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作为在运河边长大的我,很想为此写点什么。后来终于把思路集中到“苏州的运河遗产包括的四条运河故道和七个点段”上来。在写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时,以从未有过的执着,细细到到地将这个街区的大街小巷走了一遍,发现无论如何我是没办法将所见所感压缩在一篇中了,就有了此篇续集。
平江历史街区中,成片的老房子,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份。据不完全统计,街区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控保建筑43处。我虽是看自然风光胜于看古宅旧居,不太喜欢看貌似相同的老房子的,但要反映平江历史街区的遗产,不将它们反映出来,好像是很不应该的,也似乎有点见末不见本的感觉。
此篇别无多话,仅将上一篇未介绍的补上。相关介绍,均插在图注中。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中,还有两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一是惠荫园。在南显子巷18号,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则升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了。园址现为苏州市第一初级中学。街对面有照壁与门厅相呼应,照壁上的字现在所见是“惠荫书苑”
大门口的壁上,有一幅古惠荫花园的砖雕画拓影。惠荫园原是明嘉靖年间“归氏园”的一部分,园主为退休官僚归湛初。《地方志》记载:“归氏园”的建筑安排及花木栽植方面并无优胜之处,但园多美石,洞石玲珑,世人交口称道的“小林屋洞”为全园的精华,为叠山名家、画家周时臣仿太湖洞庭西山林屋洞设计。园中筑有“米丈堂”,米丈即爱石成癖的北宋大书画家米芾。可见归氏治园深受米丈遗风的影响,重在奇石布置。但古惠荫园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园遭火灾,除小林屋洞外,其余建筑陈设都付之一炬
因是学校,我几次努力都没能进去。在大门口朝里拍了张照片,可以看出,轴线上的建筑,连门厅的话,起码有三进厅堂
最近拜读新浪博友木子的《惠荫园—洞险径危,自然野趣》之文,经同意,借来一张他拍的惠荫园内被誉为“小林屋洞”的假山照片,贴上。谢谢木子先生的支持。(有兴趣的朋友可点击链接,阅读他的原作或其他关于苏州胜景的文章)
园子几经易主。复社成员顾其蕴、韩馨先后购得旧址之东西两部分。东部曾名为“洽隐山房”,西部后易名为“洽隐园”。洽隐园后又归安徽人倪莲舫所有,并改名“皖山别墅”。同治三年,江苏巡抚李鸿章将入官的听王府改建程学启祠,由淮军将领张树声、刘铭传等捐资购地。其范围南至南显子巷照壁,北齐悬桥巷河沿,东界道义街,西接民房。程祠在其南部居中。同年,在祠东筹建安徽会馆,李鸿章率先捐资。五年,在祠后得倪氏洽隐园,扩修为蕙荫园,作皖人游息之所。故我们今天在一初中东侧,能见这个“安徽会馆”的砖雕门楼。据称,全盛时“共屋二百数十楹”
另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潘世恩宅,在钮家巷口,苏州人俗称“状元府”、“太傅第”。潘宅建在这处地方还有个有趣的故事:潘世恩原居苏州玄妙观西之马医科,相传他在高中状元后,有一次皇帝召见,问及家居何处,他一时惶恐误说成了“苏州玄妙观东”。一言既出,为避“欺君之嫌”,急命家人速购观东宅第,于是买下钮家巷凤池园西部作“状元府第”
潘世恩(1769~1854)清朝大臣。初名世辅,小字日麟,字槐堂,一作槐庭,号芝轩,晚号思补老人,原籍安徽歙县大阜,生于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历任侍讲学士、内阁学士、户部左侍郎等职。据说林则徐就是他在八十高龄时向咸丰皇帝推荐的人才之一
资料有:宅坐北朝南,原为三落六进布局,现存三落四进,约占地2l35平方米。原来有三座精美的砖雕门楼,“鸳鸯厅”、“纱帽厅”也显示出苏州“贵潘”中首屈一指的气派。现在已修复了,惜为会馆之类的,外人不得入内。苏州博友东徐一小草有《探访潘世恩宅》,是该宅修复中的所见,感兴趣的朋友可点击链接进入一读
潘宅之东现拆空了。更东,还有一幢未被拆光的建筑。光看横倒在地上的石柱,就能想象出当初这些老建筑的取材是多么的考究
在肖家巷接近平江路南段的巷北,你能看到修复一新的粉墙与一个不算太古太精的石库门,平时是闭着的。里边是易地重建的丁宅。丁宅原在长发商厦东南的大儒巷内,原先是一座明清风格的、七进的大宅。因年久失修,仅剩四进。因原地环境不适宜复建,移建过来的,应该也是文物保护的一种尝试方式
它的前门在大儒巷东段。现由王小慧艺术中心入驻。王小慧,女,1957年出生于天津,旅德华人艺术家。1986年获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学硕士,后赴德国留学,自此旅居慕尼黑。从1991年起先后在世界多家著名出版社出版过20余种个人摄影集和书籍,其中影响最广泛的为2001年在英、美、德国出版的肖像摄影专集《从眼睛到眼睛》和中文版《我的视觉日记———旅德生活十五年》(此书获上海市优秀图书奖),以及观念摄影系列作品集《花之灵》、《本质之光》
同样已获修复的名人旧居还有南显子巷的潘祖荫旧宅
