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专题教案 【考纲要求】 《考试说明》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教学目标】 研读诗作,整体感知,透过意象、意境揣摩诗人所抒之情 【重、难点】 透过意象、意境揣摩诗人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诗歌主旨的理解 【教学教法】 归纳法和讨论法 【课时分配】5课时 第一课时 关于诗歌鉴赏炼字类问题的解题方法 第二课时 关于诗歌鉴赏意境类问题的解题方法 第三课时 关于诗歌鉴赏表现技巧类问题的解题方法 第四课时 关于诗歌鉴赏语言特色类问题的解题方法 第五课时关于诗歌鉴赏如何分析人物形象类问题的解题方法 第一课时 关于诗歌鉴赏炼字类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知识点讲〗 一.考查方向 1. 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 2. 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义、色彩、情味、效果等) 3、当题干要求品评某一个字眼的艺术效果时,就是考析诗眼或析炼字。 二.分为两类 (一).炼字型 提问方式: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同意吗?为什么? 解答分析:要求品味古人所锤炼的字的妙处,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读,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引述关键词语+分析用法用意+表达效果 3、点出该字烘托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 例题解析 【08全国I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潘大临① (二)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特别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感情基调或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出学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例题解析 新晴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第二句中“无人”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传神地写出了作者内心的遗憾。久雨初晴后,青苔满地,绿树浓阴,佳处无限,领略有得,可却“无人”能与作者共享共语,作者心中自然涌起了空荡荡的感觉。 为下联写南风做铺垫。在浓密的树色笼罩下,四周一片静谧,诗人“无人”之感更为强烈,更加渴望见到任何一个朋友,这就为下联写他对南风的亲切感情蓄足笔势。 训练 基础训练 1.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答案】分别是“明”和“出”,诗人在这里用了“明”和“出”,充分表现出雨后“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提高训练 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答: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森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孤静幽寂的景象(意境)。 能力训练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王观 李弥逊 ① 第二课时 关于诗歌鉴赏意境类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知识点讲〗 一. 考查方向: 1. 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 2. 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 3、对诗歌意境的体味(色彩、构成、情味等)名词解释: 提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意境指寄托诗人情感的意想(客观景物)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联想想象的境界。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应抓住诗中主要的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笨办法:翻译全诗。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2个双音节的词概括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注意要准确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须答具体。如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例题解析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基础训练 1、【09年名校模拟】阅读欧阳修《采桑子》,分析这阙词的内容主旨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解。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解析指导】第一步认真阅读诗句,整体感知诗歌写的大致意思。第二步明确诗中提到地点(西湖)、时间(月夜),人物(诗人)、事件(荡舟西湖)和主要景物(天容水色、鸥鹭闲眠、风清月白),归纳时要善于摘录诗中词语组合。第三步,根据“卒章显志”的特点揣摩诗人的思想主旨。抓住重点词语或短语“谁羡”、“便是仙”进行读解,诗句结尾句不再描写,而发议论,这正是解读主旨的关键。前面景色描写非常宁静、美好,才会有“人在舟中便是仙”的感觉。这种鉴赏题在解答时,通常“切分”为两点,一是根据诗句描述内容,二是揭示主旨。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了……”。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西湖月夜,湖水天光相映,柔风习习,夜鸟闲眠,一片宁静、美好,好似人间仙境。抒发了诗人爱恋西湖风光和现实生活的美好情怀。 提高训练 2、【09年名校模拟】阅读白居易的《村夜》诗,分析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情绪?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 月明荞麦花如雪。 【解析指导】第一步,找出诗中所描写的主要景物,“霜草苍苍”、“虫切切”;“月明荞麦”、“花如雪”。第二步,仔细审视这些景物所体现的特点,想景语皆情语,以景传情。你看前者冷清、愁苦;后者明亮,美好。第三步,抓住能体现人物心态的词语,如“行人绝”“独出门”等,尤其从“独出门”可以发现诗人情感上有一个转变过程。表现在首句和尾句上,尤其是“霜草苍苍”和“花如雪”,两种景象截然不同。 【参考答案】这首诗抒发诗人由原先的孤独寂寞,到独出门后去排遣烦闷,看到了明丽景色而感到特别喜悦的感情变化。 3.【08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能力训练 4.【09年名校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1)词的上阕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象? (2)本词以什么为线索?作者在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①写出了阴雨连绵,偶尔放晴,却已薄暮的凄清的秋景。
(2)①“春山”可以想象为山花烂漫,新竹满山,草盛林秀,崖青瀑白;“暖日”可以想象为和煦的、艳丽的、温柔的;“和风”
