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物理卷·2015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试题及答案
2014-12-18 | 阅:  转:  |  分享 
  
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4年月日午∶00~∶30】

绵阳市高中201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理科综合

理科综合300分物理化学生物

物理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第Ⅰ卷第Ⅱ卷,考试结束后,将回。注意事项:

用2B铅笔在答题卡对应标号第Ⅰ卷D.认为“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如图是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在0—8s过程中

A.?第1个2s内的位移和第4个2s内的位移相同

B.?第4s末与第6s末的位置相同

C.?第5s内的加速度与第6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D.?前4s的平均速度与后4s的平均速度相同

3.一同学用如图所示方式体验力的作用效果。轻绳的一端系一不太重的物体,另一端点套在食指上的B点,用一支铅笔(可视为轻杆)的一端水平支在轻绳的O点,铅笔的笔尖支在手掌上的A点,手掌和手指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铅笔始终水平。则

A.若将绳在食指上的端点稍稍下移,B点感受到的拉力变小

B.若将绳在食指上的端点稍稍下移,A点感受到的压力不变

C.若将铅笔向下稍稍平移,保持B点位置不变,B点感受到的拉力不变

D.若将铅笔向下稍稍平移,保持B点位置不变,A点感受到的压力变小

4.如图,在竖直平面内,直径为R的光滑半圆轨道和半径为R的光滑四分之一圆轨道水平相切于O点,O点在水平地面上。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O点以某一初速度进入半圆,刚好能通过半圆的最高点A,从A点飞出后落在四分之一圆轨道上的B点,不计空气阻力,g=10m/s2。则B点与A点的竖直高度差为

A.?B.?C.D.?

5.?2014年9月川东地区持续强降雨,多地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如图为某救灾现场示意图,一居民被洪水围困在被淹房屋屋顶的A点,直线PQ和MN之间是滔滔洪水,之外为安全区域。已知A点到直线PQ和MN的距离分别为AB=d1和AC=d2,设洪水流速大小恒为v1,武警战士驾驶的救生艇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v2(v1<v2),要求战士从直线PQ上某位置出发以最短的时间到达A点,救人后以最短的距离到达直线MN。则

A.?战士驾艇的出发点在B点上游距B点距离为

B.?战士驾艇的出发点在B点下游距B点距离为

C.?救人后船头应指向上游与上游方向所成夹角的余弦值为

D.?救人后船头应指向下游与下游方向所成夹角的余弦值为

6.如图,光滑斜面的底端固定一垂直于斜面的挡板,质量相同的A、B两物体由轻弹簧连接,放在斜面上,最初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力F拉B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B物体初始位置为坐标原点、沿斜面向上建立Ox坐标轴,在物体A离开挡板之前(弹簧一直处于弹性限度内),外力F和挡板对A物体的支持力N随B物体的位置坐标x的变化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7.如图所示,两个倾角都为30°、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对接在一起并固定在地面上,顶端安装一光滑的定滑轮,质量分别为2m和m的A、B两物体分别放在左右斜面上,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滑轮将A、B两物体连接,B与右边斜面的底端挡板C之间连有橡皮筋。现用手握住A,使橡皮筋刚好无形变,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松手后,从A、B开始运动到它们速度再次都为零的过程中(绳和橡皮筋都与斜面平行且橡皮筋伸长在弹性限度内)

A.?A、B的机械能之和守恒

B.?A、B和橡皮筋的机械能之和守恒

C.?A的重力势能减少量大于橡皮筋弹力所做的功

D.重力对A做功的平均功率小于橡皮筋弹力对B做功的平均功率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8分)

注意事项:

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题卡0.5毫米黑色签字笔第Ⅱ卷

8.(17分)

(1)(6分)

如图,将酒精灯和装有适量水的试管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放在较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用橡胶塞子塞住(不漏气)试管口,现让小车处于静止,点燃酒精灯给试管中水加热。当加热一段时间后,橡胶塞子向右喷出时,可以观察到小车向(选填“左”或“右”)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整个小车(含酒精灯和装有适量水的试管)对橡胶塞子的作用力与橡胶塞子对小车的作用力方向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整个小车受到的合外力方向向_______(选填“左”、“右”、“上”或“下”)。

(2)(11分)

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完成“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

①下列操作需要且正确的有。

A.将长木板的带定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以消除摩擦力的影响

B.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M和钩码的质量m,当M远大于m时,可认为小车受到的拉力F=mg

C.正确安装好装置后,将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待计时器工作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D.选取点迹清晰的纸带,必须以打的第一个点为计数起始点进行测量

②某小组的同学在用该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保持拉力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打出的纸带如图,O为计数起始点,选取的测量点为1、2、3、4、5、6,相邻两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标出,纸带上标出了各测量点到O点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小车质量M/kg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小车加速度a/m﹒s-2 1.99 1.32 ? 0.800 0.670 0.570 小车质量的倒数/kg-1 5.00 3.33 2.50 2.00 1.67 1.43 得到的数据记录在上表中,第3次实验测得小车的加速度是_____m/s2。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为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请建立合理的坐标系,描出相应的关系图像。

根据图像可知:在物体所受外力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__________。

9.(15分)2013年12月14日,我国的“嫦娥三号”探月卫星实现月面软着陆。落月是从15km高度开始大约12min嫦娥三号依靠自主控制,经过了主减速段、快速调整段、接近段、悬停段、避障段、缓速段等6个阶段,相对速度从1.7km/s逐渐减为零,最后以自由落体方式走完几米之后,平稳“站”上月球表面。

