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温水温与鱼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一德书社 2014-11-30

    鱼是一种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着生活环境——水的温度变化而变化。专家通过实验测定,鱼类的体温与水的温差在0.5℃~1℃。因此说,鱼的体温随水温变化,而水温的变化又依赖于气温的变化。

    淡水鱼因鱼种不同、生活区域不同,适应其生存的温度也不同。水温适宜,鱼就显得活跃,食欲旺盛,繁殖力强。水温欠适

宜,鱼就显得不活跃,甚至停止进食。水温超过鱼的生存临界线时,鱼就会死亡。为了便于读者钓鱼时参考,现将常见的几种淡

水鱼适宜生存的水温介绍如下:

    鲫鱼对气温适应能力较强,在40℃以下还会有食欲,但活动能力差,鲫鱼最适宜的水温是16℃~25℃。

    鲤鱼、鲇鱼最适宜的水温是20℃~27℃。

    鲢鱼、鳙鱼最适宜的水温是22℃~30℃。

    草鱼、青鱼最适宜的水温是25℃~30℃。

    鳜鱼最适宜的水温是15℃~30℃。

    甲鱼最适宜的水温是18℃~32℃。

    概括讲,淡水鱼在15℃~25℃的水温范围内都较适宜。也就是说,在这个温度范围内钓鱼效果最好。

    水温是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鱼对水温的变化,通过自身的调节力适应水温而生存,鱼对水温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调节

有两种方式:

    生理性调节。当水温发生变化时,鱼首先应对的办法就是自我调节。鱼类的敏感器官是皮肤中的微血管和腮血管,而控制体

温调节的神经中枢在下丘脑。鱼类的调节办法是体液调节,体液包括体内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水分等,通过体液的生理协

调,使体温尽量与周围的水温接近。

    除了自我调节外,另一个办法就是动态调节。因为水的温度和大气的温度有差异,水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水的传热散热都比大气慢,加之水有上、中、下三个层次,这三个水层的温度也有差异,水越深,差异越大。据科技工作者测量,当水的上层温度为21.2℃时,1米深的水温为18.3℃,2米深的水温为17℃。在冬季,水的表层温度为4.3℃时,水深1米的温度为4.5℃,水深2米的温度为4.9℃。当水的某层水温不适宜某种鱼生活时,它就会寻找自己适合的水层。如春天,当气温、水温较低时,而水底的水温相对高一些,于是鱼就沉到水底或钻入泥中、草丛中、乱石堆中藏身,可以在数日内不吞吃食物。夏天,水的表层温度高,鱼就到有树荫的水域、草丛中或温度相对较低的深水区栖息。夏天,水的表层温度多在30℃左右,鱼对这么高的水温显然不适应,如鲫鱼,适宜生活在水温25℃以下的中下层水域。  

    水上热下凉的状况,学术界称为水的“正分层”。冬天,深水区温度较高,而水的上层由于受冷空气的影响,水温相对较低;这种水层为“逆分层”。造成水温度分层的原因是水的温度高,水的密度就小,水的温度低相对密度就大,水的密度大就相对较重。再就是水的导热性差。如某个时段的气温是20℃时,附近的水温往往滞后2小时才会达到20℃,气温下降时道理也一样,水温在2小时后才会降到与气温近似的温度。    

    这就启发我们垂钓者,要根据当时气温导致水温的变化而灵活掌握如何施钓。春天鲫鱼虽生活在水底层,这时会因为7k上星

的温度较底层高,它会游到水的上层或浅水区活动。

    还有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稳定温。在某一个时段内,气温变化不大大,没有陡然产生忽冷忽热的现象,这时水的温度也会产生显著的变化,使水温处于稳定状态。这个稳定状态的水温恰恰是适合鱼生活的温度,鱼就会显得活跃,食欲不减,这样的水温正是钓鱼的好时机。  

    不少垂钓者还通过实践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某一个肘段内,气温与水温变化越大,也就是温差越大,越不好钓鱼,上钩率很低。温差相对较小时,钓获的鱼相对会多。春季和秋季温差在4℃~8℃时,夏季温差在6℃~10℃时,冬季温差在2℃~6℃时,最适合钓鱼。当我们从气象预报中获得近日温差较小时,千万不要错过出外钓鱼的机会。其科学道理是,在温差小的时候量鱼必须通过自身的机体调节温度,无须进行动态性调节体温,自身的能量消耗相对较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