可以想象为微醺的,使人血脉和畅,筋骨舒展。 5.【08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6.(09年名校模拟)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问题。 [仙吕]后庭花 赵孟頫 清溪一叶舟,芙蓉两岸秋。采菱谁家女,歌声起暮鸥。乱云愁,满头风雨,戴荷叶归去休。 这首曲子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后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情景? 此曲前后两幅图画对比度很大,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前四句描绘了景色宜人的荷塘,正值收获的季节,采菱女一边采菱采莲,一边高兴地唱歌,水鸟被惊飞;后三句描写了乱云漫天,急雨如注,荷叶翻滚,采菱女发愁而归去的情景。 第三课时 关于诗歌鉴赏表现技巧类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知识点讲〗 一. 考查方向: 正确理解诗歌的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文艺表现方法)、篇章结构。 二.提问方式: 1、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艺术手法)。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三.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托物寓理(朱熹《观书偶感》 描写手法主要有: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干尺,不及注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 (3)对比。 (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运用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指出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表达格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四.例题解析 玉楼春 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寞孤馆乐。 注: 游丝,蛛丝。 前人论词,有的说他“深婉”,有的说他“层深”,总离不开一个“深”字。请以上阕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是通过那些艺术手法体现这个“深”字的。 以乐景写哀情。开头两句作者队离情只字未提,实则通过洛阳城美丽,热闹的春天景象,反衬了离情。 拟人手法的运用。三四句写游丝和垂柳,运用拟人手法,想像他们“苦相萦”“争赠别”,间接地表现出离情的深厚。 寓情于景。作者不直接写离情,而是将离情渗透到眼前的春天的景物中,使游丝和垂柳等景物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 基础训练 1.【09年名校模拟】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问:谈谈本诗表达技巧上的妙处。(4分) 答:额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额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要切合原诗,有观点、有分析。) 2.【08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答案】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写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 提高训练 3.【2007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徐兰 周德清①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能力训练 5..(08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秦观
〖教学过程〗 〖知识点讲〗 一. 考查方向: 正确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诗人的诗歌风格。 二.提问方式: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2、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3、请说说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三.解答分析:该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求品味整首诗所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四.答题步骤: 1、用1—2个4字词语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五.答题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基础训练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答: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 提高训练 【08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 顾炎武 能力训练 【2007年浙江卷】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唐)刘禹锡 (金)吴激① (元)赵善庆 诗歌鉴赏专题教案 ——鉴赏形象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诗歌中的形象。 2、了解如何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3、掌握答题的技巧、方法与步骤。 【教学重点】掌握答题的技巧、方法与步骤。 【教学难点】教学生如何看懂一首诗。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概念解析: 所谓“形象”就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图景,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客观事物的形象。 1.人物形象 2.景物形象 3.事物形象 二、鉴赏指导: (一)人物形象 ①常见人物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②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 方法一:知人论世,结合背景,把握形象。 例一:阅读下面的诗,回答以下问题。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试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异常孤独苦闷的诗人形象。前两句俯仰古今,不遇明君,第三句写出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突出孤独的诗人形象。表现了怀才不遇的旷古之愁。 方法二: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 例一:(05全国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以下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 (2)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3)作者是怎样写“想家”的? 【参考答案】 1.刻画了佳节之夜客居旅馆,彻夜难眠,思念亲人的孤独的游子形象。 2.“抱膝”二字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只有影陪伴着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孤寂心情。 3.作者用虚实结合手法来写想家。先写冬至夜自己旅居在外的孤寂情景,再想象家人围坐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夜行之人,这样构成两地相思,使想家情绪更浓。 方法三:借助意象、重要词语或典故,运用想象,感知形象。 例一:(2004年广东)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 江 汉 (杜甫)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参考答案】 本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病然不忘报国思用的儒士形象。诗人不但用“片云”“孤月”写自己孤独漂泊之苦,还用“落日”喻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还可为国家效力,也含有对朝廷的怨愤。作者借这一形象抒发了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虽已晚年仍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思。 方法四:注意细节描写 例一:(00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
