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服装品牌转型为何只快不时尚

  平凡的人 2014-11-30

 有的国产品牌,学习ZARA的模式,款多量少、缩短补货周期和供货时间,同时又借鉴优衣库的低价策略。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又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成本高企、质量问题频发等。

  其实,这些品牌的举动,无疑是看到了近几年内国外“快时尚”在中国市场的不俗业绩。当然,“快时尚”也确有值得本土品牌借鉴的地方,比如控制成本、降低库存等。

  但是并非任何品牌和企业都可以“依样画瓢”,转型成为“快时尚”企业的。它需要企业有一支眼光独到的设计、买手团队,能做到款式国际化、更新快,还要有整个生产、供应系统来保证快速交货、快速反应。很显然,大多数本土品牌无法达到这一点。

  同时,国际“快时尚”品牌店铺规模大,动辄数千家,在与上游供货商的对话中掌握定价权,可以低价格、快速度拿到货物,这也是本土品牌办不到的。说白了,当前国内“快时尚”品牌仍处于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供应链效率、加强开发能力是首要任务。

  虽然国内服装品牌大多受到“快时尚”冲击,发展面临压力,但是“快时尚”并非传统服装企业走出困境唯一的“救命稻草”。这部分企业应该向国际大牌学习其高效的商品企划体系、生产配送模式及贴近市场的策略,针对国际品牌在国内市场上的短板,走出一条符合自身条件的差异化路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