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文解读宋人花鸟

 藏书0999 2014-12-02

静气中见性灵——宋人花鸟小品中的虚静美:宋代是中国工笔花鸟画发展的历史高峰,在宋人“夺造化而移精神”的精湛技法背后,展现给世人的精神世界更为丰厚。春秋战国以来,特别是老庄书成后,道家哲学成为文人士大夫思想修养的重要源泉,道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认识论,更是文人士大夫个人人生修养的终极目标和修心方法。而道家哲学中的虚静美学思想也“润物细无声”地滋养着中国古典文艺的精神,是故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渝五藏,澡雪精神。”而宋人花鸟虽然在形式上依然重写实,但在精神层面,“虚静美”作为一种审美标准就已经被确立下来,并成为指导花鸟画创作的不二法门,也是我们体悟宋人花鸟画虚静空灵之美的重要门径。我们先来看看虚静的审美定势对宋人花鸟小品的取材与取景的影响。


浅谈宋人花鸟小品之趣味:小品的最早含义是指篇幅小、语言简约、便于阅读的简本佛经。在绘画领域,小品通常指表现折枝、局部和寻常花鸟鱼虫的扇面、册页等小幅作品。宋人小品构图篇幅小,多为方正的圆矩型,形式上注重画面边角,一般采用内敛的结构,内容上多表达特定的场景和瞬间的情态,于状物精微的同时力求构思新奇,营造格调优雅而隽永的意境,表现出独特的趣味。一、画幅之趣味首先,小品之小,先就是就篇幅形体而言。宋人小品多为长、宽25厘米的方、圆尺幅。篇幅小就便于对物象局部进行精细的描绘,着意刻画细节和意韵,于小的篇幅中营造另一个幻境。宋人对艺术的玩味,着意在于“开门出仕,闭门归隐”(苏东坡语)。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所产生的各种情感,由这种“中隐”调和升华成一种“不执”的人格和人生境界。篇幅不在大,构制虽小但小中见大、微中见著、以少胜多、以轻压重,是“寸瑜胜尺瑕”。对于物象来说,它所描绘的是局部;但由画面本身而言,它所表现的又是完整的整体,包含了两面性。


宋人花鸟小品对现代花鸟画创作的启示:宋人花鸟小品,多为圆形或方形,虽然大不盈尺,却需要画家付出整个心灵和全部技巧;虽为小品,却能蕴涵着无穷的韵味。王国维曾说:“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遂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遂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一个时代自有一个时代独有的特色,艺术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忠实而真切地记录了每一个时代对于美的独特见解。以此看来,花鸟小品又何遂不若长幅巨幛!一幅优秀的宋人小品,并非仅仅是一些孤立的技法现象,它还包含了一种对自然的体悟和对艺术的理解。笔墨技法只是表达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是体悟与理解所产生的一种形式语言。因此,深入地品味宋人小品并分析出其审美特征,对当今的花鸟画创作具有重要启示。一、花鸟小品的缘起“小品”原本是佛教名词,佛经中详者曰“大品”,略者曰“小品”,早在晋代就有了,后来才被延用于文艺领域,如绘画中将尺幅较小的作品称为小品画。



宋人花鸟小品画的意境:小品,亦名“宋人小品”。中国画小品盛行于宋代。南朝宋宗炳谓“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也正如唐代王维所说“咫尺之图,写百千里之景。”宋人花鸟小品,多为方形或圆形,虽然画幅较小,却需要画家娴熟的技法;其在应物象形、意境营造、笔墨技巧等方面都臻于完美。虽为小品,却能蕴涵着无穷的韵味。中国画意境,就是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它能使欣赏者通过联想产生情感共鸣。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十分重要的范畴,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绘画是否具有意境。在中国画里,意境既不是客观物象的简单描摹,也不是主观意念的随意拼合,而是画家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三方面所取得的高度和谐的体现,是艺术家观照自然,感悟自然,观物取象时而生发的精神境界和情调。王国维曾说:“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


论宋人小品绘画中“境”态表现的探究:宋代绘画是中国中古时期绘画的高峰时期,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又一鼎盛时期并继承了汉唐和五代时期花鸟、山水画的发展成就。三百多年统政的南北两宋可以说对中国花鸟、山水绘画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这一发展方向可谓是宋人小品绘画的出现,宋人小品绘画可谓是我国绘画艺术历史中的重要转折时期。它不仅改变了自古至今的绘画模式,将画面中一动一静的物象结合,既体现了静的忧思,又体现了欲将起动的感觉,从构图、画幅、着色到语言的转变更大地改革了花鸟与山水画的内容与形式。无论是从政治还是经济角度来说,都是形成了促进宋代小品绘画的发展和产生的重要原因,成为了中国艺术历史的先河。本论文借用自然境态、诗词文化的意境体现和其本身具有的艺术语言境态三方面,以宋代花鸟、山水小品绘画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绘画艺术的空间状态为研究基准,结合其客观存在的大自然、诗词文化的吸收以及绘画艺术语言的形态,对宋人小品进行其绘画空间深层次的研究。


