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泥鳅养殖经验

 老刻刀 2014-12-15

泥鳅养殖经验

 

一、巧养泥鳅厚回报

近年来,泥鳅因为营养丰富,赢得了“水中人参“的美誉,市场销路逐年看好,也极大 地激发了农民尝试人工养殖的热情。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县于家房镇斗沟子村农民李军,通过 自己的实践,探索出养殖技术中的几个小诀窍,从而获得了成功。

  三年前,李军就认准了养泥鳅是条致富路。但人工养殖泥鳅大多产量低、品质较差。在专家的指点下,李军从天津引进优良鱼种,与当地泥鳅进行杂交,终于培育出体形大,整齐度好,肉质细嫩,生长迅速,外观呈金黄色的泥鳅新品种。亩放养鱼苗2万余尾,成活率达 70%以上,养成后最大单尾重达250克。

  李军养泥鳅,归纳起来有五“巧“。条件巧利用:他利用自家庭院的空闲地,投资十万 多元,挖建了几个深一米多、面积几百平方米的水泥鱼池。池内水深60厘米,池底铺垫河 泥,鱼池四周呈圆弧状,以避免鱼在游动中受伤。

  饲料巧配比:用颗粒料喂泥鳅,不仅成本高,鱼也吃不饱。几经试验,李军以鱼粉、玉 米面、猪血等为原料自制饲料团。饲喂时,把饲料团放在手里或勺子里,泥鳅就会自动前来 取食。

  疾病巧防治:为了保证泥鳅质量,李军多采用中药进行鱼病防治,不使用激素类药物。 比如,用大蒜治疗肠炎,用菖蒲治疗烂腮,效果都很不错。

贮养巧上市:李军养的泥鳅因为品质好,从来没愁卖过。为了获得更好的效益,也常年贮养一些成鱼,专门选择市场缺口大、行情上涨的时机出售。今年元旦和春节前后,北京等地的几个大客户上门采购,李军集中销售泥鳅5000公斤,平均每公斤售价在24元左右 ,好好地赚了一笔。

 

二、赣榆有个“泥鳅王”

 江苏省赣榆县墩尚镇泥鳅养殖、贩销大户乔宗礼,除自己带头兴办养殖场,带领3000农户同发泥鳅财,还引来韩国客商投资兴建泥鳅养殖基地,因而被当地政府选拔为墩尚镇镇长助理。在他的带动下,今年,周边县镇有近万农户从事泥鳅捕捞、暂养、贩运,户均收入3万多元。乔宗礼,被苏北鲁南地区的养殖户们亲切地称为“泥鳅王”。

  “中国乔”引韩资建泥鳅养殖基地

  乔宗礼刚过不惑之年,可已干了20多年的泥鳅生意,被日韩客商亲切地称为泥鳅大王“中国乔”。1982年,乔宗礼随父亲到安徽省合肥市走亲戚,发现市场上泥鳅卖到2元/千克,而赣榆的泥鳅根本没人要。回家后,乔宗礼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将自己从河里逮来的20千克泥鳅卖到合肥,一次净赚30元。随后,他和家人合计买了辆机动三轮车,专门做泥鳅生意,并鼓励左邻右舍捉泥鳅,他专门收购。到1986年,他一年就能净赚1万多元。1987年,上海市外贸局的同志在合肥市场调研时,了解到乔宗礼的泥鳅量大质?牛 椭鞫 宜 ┰迹 盟  虾:缜偶庸こ 恐芩?2吨~3吨泥鳅,并预付了5000元定金。为此,乔宗礼筹资买了辆汽车,并在家里建了400平方米的精养池暂养泥鳅。收货太多,他就利用网箱暂养在河里。19877月,他一次就在河里暂养了73吨泥鳅,当时是 2000元/吨,到了9月底,涨到9000元/吨,利用差价,他一次就净赚了近30万元。到1999年时,他已拥有资产120万元,常年雇佣30多名帮工从事泥鳅养殖、收购,人均年收入上万元。

