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的蓬勃发展,智能手机预装的内置软件已经渐渐成为用户体验的最大威胁。根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最新的报道显示,智能手机中预装的内置软件占用大量手机内存,影响运行速度,偷跑手机流量。特别是一些刷机渠道,为了自己的商业利益在用户手机中预装了大量软件,这些软件用户不想用、删不掉,甚至有可能引发用户手机变成“肉鸡”,给手机用户的资费和隐私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目前,绝大多数只能手机出厂时安装了很多工具软件、娱乐软件、社交软件、电商软件、安全软件、学习软件、手机预装软件以及游戏软件等应用,除了生产厂家自带的系统软件外,手机软件开发商、刷机渠道推出的第三方应用软件。这些软件由手机制造商进行预装,写入手机系统,或者由刷机渠道预装进用户手机,通常不可以被消费者删除。行货手机强制预装软件的三个条件如下: ①手机出厂前预装 所谓手机出厂前预装,就是消费者在购买到未拆封、未使用过的全新手机时,在手机默认的初始状态、出厂设置下,手机软件已经在手机中由厂商预先安装好了,并且第一次开机后可以直接使用。 ②属于第三方应用的范畴 强制预装的手机软件都属于第三方应用的范畴。所谓第三方应用,首先排除了手机系统自带的功能和程序,如系统原生相册。其次,厂商提供的原厂服务作为手机整体的组成部分也不属于第三方应用,如应用商店。 ③无法使用正常手段删除 强制预装的手机软件,其强制性就在于消费者没有对它们删除、卸载的权限。这些软件被写入手机的固件,常规卸载软件的方法甚至恢复出厂设置都无法删除它们,除非对手机进行破解、刷机。 危害性行货手机强制预装软件对有需要的用户来说,可以完善手机的使用体验,而对于在国内拥有巨大用户群体的水货手机来说,其所预装软件则应该坚决抵制和警惕,因为水货手机预装软件直接会影响消费者的手机使用安全(包括隐私、话费)以及其他切身利益。水货手机强制预装软件产业链的“三无”特性决定了消费者中招后很难讨回公道。 对用户而言,预装软件存在以上以下两点危害: ①影响系统稳定性,甚至导致死机 首先这些预装软件并非在消费者知情的情况下安装到手机上的,一定程度上是侵犯了消费者对产品的知情权;而且这些非官方预装软件在植入系统固件前大多并没有经过稳定性的测试,容易对系统稳定性造成隐患,小则影响使用时的流畅度,大则可能导致系统崩溃(死机); ②用户难以删除,非法连接网络 一般这些预装软件都是直接写到系统的底层,一般用户可能无法进行卸装并安装其他同类型的软件,这种做法就是直接侵犯了消费者对手机的使用权。而且有些预装软件在偷偷地连接网络,消耗你的流量。除了少部分是恶意连接网络进行数据交流外,很多的都是在进行自动更新,但这一切都是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或许要等到月底,你的高额话费清单出来后才察觉。 对行业而言,预装软件存在以下三点问题: ①软件预装无人监管 行货手机的软件预装一般由厂商自律监管,但水货手机强制预装软件则由水货手机经销商在销售手机前对手机破解刷自制ROM完成。一方面手机经过拆封、刷机、重新塑封已经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全新机,另一方面自制ROM的系统稳定性肯定有所欠缺。最重要的是,水货手机经销商对手机进行刷机强制预装软件的行为多是出于利益驱动,没有严格的测试环节,也不会顾及是否会对消费者的利益产生损害。 ②软件及其来源无安全性 水货经销商刷机强制预装软件最重要的就是从软件开放方收取一定的费用或利益分成。对于以软件推广为目的的预装来说,这种不上台面的推广方式,其来源都是不正规的非官方软件开发团体,而非正式注册公司,其来源往往难以追溯,消费者受害后难以索赔。 而更多采用这种方式预装的软件都是以在消费者不明不白的情况下恶意吸费为目的的,这种吸费陷阱会直接侵犯消费者的财产利益。此外,央视3.15相关报道,也让我们了解到这些以收集用户信息为目的的软件预装,会严重侵犯消费者的隐私。 ③受害后无法讨回损失 除了上面提到的软件来源无法追溯,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后找不到可以讨债的人之外,还有一点也决定了水货手机强制预装软件造成损失后,消费者无能为力的局面。和正规渠道行货手机享受厂商售后服务不同,水货手机只有店铺保修。 所谓的“店保”,一般只保硬件故障,至于用户手机落入吸费陷阱或者隐私遭到泄漏,是无法从卖家讨回公道的。另外,恶意软件的运行十分隐蔽,对于不通技术的普通用户来说,将面临无法取证的尴尬境地。 法律法规虽然我国法律对与手机厂商预装软件行为并没有明文规范,手机厂商该不该搞强制预装、什么软件可以预装等问题完全由手机厂商说了算,消费者没有任何主动权。但早在2012年6月,工信部就已下发通知,明确要求“手机生产企业不得安装未向用户明示并经用户同意,擅自调用终端通信功能,造成流量耗费、费用损失、信息泄露的软件”。但在灰色利益面前,这一要求并未得到贯彻实施。 2013年10月国庆,在央视和权威媒体重点曝光的户遭智能手机预装软件“绑架”问题之后,工信部表态即将于下月正式实施《关于加强移动智能终端进网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知》明确要求:手机厂商预装软件必须要通过工信部的审核关卡,同时,这一规定要求手机厂商不得安装未经用户同意,擅自收集、修改用户信息的软件,给用户造成流量消耗、费用损失、信息泄露等不良后果的软件。 卸载办法1、可以正常卸载的软件 这里所说的普通软件,就像我们自己安装的软件,可以通过程序管理器删除它们。方法很简单,进入设置>应用程序>管理应用程序,找到该软件卸载即可。卸载时最好先点击清除默认值>强制停止>清除数据,最后点击卸载。这样程序会卸载的比较干净,而不会出现残留文件或造成系统不稳定等问题。特别是部分比较恶意的软件,如果不先清除默认值就直接卸载该软件,可能会导致无法启动原本默认程序的情况。 2、不可正常卸载的软件 当然大部分比较恶意的内置软件可没有这么容易删除,它会像系统内置程序一样,用上面的方法是无法删除的。此时我们需要将手机Root(获得系统权限),然后将软件删除。 3、360手机助手“管理预装软件”功能(最简单有效的办法),需用户主动操作八步: 第一步用户需要将手机连接电脑; 第二步用户主动点击“我的手机”; 第三步用户主动点击“应用管理”; 第四步用户主动点击“系统软件”进入操作界面; 第五步用户主动选择想要删除的软件; 第六步用户选择允许root,并在用户协议上打勾,并再次点击一键root,方才开始root; 第七步用户重新主动选择需要删除的软件; 第八步用户主动再点击“立即卸载”。 如何治理从诚实信用的原则出发,手机厂商强制预装软件的行为肯定是不合理的,希望广大手机厂商从品牌角度出发自律规范:控制预装软件数量,把关预装软件质量,切实从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出发,对手机预装的软件进行功能、使用、设置说明,让消费者真正明白自己在用什么。消费者既然花钱购买了手机,就有权决定除了系统必须之外的东西,自己的手机上有什么、没有什么。 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积极推荐立法完善对手机预装软件的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