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里不可不知的秘密 +看中医之前的准备、煎药方法、服药方法和禁忌、好转反应等,请务必重视 中药方剂是中医治病的重要工具。但大多数老百姓对中药方剂缺乏必要的认识。 所谓中药方剂,是按照一定的医理,把不同的药材组合在一起,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一个方剂,可以有若干味中药,少的一两味,多的几十味。多味药组成的方剂里面,每味药在方剂中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即中医方剂学中“君臣佐使”等等讲究。 关于经方 所谓经方,就是经典的方剂。具体指中医经典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面的方剂。这两部书是中国医圣、汉朝的张仲景所著。其中的方剂,是另一部中医经典汤液经中的方剂。汤液经是中国数千年乃至上万年前以来积累的优秀方剂的汇总,是绝对行之有效的好方子。所以说,经方都是经历千万年的检验,确定行之有效的好方子,配伍极其精当,用药极其简练,疗效极其明显。只要诊断正确,选方正确,经方就绝对有效的。相对于经方而言,时方或偏方都存在这样的弊端:诊断也准,,选方也对,但是吃了就是没有效果。而经方就不存在这种情况。 经方往往都配伍非常精炼,一般都是三五味药、七八味药,十味药以上的方子比较少。而时方的配伍就显得比较啰嗦,一个方子往往十几味药甚至更多。 再者,经方的剂量往往都比较大。按照近年来的考古成果证明,经方里面每味药的剂量一般都是二到四两,汉代一两相当于15.625克。所以,每味药的现代剂量相当于30-60克。但是,一般时方的剂量,往往只是3-9克。(其实,现在很多中医开经方,也往往只开到3-9克。)这样的剂量,要想得到明显的效果,简直是做梦。 关于剂量,本人另有专文论述,请参阅: 经方剂量的把握不守祖训是中医疗效下降的重要因素 经方剂量的把握不守祖训是中医疗效下降的重要因素 经方剂量到底是多少? 中医有句名言:剂量乃仲景不传之秘。可见剂量对疗效的重要性。 但是,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明明白白标明了剂量,何来不传之秘的说法? 中医方剂剂量的混乱,其实是一千多年以来战乱和历史沿革导致的。直到明代李时珍著述《本草纲目》时,说:“汉之一两,今用一钱可矣。”可见李时珍并没有经过仔细的考证(当然他也没有条件考证),而是根据经验和当时社会的流行做法,做出的一个权益之计。但是这一权益之计,被后来者当做定法,成为铁律,以至于完全背离仲景和经方的本意和本来面目,造成如今中医疗效极差的可悲现实。 可喜的是,现代考古学已经发现了汉代度量衡的实物证据,因此,伤寒论经方的剂量问题已经变得明明白白,毫无疑问了。 具体的考证方法和过程,那是考古专家的工作,这里不做多说。兹据柯雪帆教授归纳整理的资料并经反复称量核实,摘要如下。 斤=250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 两=15.625克升=液体200毫升 合=20毫升 圭=0.5克 龠=10毫升 撮=2克 方寸匕=2.74克 金石类药末约2克 草木类药末约1克 一钱匕=1.5-1.8克 一铢=0.7克 一分=3.9-4.2克 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一升=50克 葶力子一升=60克 吴茱萸一升=50克 五味子一升=50克 半夏一升=130克 虻虫一升= 16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中者1枚=15克 强乌头1枚小者=3克 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平均15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 竹叶一握约12克 现代中医用药乱象 尽管考古学已经得出了明确的结论,但是这个结论显然来得太晚了,因为国家药典已经对中药的用量做出了规定,而这一规定是根据明清以来中医用药习惯确定的,而这种习惯用量,远远低于治病的要求,尤其是对危急重症,更显得杯水车薪。