(1)已知月球质量是地球质量的,月球半径是地球半径的若嫦娥三号从h=8.1m高度自由下落到月球表面,在地球上从多大高度自由下落到地面着陆速度相同(2)“玉兔号”是无人驾驶月球车,最大速度可达到200/h,在一次执行指令时,它从静止开始以额定功率启动,在水平月面上做直线运动经18s达到最大速度,已知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1.8m/s2,月球车所受阻力恒为车重的0.02倍。求这段时间内月球车运动的距离(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017分)

多米诺骨牌是一种文化它起源于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码牌时,骨牌会因意外一次次倒下,参与者时刻面临和经受着失败的打击。遇到挫折不气馁,鼓起勇气,重新再来人只有经过无数这样的经历,才会变得成熟,最终走向成功。如图为骨牌中的一小段情景,光滑斜面轨道AB、粗糙水平轨道CE与半径r=0.5m的光滑圆轨道相切于B、C两点,D点为圆轨道最高点,水平轨道末端E离水平地面高h=0.8m,骨牌触碰机关F在水平地面上,E、F两点间的距离s=1m。质量m=0.2kg的小钢球(可视为质点)从A点自由释放,到达D点时对轨道压力为其重力的0.5倍,从E点抛出后刚好触动机关F。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圆轨道在B、C间交错的影响,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钢球在水平轨道上克服阻力做的功;

(2)A点离水平地面的高度。

11.(19分)

如图,在光滑水平轨道的右方有一弹性挡板,一质量为M=0.5kg的木板正中间放有一质量为m=2kg的小铁块(可视为质点)静止在轨道上,木板右端距离挡板x0=0.5m,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0.2。现对块施加一水平向N,木板第一次与挡板碰前瞬间撤去外力。若木板与挡板碰撞时间极短,反弹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1)木板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前经历的时间是多长?

(2)若铁块和木板最终停下来时,铁块刚好没滑出木板,则木板有多长?

(3)从开始运动到铁块和木板都停下来的整个过程中,木板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绵阳市高2012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理科综合·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第Ⅰ卷

1.C2.B3.D4.A5.A6.AD7.B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8分)



8.(17分)

(1)左,相反,左。(每空2分)。

(2)①BC(2分);

②0.99(3分);如图所示(4分,其中:标出坐标系的横坐标为a,纵坐标为各1分,规范描点并作出正确图像,2分);成反比(2分)。



9.解:

(1)设月球质量为M,半径为R,其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质量为,半径为,其表面重力加速度为,则

………(2分)

………(2分)

解得

设着陆速度为v,月球表面自由下落h高度相当于地球上下降高度,则

………(1分)

………(1分)

解得m………(1分)

(2)设月球车的质量为m,额定功率为P,阻力为f,最大速度为vm,在t=18s时间内位移为x,则有

………(3分)

………(2分)

………(1分)

解得x=0.96m………(2分)



10.解:

(1)设小钢球过E点时的速度为vE,从E点到F点的水平距离为x,则

………(1分)

………(1分)

………(1分)

设小球运动到D点时速度为vD,轨道对小球作用力为N,则

………(2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1分)

解得m/s,m/s

设小球从D点运动到E点过程中,在水平轨道上克服阻力做功为,则

………(3分)

解得J………(2分)

(2)设A点离水平地面高度为H,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过程中有

………(4分)

解得H=2.175m………(2分)

11.解:

(1)设木板的加速度am,则

am==8m/s2………(1分)

假设木板与物块不相对运动,加速度a,则

a==4m/s2………(1分)

因a
解得=0.5s………(1分)

(2)设木板与挡板碰前,木板与物块得木板物块加速度大小为a木板木板am,设板速度减为零经过的时间为t1,向左运动的距离1,则

………(1分)

………(1分)

………(1分)

解得a1=2m/s2,t1=0.25s,

当板速度向左为零时,设铁块速度为,则

………(1分)

设再经过时间t2铁块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v2,木板向右位移为,则

,………(1分)

………(1分)

解得,t2=0.15s,v2=1.2m/s,

因为,所以木板与铁块达到共速后,将以速度v2运动,再次与挡板碰撞。……以后多次重复这些过程最终木板停在挡板处。设木板长为L,则以木板和铁块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能量守恒

………(1分)

解得L=2.5m………(1分)

(3)设木板与挡板第二次碰后,木板的距离………(1分)

解得x2=0.09m

综上可知,………(1分)

因为以后是多次重复上述过程。同理,有木板与挡板第三次碰后,木板,木板的距离

…………

设木板与挡板第n-1次碰后,木板木板的距离

3



v/(m﹒s-1)



O



t/s



2



-3



8



6



4



O



A



B



O



A



B



R



R



N



B



A



C



P



Q



M



AS



BS



x



O



F



F



O



x



A



N



O



x



C



N



O



x



D



F



O



x



B



O



A



B



C



单位:cm



15.01







6



5



4



3



2



1



1.00



3.01



6.03



20.99



10.02



O



h



D



C



B



A



F



E



m



M



F



1.00



2.00



3.00



4.00



5.00



0.50



1.00



1.50



2.00







献花(0)
+1
(本文系李永玉图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