“探花府”。他中过探花,其收藏的国之珍宝“大盂鼎”和“大克鼎”最孚盛名。其祖父就是前文有述的潘世恩
现在经营着“花间堂”,一处品茗就餐的优雅去处,主轴线上进去有五进,虽新些,古韵还是寻得到些许,还好在不消费也能进去拍拍照
探花府之西,也是潘家的祖产,是正在启动改造的下一期项目。拆到一半,有点满目疮痍的感觉。有人总是对新复建的东西不入眼,理由是修旧不如旧。但我认为那个“旧”字只是个度的大致标准,无论如何也做不到与原貌完全一致的。不改造更不入眼,最终的结局便是自生自灭,故应该对改造抱有宽容的心态
居住在里边的住户告诉我,早时牌坊、砖雕门楼都有,且十分精美。文革中毁了大部份,住入租户后房管维修时又改变了许多房屋的结构。这是残存的一块砖雕,记年为嘉庆戊午年三月
顾颉刚故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前知道在悬桥巷,可我在这条巷子走过不下几十回,却从来没见过。原来是在悬桥巷一座小桥上南的顾家花园4号至7号。顾颉刚(1893年5月8日-1980年12月25日),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中国历史学家、民俗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古史辨派代表人物,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之一。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部,历任厦门、中山、燕京、北京、云南、齐鲁、中央、复旦、兰州等大学教授,中山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主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等职。1949年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著有《秦汉的方士和儒生》、《三皇考》、《史林杂识初编》、《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等
顾家花园北端,悬桥河与悬桥巷是平行的。街区中这样的小河,这样的风貌尚存不少
中和堂汪宅,位于东花桥巷33号,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门边的简介牌上记录着:此宅建于清初。宅坐北朝南,共有三路六进,西部原为义庄,现存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中路第三进大厅即主体建筑中和堂,为清代早期建筑,面阔三间13米,进深七檩9米,扁作梁架用材粗壮,山雾云雕刻精细。前有翻轩,后置白漆屏门。宅内现存三座砖雕门楼,分别建于康熙、乾隆、嘉庆年间,保存完好,图像鲜明生动,尤以中和堂前门楼为代表,是苏州现存不多的清代早期砖雕精品。遗憾的是大多数上了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内,还住着住户,无法进入一睹
这棵石榴有点年代了,果实累累。中国古代民俗中石榴是多子多孙的象征。这是我在宋宅内的庭院中拍的
宋宅在曹胡徐巷76、80号,为清代建筑,现存坐北朝南二路
西路住着不少人家,大门有时不关,可以进去看看
东路面阔三间12.8米,进深七檩11米,扁作梁,楼下船棚轩,斜铺方砖地面,青石雕花鼓墩。民国时属宋姓律师。现在还居住着宋氏的后人,独门独户。大厅后边有白漆的墙门,看着很亲切。我家老宅客堂后也有白漆的墙门,不过只有6扇
斜铺的方砖地坪
厅前两踏步,也与我家老宅一样
前面还有一个不小的园子。宋先生不无遗憾地说,当初受冲击,部份作了公房,后来落实政策才收回来。园子与前庭之间原有砖雕门楼,可惜被毁了。(在此向允我参观拍照的宋先生一家致谢)
上一集中我贴出的关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简介翻拍图中,第四节末有这样的文字:“苏州历史上的石拱桥,后为便利交通大都改为了平桥。只有胡厢使桥原貌未改,成为古城内仅剩的七座拱桥之一。从平江路‘双桥’沿胡厢使巷往东数十米的中家桥北堍,面河耸立着一座石牌坊,由此又成一道已甚少为见的桥坊景观”。我也将之拍了来。(不过这段距离远不止“数十米”)
游人们到平江路来,惦着和首先欣赏的是她的小桥流水
还有许多朋友,也许是向往苏州古老与时尚的交杂,在一米阳光中,置身在园林般的环境中,听一曲评弹,享一杯好茶,圆一个许久了的梦,是非常正常、应该和可以理解的
我也非常赞赏这些年轻的喜爱古建筑的朋友。但若没有时间与条件,看到的将只是外貌
就如这许许多多尚存的建筑一样,历史文化有时显得有些苍老与枯燥
美眉伫立在老墙外,那终究只是墙外的风景。而且,更多人的目光也许不在老墙上
如果您有机会像我一样深入到老屋中去,见到这一幕,您也会感动的。您会想起从前的家,想起丫丫学语时“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的童谣,想起守岁时《常回家看看》的那支歌,联想起这位年迈奶奶曾经的青春。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底蕴,在这里,仿佛见到了一个象征与缩影……
(未来的一周,我有许多事要做,可能没有时间上博,回访回评会滞后,敬请谅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