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频|中医的气象在医道

 如水似衡0919 2014-11-20

中医的特色在哪里?如何学习中医?“先立其大则其小者不可夺”,先理顺中医的价值取向、基本框架、基本理念,这样入手学医方好登堂入室。

正安文化特约老师潘毅教授15分钟的演讲《中医的气象在医道》,帮你解决对中医认识的大观念问题。

文末附演讲视频。

演讲者:潘毅

要学习中医,我感觉一开始不着急了解中医的基础知识点,而应该了解中医是怎么想的,价值取向、基本框架、基本理念是什么,这些搞明白之后再学习中医就不会纠结或是纠缠中医科学不科学,它里面的一些东西可信不可信。所以我讲这个主题是解决大观念问题。

【推天道以明医事】

首先,整个古代各学科的领域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学科领域,它的价值取向假如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推天道以明人事,放到中医学就改成推天道以明医事。先把天地自然的规律搞明白了,然后再把小问题小枝节放到里面。这里就出现了道,最早提出道的是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提出的一个东西,你看小的服从大的,一级一级效法上去,但是他这里又提出了一个难题:道到底是什么,怎么效仿,他没怎么回答,用了一句: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讲得清楚的就不是道。问题是没讲清楚人家很难效仿,后来就有一个人试图把老子的道讲清楚,那么试图把老子的道讲清楚,那一定是跟老子一样等级的人。在中国文化史上能跟老子相提并论的还有什么人?只能是孔子。所以下来这一句:一阴一阳之谓道因为这本书是《周易系辞传》,《易传》一般认为是孔子或者孔门所著,所以这句话你说是子云也行。

一阴一阳提出了以阴阳为道,说为什么以阴阳为道?很简单,老子不是说人法地,地法天吗,那我就观察天地自然的规律。古代没有天文望眼镜,他能观察到的恐怕也就是太阳系,在太阳系之中对地球影响最明显的就是日月,假如集中到一个就是日。

我们再普及一个科学常识,太阳系是宇宙大爆炸过程中,产生的一团星云,这团星云的99.8%也就是现在的太阳。换句话来讲我们地球只是零点一三三中的一点小碎片,那么这个小碎片,母体就等于是小太阳,你不跟着它转你还能怎么办。由于日地运动就产生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古人把这个规律性的现象概括起来就是可效法的道,这可效法的道就用阴阳两个字来概括,所以《黄帝内经》是上承了《系辞传》,所以出来了一句阴阳的天地之道。

【从太极看阴阳变化】

好了,讲天地,天地就是宇宙,宇宙是什么概念呢——是时空概念。我们再看看这个时空:阳代表光明,阴代表黑暗;一个是阳代表热,阴代表冷。另外一个阳是上升的,阴是下降的。

你看太极图的顶点,是一天的中午,一天的中午是最热的,然后是一年的夏天,一年的夏天也是最热的。方位的南方,以中国为太极,南方是最热的。这种情况假如阴阳学说只有阴阳,有少阳、太阳、少阴、太阴。什么叫太呢,太就是多,你看太阳在阳的顶点,太阴在阴的底部,少阳是阳气有了不算多,少阴是阴有了不算多,这个简单的时空框架就建立起来了。

所以中医学不像西医学,西医学严格来说是比较老实的医学,它是实实在在研究人体,以人体的结构为基本的研究对象。中医学不是,中医学的框架不是人体而是天地它是天地为母,把人放进去了站在里面考察,它的参照系是天地。所以为什么中医的很多理念,有的跟西医一样,有的不一样。

因为中医也研究人体,所以具体到人体它的理念可以跟西医相同,但是涉及到天地自然范围跟道相关部分,西方医学主观上没有求道的欲望,客观上没有求道的方法,它不讲这一条。

【天人一体的整体观构造】

这体系再往下走我们可以落实到具体的脏腑。我们知道中医是以五脏为中心的天人一体的整体观,这个整体观怎么构造的呢?

《黄帝内经》里的《灵枢·阴阳系日月》,里面就有心为阳中之太阳,把心放到这里就好像日到中天,整个太阳都看到了;然后肾为太阴,肝为少阳,脾为至阴,这个""不是最的意思,是""的意思。从阳露阴,从阴出阳。少阳就是太阳从东方升起,看到半轮,所以半黑半白,少阴就是太阳从西方下山,太阴是晚上,我们站在地平线上晚上是看不到太阳,所以全黑,看不到太阳能看到月亮。所以月亮又叫太阴。

好我们看这个图,中间还是地平线,你看夏天是阳气在地面,地面热,地里面冷,我们在它们中间,还是这条地平线,冬天是阳气藏到了地里面,所以地里面热,地外面是冷的。春天是阳气出土,所以我们看到这阳气出土。到了秋天是阳气进入土,所以变凉了。

有了这个基本模型,下来我们可以解析一些东西,比如什么叫心为阳中之太阳?

