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福智《唐诗底蕴讲稿》
第四十一讲 杜甫诗(八)
归纳起来,"三吏三别"共有三点政治见解:一是人民有可歌可泣的抗战精神,民心可用;二是民生可怜,生产亟待恢复;三是官吏见识浅陋、作风恶劣,必须认真整治。 整顿吏治,是任一皇朝生死攸关的大事。从易学上看,大有卦和鼎卦都在讲这问题。大抵是说当政者如得很多贤人相助便大吉大利,如官吏是蹩脚的便如鼎折足,把米饭都泼了。因此,历史上有为的君主都花大力气整顿吏治。杜甫对当时现实情况了解较多,写成"三吏三别",目的是提醒当政者注意,其精神世界和我们的革命作家不同。 古来诗评常赞杜诗"众体兼备"。杜甫确实具备多种艺术本领。抒情诗要讲境界,杜甫许多神来之笔正好用来诠释境界说。叙事诗要讲思力安排,而杜甫的"三吏三别"便简直有如微型小说。结构、人物、细节都力求更集中更典型。读"三吏三别"是要从处理手法上去体味作者的心灵活动的。 人称"三吏三别"的"诗史"类作品,然而即使称谓不错,理解这称谓仍有重点的不同:有人重"史",有人重"诗"。我主张重诗,和杜甫作心灵的对话,在体味杜甫心灵活动中得到震撼,随着杜甫惊诧、悲悯、无奈、辛酸、宽慰、勉励、疑惑、忧虑、激愤、钦佩、苍凉、沉痛、鼓舞…… 从艺术上说,"三吏三别"无疑是成功的。但我们很难按现有文学理论之图去索那奔驰千载依然神采飞扬之骥。杜甫的艺术手段只是杜甫生命质量的随机表现。在我们"分析"起来好像很复杂的事,在杜甫做起来,却不过是把客观事态进入主观意识后的变形随手纪录下来而已。这仍然是"跟着感觉走",和"演绎观念"的"诗"不可同日而语。欣赏杜诗必须开口读。开口读"三吏三别"才能感受到起伏曲折的事态叙述中有种一气呵成的势头,才能意会到杜甫皱眉蹙额的表情后面那些本色的温柔敦厚。他对唐皇朝诚恳、善意的批评,直言中留着情面,激动中保持风度,绝对不像个以推翻皇朝为目标的革命作家。我们的诗圣是爱人民的,但他决不可能想像出一个没有最高统治者的社会并为之而奋斗。他决不可能相?quot;人民"可以大家不分高低共同管治社会(我也决不相信!)。大概和不彻底"相信群众"的作派相连吧,诗圣的诗也不媚俗,并不呈请某个文盲老太婆审核其诗能懂与否。
"杜诗"(八)介绍"三吏"、"三别",方法特别致,不作逐首解析,只是开头介绍诗人在华州时致力于"进士策论"等类撰述,意图证实自己的理政、治国能力。末后,归纳了"三吏"、"三别"中的三点政治见解和它艺术上的成功处,其馀则让读者自己去体味。我理解,这或许可以说是以大简驭至繁的巧妙处理。因为这六首即事名篇、驰名千古的“少陵乐府”,古今不知有多少大诗人、大作家、专家、学者对它作了精微备至的研究、分析、诠释、重译,你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哪一层面去着力,都跳不出前人、今人已发掘的方方面面,创见太难,不如诱导读者在读诗中"和杜甫作心灵对话",并随着诗人"惊诧悲悯……"(谁能逃脱那信息密集的十三、四个排比的情感系列)。所以说,这是高明之举,批评者也无可置喙。兄信上希望"其不尽之处",有"诤言"补足。但这难免有反客为主、喧宾夺主之嫌,倘圣叹逢此事,恐未必会?quot;妙"!兄既不介意,我只说一点艺术上的事。"三吏"、"三别"艺术表现其实不尽同:"三吏"多从吏事角度思考战争,社会性强烈;"三别"则主要从家庭角度思考战争,突出了老少夫妻情、生命情、旧居情,而且都是人性和生命受到毁灭性挑战时所特有的真挚而复杂的体验。诗中的这些"情",其实是人生而有之的权利,应该不受侵犯,也不能放弃,留恋是必然的,但战争一来,都顾不得了。要说服、或赞扬主人公的决绝或放弃,怎能启齿?所以《新婚别》中诗人一启齿便留下了个"千古话题"(今之人读起来,或许会认为是"败笔"),六首诗中,唯这首最?quot;自然"。所以,谈及吏治、社会性问题,老杜是高明的,情理兼顾(《石壕吏》不作一句劝慰语,藏得最妙),但一涉及到人性、生命权等问题,老杜无能为力,这并非作者局限、或时代局限,这是传统文化的"底蕴"决定的,谈及此,兄可能会皱眉、摇首了。带住! 文斌 |
|
来自: ldjsld > 《余福智《唐诗底蕴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