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華歷史名人全錄:中华历史十大宦官 --- 刑余干政(四)

 草庐经略 2014-11-26
 

 

                                  中华历史十大宦官 --- 刑余干政
 

                                                  宦中骁将 --- 程元振

 

 
         程元振(?- 764年),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唐肃宗、代宗时宦官。少年即入宫为宦者,直内侍省,宝应元年(公元762年)通过宫廷政变,拥立唐代宗有功,加镇军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封保宣县侯,统领禁军。九月,再迁骠骑大将军,进封邠国公,和李辅国把持着朝廷内外军政大权,用事误国,他因为私人恩怨,陷害来瑱和李怀让致死,使各藩镇都切齿痛恨于他。吐蕃之乱,被逐出朝政。后被仇家所杀。是历史上有名的权宦。



 

1. 人物简介

    程元振,唐朝宦官,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宝应末,闻张皇后废立阴谋,密告李辅国,使代宗得立,由此深获宠信,任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旋代李辅国判元帅行军司马,总率禁兵,升任骠骑大将军。操纵朝政,冤杀大将来瑱,斥逐宰相裴冕,诋毁李光弼等。广德元年(763)罢官归乡里。继又私入京师,被放逐,行至江陵病死。

2. 出身经历

    程元振出生于一个比较贫困的农民家庭,少年时,为了养家活命,被迫阉割,托人送入京城长安,入侍皇宫。后因拥立代宗有功,拜飞龙副使、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后又加判元帅行军司马,官至骠骑大将军,封邠国公,统领全部禁军。在不到一年时间内,权震天下,军中呼为“十郎”。赠其父元贞为司空,母郄氏为赵国夫人。

    程元振专权自恣,以私怨诬杀大将、兵部尚书来瑱,贬宰相裴冕,迫死同华节度使李怀让,连元勋李光弼也披中伤。以致文武百官人人自危,那些拥兵自重的节度使对朝廷越发持有戒心,不听调遣。

    广德元年(763年),吐蕃攻打长安,代宗沼今节度使率兵解围,竟然无一人前往,连忠心的李光弼也顾虑程元振的暗害,观望不前,致京师失陷,代宗仓皇出走。太常博士、翰林待诏柳伉、上疏极力抨击程元振,代宗迫于舆论,下诏尽削程元振官职,放归乡里。

    代宗回京师后,程元振亦化装潜入,被御史劾按,判长期流放溱州(今四川綦江县南),途至江陵时去世。


3. 发迹宫变

    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年)初,肃宗皇帝病危不朗,朝中大权委任皇太子李豫,令其监国。肃宗病危,皇太子监国,使朝中各种势力的矛盾日益激化。

    先是张皇后与宦官李捕园相互勾结,排斥大臣萧华、裴冕,逼挟玄宗,流放高力士陈玄礼,李捕国势倾朝野,跋扈上下。张皇后也想效法武则天、韦皇后,女主干政。

    可是李辅国的发迹,成了张皇后的一块心病。为了先发制人,扳倒李捕国,张皇后勾结越王李系、兖王僴、宦官段恒俊等,准备发动政变、皮掉皇太子李豫.逮捕宦官李捕国,篡位自立。正当张皇后紧锣密鼓准备政变的时候,她的这一阴谋被宦官程元振察觉,程元振将这一情况告诉了李辅国,李辅园令程元振调集禁军,以备不测。

    一切准备就绪,程元振派兵将皇太子李豫“保护”起来,之后与李辅园率领禁军冲入长生殿,逮捕了张皇后、越王李系、兖王僴等,唐肃宗经此惊吓,一命归天。李捕国借此机会,杀死张皇后等,与程元振等一起拥立李豫继位,是为代宗。

    拥立代宗,成为程元振一生的转折点。代宗即位后,以程元振有拥立之功,拜他为右监门将军,知内侍省事,掌管了皇宫大权。不久,又让他担任元帅行军司马。加镇军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封保宣县侯,统领禁军。九月,再迁骠骑大将军,进封邠国公,权势显赫。他和李辅国把持着朝廷内外军政大权,可以擢升官吏,可以处死将军。

