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子 中国有一句成语:一叶障目,其寓意是一个人被事情的局部情况或暂时变化所迷惑,不能看见事情的全局或主流变化。形容人们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提倡用“全面”或“整体”看待问题。总之,在中国传统的思维观中,对“片面”持鄙视和批判态度,对“全面”或“整体”持颂扬和仰视态度。所以,各类“精英”都是强调以“全面”观点看问题,并且是以“全面”自居。“片面”和“全面”之间是什么关系?“片面”的价值何在?在此基础上,讨论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这是本文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二、中西思维方式的特点。 如果将“真(理)”视为一棵树,也就是“整体”,那么“片面”就是树叶。一般说来只有将整个树叶(“片面”)遍历一遍,才可以说看清楚了树,绝不可以只看清少数几片叶子(片面),就说看清楚了整个树(真理)。计算机领域里面,关于如何看清(遍历)树,有两种经典算法:
1、广度优先算法
广度优先算法搜索树叶(认识树)的过程是:1 -> 2 -> 3 -> 4 -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该算法是从根节点开始,沿着树的宽度遍历树的节点。如果所有节点均被访问,则算法中止。
2、深度优先算法
深度优先算法搜索树叶(认识树)的过程是:1 -> 2 -> 3 -> 4 -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该算法是沿着树的深度遍历树的节点,尽可能深的搜索树的分支。当节点v的所有边都己被探寻过,搜索将回溯到发现节点v的那条边的起始节点。这一过程一直进行到已发现从源节点可达的所有节点为止。如果还存在未被发现的节点,则选择其中一个作为源节点并重复以上过程,整个进程反复进行直到所有节点都被访问为止[1]。
介绍了上面两种计算机中认识(看清)树的方法后,我们再来与中西思维方式对比,就会发现,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是“广度优先”,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深度优先”。本来就认识(看清)树而言,两种认识方法(算法)都可以遍历所有的树的节点,从而都可以看清树。但是,中国传统的“广度优先”思维方式,到了某一层后,硬是不再向下扩展,于是,也就不能得到整个树的结构,从而也就发现不了真理。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不可能看清每一片树叶,只能看到很少很少的树叶,但是不影响人去欣赏树的美;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能“看清”所有的树叶(当然是在人的视野范围之内)。西方的思维方式是在“看清”所有的树叶的基础上,发表对树的看法;而中国的思维方式不是这样的,是在看到少数几片树叶后,就开始演绎对树的看法。
关于如何认识(看清)树的方法,就蕴藏着“片面”与“全面”的关系。“片面”与“全面”的关系就是内切正多边形与园的关系,园--就是全面的观点--很美 --但个体永远不可能达到,这是因为作为个体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真理和拥有所有的信息。基于不“完备”的真理和信息所做出的决策,就不可能是真正的“全面”,只能是“相对全面”。人类只能是尽量做到内切正多边形的边足够多,才能趋近全面;也就是说就是人类只有认识足够多树叶后,才能真正认识树。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跳过不认识树叶,或者只认识少数树叶,就断然说认识(看清)整个树了。了解了树叶和树的关系后,就会认识到“片面”是“全面”的基石,没有足够多的“片面”,就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全面”。那种不想认识足够多的树叶,就宣称自己认识了树的人和学说,笔者是绝然不会相信的。对于决策是否合理,可以引入“全面度”这个概念来衡量,“全面度”越大,决策就越有理性。
三、中西方思维方式典型案例 中国古代诸子六家中的“阴阳家”的理论,就是典型的“广度优先”思维方式。“阴阳家”发现了两片“树叶”(阴和阳),认为阴代表女性,表示被动、冷、阴暗、柔软;阳代表男性,表示主动、热、光明、干燥、坚硬。宇宙都是由阴、阳两种原则、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而产生。阴阳的理论主要是和《易经》联系在一起,《易经》原书是为解释“八卦”(正式名称是“八经卦”)。每“卦”包含三个完整或分成两截的直线,如果把任何两“卦”组合在一起,可以发展出六十四个排列组合样式,称为六十四卦[2]。《易传》记录“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阴阳家认为,用阴和阳,就可以解释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及其变化,也就是说只需用阴和阳两片树叶,就看清了整个树。《黄帝内经》也就是在阴和阳两种元素上的“演绎”,而中医恰恰是建立在《黄帝内经》这样的经典之上,其中有多少真理性就可想而知。