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试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 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语言清丽可诵。 【小结】 提问方式: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变式提问: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 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案组织 (1)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 (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三、课堂演练 例一: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参考答案】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例二: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题葡萄图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皆佳,然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参考答案】 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 例三:分析下列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答案】 (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四、布置练习 《走向高考》B组练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一节课内容 二、景物形象 (一)什么是意象? ⑴给意象下个定义: 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 ⑵ 常见意象:见资料 一些物象由于自身某一特性,而成为人类的情感或品格的载体,从而形成具有特定寓意的常见意象。熟记这些意象,应从其特性入手,揣摩这一特性与寓意之间的关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例一:(09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例二;(08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1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1捻(niǎn):持取,捻弄 (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二)意境的概念 ⑴概念: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是诗人主观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自然景物)的有机统一。 ⑵意境分析要点 ①绘景: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诗中展现的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描绘静景、串缀静景、挖掘虚景)语言力求优美。 ②析境:准确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③悟情:分析、体悟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⑶鉴赏练习 例一:(09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答案】(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局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例二: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双调·清江引(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简要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步骤一)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二)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三)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这首诗取西风、雁啼、红叶、黄花、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渲染出一种浓深的秋意,萧瑟中带着热烈,抒发了游子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浓烈的愁情. 例三:(05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8分)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氛围”“心绪”各2分。) 例四:(09全国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① 【答案】⑴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 【小结】 提问方式: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方法点拨】 1、找出描写诗歌形象的词语(绘景); 2、概括形象特点(析景); 3、理解形象中寄予作者的情感(悟情)。 【一般表达式】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营造了……氛围(描绘出一幅……的图画),表达了……的感情。 【特别提示】题目中如要求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一定注意结合原诗中的意象进行具体阐释。 【常见意境特点举隅】
雄浑壮丽
萧疏凄寂 三、事物形象 (一)分析思路
欣赏这类诗时,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 (二)鉴赏方法 ①鉴赏的依据——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 ②鉴赏的角度——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等)。 鉴赏流程:物的外形特征——物的神韵、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 (三)答题步骤 (1)指出形象并概括形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 (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四)答题示例 例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早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参考答案】 (步骤1)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步骤2)“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3)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例二:(08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孤山① [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敢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例三: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1)在这首诗中,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2)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2)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诗人借此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四、规律总结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鉴赏诗歌的形象,要注意以下几个个方面的问题: 1、整体把握诗歌。 对诗歌地整体把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看看作者、时代、注释、大致内容、感情基调、主要写法,以求对诗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正确把握诗歌形象。 首先需要知人论世,准确回忆作者的相关情况,包括生平经历、代表作品、政治主张以及创作背景等等。 其次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具体分析诗歌形象。对于人物形象来说,分析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神情等等,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分析具体景物的含义以及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感情倾向等等;对于事物形象来说,则要分析物象的具体方面,描写用语的感情色彩以及创作背景等等。 3、理解形象的意义 ⑴从意境的角度来来考虑。 单从一个形象上看,可能会产生一些误解,多个形象组合在一起,表达的意境就较为明显了。同样是写柳,“两个黄鹂鸣翠柳”,形象明丽、有生气,传达出内心无比欢快的感情,而“杨柳岸晓风残月”则是一种凄凉孤寂。 ⑵从作者的观点态度上来考虑。 诗歌总要使用一些思想倾向性较明显的一些词语来传情达意,鉴赏形象时,要善于抓住这些词语。比如诗中的描写用语、评价用语、反映心情的词语。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一个“愁”字,把作者的主要感情透露出来。 