4. 取代李辅国

    唐代宗继位后,李辅国因拥戴之功进为尚父、司空兼中书令,从此居功自傲,狂妄跋扈。代宗开始考虑到毕竟是李辅国帮助自己登上了皇位,还能容忍李辅国的胡作非为。

    到后来,李辅国越来越胆大妄为,甚至对代宗说:“陛下只要在宫里待着就行,不管什么事情都有我处理着呢。”

    代宗虽然心中不满,但慑于他手握兵权,只好委曲求全,尊称他为尚父(可尊尚的父辈),事无大小,都要与他商量后才能决定。

    不久,代宗乘李辅国不备,派人扮作盗贼刺杀了李辅国,然后假装下令追捕盗贼,并派宫中使者慰问其家属。李辅国一死,程元振立即被提升为骠骑大将军,接替李辅国统率全部禁军。得势后,他的父亲被封为司空,母亲也被封为赵国夫人,兄弟姐妹也都跟着沾了光。他还对朝廷中阻碍自己夺权的官员加以陷害,务必除掉。

5. 用事误国

    程元振掌权后,为了私人恩怨,陷害来瑱和李怀让致死,以致各藩镇都切齿痛恨于他。

    原淮西节度使王仲升与安史叛军作战失败被俘,叛乱平息后得释返朝,程元振为了网络亲信,便将其推荐为右羽林军大将军兼御史大夫。开了将军兼大夫的先例。

    在此之前,程元振企图笼络襄阳节度使来瑱为亲信,来瑱不肯附会。王仲升回朝后,程元振唆使王仲升诬陷来瑱,以皇帝之命将来瑱调入朝杀害。另有大臣裴冕,因事与程元振相违,又被嫁祸贬为施州刺史。再有同华节度使李怀让,受程元振诬陷,忧愤自杀。这样以来,各镇节度使、大将皆惧怕权奸谋害,疏远了朝廷,拥兵自保。

    安史之乱开始后,由于朔方、陇右、河西诸镇的兵力很多都调回来平叛,吐蕃借此机会扩充地盘,占领了西北数十州的广大地区,为后来的吐蕃之祸埋下了祸根。广德元年(763)九月,吐蕃又大举东进,边将向朝廷告急,程元振得到消息,却根本不把消息上报给代宗。到了十月,吐蕃、党项出兵东侵,一直打到关中西部的武功、乾县一带,吐蕃攻打泾州,当地刺史献城之后,又成了吐蕃的向导。当这群人浩浩荡荡地过了邠州的时候,代宗才刚知道吐蕃原来入寇了,而且“一步到位”,已经到了邠州。

    广德元年十月,代宗下诏调兵,各地节度使、将军无一人应命出兵勤王,致使吐蕃军攻下长安,代宗星夜仓惶出逃陕州,京城长安被乱兵抢掠洗劫一空,百姓遭受家破人亡之苦。

    于是,太常博士、翰林待诏柳伉向代宗上疏切谏,请求杀程元振以谢天下。疏说:“吐蕃、党项军队数万入关度陇,历秦渭,掠邠、泾,不血刃而入长安。在敌入寇关头,谋臣一言不发,武将不肯出战,三辅百姓也不愿护卫朝廷,此乃四方内外皆与皇帝离心叛道之势,究其原因,是皇帝疏远贤良,专宠宦官的结果。为挽救社稷,立斩程元振。皇帝自己削尊号,下诏引咎,率德励行,天下人必服。”

    代宗阅罢,不肯斩程元振,只下令尽削他的官,放归田里。于是,吐蕃兵占领了长安,他们把唐宗室广武王李承宏立为皇帝,作为自己的统治工具,纵兵焚掠,长安被洗劫一空。

    之后,代宗仓促启用郭子仪为副元帅(雍王李适为挂名元帅),迎击吐蕃。郭子仪积极组织兵力反击吐番。命令长孙全绪率二百骑出陕西蓝田,白天击鼓扬旗,夜晚点火以为疑兵。同时又以数百人化装潜入长安,组织城里人到处传说:“郭令公(即子仪)亲率大军来了!”吐番兵惊恐,不战而走,全部撤离长安。