  到上海送货时,乔宗礼结识了日本客商佐藤伊夫,并与他建立了长期的贸易关系。因日本人喜欢青鳅,韩国人喜欢黄板鳅,佐藤先生又介绍乔宗礼通过大连代理商与韩国客商取得联系,让他同时为日韩两国客商供货。每年,他仅销售韩国的黄板鳅就达1700吨。为满足供货量,他把外地先进的捕捉工具引荐给当地农民使用,并在苏北及山东半岛设立120多个收购点,年经销额2000多万元,并带出一个捉泥鳅专业村。

  泥鳅在韩国被称作“水中人参”,几乎每顿饭必吃,市场年需求量达4万吨,每年需从中国进口3万吨。盛产泥鳅,将这一特种水产品做成富民产业,乔宗礼多次邀请与他有着生意往来的韩国最大水产养殖公司———清水水产养殖公司老板曹炯武先生到墩尚实地考察。2004年初,由曹炯武投资120万美元兴建的连云港明均食品有限公司,开发养殖水面3000亩,并配套建设饲料厂和冷藏厂,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实行工厂化、产业化经营,育苗、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作业,所繁育的泥鳅全部销往韩国,年产量12万吨,产值3亿元,成为江苏省最大的泥鳅养殖基地。

  韩国设销售处农户同发泥鳅财

  “泥鳅大王”乔宗礼,2004年冬投资360万元兴建了迎春鳅业有限公司,如今养殖泥鳅160多亩,年产泥鳅700多吨,固定资产已超千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全镇农民纷纷搞起了泥鳅养殖,涌现出徐庄、岳韩、牛河等7个泥鳅养殖专业村,总面积达4000多亩,总产量1.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亿多元,从业人员有6000多人,人均纯收入超万元,建起了苏鲁边界地区最大的泥鳅养殖基地。鉴于创业能人乔宗礼带领农民增收贡献突出,2004年他被破格提拔为墩尚镇镇长助理,年底,他在韩国考察发现,墩尚镇每年在韩国的泥鳅销售量已突破1万吨,占到韩国市场总份额的20%,于是决定在韩国设立泥鳅直销处。据测算,此举可为全镇农民养殖泥鳅纯收入净增30%

  乔宗礼通过在韩国首尔设立的泥鳅销售处,把全镇的泥鳅直销韩国,从而使他们的销售不再被动地受韩国市场的控制,泥鳅的价格一扬再扬,在国内农民塘边的收购价就达到每吨1.7万元,农民平均一亩水面就能挣纯利2万多元。今年泥鳅的价格再度看好,达到每吨2.3万元,个头大的达到了3万元。面对日趋高涨的市场行情,乔宗礼不是一拥而上地销售,而是有序组织货源分批投放韩国市场。这让韩国客商又敬又怕。敬的是他养泥鳅的技术高,品质有保证;怕的是他对韩国市场行情了如指掌,销售中掌握主动权,多次迫使客商接受自己的定价。

  跨国官司“打”来韩国投资商

  去年530日,乔宗礼的3个集装箱约30吨泥鳅发到韩国后,韩国客商通过韩国检验检疫局通知中国大使馆说其中1箱含孔雀石绿,从此不准乔宗礼的泥鳅再销韩国。其实,这批已销韩国的泥鳅共21个集装箱,连云港商检局检验全部合格。被一些商贩用于水产品保鲜的“孔雀石绿”药品,在我国早被列为禁药严查。墩尚镇泥鳅养殖场是验收的无公害生产基地,经中韩两国商检部门对水质、用药、苗种等多方面的报检审查,根本不会使用这种禁药。乔宗礼请连云港商检局通过国家商检局与韩国交涉,要求复检那1箱泥鳅。但韩方说已开箱放在养殖场,其中卖了一半,销毁一半。面对“死”无对证,乔宗礼坚决要求退货。无奈,驻我国的韩方商务参赞只好利用回国述职之机与韩商协商解决,最后只好不了了之,恢复乔宗礼的泥鳅直销韩国。

