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思考

 春秋战国藏经阁 2014-12-01

    在新形势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论述。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从改善民生的大局出发,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提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论述。

    □刘燕斌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就业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劳动力供求正在从 “无限供给”向 “有限供给”转变;二是就业矛盾的焦点或最突出的问题正在从就业规模能否扩张向就业结构能否调整、就业质量能否提升转变;三是劳动者的竞争力正在从拼体力、拼成本向凭能力、凭素质转变。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论述的重要意义

    一是党中央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下,对促进就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促进就业提出的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论及就业问题时,在突出的位置提出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论述丰富了我们党关于促进就业的理论,使之更为完整和全面。同时,它要求不仅要努力实现就业在数量上更加充分,而且要推动实现就业在质量上的提高。这是对促进就业工作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二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是广大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能够得到一份更好、更稳定的工作是每一位劳动者的期盼,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论述,反映了亿万劳动者的心声。努力推动实现充分的、更高质量的就业是实现“两个同步”的基本要求,是改善民生的基本途径,也是实现到2020年居民收入翻一番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

    三是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要求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权益、实现公平就业;要求做到 “劳有所得”;要求不断改善劳动条件;要求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四是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就业质量能够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提高劳动者、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落实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消费,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就业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业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社会劳动并获得报酬的经济活动,它包括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两个方面。就业质量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上考察。

    从个体劳动者的角度看,就业质量包括了所有与劳动者个人工作条件相关的要素。而从一个国家、地区或行业的角度考察就业质量时,显示的是该国家 (地区、行业)内劳动者整体的就业状况或工作条件的优劣程度。

    近十年来,我国就业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任务十分繁重。从我国国情特别是就业质量现状的实际出发,借鉴国际上关于衡量就业质量的做法经验。笔者认为,我国在就业质量方面尚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明显下降,工资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尚不完善。

    工资收入是衡量就业质量最重要的标准之一。从收入分配的宏观层面看,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下降,从1997年的54%,下降为2008年的47.6%。行业之间、部分职工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步拉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同时,我国工资收入分配领域金字塔形格局没有得到明显改变,提低、扩中、限高的调整任务依然繁重。

    二是就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非工薪劳动者的比重过高。发达国家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中,服务业就业比重均占65%以上;工业人数比例次之,约占20%-30%;农业人口比例最低,不超过总就业人数的4%。与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国家比较,我国三次产业中农业就业比重相对过高,而服务业就业比重相对过低。2011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为,34.8%、29.5%和35.7%;而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巴西、乌克兰、土耳其、马来西亚、墨西哥、南非等国的农业就业比重普遍低于我国,服务业就业比重明显高于我国 (参见表一)。

    我国农村劳动者多为自营就业,收益相对较低,并且社会保障不足。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6977.3元,仅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1809.8元的31.9%(参见表二)。农业就业比重过大意味着有大量劳动者就业质量偏低。

    与此同时,我国非农就业中还有大量的临时工、季节工、非工薪劳动者以及劳务派遣人员,同规范企业的工薪劳动者相比,他们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不够稳定,且缺乏社会保障。

    三是劳动条件有待改善。在许多企业,不仅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比较普遍,克扣和拖欠工资的现象也没有杜绝。有的企业不顾劳动者的精神健康,缺乏人文关怀;一些企业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工伤事故率和职业病发病率依然较高。农民工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不平衡的矛盾突出,大量跨地区流动就业农民工与其子女家人分离。

    四是社会保障有待继续完善。

    近年来社保覆盖面迅速扩大,取得长足进展,但能够充分享受到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个险种的劳动者依然有限。

    五是劳动者权益保护有待加强,劳动关系和谐程度有待提高。就业歧视现象在年龄、性别、户籍等方面依然存在。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突出,2012年上半年全国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查处劳动保障违法案件17.4万件,同期增长6.2%。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理论思考和对策建议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是一个带有战略性、综合性、动态性和长期性的重大任务,需要全社会达成广泛共识,制定相应政策,做出不懈努力。

    第一,就业质量应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随着经济发展提高劳动报酬水平是广大劳动者提高就业质量、进而改善居民收入、共享发展成果的最主要途径。就业质量的提升既不能超越、也不能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而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步提高,也就是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 “两个同步”。与此同时,在总量一定的情况下,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因此,应特别注重劳动报酬分配在结构上的调整,重点实现 “两个比重”的提升,使广大普通工薪劳动者依靠诚实劳动能够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断改善就业和生活质量。

    第二,妥善处理增加就业数量,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的关系。长期以来,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巨大压力下,就业政策的重点始终将新增就业数量和控制失业率作为首要指标。这对于保持就业局势的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在就业总量保持压力的同时,就业结构矛盾更加突出,就业质量亟待提高。创造就业岗位是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的基础和条件,对此,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改善就业结构,有利于缓解就业总量压力,也有利于提高就业质量。而不断提高就业质量,才能够使增加就业数量和改善就业结构更有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扩大就业数量和改善就业结构。这就要求三者必须兼顾,同时并举,才有利于实现小康社会更加充分就业和更高质量就业的目标。

    第三,妥善处理市场作用与政府职能的关系。劳动报酬水平和其他劳动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就业质量的优劣。而劳动报酬水平和其他劳动条件取决于劳动生产率水平和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劳动报酬只能围绕劳动力的价值和市场供求关系上下波动。因此,从根本上说,劳动力市场对就业质量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政府的职责是,遵循市场规律,制定有关规则和劳动标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如制定有关集体协商的法律法规,制定劳动标准特别是最低劳动标准(如最低工资标准、工时标准等),开展劳动监察等。总之,政府应弥补市场不足,保护弱势群体。

    第四,提高就业的稳定性和保障性。提高就业的稳定性和保障性是广大劳动者的普遍愿望,也是衡量就业质量的重要标准。提高就业的稳定性首先是要提高就业率,降低失业的风险。其次是提高就业者在就业岗位上的工作时间。国际上通常用 “工作占有期为1年或1年以下的就业人员所占全部就业人员的百分比”表示。工作时间在一年以内的人员所占比例越高,表明这一地区或国家的就业状态越不稳定。最后是将临时工所占比例保持在适当水平。临时工比例越高说明一个地区或国家从业人员的就业越不稳定。

    第五,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是提高就业质量的基础和关键。从根本上说,提高就业质量必须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基础,而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和职业技能。我国同发达国家相比,劳动者的素质亟待提高。美国、日本、英国劳动力人口中高等教育的比例分别达到了61.1%、39.9和31.9%;而我国仅为7.4%。美国、英国、日本劳动生产率 (人均增加值,以PPP计算)分别为6.5万美元/人年,5.1万美元/人年和4.5万美元/人年。我国人均劳动生产率只分别相当于美国、英国、日本的15.8%,20.1%和22.7%。因此,我国在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应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而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只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才能为进一步提高工资收入水平、改善就业质量奠定基础。

    第六,明确提高就业质量的重点人群、重点行业、小微企业和重点地区。提高就业质量应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相结合。应通过实施有效的政策措施,重点提高广大普通工薪劳动者的工薪收入水平,特别是重点提高微利行业、小微企业欠发达地区的低收入者的工资水平。与此同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对低收入人群、低收入行业和老少边穷地区实施优惠政策。此外,还应大力改善困难群体的劳动条件,保护他们的劳动权益,以便使低收入劳动者的就业质量能够得到明显改善,实现 “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的目标”。

    第七,探索建立衡量就业质量的指标体系,加强对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政策研究。这样,有助于掌握和分析就业质量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评估实施效果,进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目标。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