众所周知,仲景乃医中之圣,伤寒乃方书之祖。药量的确定,尤其是经方药量的确定,应该以伤寒论的药量来确定。因此,用量不足的问题,成为现在中医疗效不佳的普遍原因之一。 《伤寒论》方剂药味数分布于1至14味间,平均每剂4.2味药,最多不超过14味,28味药的处方占了90%。 与经方明显不同的是,现在临床单味药剂量减少,药味增多,现代中医汤剂处方的平均单剂药味数是经方的3倍以上。2007年9月至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随机抽取9个科室100首汤剂处方统计,平均单剂药味数为18.28味,药味分布于1622味。而文献报道现代中医汤剂处方平均单剂药味数为15.55味。 为什么现代中医处方那么庞杂?因为药典规定的剂量太小,无法取得疗效,因此医生只得以增加药味的方法来提高疗效,但却又因为药味庞杂而影响了药效的发挥,实在是无可奈何。 相反,采用伤寒论经方剂量开方治疗,疗效则普遍较好。李可坚持用伤寒论经方用量(一两=15克)而获得盛誉,国医大师邓铁涛用250克黄芪治疗重症肌无力更是传为佳话, 当代中医大师对经方用量的解释不能自圆其说 经方用量自然是历代伤寒学派中医的研究重点,但还原经方用量原貌者实为凤毛麟角。但历代伤寒大家的疗效普遍很好,均取得举世公认的疗效,这是为什么?因为经方之所以成为经典之方,与其药味配伍精当、药量把握适当等诸多因素有关。经方使用得当,即使药量少一些,也可以取得相当不错的疗效。但要解决疑难杂症,药量是否恰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于经方用量的解释多种多样。现在比较著名的,比如著名伤寒大家胡希恕老先生,仍沿用“古之一两今之一钱”的说法,按一钱=3克计算,经方一两相当于现代3克。如桂枝汤,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换算过来相当于9克。但是其中大枣12枚,这个是不需要换算的。如果桂枝芍药生姜等都是9克,大枣12枚的话,应该说其中大枣的成分是最多的了,这个方子可以说就是一锅大枣汤,算不上桂枝汤了。当然他用桂枝汤,大枣往往只放三五枚,并说伤寒论里面的方子,一个方子是三次治疗量。但这三次治疗量不还是一天的量吗?现在换算后的方子不也是一天的量吗?这就可谓自相矛盾了。 当代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著名中医郝万山在学术上承认现在考古学的结论,认为经方一两相当于15克左右。但是他也说经方一般是三次治疗量,比如桂枝汤中桂枝三两,相当于现在的45克,但分三次治疗量,一次只有15克。但是,古代45克即使分三次治疗量,毕竟是一天的治疗量。现在一般方剂用9克,也是一天的治疗量,而且往往分三次服用,即三次治疗量。但以一天的治疗量来算,现在的用法连古代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郝万山老师尽管在学术上承认一两为15克,但是实际应用中并没有坚持这个观点,而是沿袭习惯用法,比如桂枝汤仍然是桂枝9克芍药9克等等。可谓说一套做一套,不足效法。 动不动就吓唬人是某些大师的惯用伎俩 北京中医药大学一位资深的温病学教授,老中医刘景源,也是沿袭“古之一两今之一钱”的做法,当然在温病派里面,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温病派一贯主张用药轻灵。但作为一代宗师,应该有包罗万象的气度,不应该信口开河,对与自己不同意见者施以棒喝。 前不久一位大连患者找刘教授看病,患者出示曾经服用的药方,其中干姜等用量为20-30克。刘教授就信口说道,用量太大,恐怕伤肾,建议检查肾功能。但是患者回来检查了肾功能,却一切正常。 不知道刘教授有关干姜用多了会伤肾的说法源于何处,到底有没有依据?如果有依据,那么患者“大剂量”服用干姜数月,为什么没有出现肾功能损伤? 