了解其中有关情况后的韩国客商曹在镐先生,在对赣榆县的泥鳅养殖场地进行现场考察后,于去年7月在城头镇投资300万美元兴建荣进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泥鳅养殖,产品全部返销韩国。目前,已到位资金50万美元,完成场地平整及养殖塘口挖掘,泵站、机房等设施已全面投入使用,400平方米的加工车间和200平方米的办公楼正在建设。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00万元、利税300万元,带动当地50人就业。

 

三、湖北仙桃泥鳅养殖户代军创业志报桑梓情

代军,29岁,仙桃市人,2006年毕业于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此后一直在深圳工作。

2010年,代军回家结婚,偶然的机会了解了泥鳅养殖,认定这一养殖前景好、市场广阔,决定回乡投资。

为了迅速了解市场、掌握技术,代军多次前往河南、江苏、山东等地的著名泥鳅养殖基地学习。当年12月底,他在彭场镇共升村租了120亩低湖田,开挖了29口标准化池塘,养起了泥鳅,注册了富农泥鳅商标。

   29口池塘,有1口是培苗池,其它是成鳅池。去年5月,代军购回泥鳅“水花”,在培苗池中精心喂养,待小“水花”逐渐长成“寸片”后,再投进成鳅池。 “这是他攻克的一个技术难点”,有着36年水产从业经验的市水产专家杨新华如是评价,“养殖技术过了关,规模在江汉平原地区是个突破,必将推动和带领周边 养殖户规模养泥鳅。”

一年半过去了,代军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泥鳅通”。专业不对口,全国四处取经;技术不熟悉,夜夜啃资料;饲料 不达标,天天记日志、打电话咨询。在他身上有一股钻研劲,泥鳅吃什么,哪个阶段如何喂养,他能倒背如流。在他的养殖日志上,每天记录着池号、吃的什么牌子 的饲料、有无不良反应,死亡率等等。

代军的泥鳅基地还吸引了省水产专家的目光。半年来,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授多次带着实习生来基地考察、指导,要求合作搞科研。“希望有更多农民一起饲喂泥鳅,加入我的富农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我们一起共同奔富路”,代军充满期待。

 

四、泥鳅养殖让江苏宿迁示范户王军走上致富之路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侍岭镇科技示范户王军在2006年一次偶然机会看到连云港泥鳅规模养殖,大量优质品还出口到韩国。这使市场眼光敏锐的王军很快意识到发展泥鳅的市场前景,2006年试着进行池塘成鳅高密度养殖,几年来,由于他虚心钻研,吃苦耐劳,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也取得较好收益。目前拥有养殖池塘16亩,亩产泥鳅2500公斤以上,每年利润超10万元。他的养殖经验如下:

     一是选择优良品种。以黄板鳅养殖效益最高。这种泥鳅体背及背侧灰黑色,并有黑色小斑点。体侧下半部白色或浅黄色,尾柄基部上方有一黑色大斑。初次养殖以市场购买为主,苗种规格200-250/公斤, 鱼苗体质较好,体色鲜嫩,体形匀称、肥满,大小一致,游动活泼有精神。尽量避免长途运输的苗种,防止鳅体擦伤严重。

  二是管好一池水。水质好坏是泥鳅成长的一个关键因素,苗种下塘前用鸡粪作基肥,用来繁殖饵料生物,水的透明度不低于20厘米。 喂养的饲料要保证质量,以投喂泥鳅专用饲料为主,每天的投饵量在其体重4%-8%,一日三次,以“少吃多餐”为好,根据水质、天气、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泥鳅对饵料的需求量,做到“四定” 投饵;池塘水色以黄绿色为佳,消毒时少用化学药品,根据具体情况定期使用生物制剂,夏天高温时要常加注新水,冲水时,以小排小进为好,每个池子12亩左右为宜,方便管理,池底淤泥不要过多,在进排水口安装好防逃设施,做到每天巡塘,重点检查堤坝是否漏洞,保持水位,防止浮头和泛塘,及时清扫食场,做好养殖记录,有利于总结经验,提高养殖技术。

三是抓住行情及时销售。要想在泥鳅生产上获得丰厚的回报,就必须以市场为出发点,以市场为导向,加强营销管理。王军与连云港赣榆县泥鳅基地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掌握泥鳅行情。在生产上实行轮捕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