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师教学风格的养成(转帖)

 老包书屋 2014-12-19

 名师教学风格的养成

1.美于读 

    我国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此言恰恰成为名师成长的关键词。庄子也曾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厘,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可见,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持之以恒地阅读。

    教师的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拟出具体的读书计划,并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比如,教师要广涉精览以丰富其文化底蕴、拓宽知识结构。除了读有字书外,还要读无字书,即要人、时。。人尤其要解读世界名人的思想,吸取精髓为其所养,为其所用:读是指读通古代、近代、现代、蜃现代等各时代的教育思想,把握本质与精华,使自己的教学更加理性,发展更具方向感。

    2.乐于听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教师要从业师、经师发展为良师、人师,必然要了解各方对自己的期待与希冀,明确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于此,教师要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去聆听学生、家长、同行、专家、社会的不同声音。勇于、乐于、善于倾听,从而了解学生的需求与心声,把握共性与个性,捕捉其迸发的思维火花,这样学生才会被唤醒激活,实现自身主动的建构。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学生虚心请教,你便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善于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与学习风格来教学,充分地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之乐学会学、直至学会

    此外,教师还要善于去了解家长的期望与困惑.吸纳同行的优势与长处,领悟专家的点拨与见解,把握社会的脉搏与期望,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自觉性、有效性与针对性。总之,教师可以通过来了解不同的学生和学生的不同,把握良好的教育时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来审视自己,反思自己,从而提高教学能力与绩效,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3.敏于看

    古人曾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勤察深思出真知。教师更应如此。名师并非是闭门造车孤军作战之术就能成就的。它需要整合教育群体的优势资源,需要博采众家之所长、吸收我师群贤之精华,从而开阔教师的专业发展视野,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这里的是指要有敏锐、深刻的洞察力,要观其形探其意知其人,要在平凡中觅精彩,现象中究本质。比如,要走近全国知名的教师,观摩研讨他们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之术,参悟其成才之道。总之,通过各种渠道,学习一切可学之人与可学之处,从中吸收合理的养分,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并落实于教学中,形成独具特色的风格。

    4.精于做

    教育教学归根结底是实践性活动。教师要将所读、所听、所看、所想具体落实于教育教学活动,更需要勇于实践、敢于探索,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也就是说,教师要躬行践履,要乐于做、善于做、精于做。是名师所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名师的水平就表征于的效率与效果上。因此,是名师成长的关键条件。

    5.习于思

    成为名师,尤为重要的是能时常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反思=成长。在经常性的反思过程中,教师会不断地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自我评估,通过这种批判性的控制,教师能够超越自己认为理所当然的经验世界,将从经验中获得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以及将显性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个人的实践经验,而完成针对自身知识的转化、调整和重组过程。强烈的反思倾向和有意识思考问题的习惯使他们不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直接促进了其自身良好知识结构的形成。因此,教师要有反思的习惯,精于反思。反思教学行为,反思与教育有关的观点,反思某一个教育现象,反思自己的专业成长,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反思的习惯中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实现从教师到名师的飞跃。

    6.勤于写

    从某种程度上说,的提升。可以架通心灵的桥梁、聚焦问题的症结、荡涤现实的尘埃、勾画明天的蓝图,是教师与学生心灵、教育问题、教育现实、教育明天对话的方式。它可以提高教师反思的能力,培养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分析力,可以将教师感性、零散的教学经验提升为理性的系统的教学理论。

    教师的并非专指学术论文的撰写,它可以是风行水上,自然成文的教学随笔,可以是客观审视,理性深刻的教学反思,可以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案例,可以是情节生动,行云流水的教育故事。教师通过来实现经验的提升、理论的建构,从而形成独特、深邃的教学思想。

    7.巧于说

    名师有别于一般教师的重要特征还在于能、会、善不仅是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手段,也是思维再创造的一种方式。可以将教师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抽象知识具体化、零散知识条理化,可以把教师的情境性、技巧性、个体性知识转换为普遍化、符号化、社会化的知识,达到共享知识、创新知识的目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有限的语言来构建无限的世界,用巧妙的语言去引导生本对话、生我对话、生师对话、生生对话,从而促成学生的发展。教师任何角色的实现均依赖于来达成,教师要勇于、巧于,加强语言功底的修炼。名师的成长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工程,需要齐头并进,达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之境界,成长为引领教师群体发展的教练型与裁判型名师。

    8.善于处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是教育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师生在对话中发展;教师之间的交往表现为合作中的伙伴,教师在协作中共进;教师与家长的交往表现为交流中的朋友,家校在协商中共振;教师与领导的交往表现为共事中的手足,干群在理解中支撑;教师与社会的交往表现为主旋律中的和谐音符,教师在开放中吸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一切可用之力来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彼此间真诚的对话实现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促进学习的发生,提升学生的生命与人格,构建起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共同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