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泛娱乐”纳入官方报告的背后信号

 haosunzhe 2014-12-18

自2011年“泛娱乐”这一概念由腾讯副总裁程武在互联网界被首次提出以后,三年后,这一来自互联网领域的商业新思维得到了官方层面的屡屡肯定。


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管的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GPC)刚刚发布了《2014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这是中国本年度游戏业的一份权威产业白皮书。而因其支持单位为“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这份《报告》无疑又充斥着浓郁的官方色彩。



回顾今年“泛娱乐“的官方背书,文化部今年年初的《2013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年度报告》中首次提及并肯定了”泛娱乐“一词。而在年尾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这份长达168页的报告书中,共有五处提及“泛娱乐”这个仍算年轻的概念,在阐述游戏市场的增长性环节部分,更是指名道姓定调:“腾讯等‘泛娱乐’战略盘活游戏与其他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泛娱乐”的缘起,还是要追溯到2011年,当时在中国动画电影发展高峰论坛上,腾讯公司副总裁程武在提出以IP(intellectual property)打造为核心的“泛娱乐”构思。这也是整个行业内首次提出“泛娱乐”的概念。



随着时间的递进除了腾讯以外,其他的互联网巨头也越来越多的开始使用“泛娱乐”这一词汇。如2014年11月,在百度文学成立的发布会上,百度副总裁王湛指出,百度文学的成立完善了百度文化产业,是百度泛娱乐化战略中重要的一环。


在实际布局和措施上,各路大咖的泛娱乐套路组合拳早已频频出现,阿里大量投资影视公司,推出娱乐宝大赚眼球,2014年初还宣布游戏平台策略,宣扬要打造以游戏为核心的泛娱乐战略。百度则依靠游戏和视频网站双拳出击。作为开创者的腾讯则稳健发力,夯实自己的IP战略,努力囤积大量优秀IP,如《火影忍者》、《复仇者联盟》、中国好声音以及《天涯明月刀》等,最新的秘密武器可能是日本人气动漫《暗杀者》。还构建起动漫、游戏、影视和文学四大版块。



泛娱乐热的背后,是IP热,这一同样较新的概念也得到官方报告的广泛关注和解读。“2014年被业内称为IP元年。”《2014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在开篇直接干脆地指出,而IP和泛娱乐之间有着根木之联般的关系。


当初程武就这样解释他心中的“泛娱乐”战略:“网络游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游戏,它和在20世纪发展起来的电影一样,也逐渐成为一门艺术,我们都称它为“第九艺术”。基于此,游戏就有很多演变与延伸的可能性,因此我们提出了泛娱乐战略,希望逆风以IP授权为核心,以游戏运营和网络平台为基础,进行跨领域、多平台的商业拓展。”


很多观察者已经看到,对内容的重视,这是这一波浪潮中显眼的特征。乐正传媒研发咨询总监彭侃就指出,BAT在泛娱乐领域的目的都一样——建立起能够把平台和内容融合在一起的企业集团,旗下可能囊括各种细分的娱乐媒体行业,这类似于好莱坞六大的格局。只是,由于各家的优势业务不同,刚开始发展的着眼点不一样。


“如果只是提供最简单的连接,那就只是纯管道,这种连接无法提供足够的增值服务。过去11年来,腾讯在内容领域,尤其是网络游戏,已经扎根下去……未来要形成一个影视、文学、游戏、动漫、音乐等领域延伸构成一个交织的、分层次的新生态。”马化腾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也说的很清楚,腾讯是多么重视内容(IP)。


“IP竞争的白热化阶段还没有到来,”《2014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也看到,“老牌IP和成功IP自我保护,众多优质IP的静观其变,同时,许多厂商也将目标瞄准了优质IP。按照现有的发展趋势,未来国产游戏将会更加依赖IP价值,这也意味着市场上的IP更加激烈的竞争正在酝酿。”


来自企业巨头的动作、政府官方的报告等种种信号显示,“泛娱乐”、IP等概念在2014年已深入人心,几乎毫无悬念,2015年围绕IP展开的泛娱乐运作和布局也将更加激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