【教学反思】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诗歌的形象有较深的理解,特别是对诗歌形象的答题技巧有很好的把握。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最大的问题是有时拿到一首诗根本就看不懂,所以在今后的诗歌专题教学中,在教学生如何看懂诗歌方面还要下点功夫。我相信,学生只要掌握了鉴赏诗歌的方法,对诗歌会有更大的兴趣,得分自然会高。 诗歌鉴赏复习专题练习(第二轮) 一.山水诗:山水诗派诗歌艺术风格,总的说来,以淡远最为突出,诗人以恬淡之心,写山水清晖,意境悠远,词气闲淡。 1、2005年福建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2分) 2、08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孤山① [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 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无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3、2004年重庆卷《东溪》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东 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守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自唐以来,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请指出在这首诗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并说说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体现的。
(3)如何体现的: 4、08辽宁卷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2。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1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2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二、.田园诗: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诗人们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5、08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
山居即事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答: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6、07全国卷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①。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 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答: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7、崇文期末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①。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②醉,狂歌五柳前。 【注释】①潺湲(chányuán):水流缓慢的样子。②接舆:春秋楚隐士,在这里代指裴迪。 ① A.秋水日潺湲:时值寒秋,山间泉水日复一日地缓缓流淌,潺潺作响。着一 B.倚杖柴门外:刻画的是诗人自己的形象。倚杖,表现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 C.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通过运用“接舆”和“五柳”两例典故,主要表 D.首联和颈联写景,融情于秋景之中;颔联和尾联写人,托志于山水之上。全诗风 ② “寒山转苍翠”一句中,“转”字用得十分精妙,说说其妙处。(4分) ③ 苏轼曾盛赞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你从颈联中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3分) 8、06年北京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分)
注释:①将:岂 ①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3分)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②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4分) 三、.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然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用心体味。咏物诗托物言志,在具体描写上经常用到拟人、比喻、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 9、09朝阳二模 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①—③题。(10分)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①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蝉栖身在高树上餐风饮露,因而难以饱腹,费力地鸣叫怨恨也是徒劳。 B.颔联写五更时蝉的鸣叫声稀疏欲断,而一树绿叶却依旧苍翠,显得冷酷无情。 C.颈联上句写诗人只是一个官职卑微的小官,就好像水中的一根树枝到处漂流。 D.尾联烦劳蝉最好常与自己互相提醒,因为诗人与蝉境遇相似,也是举家清贫。 ②“故园芜已平”化用陶渊明的“田园将芜胡不归”,请解释“故园芜已平”这句诗的含义。(3分) ③有评论赞誉这首诗“咏物最上乘”,请简要分析蝉的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10、09宣武一模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问题。(10分) 梅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⑴从本诗末句透露的信息可知,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著名诗人
⑵本诗首句表现了梅花 ⑶唐代诗人柳宗元有一首诗《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这两首诗的第三句均作“化身千亿”的想象,试比较它们各自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11、08朝阳一模 【双调】殿前欢
梅花 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纱。逃禅老笔①应难画,别样清佳。据胡床再看咱②,山妻骂:“为甚情牵挂?”大都来③梅花是我,我是梅花。 [注释]①逃禅老笔:南宋画家杨无咎,号“逃禅老人”,以擅画梅花著称。②据:靠。咱:句末语气词。③大都来:只不过。
①“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纱”一句中的“疏影”指的是 ②有人说,“山妻骂,为甚情牵挂”一句,似神来之笔,摹态传情,十分生动。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4分) ③请简要分析“梅花是我,我是梅花”一句的含义。(3分) 12、08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木芙蓉 吕本立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 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1)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2)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的有什么不同?(5分) 13、07安徽卷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怀古诗: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14、08江苏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5、08全国一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 间 作 四 首(其三)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16、09海淀期中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①—③题。(10分) 西塞山怀古 [注]西塞山,曾是东吴著名的军事要塞。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命王濬率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