翻开伤寒论看看,干姜用至1两乃至四两的例子比比皆是,按一两等于15克换算,就是15-60克之间,20-30克的用量,完全在正常范围。不知道刘教授所谓的最大剂量应该是多少? 再说,古人是把姜作为日常食物来吃的,论语就说,孔子不撤姜食。可见经常吃姜,大量吃姜,古已有之,没见哪个人是因为吃姜而伤了肾的。笔者本人更是经常吃姜,有时一顿吃姜相当于鸡蛋那么大一块,自认为还没有伤肾,不知道刘教授又当如何解释。 有些所谓的大师,自己治病没有多少疗效,却热衷于信口开河,打击异己,实在令人鄙视。 位高名气大,疗效就好吗? 笔者在北京混了多年,名气很大的医生也见过一些。但是,总体感觉名气大小,和疗效关系并非线性函数。 其实这个现象,也是古已有之。古代历朝都有太医院,太医院里应该是人才济济。但是,历代名医,有几个是太医院里的?少见。偶尔进太医院捞点外快,镀镀金的有之,一辈子呆在太医院而名垂千古的,一个也没有。为什么?因为太医院不可能出名医。 太医院为什么不能出名医,我另有文章论之。 这里要说的是现在的情况。现在所谓中医最高殿堂,各大中医院校乃至中医科学院,有名气的中医可谓多如牛毛,但真正凭疗效打出名气来的,可谓凤毛麟角。 究其原因,是因为位居高级学府、知名医院,患者是源源不断的,不需要你有多高疗效,就有足够的客源。你多治好一个患者,对你的名望没有多少增长,但你治坏了一个患者,弄出一个医疗纠纷,就可能官司缠身多年,一屁股稀屎擦不干净,你在单位就很难抬头。孰重孰轻,长脑子的都明白! 所以,一个医生,一旦进入高等学府、顶尖研究院所、知名大医院,他要做的,就是熬年头,混职称。只要不出大问题,他的人生就注定票子、房子、车子,一样都少不了。所以,他们开方,都是四平八稳的,能不能治好病不好说,但肯定吃不死人。 作为患者,你是想四平八稳地维持现状呢?还是想快点痊愈呢? 当然,经方里也有剂量非常轻微的方剂,比如五苓散、四逆散等方剂,用量都非常少。但这种情况是非常少见的。 关于时方 所谓时方,是相对于经方而言的。经方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的、来源于千万年以来的经验效方;那么,时方则一般是汉代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众多医学家新编的方子。即,医圣张仲景之后的各位中医名家,新创的方子。虽然是“新创”的,但很多方子流传至今,也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应该说,这些时方,虽然是出自不同人之手,但很多方子经过长期实践证明,的确安全有效,所以流传上千年依然没广泛应用。所以说,时方中,的确有很多非常好的方子。我们现代中医开方,大多数都是以古方为依据,为基础,根据具体病情的不同,进行适当的加减调整。虽然我们每一位有经验的中医,都可以根据医理,自创一些独特的方子,但这些方子的效果往往并不十分乐观。所以,高明的中医其实并不刻意去创新。就象孔子,虽然被称为圣人,但他坚持“述而不作”,只是继承和发扬古代优秀的文化,而不去搞什么创新。为什么?因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中,很多方面都已经高度发达,甚至已臻完美。把这些完美的瑰宝弃而不用,而搞什么创新,不是愚蠢,就是装愚蠢。 应该说,时方中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好方子。但是,真正的优秀的方剂,并不太多。大多数的时方,都不值得恭维。或者适用范围有限,或者疗效缓慢而不明显。相对而言,经方只要辩证正确、选方正确,就不存在不出效果的可能。所以,经方与时方相比较,经方是有着明显的优势的。 经方是经典的方剂,是千百年来备受推崇的方剂,是中医唯一的一位医圣张仲景著作里面的方剂,因此是中医中药中最优秀的方剂,是绝大多数所谓的时方根本无法媲美的方剂。 所谓时方是怎么来的? 时方是历代医家根据医理和自己经验创新出来的。但是,这些医家是怎么创新的呢? 古代医家的创新,和现代的一些所谓的创新完全不同。现代的所谓创新,往往是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来创新,或者是对类似药物的简单罗列,没有君臣佐使的配伍,也没有传统中医理论的依据。 