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朱元璋规定,宦官不准识字,干予朝政处死。朱棣起兵,曾得到建文帝宦官的支持,对宦官渐次信任,设东厂让宦官提领。宣宗设内书房,命大学士陈山专教宦官识字,“太祖不准识字读书之制,由此(正式)而废”。从朱棣始,宦官成为皇帝之得力助手。在宫内设宦官二十四衙门(十二监、四司、八局)。司礼监为二十四衙门之首,设提督太监,兼督东厂,设掌印太监,掌章奏,设秉笔太监,掌照阁票批朱(代皇帝对内阁票拟以朱笔裁定)——宦官从此称为太监。 太监既掌握东厂,又掌握批红权,便位在内阁之上了。因此,明朝的的政治其实就是宦官政治。 英宗时宦官王振专权,群臣争相攀附,如工部尚书王佑就当面自称为儿,王振家产有金银六十余库。王振接受瓦剌贿赂,私运兵器(军火)与之交易。挟持英宗亲征,中途又劝英宗退逃,造成土木之变。 武宗时宦官刘瑾专权,内阁大学士焦芳等与之勾结,朝廷大政不由内阁而由刘瑾,刘瑾常把奏章带回家中处理(专权太监并不住在宫里,他们在宫外另有府第,还有名义上的妻妾),故民彦说“一个坐皇帝,一个立皇帝,一个朱皇帝,一个刘皇帝”, 刘瑾的家产有黄金24万锭又5万7千8百两,银500万锭又158万3千6百两,大部分是文武百官所敬奉。 魏忠贤在万历(神宗)时进宫当太监,天启(熹宗)时为司礼监秉笔太监,结交熹宗乳母客氏,受到熹宗信任,成为太监之首。由于与东林党对立的浙党的投靠,魏忠贤的势力越来越大,从中央到地方,党羽密布,他的走狗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他本人被称为九千岁,甚至九千九百岁。天启六年(1626),魏忠贤大杀东林党人,作东林点将录(黑名单),按录捕人。 天启八年(1628)崇祯(天启之异母弟)继位,杀魏忠贤和客氏(现存崇祯御旨原件:《(客氏)拉出喂狗》——表明,皇帝御旨并非总是之乎者也文质彬彬),但是,崇祯搞的依然是宦官政治,崇祯二年(1629),听信阉党陷害,处死袁崇焕,以后,凡派大臣守边,必派太监为“监军”,制肘主将军事决策。 萨尔浒战役之后,为了挽回败局,万历用熊廷弼经略辽东,熊廷弼主张积极防御,先守后战,他严明军法,整肃军纪,辽东局势趋于稳定。但是,泰昌元年(1620),阉党弹劾熊廷弼作战不利,熊被罢官。天启元年(1621),奴尔哈赤连下沈阳辽阳等七十余城,明失辽东。熊廷弼被二次起用,但又以阉党王元化为巡抚,牵制熊廷弼,熊廷弼有兵数千,王元化有兵十几万,熊主张据守山海关,多方布置,等时机成熟再大举进攻,王说用兵6万就可扫平后金,天启支持王元化,催促熊廷弼出关做战,天启二年(1622),明军战败,撤回山海关,熊廷弼问斩,传首九边,弃尸荒野。 唔乎!明之亡,亡于宦官政治也!
本帖转自网络 关于武宗时期抄没刘瑾的家产的黄金、白银的具体数量,史学界争议较大,多数认为这是一个虚高夸大的数字。有些墙倒众人推的意味。转发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