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肛周脓肿的孩子应该慎服糖丸

 春满庭苑 2014-11-14

    据报道(http://baobao.sohu.com/20110419/n306038711.shtml),38岁的重庆男子向小华,离异后赴杭打工并再婚。今年1月,他喜得贵子,取名向荣江。 3月15日,向小华抱着3个多月大的宝宝,去小河湖墅地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用预防“小儿麻痹症”的疫苗糖丸。4月7日,一场高烧后,向小华夫妻突然发现,原本活泼好动的宝宝,浑身瘫软如泥。更可怕的诊断结果来自4月11日,这天,宝宝向荣江刚满百日。省儿保的医生告诉向小华,宝宝的右手二级残废、右腿一级残废、左手三级残废、左腿二级残废,宝宝可能得了婴儿型偏瘫,俗称小儿麻痹症。这个结果犹如晴天霹雳。向小华夫妇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孩子不是吃了疫苗糖丸了吗?怎么还会得小儿麻痹症?”很多网友看了向荣江宝宝的遭遇后,纷纷跟帖。一些网友指点向小华夫妻,“可能是糖丸导致的”。网友“cuteperson”留帖说:“以前就听说过这种病例。有部分宝宝由于免疫系统的原因,或者是吃糖丸的时候,正好有肛周脓肿之类的病,吃糖丸反而有可能会导致小儿麻痹症。因为我们的糖丸是减毒疫苗,是带有少量病毒的,病毒通过消化道的时候有可能感染宝宝。” 网友“小山岗”留帖:“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吃糖丸引起的。好像是因为吃糖丸的时候,小孩子有肛周脓肿,所以才引发的。” 向小华夫妇逐一细看网友的留帖,并查阅相关的患病报道。夫妻俩越来越怀疑,导致宝宝“婴儿型偏瘫”,糖丸的嫌疑最大。 “宝宝出生15天后,一直患有肛周脓肿。”在医院里,妈妈黄群边说边打开宝宝的尿不湿给记者看。

    看到这个报道,我对于这位宝宝的疾病感到同情。但是,从目前的报道和网络的评价看,我还是只能说,公众的免疫学知识太匮乏了,所以,这样的问题才会不断出现。

    首先,我认为,导致目前孩子出现问题最大原因,是家长缺乏最基本的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的知识,并且没有仔细的观察。其实,所谓糖丸是脊髓灰质炎的减毒疫苗,并非如网友所说的是量少的病毒,而是减毒的病毒。这种病毒对免疫力正常的人是没有致病力的,只能引发免疫应答。但是,这种病毒对于个别免疫缺陷的人,则可以产生致病力。而肛周脓肿本身是细菌感染,并不应该影响疫苗的使用。不过,肛周脓肿是一种免疫力低下的表现,可能与抗体产生能力不足或紊乱有关系。而脊髓灰质炎疫苗引起的保护性应答一般依靠全身抗体及肠道局部IgA的参与,所以,有肛周脓肿的孩子应该慎用糖丸等减毒活疫苗。当然,如果非要说接种机构有瑕疵,那么就是没有对孩子进行仔细的检查,并且没有认真向家长介绍免疫力低下的表现及症状。这应该是一个次要的问题。其实,如果家长能够学习一点点免疫学的知识,并且更加仔细,而免疫接种人员能更具体解释肛周脓肿可能是免疫力不足的表现,并建议患者暂缓接种或改用其他疫苗,则这个悲剧可能不会发生。

    不过,应该注意的是,对于免疫力正常的儿童,其实一般没有必要改用灭活疫苗。因为即使不考虑价格原因,灭活疫苗效果也不如减毒活疫苗,且无局部免疫。同时,儿童出生时,虽然有一定的免疫能力,但在抗体产生等方面与成人比,还远远不足。其实,大多数人经过一段时间发育后,免疫力基本可以应对糖丸的减毒活疫苗,但有个别人可能发育略满,则可能出现问题。这些人中的大部分经历一段时间发育后,也可能可以耐受糖丸。但是,由于糖丸接种的提前,主要是为了覆盖发病的全年龄段,可能会增加个别的免疫力不足引发感染的问题。不过,为了群体的免疫效果,这也可能是我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另外,我很反对该报道中,所谓的赔偿一词。赔偿是对错误而言的,而接种疫苗出现了疫苗相关疾病,可能不是具体的人为错误,大家可能都没有过错,都是出于善心和尽了最大努力。不过,既然出现了损伤,社会也不可以抛弃这些受到伤害的人,所以,我认为应该给他们一定的补偿和健康服务保障。这才是以人为本,也是有关部门和接种人员对于伤害的认定不再有顾虑,从而可以真实反映情况,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这样做,疫苗的使用才可以更加安全,更加能够造福于人类。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

    于学院路38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