但是,古代医家的创新,往往都是有很深的中医传统理论依据的,有君臣佐使的配伍讲究的。因此,时方中有不少经过千百年的临床检验,都是行之有效的。 举例说,我们现在特别常用的中成药,逍遥丸和加味逍遥丸(加味逍遥丸又叫丹栀逍遥丸),这两个方子,其实来源于伤寒论里的小柴胡汤这个经方。 我们先看看这三个方剂: 柴胡、当归、白芍、炒白术、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逍遥丸 柴胡、当归、白芍、炒白术、茯苓、炙甘草、薄荷、 生姜、牡丹皮、栀子。丹栀逍遥丸 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小柴胡汤 显然,逍遥丸和丹栀逍遥丸,只有两味药的差别,即逍遥丸里面没有丹皮和栀子两味药,这两味药主要的功效是清热。也就是说,逍遥丸的清热功效不如丹栀逍遥丸,其他的功效则是相近的。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的经方,主要用于少阳病,和解少阳,兼以健脾养胃。丹栀逍遥丸也是疏肝解郁,健脾养血的,二者功效接近。就具体成分而言,柴胡是两个方子里都有的,是疏肝解郁的主药;小柴胡汤里的黄芩是清少阳郁热、通利三焦的主药,丹栀逍遥丸里面用丹皮栀子代替,功效接近,但相对缓和一点;小柴胡汤里用人参、半夏、炙甘草三味药,主要是用来健脾胃的,丹栀逍遥丸中用白术、茯苓、炙甘草来代替,功效接近,但相对缓和了不少;两个方子中都有生姜,但丹栀逍遥丸的用量远远低于小柴胡汤;小柴胡汤中用大枣,有健胃、养血的功效,丹栀逍遥丸中用当归、白芍代替,养血柔肝功效似有增强,但用量远远不如小柴胡汤中的大枣;丹栀逍遥丸中有薄荷,用以清热兼助柴胡解郁,但其柴胡和薄荷的用量总和,远远比不上小柴胡汤中的柴胡用量,功效更不可同日而语。可见,丹栀逍遥丸一方,显然是借鉴小柴胡汤的配方原理,但是功效要小的多,缓和的多。 一般而言,时方功效之弱,见效之慢,是其通病,远远比不上经方见效之快,功效之强。 事实上,丹栀逍遥丸和经方中的柴胡桂枝干姜汤也有一比,但丹栀逍遥丸的配伍就更差了,完全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由此可见,时方往往都是借鉴经方而来,但功效相对较慢。这很大程度上与后世医家对经典研究未深,辩证不够精当有关。因其辩证不准,所以不敢放心大胆地使用经方,只要按照经方的立意,换一些功效缓和的药物,虽然不能立竿见影,但也不至于出太大意外。 所以可以说,秦汉以前的中医总体是呈发展趋势的,秦汉以后总体呈现衰退趋势。近千年来,中医不但没有太大发展,反而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建国之后,近些年来,中医水平的衰退更是令人痛心。 关于偏方 中医方剂,有一些是被中医学术正式认可的方剂(包括经方、时方),也有一些是不为中医正统的学术所认可,但民间应用有一定疗效,这样的方剂被称为偏方。偏方中,如果临床应用确有明确的疗效,被广大中医师所认可,那么这样的偏方,就可能被“扶正”,成为应用广泛的正式方剂。由偏方转正的方剂,在中医方剂里面有很多。但更多的偏方,则因为功效不明确,而未被广大中医所认可,只在民间有限地流传,虽然偶有被治愈者,但经不起临床验证,因此请大家选用偏方时一定要谨慎。 我们知道,中药都有一定的适应证,用对了就有疗效,用错了,不但没有疗效,甚至可能出现不良反应或病情恶化。因此,吃药一定要谨慎。 吃药如此,吃饭也是如此。因为中医看来,药食同源,食物和药物是没有严格区分的。虽然不能把所有的药物都当食物,但所有的食物都有一定的药用功效,则是不争的事实。 同理,偏方也有一个对症与否的问题。因此,偏方也是不能随便吃的,如果不对症的话,肯定要出问题的。 很多人片面迷信偏方,认为偏方治大病。其实,我们绝对不否认偏方有疗效,但我们绝对不能迷信偏方的功效。如果偏方真的疗效好,它早就被大多数中医所接受,怎么可能作为“偏方”在民间默默地流传呢? 关于秘方 所谓秘方,就是秘而不宣的方剂。经常听说某某有祖传秘方,专治某某疾病。