形与色的协奏——评宋人花鸟画:论宋朝绘画,不得不提及花鸟画,宋人花鸟作品无论技法还是意境的营造都远胜于前代,宋人郭若虚认为“若论佛道,人物、仕女、牛马则近不及古,若论山水、林石、花竹则古不及近。”足见当时工笔花鸟画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完全成熟的阶段。宋人花鸟画形象刻画准确生动,设色有富丽堂皇的,也有清幽雅致的,在工整细腻中充满了一股浓浓的诗意。近千年的沧海桑田,面对画面没有丝毫的倦怠,带来的却是焕发出一种热情、一种专注迷恋的精神状态,一种幸福、一种自由、以及与大自然交融时一刹那的升腾。潘天寿说:“绘画,不能离形于色,离形于色,即无绘画矣。”宋人花鸟画之所以有如此的魅力,与其独到的形与色是分不开的,形与色的完美结合使她成为一种贯穿心灵的永恒,赋予了她一直在持续着优美的永无止境的言说。一、形:状物写形,自然朴实,传神备至纵观中国古代绘画,我们不难发现,状物写形一直是困扰前人的重要问题之一。


宋人花鸟册页艺术特点解析:1.宋人花鸟册页册页是我国古代书画作品的一种装裱形式,其尺幅不大、易于创作、便于保存的特点深受书画家和收藏家的喜爱。在花鸟画发展长河中,宋代可谓是鼎盛时期,宋人花鸟画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尺余见方的小品画。有方形、团扇形或扇面形,多画在绢上,这些作品大都有实际的用途,或是宫殿中配置在屏风上的装饰画,或是画在纨扇上的装饰画,或作为灯具的灯片。后人为了欣赏和保存,装裱成页,结集成册,也就是现在的宋人册页,其画幅虽小,却对中国绘画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2.宋人花鸟册页艺术特点(1)题材宽泛宋人花鸟册页内容宽泛,题材面广,后世花鸟画中所涉及的题材类型均已被搬上画面。花卉类包括草本和木本植物,有芍药、牡丹、梅、兰、竹、菊、荷花、山茶花、海棠等。蔬果类有蔬菜、瓜、果、石榴、柿子、葡萄、枇杷、桃子、荔枝等。禽鸟类包括鸣禽、飞禽、猛禽、攀禽、雉禽、家禽、涉禽等,如八哥、鹩哥、鹌鹑、乌鸦、麻雀、喜鹊、鹦鹉、鸳鸯、画眉、鸡、鸭等。


宋人花鸟画中的“雪竹法”(节选):画竹离不开对具体场景与季节气候变化的描绘。宋人作画尚“理,,,画家观察了解自然事物,先从其外部特征开始入手进而了解对象的内在规律,最终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核心。漫天大雪中的竹最能体现其凌寒不屈、刚劲挺拔的品质特性。雪竹是宋人花鸟画中风行兴盛的题材,数量也多·《宣和画谱》中所列的畜兽、花鸟、墨竹门类中单“雪竹’,就录有55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五代徐熙的《雪竹图》—此图通幅并无常见的那种大肆铺陈、洒白弹粉的方式,仅在主竿竹节下方用墨渲染出上下节的结构,笔触的凹凸处隐约映出上方的雪痕,画幅左上端有一竹枝平出,末端因竹叶聚拢略略下沉。由于“落墨、,的传神到位,枝梢上竹叶的质感十分写实,叶与叶之间的空间似乎触手可入,数处如帚的竹梢以书写的笔法依势而出,右侧几株断竹与左边质感粗砺的古木映衬着冬日寒柯缺叶间的萧瑟雪意,短笔触效染的湖石与平坡发出有如黄蜡般细微而沉稳的光泽。


宋人花鸟画审美初探:谈到中国的工笔花鸟画,就不能不想到宋人花鸟画,因为它曾是中国花鸟画历史的第一座高峰,它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骄傲。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绘画的“造极”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它那独有的精微而幽玄的境界足以代表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学术高峰。尤其可贵的是,那一份体物的专注,那一份传情的精微,那一份人与自然相融的境界,是后人追寻艺术时所不多见的。同时,宋画中的优秀作品与人始终有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正是东方绘画情调最玄妙的语言。花鸟画虽然以花鸟自然为描写对象,然而它的实质是描写人。随着时代环境、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变迁,花鸟画的情调、境界和审美追求也不断变异,它是时代和民族文化的表征。宋代崇尚理学,随着佛教艺术渐衰,在以现实主义为主流的美学观的影响下,艺术表现为忘情地咏歌自然生命,绘画的重点亦转向了肯定世俗人生,珍惜生命和娱情养性的山水和花鸟。


