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识字做人要读《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

 老裁缝 2014-12-08

 

识字做人要读《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

                                答《兰州晨报》记者问


 

 

晨报:这套书在当初被当作语文教科书,在今天也可用作工具书,该如何真正界定其性质?

老愚:就其功能来说,恐怕是二者兼具吧。从书名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字课”即识字课本,“图说”就是辅以插图解说。这套发蒙读物原本是以孩童为对象的,字义的解释可谓非常通俗。但因着一个世纪以来的文化革命,传统文化几乎完全断裂,今天所接受的文化教育其实已经与传统隔绝。我敢说,时下许多接受过高等文科教育的人,都很难读明白晚清儒士刘树屏先生的释文。

该书在当下的作用有二:其一,可以作为认字的基本工具书,编撰者共选了3921个汉字,涉及天文地理、动植物、人体、礼仪、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囊括万物,可以说是一部简明实用的百科全书;其二,该书在释义方面,注重人文情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洋溢着对传统文化、人类文明的热爱之情,释义精到,文笔绝佳,有些篇目可作优雅散文读,有些可视作隽永小品看。

 

晨报:那么,这套书在当时作为启蒙读物,学童能理解吗?

老愚:这个不成问题。刘树屏先生编这套书的时间在大清光绪年间,传统文化尚未遭到大的破坏,孩子们自幼处于浓郁的中国文化的氛围之中,接受起来应该无任何障碍。千万不要低估孩子的领悟能力。

 

晨报:在今天它是否有启蒙读物的必要性?

老愚:这是毫无疑问的。今年以来,我写过一系列将这套书跟《新华字典》作比较的文章,提出的问题引起了强烈关注,但至今未有编撰者的反馈。肩负文化传承的《新华字典》,释义基本排除古义,以今日之义强为之,令童稚使用者几乎完全感受不到汉字之美,无法领略传统文化之魅力。当局应该对《新华字典》进行彻底修改。

 

晨报:贵社在今年初就出版了这本书,这次再版有何改进?

年初出版的是收藏本,采用手工线装方式,典雅、大器,赢得了收藏者的好评。但价格略贵,一般人会有囊中羞涩之叹。应读者要求,我们推出了这套110元的普及本。内容和体例都未有任何变动,只是纸张和装帧变了,这样的价格,可以满足大多数人亲睹的愿望。腰封上有这样的口号:“认汉字,识文明,知廉耻,做端庄中国人。”我以为这是一套国人应该持有的宝书。我们近期还将推出点校横排本《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上下册,精装,以方便当下读者阅读。

 

晨报:目前对汉字的重视程度在加大,比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的推出。这些节目能否改善我们“提笔忘字”的现状?

老愚:这些鼓动中学生参与的电视节目大都是在作秀,商业目的达到了,但却无法起到教人识字的作用。道理很简单,因为他们识字写字的基础是建立在简化字基础上的。流沙河先生说过:每一个正体字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而简体字都无法自圆其说。比赛参与者仅仅是根据简化字的原则,试图照猫画虎写出正确的字来,并不真正认知字的本义。古人造字,每一个汉字表达的意义是确定的,汉字简化后,字形与字义大变,学生认识的大都是一些符号,他们已经很难真正认识祖先所创造的汉字的真义了。提笔忘字固然与写字机会少有关,但根本原因是大家不认识正体字。不认识正体字,就无法理解传统文化,更不用说去进行什么创造性转化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