也有人迷信这个,到处打听所谓秘方偏方,寄希望于秘方偏方的神效。 其实,我是很怀疑所谓的秘方的。张仲景被称为医圣,他有那么多、那么神效的好方子,他为什么不秘密地传给他的儿孙呢?要知道,古人是非常希望后世儿孙永远富贵安康的啊。所以,皇帝总是把帝位传给子孙,高官也希望爵禄世代相传。那医生怎么不想着把吃饭的家什传给子孙呢?他们当然也想。 但是,医术不是那么容易就学会的,需要有很高的灵性、悟性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才能学会学精通。所以,老子是名医,儿孙未必都能成为名医。中国人很迷信祖传中医、中医世家的,甚至有”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的说法。但是,我们现在能简单的所谓中医世家,都传了多少世?三世的算比较久的了,四世的就比较少了,五世六世就算凤毛麟角了。 如果中医一定是世家才好,那么为什么张仲景没有把医术祖传下来呢?孙思邈为什么没祖传下来?李时珍为什么没有祖传下来?历代名医数不胜数,为什么都没有祖传下来呢? 可见,中医是很难家传的。没有悟性的人,根本就学不了。 正因为如此,古之大医都会把自己的心得领悟、经验体会,写成书,公之于众。谁想学,有条件学,谁就可以学。所以,中医医术就生生不息地流传下来了。 任何一个有真正能力的医生,都不可能守着某个所谓的秘方混日子的。因为好方子有的是,只要你会用,就一定能得心应手,效如桴鼓。 任何一个守着所谓秘方混日子的医生,都不可能是伟大的医生。一般来说,靠秘方生存的医生,都是很鄙陋的医生,只会用这几个秘方而已,除此之外,再也不会别的东西了。所以他们就把所谓的秘方看得很重,因为那是他的饭碗,他丢不起。 所以,我们根本就不必迷信任何所谓的秘方。我们有那么多神效的经方,有那么多效果不错的时方,完全够你用的了。 关于现代中药厂的所谓“新药” 中药方剂除了上述经方、时方、偏方等分别之外,还有一种方剂,就是我们现在的制药厂,为了出产新产品,而开发创新的所谓“新药”。绝大多数所谓的新药,都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七拼八凑而成的,到药品食品管理局去申请一个批号,就可以堂而皇之地上市圈钱了。 这些所谓的新药,都是没有任何古方(无论经方还是时方)作为底方或依据的,要么是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而推出的所谓新药,要么是经相同、相近功效的中药拼凑罗列在一起而推出的所谓新药,其中也没有所谓君臣佐使,也没有所谓的古方依据,其实质与现代的西药并无差别。 为什么这种胡乱拼凑的东西能被批准,因为主管部门也是受现代理念束缚,认为创新的,就是好的。殊不知,创新对于中医来讲,简直无异于自杀。因为古代中医已经发展到近乎完美,抛弃这些瑰宝而搞所谓的创新,简直就是儿戏。如果七拼八凑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古代那么多名医名家,得创造出多少所谓的“新药”出来啊?但是,历代的医家创新的所谓时方,经过长期的时间检验,疗效往往并不理想。同样的道理,现代的药厂搞出来的所谓新药,真正的好东西要比凤毛麟角还要稀罕。 怎样选用中成药? 现在的中成药,可谓是鱼龙混杂。当然,就生产工艺、卫生标准等而言,主管部门监管比较严格,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但是其疗效差别就太大了。生产标准,都只是最低限度,是及格线,一般都可以达到。但实际功效则天壤之别。 因为中成药的生产,是对药材的加工。药材的产地、种植方法、品种、加工、储藏等等,对药效的影响极大。因此,生产出来的成品,功效差别就太大了。 现代的农民,为了增加产量,增加收入,会偏爱所谓的新品种。而新品种重点在于提高产量,而不是提高功效。比如我们常吃的萝卜,过去的萝卜多大个?现在的萝卜多大个?过去的萝卜什么味?现在的萝卜什么味?很明显,现在的萝卜个头大了,外表光鲜水灵了,但是味道差了。也就是说,虽然产量增加了,品相好看了,但是,有效成分反而降低了。 中药的种植也是这样,产量也大幅度增加了,但功效反而降低了。 