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售60天缓解买票难?悬

 我要16888 2014-11-16

  距离被称为史上最大规模人口大迁徙的“春运”,还有3个月的时间,一则关于购票的消息也广受关注。据报道,中国铁路总公司昨日发布消息,从今年12月1号起,铁路互联网售票、电话订票的预售期将由目前的20天逐步延长至60天。按照该方案,除夕的火车票12月21日就可开抢。

  对于火车票预售期大幅延长,铁总方面解释,此举可以让铁路部门及早掌握客流情况,充分利用铁路运力资源;也能为旅客购票出行提供更多选择,以便提早安排出行计划,旅客可提前购买春运时的去程车票和回时的返程车票,也能将售票高峰期和乘降高峰期错开。

  听上去,这似乎是缓解“一票难求”的良方:它能让旅客有更充裕的购票时间准备,进而稀释掉部分因时间紧张集中抢票的人群,避免他们扎堆涌入臃肿客流,加剧买票难。可这其实也有预设前提:旅客非但有避开客流高峰的理性,更重要的是,在回家探亲的时点选择上有充分的自主权。

  问题是,现实中,能提前规划好60天后旅程的人或许并不多,对上班族、农民工和学生等群体来说,什么时候能回家,往往取决于放假安排或其他不确定因素。所以说,把火车票预售时间提前,对放假时间灵活的人而言是好事,但之于多数人,它很难实现“错峰”,只不过是将售票高峰期往前推移了而已。

  也正因如此,对火车票预售期被延长至60天,许多网友并不买账。在网上,吐槽声也纷至沓来:“谁知道两个月后啥时放假?(乘车)时间若跟公司放假安排对不上就只能改签,改签又没票”、“这是逼着大家提前订票的节奏啊!不提前订,车票怕早就被抢光了。可两个月事情变数太大了,咱又不具备未卜先知的能力”、“很多农民工兄弟连工资都不确定能否拿到,哪敢放心买票回家”……还有人提出“抢票攻略”:把可能放假的那几天的火车票都买上,等放假通知出来了,再把多买的票都退了。

  这些吐槽未必确切,但指涉的问题显而易见,那就是:在没有企业、学校等放假时间表“呼应”的情况下,单凭预售期的延长,很难实现对客流的分流,只会大大增加旅客退票、改签的几率和频次。到头来,“一票难求”难题没解决,反倒是给公众添了退票或改签的时间成本和退票费等相关费用。而这种多费工夫的退票、改签,势必会影响客票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家都在想着“先抢到票再说”,无序之下,也必然会加剧“一票难求”的局面。

  就此看,想用“延长预售期”来缓解买票难,结果只会是一个字:悬。本质上,要解决买票难问题,关键在于两点:错峰出行有灵活放假安排作保障,有跟春运出行需求对应的运力配置。而实现这两点的难度都不小。尽管铁总方面称,随着客运能力增加和铁路客票系统升级,目前已具备延长客票预售期的条件,可毋庸讳言,这两个层面的提升仍未达到能满足春运庞大运力需求的地步,在此情境下,“买票难”的压力只能是依旧存在。

  当然,延长火车票预售期也不乏积极的一面:预售期变长了,运力资源在春运时因需调配的回旋空间会增加。在铁路网规模、结构拓展完善的当下,铁路部门可及早了解到客流动向,有相对充裕的时间调配运力、加开列车。这会构成对其“负面效应”——退票和改签增加拉低购票效率的反向冲抵。

  说到底,“延长预售期”想达到政策出台预期,着实很难,除非有包括企业、学校等主体在内的各单位部门的协调配合。这也要求今后在售票政策调整前,有关单位、部门能多听听民意,也做好事先的准备工作,确保能真正收到良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