气下行以资肾;肾生肝就是水生木,肾藏精以滋养肝的阴血。 中医学上五脏的概念并不等同于解剖学上五脏的概念,中医的肝、心、脾、肺、肾并不单单指这五个脏器,而是包括了和这五个脏器有关联的各个系统的功能。中医学上的“肝”实际上包括了现代医学部分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的功能,“心”实际上包括了部分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等的功能,“脾”实际上包括了消化系统的功能,“肺”实际上包括了呼吸系统和淋巴系统等的功能,“肾”实际上包括了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等的功能。 可以这么说,中医所称的五脏,实际上就是五个有着各自功能特性的系统,五脏的相生构成了人体完整的生命系统。 “虚”不是大病,是“未病”而不是无病,是反映出了身体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黄帝内经》有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对疾病应“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重要。 现代社会无人不“虚”! 中医常讲的“虚”是指正气不足,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反应,表现为人体的精、气、血、津液亏少和功能衰弱,脏腑经络的功能低下,抗病能力减退,出现各种虚弱不足的现象。“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旦人的正气不正了,或者正气不足了,不能克制邪气,人就会生病。 繁忙、高度紧张的生活,容易使身体发生病变; 出入都以车辆代步,户外运动总量减少,使身体的抵抗力减低; 大量地应用化学物质,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甚至污染了食品,给人体带来潜在的危害; 肉类中的脂肪太高,易引起多种疾病; 吸烟、喝酒、喝茶、喝咖啡,损失体内多种营养素; …… 今天,已经很难有人拥有一个完全健康的身体,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气血两虚……而这种种问题的出现都是因为人体五脏的正常功能造成了损伤甚至是破坏,维持一个健康的机体仿佛正在成为一个难解的谜题。 现代社会无人不“虚”! 各种虚症表现 如果您对自己的身体问题不够了解,我们列举了各种虚症的一些表现,请您自行对照: 【气虚】气虚症往往表现为少气懒言、全身乏力、动则气短、易出汗、头晕心悸、面色萎黄、食欲不振、性功能减退等。具体又分为: 肺气虚者:症状为咳嗽声音低、咳痰无力,易得感冒; 心气虚者:症状为面色苍白、健忘、心烧等; 肾气虚者:遗精、夜尿多; 脾气虚者:饭后胃部胀满不舒,大便稀、不成形,消化功能差,饭量少; 【血虚】血虚症面色发黄或面白无色泽,口唇颜色淡,头晕,失眠,女性月经失调,皮肤无光泽,指甲苍白。 心血虚:心慌,心烦,失眠,多梦,健忘,面色淡,唇舌色淡; 肝血虚:眼花、干涩,指甲无光泽、色淡、脆而薄,耳鸣,手脚肢体麻木,体形消瘦,女性月经量少,色淡,甚至闭经,失眠多梦,易惊醒; 【阴虚】阴虚症往往表现为体形消瘦,口干、鼻干、咽干,午后发热或手心、足心发热。具体又分为: 肺阴虚:干咳、痰少而粘,或痰中带血、声音嘶哑,盗汗; 脾阴虚:不思饮食,食后不易消化,干恶心,口干、口渴,大便干结,消瘦; 肾阴虚:腰困腿软、足跟痛,手足心热或兼有心烦热,失眠盗汗,遗精,脱发、齿摇; 肝阴虚:头晕、头痛,眼干,怕光,两眼昏花或夜盲,失眠多梦,指甲光泽度差; 【阳虚】阳虚症常常怕冷,手足发冷、发凉,口中无味、不渴,小便色淡、量多,浑身无力,易疲乏等。 脾阳虚症:食欲减退,口淡无味,喜欢热饮,大便稀或含有不消化的食物,伴有水肿,面色虚白,女性白带清稀而量多,甚至胃痛,得温痛减,遇冷加重; 肾阳虚症:腰膝酸困,肢体怕冷,小便清长或遗尿,浮肿(以腰下多见),阳痿遗精,女性表现为不孕或黎明前脐周围作痛,肠鸣腹泻,泻后痛减消失; 【两虚】同时具备两种虚证的表象。 祖国医学认为气、血、阴、阳之间可以互相转化,或者同时出现,也就是说,许多症状不仅见于一个症形,还可见于许多症形当中,需要和其它症状结合起来一起考虑。 灵芝入五脏,补一切之“虚” 中国灵芝入药的历史有几千年之久,就中医辩证看,灵芝可入五脏,补益全身五脏之气,无论心、肺、肝、脾、肾脏虚弱,均可服用。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灵芝的药理成分非常丰富,其中有效成份可分为十大类,包括灵芝多糖、灵芝多肽、三萜类、16种氨基酸(其中含有七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甾类、甘露醇、香豆精苷、生物碱、有机酸(主含延胡索酸),以及微量元素Ge、P、Fe、Ca、Mn、Zn等。所治病种,涉及心脑血管、消化、神经、内分泌、呼吸、运动等各个系统,尤其对肿瘤、肝脏病变、失眠以及衰老的防治作用十分显著。根本原因,就在于灵芝具有全面扶正固本,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巨大作用。它不同于一般药物只对某一方面营养不足进行补充和强化,也不同于一般药物只对某种疾病起治疗作用,而是在整体上双向调节人体机能平衡,促使五脏机能正常化。这是只有灵芝才具有的独特的、优异的功效。 5. 相传唐尧时代的长寿老翁彭祖茹芝饮瀑,隐于此山,生有二子,长子曰“武”、次子曰“夷”,二人开山挖河,疏干洪水,后人为纪念他们,就把此山称为“武夷山”。后来连闽赣边界的大山脉也统称为武夷山脉。 6.出自黄庭坚《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7. 出自作者已亥孟春《山西行》:“北上山西不枉行,吾身岁数会年轻。瑞芝求得延高寿,豈论月亏与日盈”。 还能经常普及一些保健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