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年9月11日 采访:明爱(伦敦)学院 史竞翔 地点:东伦敦华人协会 张耀出生于1919年,是香港元朗辋井村人,在我们采访他的时候他已经是93岁高龄了(编者注:张耀先生已于2012年12月去世)。 张耀19岁时到香港“行船局”应征,加入荷兰船运公司,开始他的行船生涯。1941年,他第一次来到英国。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大批船队日夜运送军火、粮食、燃料及其它物资。张耀在舱底做“烧火佬”,每天6点钟要起床做事,要做两班,每班四小时。在船上耀叔的工作有负责看管机器、舱底,为机器加油;也有烧煤炭。耀叔说当时很辛苦,舱底很热,机器吹着热风。后来耀叔做了船上的厨师,为船员做饭。船上做饭既要做西餐如炸鱼薯条,又要做中餐,如饺子、炒饭等。耀叔说他做的鸡炒饭、咕噜肉、饺子深得外国人喜爱。 张耀回忆,船上有几十个工人,船员来自世界各地,有印度人也有黑人、华人,当然也有西方人。闲暇时间华人工友们喜欢玩麻将,打扑克。一般晚上吃完饭,到七八点就睡觉了。船上的床是“碌架床”(Bunk),一格一格的,两个人睡一层,一个房间有十几人。 船上有水供应,供船员洗衣服和洗澡,有时一天洗两次衣服,有时衣服集起来两三天洗一次,他说每天都会洗澡,因为船上工作很热很脏。 张耀说,船员上船前会与船公司签订合同,合同一般以一年为限,合同期间船员上船服务,随船只前往世界各地,到埠后稍作歇息,便又再上船工作。每次行船时间从一两个月到几个月都有,所到之处可谓世界各地。直至到合同到期,而船只到埠,船员才能“放船”、“上岸”,而工资也是在到埠上岸之后才结算的。至于工钱的数目,耀叔已经说不清楚了。 张耀说当时还在打仗,作为运货船他们旁边会有军舰保护,但也有遇到德军袭击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形,船上的警钟会响,船员要下救生艇和舢板准备,直到警报解除。他行船时,曾因日本攻打缅甸而在印度加尔各答滞留了两年,在机场修理损毁飞机。 战后,张耀“放船”并于1953年定居东伦敦。其时英国尚为强国,外国人不易入籍定居。但张耀得到一位会讲中文的大臣的书面推荐,去当时位于Aldgate的移民局见官,顺利归化英籍。耀叔在上岸后,主要从事餐饮业,在外卖店、餐馆当厨师。当时的唐人街还是在东伦敦Poplar,张耀回忆说,那时的唐人街中国人也不多,有几家中国餐馆,以及一些杂货店,夹杂一些印度餐馆。张耀还谈到了“正义工商会”。他说正义工商会前身是忠义堂,后来成为了船员联络感情,聊天叙旧的场所。 此档案来自“英国华人职业传承史”项目,为访谈摘要,并非访谈内容全文转录。www.britishchineseheritagecentre.org.u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