①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和《石头城》,就体裁而言,前者是 ②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下”字渲染了西晋水军浩大威猛的声势,“收”字凸现了东吴一败涂地的景象。 B.颔联选取铁索沉江、降幡出城两个细节,形象而凝炼地再现了西晋灭吴的历史。 C.颈联中依旧的山形、寒冷的江水等景物,引发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无限感慨。 D.尾联写天下一统大势中的故垒芦荻、萧瑟秋风,隐含了诗人对唐朝国运衰微的忧虑。 ③“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和“江山不管兴亡恨,一任斜阳伴客愁。”(包佶《再过金陵》)都是怀古诗中的名句,其感情及表现手法均有相似之处,请具体分析。(5分) 17、2004全国卷三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晚日金陵异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始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18、09东城期末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题。(11分) 忆 纳兰容若② 江南好,城阙尚嵯峨③。故物陵前唯石马。遗踪陌上有铜驼。玉树夜深歌。 【注】①忆江南:词牌名。②纳兰容若:清代著名词人。此词为其跟随皇帝至南京时所做。 ③嵯峨(cuó é):高峻。 ⑴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或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南好,南京城门两边的望楼依旧那么巍峨。 B.词的第二句使用了倒装句式,并形成了对仗。 C.只有石马和铜驼的存留还能带给人一丝惊喜。 D.夜深人静,仿佛仍听到当年《玉树后庭花》的歌声。 ⑵词中的“尚”和“唯”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⑶这首词其实与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一诗的主旨相同,手法有异。请结合这两个作品的具体诗句,从主旨或手法中任选其一,进行解说。(5分) 五、.送别诗: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表现离愁别绪,或留恋、或安慰、或嘱咐、或祝愿,有伤心,有惆怅,有期望等等,感情色彩较为悲凉。但也有激情勉励、境界开豁,情谊真诚、信念坚定的佳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9、07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5分)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1] 草草杯盘供笑雨,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些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的。 20、09西城一模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
遇旧友 吴伟业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乱离①何处见,消息苦难真。 拭眼惊魂定,衔杯笑语频。移家就吾住,白首两遗民。 注:①乱离:指明、清之际的战乱。
① A. 消息苦难真:听到关于朋友的消息,也苦于难辨真假。 B.拭眼惊魂定:擦干百感交集的泪水,惊悸的心安定下来。 C. 衔杯笑语频:难得相遇的老朋友举杯同饮,笑语频频。
D. ②“已过才追问”一句中的“已”“才”两字似不着力,实则耐人寻味,请简要说明。(4分) ③ 21、08西城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①—②题(7分) 贼平后送人北归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①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内容写的是诗人在安史之乱平定之后送别友人。 B.全诗显著的特点是三联运用对仗,对仗工整而且各联之间联系紧密。 C.“他乡”指的是南方,“旧国”和“残垒”、“故关”全都指的是北方。 D.“晓月”、“繁星”、“寒禽”、“衰草”几个意象之中都透出一股愁情。 E.本诗后两联既是想象,又是写实,既写出了离别之愁又写出了乡愁。 ②有人说这首诗中“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一联最好。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22、2004年天津卷《听蜀僧弹琴》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答:
23、08海淀一模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①——③题。(10分)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
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①从体裁角度看,这两首诗都是____ ②王诗中,诗人为什么说“送君不觉有离伤”?(3分)
③请概括写出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并具体分析每首诗后两句的表现手法。 (5分) 24、09海淀二模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
送沈子福之江东 唐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柳枝词 宋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注释】①罟(ɡǔ)师:渔夫。诗中借指船工。②临圻(qí):地名。临圻:近岸之地,此指江东岸。 ①这两首诗都以------------为题材,诗人都借----------这一诗歌传统意象表达情感。王诗首句点题,郑诗题目寓旨。(2分) ②这两首诗描绘了相似的情境,但感情基调并不完全相同,前者------------,后者-----------。(2分) ③这两首诗的后两句,诗人都将自己无形的感情化为有形的景、物,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25、08重庆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2分)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 26、07江苏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六、行旅诗: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着重反映行旅之人的旅途寂寞、艰辛,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如:“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 27、08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 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1)此诗颔联以 28、08江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29、09海淀一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 闻邻船吹笛 杨基 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 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 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说鬓华。 已分折残堤上柳,莫教吹落陇头花! 【注释】分:料,料想。 ①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开头与结尾处的景物描写相呼应,寄寓了诗人深厚的情感,营造了优美的意境。