    广德二年(764)十一月,郭子仪率军队收复了长安,陷落15天的长安被唐军收复。


6. 人生结局

 
    代宗从陕州返回京城。程元振又从三原潜入长安,企图再见皇帝,以求任用。被御史发现,上疏弹劾,代宗才下令将他流放溱州,在江陵(湖北省江陵县)时被仇家杀死。

7. 文字记载

 新唐书《程元振传》:

    程元振,京兆三原人。少以宦人直内侍省,迁内射生使、飞龙厩副使。张皇后谋立越王,元振见太子,发其奸,与李辅国助讨难,立太子,是为代宗。拜右监门卫将军,知内侍省事。帝以药子昂判元帅行军司马,固辞,乃以命元振,封保定县侯。再迁骠骑大将军、邠国公,尽总禁兵。不逾岁,权震天下,在辅国右,凶决又过之,军中呼十郎。

    王仲升者,初为淮西节度使,与襄州张维瑾部将战申州,被执。贼平,元振荐为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将军兼大夫由仲升始。裴冕与元振忤,乃掎韩颖等罪贬施州。来瑱守襄、汉有功,元振尝诿属,不应,因仲升共诬杀瑱。同华节度使李怀让被构,忧甚自杀。素恶李光弼,数媒蝎以疑之。瑱等上将,冕、光弼元勋,既诛斥,或不自省,方帅繇是携解。

    广德初,吐蕃、党项内侵,诏集天下兵,无一士奔命者。虏扣便桥,帝仓黄出居陕,京师陷,贼剽府库,焚闾弄,萧然为空。于是太常博士、翰林待诏柳伉上疏曰:“犬戎以数万众犯关度陇,历秦、渭,掠邠、泾,不血刃而入京师,谋臣不奋一言,武士不力一战,提卒叫呼,劫宫闱,焚陵寝,此将帅叛陛下也;自朝义之灭,陛下以为智力所能,故疏元功,委近习,日引月长以成大祸,群臣在廷无一犯颜回虑者,此公卿叛陛下也;陛下始出都,百姓填然夺府库,相杀戮,此三辅叛陛下也;自十月朔召诸道兵,尽四十日,无只轮入关者,此四方叛陛下也。内外离叛,虽一鱼朝恩以陕郡戮力,陛下独能以此守社稷乎?陛下以今日势为安耶?危耶?若以为危,岂得高枕不为天下计?臣闻良医疗疾,当病饮药,药不当疾,犹无益也。陛下视今日病何繇至此乎?天下之心,乃恨陛下远贤良,任宦竖,离间将相而几于亡。必欲存宗庙社稷,独斩元振首,驰告天下,悉出内使隶诸州,独留朝恩备左右,陛下持神策兵付大臣,然后削尊号,下诏引咎,率德励行,屏嫔妃,任将相。若曰'天下其许朕自新改过乎,宜即募士西与朝廷会;若以朕恶未悛耶,则帝王大器,敢妨圣贤,其听天下所往。’如此而兵不至,人不感,天下不服,请赤臣族以谢。”疏闻,帝顾公议不与,乃下诏尽削元振官爵,放归田里。帝还,元振自三原衣妇衣私入京师,舍司农卿陈景诠家,图不轨。御史劾按,长流氵奏州,景诠贬新兴尉。元振行至江陵死。

    时又有骆奉先者,亦三原人,历右骁卫大将军,数从帝讨伐,尤见幸,广德初,监仆固怀恩军者。奉先恃恩贪甚,怀恩不平,既而惧其谮,遂叛。事平,擢奉先军容使,掌畿内兵,权焰炽然。永泰初,以吐蕃数惊京师,始城鄠,以奉先为使,悉毁县外庐舍,无尺椽。累封江国公,监凤翔军,大历末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