而且,我们还知道,凡是用来做深加工的原料,都是不好的,等级比较差的。比如水果,饮料厂、罐头厂、果脯厂买去的,都是窟窿疤瞎的、歪鼻扯淡的。因为经过深加工之后,消费者完全看不出原样了。相对来说,供应到市场的,都是比较好看一点的。 同样的道理,制药厂拿去做中成药的,也都是药材中最差的,最不上档次的部分。因为深加工之后,谁也不知道原样是什么样子了。当然,即使是用最差的原料,生产出来的成品,仍然是合格的产品。因为国家标准,都只是及格线。及格,那是很容易的事情。 现在很多人说,吃中成药吃了很久,都不见成效。除了方剂是否对症、用药剂量等因素之外,中成药的原料、加工等,都是重要因素。 我们已经知道,中药方剂分经方、时方等,很多类型。最好的当然是经方,有些时方也相当不错。但现代药厂生产的药,配方来源不一。经方时方的药,一般都有生产。但因为这些古代流传下来的配方,没有知识产权,任何一个厂家都可以生产,因此,价格就比较便宜,所以,绝大多数药厂,都不会把这些配方的药品当做主打产品来生产,因为价格地,利润少。但一般都会生产一些,目的主要是为了占领市场。如果不生产这些药,经销商就会寻找其他厂家进货,那么这个经销商就时刻有被别的厂家撬走的可能。所以,经方时方的成品,一般厂家都生产,但都不把它作为主要产品。 什么样的药会当做主打产品呢?主要就是一些所谓的新药。也就是自己厂家的一些技术人员,根据药理学研究,或者把一些功效相近的药材罗列在一起,作为一个新配方,去药监部门申请一个新品批号。那么这个产品他就有知识产权了,只能他家生产,别人家不能生产,因此他就有定价权,价格就比较高了,利润也就来了。 因此,现在药厂都把重点放在所谓的新药上。广告、营销策略等等,也都偏重于这些新药。但这些所谓的新药,从配方上讲,往往都是杂乱无章的,不值一提的;从功效上讲,效果往往都不明显,即使有点功效,往往也是以牺牲整体体质为代价的。也就是说,症状减轻了,但是体质下降了,得不偿失。 不仅药厂偏好所谓的新药,药店也偏好所谓的新药。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和药厂的理由是一样的,因为大家的兴趣是一致的,都是利润为导向的,新药的利润高,当然喜欢买新药了。 但是,药店也不会完全不买古方药,因为古方药虽然利润低,但是走量大,是抓住低端客户的主要工具,尤其是年老体弱者,常年需要这些药。 由于新出的药,因为没有足够长时间的临床检验,疗效到底怎么样,完全没有充分的依据。有没有毒副作用,有多大毒副作用,也没有足够的临床依据。很多所谓的新药,若干年后被证明是有害的,不得不明令禁止。这种事情无论国内国际,都是层出不穷的,不能不引以为戒。 但古方药,出现这些情况的就很少,非常少。因为古方药是经过千百年的临床检验的,是行之有效和安全的。 那么作为一个患者,最好是找医生开方,吃汤药,这样方剂一般更贴近你的体质,效果会更好。当然,这还要看你找到的医生水平如何。 如果吃汤药不方便,选择中成药的话,最好是选择经方药,其次是选择时方药,总之,以古方药为主。 绝对不要选择所谓的新药,我不是为了和药厂药店唱反调,我只是不希望我的朋友们做小白兔和小白鼠。至于别的人,没有缘分接触我,没有缘分看到我的文章的人,他做不做小白鼠和小白兔,那是他的造化。 药店里常见的古方药有哪些?下面简单罗列一些,仅供参考。 常见的经方中成药: 桂枝茯苓丸,大黄蛰虫丸,理中丸,附子理中丸,金贵肾气丸、六味地黄丸,小柴胡颗粒,麻子仁丸。 常见的时方中成药: 柴胡舒肝丸,逍遥丸,丹栀逍遥丸,藿香正气,二陈丸,荆防颗粒,四物颗粒,龙胆泻肝丸。 看中医之前的准备、煎药方法、服药方法和禁忌、好转反应等,请务必重视 看病之前的准备 中医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的国粹。中医主要的诊疗手段是望、闻、问、切。为了让医生获得真实而准确的资料,找中医看病前,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不要化妆 望神色是中医望诊中的主要内容,所以一定要让中医看到你的“本来面目”,在看病前不能擦胭脂、抹口红、画眼圈、涂指甲,以免掩盖病情,给医生的诊断带来因难,甚至作出错误的判断。 