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彼得·汉德克《骂观众》:陌生的真实界

 昵称14979747 2014-11-14

“你们应当去发现隐藏在戏剧后面的那个假扮出来的真实。”

彼得·汉德克《骂观众》:陌生的真实界
《骂观众》,[奥地利]彼得·汉德克 著 2013年1月 世纪文景 出品

亚马逊   当当   京东

 

来源:外滩画报    作者:陆晶靖

 

    前几天我去看电影《虎胆龙威》最新一集,出电影院的时候听到路边摊的喇叭里大声放着迪斯科版的“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句子都不通,我不是第一次感到恼火了,但再一想,我刚才看的也高明不到哪儿去。这电影和歌对思维的要求都不高,一个简单的模型,经过一点儿编排加点儿味精,就又成了个新东西。我们很多对于所谓娱乐甚至艺术的消费,很容易掉进这个陷阱。因为不是所有消费者都会对新东西买账,买熟悉的总是更安全,很多人对于“新”的要求就是飙车的地方从洛杉矶换到莫斯科,或者在本来就熟悉的歌里加点儿节奏,好像要告诉你:看!你懂的!我是节奏!你快摇摆吧!


    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里说,大众媒体构建了公众对世界的想象,然后把世界和对世界的审美化图像弄得无法分辨,结果就是人们离真实界越来越遥远,并且还陶醉其中。他的书出版到现在有几十年了,换到今天,他该感叹在互联网环境下娱乐文化愈发强大的传播力。你也许觉得这个世界没有稳定的价值观,飘在空中,但这种轻也会成为许多人心中的沉重。就像《楚门的世界》里的楚门,走到哪儿都有人向他微笑,可他心头却无比压抑。你走进剧场,买票的时候在期待什么?大多数人会说一个愉快的夜晚,那么有各种开心麻花话剧存在;要获得人生教益,那么你在家看扬善惩恶的电视剧也可以。或许是为了获得更为真诚的与演员直接交流的体验——人与人的,心与心的,这不是契诃夫说的第一幕墙上挂着枪第三幕它就得响,当然,它响了会给你一种感觉,就是这个世界是有序的,就算是一张卫生纸都有它的价值,而且有导演、演员、道具等一大堆人在合作保证它会响。可它要是不响呢?是不是感觉不好,有种被欺骗了的感觉?


    这就对了。从这个寂静的、稍纵即逝的瞬间,我们就走进了陌生的真实世界,没有安全感和唾手可得的快乐,它甚至令人感到哀伤。但你不会在乎的,你在生活里已经受够了创伤。彼得·汉德克就在这个世界。《骂观众》的舞台说明开头就写:“当观众们进入那个为他们而设的空间时,他们期待着出现那种演出之前的熟悉的氛围。也许在那大幕之后,甚至还能听到某些物体的响动,这些响动要使观众产生一种舞台布景正在被移动和挪正的错觉。”他故意加强人们对于熟悉之物的期待,仿佛舞台上存在着另一种真实,这里的崇高和优美能治愈人们在生活里的创伤,从而让他们满怀信心地继续生活在外面那无序和充满荒诞的世界里。但随后他用很快的速度充满暴力地打破这种想象:“你们将不会看到一出戏。你们的观看乐趣将不会得到满足。你们将不会看到演出。这里并没有演出。”这有点类似人们在现代美术馆里将要面临的东西,一眼瞧上去不好看,就像表现主义的画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有印象派那么多的观众,它们在激起你除了“好看”之外例如愤怒、迷茫、恐惧这样的反应。不过在美术馆,观众是走动的,时间和空间都不是障碍,你看烦了可以去喝杯咖啡买点纪念品回家,而剧院不行。从传统上来说,观众都聚集在台下黑暗的空间里,是沉默的、匿名的,并且有一种习惯的力量在约束着他们,必须坐在那里不能动,不准迟到也不准早退。在《骂观众》里,他们被这种习惯力量绑在椅子上参与了这场戏剧,被迫和演员合作为正在发生的事产生意义。这样,剧场里发生的事就不是回忆与再现,不再是罐头戏剧,它获得了现在进行时的鲜活力量。灯光亮起,观众们暴露在演员视线下方,因为演员始终在对观众席说话,戏剧内部的视线方向也发生了变化,那些不知所措的观众就像方力钧画的那些空洞人脸,等待被注入意义,而这是不可能的,他们感到被凝视的暴力。


    我以前曾经跟过一个剧团去欧洲演出,在排练的时候上过舞台,那种感受很奇特,站在上面如同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好像周围有幽灵在飞舞。比如说布达佩斯歌剧院,马勒在这里当过艺术总监,也就是说他曾经站在这里谢幕。他去世后当然还有更多好的指挥和演员在这里演出,在这个意义上说,空的舞台就是意义之间的沉默,它参与了和表演的互文。而彼得·汉德克展示出,沉默就是沉默,没有意义就是没有意义,一直以来在剧场里发生的行为有可能是虚伪的,观众只是因为掏了钱才坐在这里,和艺术没什么关系,对于艺术来说,“你们最大的作用是通过省略你们而产生的”。舞台和观众席之间温情脉脉的纽带被切断了,他们同处齐泽克所说的“真实界”这个大荒漠。


    虽然题目叫《骂观众》,但大部分篇幅里,彼得·汉德克还是在试图解释一种新的戏剧关系,对观众的破口大骂集中在将要结束处。观众可能会感觉不快,然后在大幕落下的时候觉得如释重负,走到剧院外面回到自己熟悉的世界,觉得一身轻松,殊不知这里和剧院没有区别,真实界里我们每天都在享受着幻觉,即使被工业污染、垃圾文化和政治丑闻天天欺辱,我们也不觉得有什么难以忍受的,反而会在下一次《骂观众》上演的时候对别人炫耀:“瞧!这个剧我曾经看过!”

 

原文地址:http://www./2013/04/21672.s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