起源于西方的现代科学思维方式,就是典型的“深度优先”思维方式。西方人对空气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求精的过程,也是不断深入下钻的过程。首先认识到空气不是单一成分,然后认识到原子、分子,接着认识了原子核和电子,继续认识了质子和中子,在此基础上,认识了构建生命的细胞、蛋白质、DNA、基因等众多“树叶”和“树枝”后,才对生命这棵“树”发表看法。
四、中西思维方式从什么地方开始“分道扬镳”? 那么中西思维方式从什么地方开始“分道扬镳”的呢?其实,中西方古人对世界的认识是差不多的。西方希腊先哲是“四元素”说:水、火、气、土,中国先哲是五行学说:金木水火土。中国先哲的学说缺乏“气”,可能我们的先哲觉得“气”太普普通通,我们天天呼吸空气,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有啥子琢磨的呢?“气”在我们先哲那里,更多的时候是“浩然正气这类的东西,西方人认为“气”,不是“浩然正气”那么简单。历史上西方先哲虽然认识“气”很重要,但也认为“气”是单一元素(物质)。直到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43年8月26日-1794年5月8日),用“钟罩实验”证明了“空气不简单”,是由两种气体(氮气和氧气)组成,这个实验是18世纪做的。可以说17世纪之前,中西方文明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异,但从17、18世纪开始,中西文明开始演绎了两种不同的道路。拉瓦锡证明了空气不简单,后来西方人进一步琢磨气体,发明蒸汽机,瓦特改进了蒸汽机。蒸汽机的发明,是西方文明的标志性事情,也是中西文明的一个显著分野点。蒸汽机发明后,资本家应用蒸汽机能获得更多的财富。传统的资本家“贪得无厌”的本性,就决定了想得到更高效率和更大功率的蒸汽机,因为更高效率和更大功率的蒸汽机能为资本家带来更多的利润和财富。于是,西方科学家就开始对蒸汽进行研究。这方面最突出的科学家是奥地利物理学家波尔兹曼(1844年2月20日-1906年9月5日)。描述蒸汽的客观规律的第一个方程就叫波尔兹曼方程,波尔兹曼假定蒸汽是有一些非常非常小的粒子组成,这些粒子无规则互相碰撞,这些碰撞假定为“弹性碰撞”。根据当时的数学,波尔兹曼就建立起描述蒸汽的客观规律的的方程。波尔兹曼假定蒸汽是有一些非常非常小的粒子组成,这些粒子无规则互相碰撞--这个假定触犯了当时的教会,因为这个假定,没有考虑上帝的作用。因为在当时的教会眼里,“自然”都是美好的,都是上帝安排好了的,波尔兹曼居然假定组成蒸汽的微粒是“杂乱无章”地乱碰,这还了得!于是,教会出面批判波尔兹曼,就是那个时代的科学家也不支持波尔兹曼。波尔兹曼因此抑郁症更严重,不久就上吊自杀了。在波尔兹曼自杀的前一年,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发表了六篇划时代的论文,分别为:《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试探性观点》、《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方法》、《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布朗运动的一些检视》[3]。其中,《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从理论上证明了原子的存在,并且首次计算出原子的大小。其实,西方先哲在公元前就有“原子学说”,不过,那个时代的西方先哲眼里的“原子”不是相当人类所认识的原子。后来科学家用实验证实了原子的存在,并且继续采用“深度优先”的思维方式,人类就逐步认识到了,原子也不是“铁板一块”,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后来,西方后人一边采取“深度优先”的方式认识树叶,另外一方面有采取“广度优先”的方式认识树。于是,就有细胞、DNA、蛋白质、光合作用等等“树”的“枝丫”和“树叶”。
[1]、维基百科:http://pedia.org/wiki/%E5%B9%BF%E5%BA%A6%E4 %BC%98%E5%85%88%E6%90%9C%E7%B4%A2 http://pedia.org/wiki/%E6%B7%B1%E5%BA%A6%E4%BC%98%E5%85%88%E6%90%9C%E7%B4%A2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p171,新世界出版社,2005 [3]、维基百科:http://pedia.org/zh-cn/%E7%88%B1%E5%9B%A0%E6%96%AF%E5%9D%A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