二、不要吃染舌苔的食物和药物 三寸之舌是中医窥探五脏六腑的一面“镜子”,而舌诊则必须防止染苔造成的假象给诊断带来失误。如你在就诊前刚喝过牛奶或豆浆,就可能给医生望诊造成误差,因为牛奶和豆浆容易使舌苔变得白腻;如果在就诊前刚吃了葡萄、杨梅、乌梅、橄榄等,也容易造成偏差,因为这些食品容易使舌苔变黑;而咖啡、蛋黄、橘子以及黄连、维生素B2等,则可能使舌苔变黄。此外,进热饮如浓茶和果汁等,可使舌质变红;鼻塞和张口呼吸的病人舌面多干燥也要注意。所以,患者在就诊前要注意不要进食容易染苔的食物,也不要刮舌苔。而医生如见到舌苔突然变化或舌苔与病情不符时,要注意询问病人的饮食及服药情况,防止染苔造成的假象。 三、不要使用香水等气味浓烈的护肤品 嗅气味是中医闻诊的重要内容,很多中医可从患者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味诊病。如果患者在就诊前吃了大蒜,用了香水,用了气味浓烈的护肤品或洗浴时用了香波等,就会影响闻诊的准确性。所以,不要在就诊前洗浴,不要吃大蒜等食物,更不可使用香水、香精与香料等。 四、实事求是的态度很重要 问诊是中医诊病获取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方法,所以患者一定要实事求是,详细认真地回答医生的提问,绝不可隐瞒病情,讳疾忌医。特别是女性的某些隐私,凡关系疾病诊断时,一定要向医生讲真话。 五、不要做剧烈的运动 脉诊是中医诊病的重要手段,所以在看中医前不可做剧烈运动,若刚参加运动、长途步行或爬楼梯后,则需休息一定时间待脉搏平静后才可让医生诊脉。此外,饱食、饮酒或情绪过于激动,这些因素均可使脉象快而有力,掩盖真实的脉象。所以,情绪波动之后或刚吃完饭、喝完酒,不可立即去就诊。 熬药的注意事项 中药熬制之前,都要用冷水浸泡。时间最少30分钟,多则几个小时。以便药材浸入足够水分,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析出。 熬药用的锅,用普通做饭炒菜的锅就可以,没有必要非用砂锅。如果药材中的成分都是动物药或植物药,用铁锅、铝锅、电饭锅均可;如果其中有矿物药,那最好用砂锅,以免矿物药与锅发生化学反应。这一点可以向医生问清楚。 熬药前加水,以药材多少和熬制时间等决定。加水后用筷子搅动,感觉比较容易搅得开,水量算是比较合适。当然,你想更多地析出药物成分的话,就多加些水。 熬药一般熬两遍,兑在一起,分次服用。没有必要熬三遍以上,因为药效成分已经很少了。 熬药时,先大火烧开,然后再慢火煎熬。一般第一遍慢火熬30分钟,第二遍慢火熬20分钟即可。 药物中如果有需要先下或者后下的药物,请遵医嘱。如果有附子等,要先煎1-3小时,甚至更久,以保证安全。 服药的注意事项 服药时,要根据医生的医嘱服用。一般来说,清热的药物,可以冷服;温阳的药物,必须温服;一般的药物,没有多少硬性的规定,但以温服为佳。 一般来说,治疗上焦毛病的药物,可选择饭后服用,药物可以停留在中上焦更久一些;治疗下焦毛病的药物,可选择饭前服用,药物可以更快地抵达下焦。 一般用于攻邪的药物,可以急服、顿服,以便药效集中,有利于祛邪。用于补虚的药物,一般可以分次服用,这样身体会更容易接受药物,而不至于发生服药后不舒服的反应。 一般而言,服药不要太急。因为喝得太急,大剂量的药物突然进入胃中,胃会受不了。所以分次慢服最好。当然你可能嫌药苦,那就加点糖或蜂蜜等调味。除了极少数的用于攻邪的方剂不适合加糖和蜂蜜之外,大多数方剂都可以加。 把药汤用开水稀释了,味道一般不再很苦,当茶水慢慢饮用,是我们服用一般的补益剂的最佳选择。 饮食及生活宜忌 关于服药后的饮食禁忌,其实多数都不是专门用于服药期间的,而是针对你的体质而定,比如你是虚寒体质,就不适合食用生冷、油腻、粘滑、恶臭等物,你是热性体质,就不适合食用辛辣、油炸、温燥类的食物。这都是根据体质而定的一般养生规律,服药期间如此,不服药的时候,也应如此。 食物的性味等等,非常庞杂。一般来说,蔬菜水果类的东西,寒凉的居多;日常用于调味的东西,比如花椒、茴香等,多数温热。所以,我们做菜,一定不要忘记放调味料,以便综合蔬菜的凉性。 体质虚弱者,不宜行房,最好有所克制。因此,体弱服用补养类药物者宜禁止行房。 