B.第三句写笛声由“楚调”转为“吴音”,其中暗含了吹笛人的内在情感。 C.末尾两句情味深长,“折柳”含伤别之意,“陇头花”即“陇头梅”,含思念之情。 D.这首诗的体裁为七言古诗,语言质朴无华,意蕴丰富,感人至深。 ②本诗以“闻邻船吹笛”为题,表现了诗人闻笛的多种感受,这些感受是什么?(4分) ③这首诗开头两句“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与《琵琶行》中的诗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都有景物描写,两处写景,作用有何不同?(4分) 30、08东城期末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7分) 暮 杜 甫 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复乌啼。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 南渡桂水阙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鞞①。年过半百不称意,明日看云还杖藜。 注:①鞞:军鼓。 (1)在这首诗中,除自然景色外,写“秋暮”的词语还有□□、 □□。(1分) (2)清人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评价此诗时说:“结语见去志”,有人认为此评不正确,请结合《暮归》一诗的相关内容,试说说你的理解。(2分) (3)陈淑彬在《修辞艺术与美学铭刻》一书中提到:叠字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摹状。请结合《暮归》诗句简要分析。(4分) 31、09东城一模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题。(10分)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①。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①谢将军:镇西将军谢尚。谢尚镇守牛渚时,偶遇家贫的袁宏诵诗,十分欣赏,邀请他彻夜长谈,从此袁宏名声大振。
⑴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一开头,便写出夜晚江面上的辽阔空明,为引发融通古今的情思做好了铺垫。 ⑵这首诗中的“空”字对颈联的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4分) ⑶针对这首诗尾联的内容,具体谈谈诗人的无尽情思是怎样表现出来的。(3分) 32、08宣武一模
晚次鄂州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①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②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①估客:指乘船商人。②三湘:指湘江的三条支流,此泛指洞庭湖和湘江一带。
⑴这首诗在体裁上属于近体诗中的 ⑵这首诗写了作者在舟行途中的所见所闻,情绪较为低沉。具体而言,流露出诗人□□□□、□□□□、□□□□、□□□□等复杂的心情。(每条不超过4个字)(4分) ⑶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对“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一联作简要赏析。(4分) 33、08海淀期末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①—②题(8分)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此诗完整的题目为《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①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两联写在由于战乱、饥馑,家业无存,田园荒芜,家中亲人四海漂泊。 B.尾联是想象之语,虚实结合,表达了兄弟们同时望月产生的怀乡思亲之情。 C.全诗语言平实,不事雕琢,意蕴深厚,真挚动人,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特点。 D.全诗通过描写骨肉离散之苦,深刻地揭露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②第三联“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是广为传诵的名句,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其妙处。(5分) 34、08上海卷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出自王安石的_----------------------_(篇名)。(1分) 2.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 D.诗歌以“客思”贯穿全篇,表现了客居他乡的哀伤。 3.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4分) 35、2006年福建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端居①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⑴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3分) ⑵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36、2005年全国二《邯郸冬至夜思家》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37、07全国卷一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望江南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趋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答: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38、08东城一模 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题。(9分) 南浦 ·旅怀 鲁逸仲
风悲画角①,听《单于》②、三弄落谯门。投宿骎骎③征骑,飞雪满孤村。酒市渐阑灯火,正敲窗、乱叶舞纷纷。送数声惊雁,乍离烟水,嘹唳度寒云。 ①画角:有彩饰的军中乐器。②《单于》:曲调名。唐代《大角曲》有《大单于》《小单于》等曲。
③骎骎:读qīnqīn,马速行貌。 (1)词的上阕,作者勾勒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幅画面,渲染凄凉、冷落的气氛。(4分) (2)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认为“‘为问’二语淋漓痛快,笔仗亦佳”,说说你对“为问暗香闲艳,也相思、万点付啼痕”的理解。(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蓼园词选》云:“细玩词意,似亦经靖康乱后作也。第词旨含蓄,耐人寻味。”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看法。(3分) 39、09崇文一模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10分) 卜算子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②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③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注释】①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金兵强渡黄河,进逼洛阳,中原大地沉浸在血与火的深渊。作为主战派的朱敦儒也加入了南渡的队伍,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本词便是其南渡词之一。②汀 (tīnɡ):水边平地,小洲。③矰缴(zēnɡ jiǎo):系有丝绳、弋射飞鸟的短箭。 ① 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全词情景交融,景词形象鲜明,情词动人心魄,写旅雁如形目前,写遭际如同己 B.词的起句借旅雁南飞,点明季节;借风雨相侵,道出天气,这风雨既是自然界的 C.“鸥鹭苦难亲”一句,承上句“寒汀立”,更显凄凉;“矰缴忧相逼”一句,继上 D.结尾续写旅途之远,“云海茫茫”,既指前途茫茫,亦指人海茫茫,一语双关; ②本词处处写雁,实则处处写人。透过旅雁的形象,你眼前呈现出的是一幅怎样的南渡画面?请加以描述。(4分) 40、04全国卷丁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边塞诗: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41、07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42、06年天津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间题。(5分) 凉州词(其一)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1)“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答: (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43、2004年江苏《征人怨》 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八、描摹百姓生活诗: 44、07北京卷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7分) 芣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 ⑦之。 注释: 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fúyǐ):车前(草名),可食。 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 ③有:得到。 ④掇(duō):摘取、拾取。 ⑤捋(luō):成把地握取。 ⑥袺(jié):手持衣角盛物。 ⑦ (xié):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①《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_________。(1分) ②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2分) ③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4分) 九、感怀诗: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 45、07福建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武夷山中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46、09宣武期末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10分) 白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②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①白帝:即白帝城,建于夔州东五里的白帝山上。②诛求:官府的横征暴敛。
