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启东礼仪习俗之丧葬篇

 江北人 2014-11-27
报丧

  启东人对丧葬礼仪极为重视。人死了,由其直系亲属,主要由其配偶及子女负责料理丧事。丧事繁琐,迷信色彩浓厚。对诸亲及长辈,由亲生长子披麻戴孝,亲自前往报丧。去时手持雨伞一把,在路上伞柄要朝前拿,进门即向长辈跪拜;亲威家招待糖茶一杯,并回赠毛巾或布匹,现时对方有直接回赠现金的。一般亲戚则由主家请人前往报丧。同时,到庙里为死者求神保佑,叫做“告庙”。

  搁三朝

  先为死者剃头、洗身、换衣,然后将遗体安放在灵堂里,一般要搁3天。停尸的房前用毛竹、廉子搭起丧棚,还要请“吹鼓手”吹打,道士做道场,扎库,剪冥衣,写牌位,布置灵堂。请木匠做棺材,邻居帮忙磨麦牺,买菜,准备吃素饭等。

  到入验前夜,请人扎一顶纸轿,内供死者牌位,连同死者生前衣服、被褥等,在宅旁点火焚烧,称“烧床柴”,也叫“送西方”。烧完后,子女及亲属回到灵堂发孝衣。这时,儿子身穿白布孝服,脚穿蒲鞋,头戴麻布凉帽(帽边挂4个白绒球),手持孝棒(俗称“触活棒”),向各长老行脆拜礼。晚上有人守灵、陪夜。

  入殓 

  这天宅前竖幡忏两根(状如旗杆)。上午,远近亲朋邻里陆续前来吊丧,带上纸帛、纸锭,有送纸币的,称“代帛”,也有送挽联、挽幡、被面等。吊丧者都向死者牌位行脆拜礼,儿子在旁还拜,请的“吹鼓手”每当有人跪拜就吹一次号筒。请阴阳先生、道士和和尚诵经、拜忏、做道场。下午入殓前,由和尚诵经,化“九千七”、“二万四”,即一人边哭,亲属边烧纸帛。亲属依次向死者遗体跪拜,随即将尸体安放在棺材里,各亲属再绕棺三周向遗体告别,叫“小殓”;接着盖棺,用大铁钉钉盖封棺,叫“大殓”。最后,将棺材移放在公堂屋的东侧,棺前摆上供桌(称“坐台”),桌子横档放置布鞋l双,桌上放死者牌位、画像或照片、香炉、蜡杆、斋供等。每天早、中饭时间,由家人端饭。

  出葬

  50年代以前,死者去世满3周年,举行安葬,将棺材从家里抬出,移葬坟墓。出葬时仪式很隆重,子女亲友组成送葬队伍,随棺送到墓地。有钱人家还用砖石或水泥混凝土在墓穴四壁砌坑。一般安葬仪式,均在“大寒”前后。安葬完毕,子女才可脱下孝服,换上红鞋子,叫做“释服”或“脱孝”,至此,3年丧事才算结束。穷苦人家死了人,没有钱办丧事,只好东借西挪,买一口薄板棺材,有的用草席或芦菲卷着,送到墓地埋葬了事。墓地一般要做在自己的土地上,没有土地的,或租人家的土地埋葬,或葬入荒滩乱坟之中,真是死无葬身之地。

  通东地区,丧葬习俗大同小异。人死后,传说“亡灵”还有“回丧"之日,也叫“回煞”,并有亡灵显灵的种种传说。具体日期由阴阳先生掐算,少则3天,最多18天,选在单日夜里,家里人把死者原来的房间、床铺摆设依旧,灵台前供上酒菜,烟囱旁扎一芦梯,屋内放点纸钱和香火,然后家人躲开,静候“亡灵”返回,待纸钱燃烧后,家人再出来叩头号哭,表示迎接“亡灵”。

  建国后,丧葬习俗,如报丧、戴孝、入殓、七数、周年祭日等仍沿用旧习,但较前简化,迷信色彩也逐渐淡化。50年代,各地仍用土葬形式,葬具都用木棺,后改用水泥棺。70年代开始推行火葬,死者搁三朝后出葬,家属将尸体火化后装入骨灰盒保存。吊丧采用向遗体告别、开追悼会、戴黑纱等形式。80年代,普遍实行火葬,一般都用手扶拖拉机或卡车将尸体运至火葬场火化,子女和亲戚随往送葬。出葬时燃放鞭炮,子女在死者尸体上打一把雨伞,一路化纸帛。火化后,将骨灰盒放在家中或入土安葬。丧葬中也带有一些迷信色彩,旧的习俗重新抬头。

  七数

  旧时,从死者入殓那天起,每隔7天须由家人烧经祭祀(俗称“烧羹饭”),一般由儿子烧,逢三七由女儿烧。烧六七那天,要请亲邻好友吃酒饭。六七前夜也有人守灵陪夜。北部地区群众和一般富裕人家烧五七很隆重,要请和尚诵经、放施食、做道场、扎库,也有亲友前来吊唁,并将死者棺材送往墓地安葬。六七由女儿、女婿备了酒菜前来祭祀,娘家准备糕点鱼肉款待。中饭后,女儿要早回家,近邻亲友随送,一路燃放鞭炮,直送到她家门口为止。第七个七数,称“断七”,再祭祀一番,七数结束。一般贫苦人家七数照做,但一切从简。以后逢百日、七月半、八月半和九月初九,还要烧祭。逢到农历春节,自年初一至年初十,又有亲朋前来拜年、送人情的。

   在死者七数期间,女儿每天早、晚要在坐台前长哭一次,叫做“哭七七”,儿子不剃头,夏天出门不撑伞,不戴凉帽,鞋子或帽子上要缝块白布,冬天不穿皮毛衣裳(羊皮袄可穿),女儿不戴金首饰。明、清时代,读书人和做官的为父母奔丧期间,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不能外出做官,须在家守孝3年,称“丁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