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

 半荷 2014-11-22

□宋江玺

近年来,“教学反思”被提得越来越响,甚至一些县市区的教师职称晋升,已被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条件。这种形势下迫使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反思。那么教师为什么不愿意积极主动进行“教学反思”呢?

在长期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教师们一般都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一方面,学校普遍意识到教育科研在学校和教师发展中的重要性,在形式上搞得轰轰烈烈,做表面文章、搞短期行为,不可能形成“教师反思”的氛围;另一方面,一线教师的工作量比较重,不少教师日复一日陷在备课中、作业堆里,忙于应付各种检查、“考试”,还有年复一年的公开课、观摩课等,很少有反思实践的机会。

“教学反思”,主要反思自己在课堂中的精彩教法和能引起学生强烈共鸣的做法。

反思失误之处。侧重审视自己课堂教学的失误之处,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等。

反思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这些问题,有些是教师意想不到的,还有一些是富有创新性的,可能有的问题一时难以解答,教师就应及时记录下来,并及时反思,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症下药。

科学的反思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反思的方法有:

1.总结记录法。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静下心来想想:这节课的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哪些地方需要调整和改进等,然后记录下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经验。

2.交流对话法。教师在备课时或授课后,可以和同事提出自己在教材、教法和讲课过程中等方面遇到的疑点与困惑,共同分析、集思广益,提出解决办法。

3.观摩分析法。教师应多观摩其他教师的课,看看与自己在教学环节、课堂组织、教学效果等方面有什么不同,并与这些教师进行对话交流,从他们的教学中获取启发,从而为自己所用。7

(作者单位:社旗县教育体育局)

来源: http://epaper./nyrb/paperindex.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