⑴(2分)填空:杜甫的诗,真切反映了唐代的政治动乱与社会变迁,故被称为“ ⑵请简析“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⑶这首诗中写到了百姓的痛苦,造成痛苦的原因有哪些?结合诗句说说这些原因在杜甫的《兵车行》中又是怎样反映的?(4分) 47、07四川卷
葛溪驿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48、08北京卷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①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①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酒来排遣。 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②“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③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4分) 49、09宣武二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10分)
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①。 [注]①后期:日后的约会。记省:记得清楚。②并禽:成双的鸟,鸳鸯之类。
⑴这首词上阕写“午醉醒来愁未醒”,此中意味,与柳永《雨霖铃》中“ ⑵上阕作者心中之“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⑶结合全词,赏析“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的妙处。(6分) 50、2005江苏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 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⑴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⑵“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⑶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51、2001年夏季上海卷 阅读下面一首词,解答①—④题。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下山亭,为赋。
[注]①长门事: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别居长门宫。陈皇后闻司马相如文名,奉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代为陈情,武帝阅后深为感动,陈皇后复得宠幸。②蛾眉曾有人妒:屈原遭奸臣妒忌和排挤。被放逐后,屈原在《离骚》中将此事比成“蛾眉(美貌女性)遭妒”。
①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 ②词的上阕,作者在借景抒情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修饰方法是
A.设问借代
C.夸张比拟
③杨玉环、赵飞燕曾经以美貌受唐玄宗、汉武帝宠幸,但都死于非命,所以词中“玉环飞燕皆尘土”的寓意是 ④这首词的主题集中体现在一个“愁”字上,“愁”指什么?为什么说“闲愁最苦”? 52、2002年春季上海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
[注]蛩(qióng):蟋蟀。 1.下列名句中为岳飞所写的一句是 A.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B.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D.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词中说的“心事”指
3.这首词的主旨句是 4.有人评岳飞词说:“一种壮怀能蕴藉(含蓄而不显露),诸君细读《小重山》。”请结合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谈谈你的理解。 53、2002年夏季上海卷 阅读下文,完成16—18题。 虞美人 蒋捷
1.请在下表中填入表达作者在人生的三个阶段不同心情的词语。
2.对“悲欢离合总无情”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A.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对他人的“悲欢离合”已无感情。 B.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作者这时已对“悲欢离合”不十分在乎了。 D.这里的“总无情”意思是,“悲欢离合”本身是没有感情的。 3.试从一个角度切入,对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 54、08全国二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 日 即
事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答: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55、07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溪亭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56、09朝阳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
春归 东风定何物?所至辄苍然。小市花间合,孤城②柳外圆。 禽声犯寒食,江色带新年。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 [注释]①唐庚,北宋诗人。宋徽宗年间,被贬逐到惠州(今属广州)安置。 ②孤城,指惠州城,当时商业繁盛之地;小市,指当地经营鱼、盐、酒、茶的集市。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一问一答,写东风所到之处,一片郁郁苍苍,传达出春来不可阻遏之势。 B.前两联描写春光之盛,颈联暗转,以所闻之禽声和所见之江色引出诗人愁绪。 C.尾联极写愁思之深,将愁人格化,写自己无计驱走忧愁,反倒被愁推到酒边。 D.本诗以“春归”为题,描写了诗人在浩荡春风中回到故乡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②本诗颔联中的“合”、“圆”二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名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合”、“斜”二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合”、“圆”二字的妙处。(3分) ③本诗“景”与“情”的关系有何特点?请作简要赏析。(4分) 57、08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1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1捻(niǎn):持取,捻弄 (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2)“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 十、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58、2009天津卷: 严郑公宅同咏竹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2006年重庆卷: 新雷 在《新雷》中,造物“有情”体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要说“只待新雷第一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