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饭的学问

 海航润泽馆 2014-11-22
饭是每个人天天要吃的。可是在这极其平常的事情中,却有着不少学问。

  有的人吃饭偏食、挑食。有的人吃饭却很随便:什么时候想吃就吃,高兴时就多吃,肚子撑得鼓鼓的。不高兴时就少吃,甚至饿上一顿。长此以往,胃肠和身体的健康将受到损害。


  吃饭是一种生活享受,但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摄取营养,满足身体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的需要。因此,吃饭的学问主要是保持消化道健康和注意合理营养。要想做到这两点,吃饭就要做到定时、定量,并且合理搭配食物,使摄入食物多样化。

  为什么吃饭要定时、定量呢?因为胃肠的活动不论是运动、蠕动或分泌消化液,都是由人体内植物性神经管理,而不受主观意愿所控制。混合性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一般约为4~5小时。人吃过饭后,胃就开始蠕动,并大量分泌胃液。当胃内食物全部排空进入小肠后,胃就回复到空胃运动式的收缩,这种收缩叫做饥饿性收缩。饥饿性收缩是在提醒人们又该进食了,这就是人在白天最好每隔4~5小时就要进食的道理。

  胃有丰富的平滑肌,胃就是靠它们舒张收缩才产生了运动。虽然平滑肌具有一定的伸缩性,比较容易拉长,但不是没有限度的,吃得太多对胃是有害的。因为胃分泌胃液的多少和蠕动的快慢,是要根据食物的数量和质量而有所不同。多吃,胃相应就得多蠕动,较长时间的蠕动就会加重胃的负担。因此吃饭最好掌握在七八成饱为宜。

  从上述胃肠的生理活动规律看,我国传统的一日三餐饮食习惯很合乎卫生的要求。一般说,一日三餐的食量分配是:早餐占全日摄入量的30%~40%,午餐占40%~50%,晚餐占20%~30%。一般讲,只要人们不偏食,不挑食,定时定量进餐,就能保障消化道的健康,从而保障了身体健康。

  另一方面,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脂肪、水、无机盐和维生素。这6类营养成分各有各的功用,缺一不可。但是,各种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参差不齐。比如鱼、肉、蛋、禽食物中含蛋白质比较多,而蔬菜中含水、糖类比较多,因此,我们在选择食物时必须做到全面多样,合理搭配,才能从各种食物中获得我们人体生理所需要的多种营养。一提起营养,有人就认为应该多吃鸡鸭鱼肉,也有人以为食品越纯越精越好,把富强粉和白米当做上乘佳品,从不吃粗粮糙米;也有人以为粗粮营养最好,顿顿粗茶淡饭,禁食鱼肉。显然,这些看法是不全面的,这样的膳食是不利于健康的。正确的做法是荤素搭配,粗细结合,不挑食,食物多样化,尽可能做到营养合理。


  合理搭配食物,对青少年尤为重要。例如人从12~13岁开始,进入青春期,这时应特别注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根据资料记载,13~16岁的青少年,男性每日需要蛋白质的量为85克,女性为80克。如果不注意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将会影响健康。

  青春期也是人一生中对钙的需要量达到最高数值的阶段。要知道,骨的生长一刻也离不开钙的供给,人体内的钙有99%存在于骨和牙齿内。根据资料记载,13~16岁的青少年,每月需钙量为1200毫克,这时如果钙的供给量明显不足,就会影响骨的生长。在冬天,由于日晒机会减少,由皮肤中的一种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的量随之下降,而维生素D能调节钙代谢,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因此,在冬季应该注意多补充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油、蛋黄,以满足身体对钙的需要。

  此外,在青春期,身体对B族维生素和铁的需求量相应也有增加,因此可以多食用一些糙米、杂粮等粗制食物,因为这类食物既能提供大量热能,又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可以一举两得。可以在饮食中注意多吃猪肝、黄豆等含铁元素多的食物,这样不仅能满足人体对铁的需要,还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尤其是女孩,由于月经的来潮,每个月身体内要定期失去血液而容易缺铁,更需要及时补充。据有关资料介绍,13~16岁的青少年,男性每日需铁为15毫克,女性为18毫克。

  当然,如有条件,两餐之间适当吃些点心水果,使身体获得多种营养,不仅有利于青少年健康地生长发育,同时还能避免患皮肤病、便秘、体重过轻、贫血和龋齿等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