一花一叶一世界——宋代工笔花鸟小品临摹感悟 :宋代工笔花鸟小品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作题材广泛。流传至今的传世精品有禽鸟、昆虫、蔬果、花卉、水族、走兽、花篮博古、折枝花卉、山涧水口及融入景观。在这些珍贵的画作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工笔花鸟画的传承与发展,以及画家高超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创作理念。宋代工笔花鸟小品是把精妙的技巧、绚丽的色彩、严谨的造型融为一体,再现了大千世界的奇花珍禽,传达了百汇众木的形、神、理、趣。这些作品不仅是“一笔一画夺造化,一花一叶一世界”,更是表现了画家丰富的情感和自我的灵性,是一种心性的自然流淌。宋代工笔花鸟画讲究寓意抒情,一幅幅蕴藉清新、宁静雅致的作品已经生动地把花鸟与人、大自然与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画面中所表现出来的美已经不是再现的自然美,而是融入了画家的主观情绪从而表现出单纯、简洁、虚构真实的美。宋代工笔花鸟小品不但影响了元明清的花鸟画,更影响了近代的工笔花鸟画。


简约传神 意匠高格——论宋人花鸟画小品的写实性: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绘画史上,唐、宋时期是中国画发展非常突出的时期。应该说,唐、宋的绘画皆以写实而著称,唐代形成了中国人物画发展的一个高峰,而宋代则形成了花鸟画发展的一个高峰。唐代的人物画以《步辇图》、《簪花仕女图》等名作流传于世,宋代则以《出水芙蓉》、《鸡雏待饲图》、《枯树鸲鹆图》等花鸟画小品为世人所称颂。宋代的文坛领袖苏东坡又被誉为文人画的代表,其论画方面有两句诗:“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从字面上看,他对绘画的品评标准,似乎是反对写实的,而主张凭借作者自己的空想去进行笔墨游戏,其实不然。他的意思是反对自然主义只重视“形似”而不懂得表达客观对象更深刻的内在精神,他的意思是重“意”,即重“神气”或“神似”的。他在《东坡集》中的“传神论”中,对顾恺之的神气、骨法、用笔、置陈、摹写等方法是有深刻研究的。所以,宋代绘画达到了写实主义的高峰,但其写实,绝不是只重“形似”的自然主义,而是注重表达客观对象更深刻的精华部分。


宋人花鸟画的精髓:工笔花鸟画在中国画门类中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从宋代到清代,传承将近千年,演变多端,美不胜收,是中国绘画史上无可替代的瑰宝。 自上世纪初以来,中国山水画、人物画的创作样式及创作观念大幅度转型,以至关于山水画、人物画创作的美学、笔墨、观念等命题,成为中国画讨论的焦点问题。但是当代花鸟画领域的创作实践,却与古代经典一脉相承,显示出相对的延续性与稳定性,依然能在大变革时代保持其传统特色。究其原因,一是花鸟画题材比较固定,二是其作品形态天然地富有超越时代和现实生活的美感。近百年来,尤其是解放后,现代花鸟画家继承传统笔墨技法,兼收西式素描造型与现代构成法,包括日本岩彩技法,逐步将清末民初的花鸟画传统转化成了新的面貌。 传统工笔花鸟画的创作、鉴赏及收藏,更适合于安和闲适的农业文明时代,其精深的美学内蕴、风雅的意趣、高超的造型技巧,与现代社会毕竟有些隔膜。


宋人花鸟册页的美学意蕴:工笔花鸟画,在中国画门类中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从宋代到清代,传承将近千年,其样式与风貌,在历代大师手中演变多端,美不胜收,是中国绘画史无可替代的瑰宝。近一个世纪以来,现代花鸟画家没有出现严重的断代与断层,尤其是近50年,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创作方针的指引下,逐步将清末民初出现式微迹象的花鸟画传统,以新的姿态、面貌,为当代画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并与古人的画境遥相呼应。然而传统工笔花鸟画的描绘、赏鉴及收藏,大致适宜于悠然闲适的农业文明时代,其精练的美学意蕴、风雅的玩赏价值以及高度成熟的人文积淀,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毕竟不可强求了。因此,当代工笔花鸟画虽然在图式与技法上丰富多彩,但我们很难从中追慕它在中国古典文化中曾经有过的神采,尤其难以承袭花鸟画背后渊远深厚的文化底蕴