意味着心的阳气旺,为什么心是需要阳气的,它的第一个功能主血脉,血脉要流通需要阳气作为动力推动它;第二个主神明,别忘了明字,什么最明,火最明,日到中天最明。

我们现在看看左边的肝,肝主升,谁在升,太阳在升,少阳,太阳从东边升起,肝主升。当然这加上五行更好了,五行肝,五行属木,木主生发。阴阳也可以跟五行结合,少阳属木,太阳相当于火,少阴相当于金,太阴相当于水,至阴属土,同样的意象。

再用少阳举例,少阳跟木的意象差不多都是向上升,但是具体的运作上,少阳跟木大概一致但是有不同的地方。这不同的地方变成了阴阳学说跟五行学说相互弥补的地方。

比如肝的一个功能,大家都很熟悉,肝主疏泄,我们一般的说法就是木有生发舒展,调达舒畅的功能,跟木的意象很像。我们再看看少阳,舒展的是少阳之气,少阳之气是什么气——早上的气,春天的气。早上的气,春天的气充满生机。它不纯粹是一个木的运作还有阳的感觉。

肝的另外一个特征是什么?肝阳常为有余,为什么?少阳是朝太阳方向发展,而且肝的特征容易升动太过,太阳从东方升起,我们用一个字是薄而出,是喷出来的。很容易肝阳上亢,肝火上炎。所以解释中医、理解中医,不一定从肝脏本身结构而是从天地模型。

再看看肾。肾为阴中之太阴,首先一个位置它是比较好的,阳气藏在了土里面,但是有个吃亏的地方量不够,位置好量不够,那怎么办?


所以对肾的要求,阳气在下半身,能够温五脏六腑,你占了一个好位置但是能量不够你就不要跑,跑了就温不了五脏六腑,另外跑了更少。还有一个很多人知道中医讲心肾相交,心为阳中之太阳,阳多阴少,肾是阴多阳少,你少的我刚好有,你多的我刚好没有,那就互补吧。怎么互补,心肾相交,麻烦你心的阳气下来补充肾的阳气,而心的阴不足而阳有余,肾的阴上去补充心,这就是心肾相交。

同样,肝容易升,肺容易降,这肝升肺降又构成了一对,而脾在中间作为枢转,所以整个太极图不是一个静态的图而是一个动态的旋转的图,一旋转起来各个脏腑的关系就很清晰

学过中医的人都知道脾是主升的,万一升不上去怎么办?肝也是主升,万一还是升不上去,怎么办?肾也是主升的,肾来帮助它。那么肝、脾、肾都是升的,它们就可以互助,心、胃、肺是降的,那么假如一个腑不降,其它的一起来帮忙,这里面就构成了一种关系。

所以很多人觉得西医很科学,觉得西方科学是我们从小学的数理化是结构科学,西医是结构科学,所以我们认同度很高。但是我们中医学有结构有关系,但更看重的是关系,你看中医学讲阴阳讲平衡,五行讲平衡,气肌升降还是讲平衡,什么需要平衡,只有两个字,关系。


所以本质来说中医是关系医学,西医是结构医学,西医是通过结构来改善关系,中医是通过关系来改善结构

中医的格局不一般,不是把眼光纯粹盯在人体上,所以中医的天人合一是这样的。那再补充一句做中国人不用自卑,玩结构我们玩不过西方人,玩关系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玩得过我们中国人。所以学会中医还不是中医的问题,你的人际关系各方面会处理得很协调。我们对生命的关注,整个人的精神境界,看东西的格局和眼光可能都会不再一样。

更多精彩内容,看视频吧!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UzMDgwMA==&mid=201839244&idx=2&sn=57e2b9d1a84f5b8a76885f2710863e5d&key=3d59a742c7e953997a06176620b7c989e279fd4e63d2e0f6748b3bf2201ba84d215ce798464de2e330726f54e6e7aaa1&ascene=7&uin=MTAzNzE4NzUyMg%3D%3D&devicetype=android-17&version=26000036&pass_ticket=rQClDQ8Z7uwZb46yLvpQg9hAqJ72yi29UUOQs7HQmgkqfFY9h3DYrgy6xfkkC3ao

【作者介绍】

潘毅,正安文化《中医一年通》课程主讲老师

课程融中医理论与临床应用于一体,是一门病、证、理、法、方、药一气贯通的综合性、实用性课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