体质偏弱者,服药期间不宜高强度工作,不宜熬夜,不宜生气上火。不宜在过冷或过热的环境中久留。 保持环境干燥温暖舒适。要经常开窗透气,勤晒被褥。 注意避风保暖,及时增减衣物。晚上睡觉一定不要开窗,或者不要当风而卧。 服药后正常的好转反应: 人的体质或身体机能由不好转好,或人体在排除毒素时身体的反应,所以又称为好转反应、排毒反应或者调整反应。中医称之为瞑眩反应。这种反应是暂时性的,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发生,也不是只发生一次。 瞑眩一词最早来源于《尚书·说命篇上》:“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 瞑眩反应并非必然发生。当服用药物后,出现睡眠品质提升,精神旺盛、生理时钟变规律、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强、感冒减少等,属于体质正常好转,而没有发生瞑眩反应。 什么情况下容易感受到瞑眩反应 1、过敏性体质。 2、体内化学物质积累过多。 3、五脏机制有异常迹象。 4、免疫力增强与疾病或病变细胞对抗时。 5、以前发生的内伤、运动伤害、车祸伤害。 6、病重药轻,药物不足以驱除病邪。 产生瞑眩反应的 原因 1, 腹泻(有些人会腹痛) :体内废物过多。 2, 疹子 :体内废物过多、 过敏体质。 3, 爱睡(白天也想睡),口干、口臭,常放屁,夜睡有尿意:体质因素。 4, 排便量增加而且臭: 体内废物过多。 5, 身体有湿热感:经络循环开始转旺。 6, 皮肤痒而后蜕皮: 皮肤代谢。 7, 脸上长痤疮或青春痘:依部位不同(详见颜面望诊)。 8, 早晨起床连续打喷嚏:肺卫阳虚。 9, 咳痰:多痰或职业伤害引起的呼吸道不适。 10, 感到心跳明显或心跳加速,胸闷想深呼吸(数分钟内即消失): 心脾肺功能不良 。 11, 鼻出血:脾不统血。 12, 头痛有沉重感,肩颈酸紧、麻木感:经络不通或痰湿阻络。 13, 头痛、头晕: 血液循环不良、血液品质不佳 。 14, 不易入睡、睡了易醒、睡不沉: 精神压力大,忧虑、焦躁伴随胃肠机能不良。 15, 口腔内溃疡、便血:脾胃机能不良。 16, 吐气、肺中有灼热感,食欲差,少数人会出汗: 肺胃机能不良。 17, 肠胃痛甚至脸颊长痤疮:胃肠机能不良。 18, 便秘、腹泻: 肠机能不良或其他器官机能低下。 19, 便血鲜血、黑血 :痔疮 、胃肠出血 。 20, 颜面轻微浮肿, 血中蛋白质突然下降:肾机能不良 。 21, 手脚轻微浮肿、血糖突然较高:脾虚。 22, 腰酸:肾虚。 23, 女性服用二、三个月后,有一、二个月月经量大或不规则:排淤血。 24, 全身关节酸痛,甚至出现红斑:五脏功能失调。 瞑眩反应什么时候会发生 1、有的人直接产生理想效果,无瞑眩反应。 2、大部分人服用三至十日或二至三个月时发生瞑眩反应。 3、少部分人服用半小时后发生瞑眩反应。 4、持续服用后,人体会对早年受内伤处重新加以彻底消除淤血并更新组织。 瞑眩反应持续时间: 1、一般约二至五天,表示身体机能异常的时间短,或异常的情形较轻微。 2、强烈者约七至三十天,表示身体机能异常的时间较长,或异常的情形较严重。 如何降低或缩短瞑眩反应的不舒服感 1、对症保健,待身体自觉症状解除或大幅减轻时再改变全身性保健。 2、改为饭后服用。 3、多补充水分。 4、服用后作运动至微汗出,加速新陈代谢。 5、少吃油炸、腌渍、刺激性食物,少吃肉。 暝眩反应与副作用的区别 区别就是前者可以说是药物的效应,虽然出现一些症状,说明药物在起作用,不是病情加重的征象,而后者指的是出现症状,且明显对身体不利作用。 1、瞑眩反应是一种正常的好转反应而副作用是产品的毒副作用。 2、瞑眩反应一般情况和患者的体质、病情有直接的关系;而副作用则不同,任何人使用后都会出现同样的反应。 3、瞑眩反应一般情况由重到轻,反应的程度可随着疾病的减轻而逐渐消失,而副作用则是由轻到重,甚至可以导致患者死亡。 4、体质好的人瞑眩反应一般不太明显,而副作用则不然,无论体质的好坏使用后都会出现毒副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