论宋人花鸟册页的当代意义:工笔花鸟画经过唐、五代达于两宋的黄金时代,它创造的美学价值、审美精神及高度成熟的人文积淀,是这一画种最权威的源头,成为后世花鸟画家学习借鉴的恒久典范。而于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来说,认真研习两宋花鸟画经典,是领悟传统精神、磨练表现技法的最佳途径。以我近20年的实践经验和教学体会来说,宋人册页留给我们后人的不单单是技法问题,而是文化问题。它之所以成为工笔花鸟画的不朽榜样,还要返回到两宋的文化背景中去考量。首先,工笔花鸟画对意境的创造不是抽象和空泛的,它深深根植于两宋的历史。北宋初期,绘画即得到帝王的高度重视、大力扶持和亲身实践,说明北宋文化达到相当奢侈的地步。仅以徽宗赵佶为例,他的艺术天赋、文学修养与鉴赏力,都是相当精深的,而他的帝王身份直接造就了两宋花鸟画无可企及的文化高度,而这等优厚的历史条件在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孤例。


宋人 花鸟寻找心灵意境:工笔花鸟画在中国传统绘画史上,有着辉煌的 成就。尤其是宋代的工笔花鸟画,以其绚丽典雅的 品格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占有独特的位置,成 为中国工笔绘画史上的高峰。 多年来,我一直很喜欢宋人花鸟画,时常沉迷 于宋人小品的意境中。有人评论宋人工笔花鸟画的 成就在于写实精神。其实不然,宋人小品的写实是 在对现实反复观察、揣摩、理论、取舍之后,一种非 常理性的写意,它的最终追求不在“实”,而在“意”。 中国绘画讲究以意人画,不论是工笔画、写意画,还 是其它形式的绘画都应是一样的,意境才是作品的 灵魂,它是最重要的,没有了意境,如何去感染观 众? 在多年的创作尝试中,我时时在找寻着我表达 意境的方式,找寻着我心中的完美意境。 那飘萦的轻烟、流动的云霞、蒙蒙的水气、迷茫 的月色,这些似有若无的朦朦胧胧的现象,足以让 人陶醉,我不觉有一种冲动,那不就是我梦寐以求、 苦苦找寻的心灵意境。

论宋代的工笔花鸟画精神:


宋代工笔花鸟画是宋代绘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能够体现宋代文化艺术精神核心要素的典型画种,且留下大量可供研究的画迹和画史、画论文献。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对宋代工笔花鸟画所富含的艺术精神特质的研究来分析、剖析形成宋代鼎盛绘画时代的重要因素,从中找到解决当代中国画及工笔画和花鸟画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现实问题。并从具体的承扬研究角度倡议当代画家在学习其技法程式、表现经验的同时,注重对宋人艺术精神的研究、学习和承扬,从而在提升自身学养基础上打造时代画品的精品意识与完善人格修养提升创作的格调。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简述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是第一章“宋代工笔花鸟画兴盛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基本特征”,从宋代理学思想与学术精神对绘画艺术的影响、宋代崇文抑武的统治策略与皇家画院设立机制的开创对工笔花鸟画的实际推动、宋代文人士夫阶层社会地位的上升所导致的文化精神彰显以及宋代工笔花鸟画基本表现特征这四个方面具体分析其形成兴盛局面的社会文化原因。第三部分是第二章“宋代工笔花鸟画所形成的艺术精神特质”,从宋代工笔花鸟画对文学情境与画面意境的营造、意象写实的造型方法与主观实象的空间表现意识、师造化与格物求真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段、程式化的图示构成与精湛的表现技法系统这四个方面来逐一分析其艺术精神的特质内容。第四部分是第三章“现当代工笔花鸟画对“宋人精神”的承扬”,主张在研究宋人绘画时不孤立地看待宋人艺术精神为历史上的文化体,而是将其放置在一个承前启后,发轫新历史时期的一个特定的艺术精神实体。全章从时代性与学养、精品意识和完善人格修养这三个角度提出当代画家对宋代绘画艺术精神承扬的关节点。第五部分是全文的结语,从解决当代工笔花鸟画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探讨了全文研究归纳的结论,提出了我们应向宋人学习什么和怎么学习的思路。


宋人山水画小品的艺术特色及影响:宋人山水画小品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形式,它对后世小幅山水画产生了深远影响。当我们今天欣赏这些作品时心中仍然会荡漾出各种轻柔优美的愉快感受。本文力图从艺术形式角度将其与后世的山水作品,尤其小幅山水画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并将自己在写生实践中的应用体会总结于后。全文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宋人山水画小品产生的背景及原因。这一章主要从经济、文化思潮、风俗等方面分析它们与山水画小品之间的联系,另外从南宋山水画小品的构图及笔墨效果上分析小品画的艺术特点。第二部分分析南宋山水画小品的构图及笔墨对册页和小幅山水的影响。着重写笔者在学习南宋山水小品时如何把山水小品中的艺术特点运用到山水画写生中去,是笔者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探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