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一、背景与认识
2008年广饶县实施城区资源整合,将位于城区内的2所乡镇初中和2所小学整体合并成立广饶县英才学校。由于是整体合并,学校成立后,我们面临着空前的压力:教师:年龄老化,素质整体偏低, 240名教师,平均年龄40.3岁,30岁以下占6.2%,40岁以上占52.1%;学生:生源92%以上来自城乡结合部的农村,且成绩好的学生都择校到了条件较好的学校。当时全县共有20所初中,合并前的两所初中中考成绩分别名列全县倒数第2、3名。
一所承载着领导重托和全县人民期望的崭新的现代化学校(占地300余亩,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总投资1.3个亿),却是这样的一个基础!困难和挑战面前我们没有退路,只有走改革与创新之路,才能破茧成蝶、浴火新生,打造成一所管理规范、理念超前、质量一流、人民满意的现代化一流名校。为此我们开始了积极的探索与创新之路。
二、探索与创新
1.公开选拔中层领导。新学校成立后,迅速组建一支结构合理、肯于奉献、有领导才能、充满活力的中层干部队伍,是学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原来4个学校仅中层以上领导(级部主任)就有68名,怎么安排这些人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胆量。于是我们本着“以前的模糊,未来的清楚”,不看过去,不唯学历,在全体教职工中公开选拔中层领导干部。所有在编教正式职工都可以公开报名、竞聘演讲、教工打分、评委考察、纪检领导监督。这样25名德才兼备的中层领导经过公开选拔,竟聘上岗。近两年的实践证明我们的这次人事改革是成功的,新的领导层敢干事、能干事、会干事,为全体教职工树立了榜样,为学校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2.艰难的教改之路。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校成立后,迅速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当务之急。于是,学校制定了“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方略,我们走出去,汲取外地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改经验,走进杜郎口、洋思、潍坊及当地一些教改先进校,仅杜朗口我们就连续去了两批,先后100多人。2010年,我们在中央教科所韩立福博士指导下,开始尝试构建“先学后导”式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放弃自己已经使用了一、二十年,已经习惯了的教学方式,学习和使用这种全新模式,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尽管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合校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部分老师年龄老化、职业倦怠、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等原因,还是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出现了很强的抵触情绪,甚至有的老教师我行我素,教学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面对这一情况,为了凝聚人心,鼓舞干劲,一是文化引领。我们提出了“建一流名校、创英才品牌”的办学目标,确立了“和融共进,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及一整套办学理念,并逐步强化广大教职工对学校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增强对学校发展的信心。二是措施促动。我们通过进行校本教研、开设教师论坛、组织观摩研讨、参加各类培训、举办讲课大赛、褒奖课改先进、加强合作交流,克服课改中遇到的问题,增强教师课改意识。三是制度规范。我们根据“先学后导式和谐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建立了全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并修改完善了《教师考核办法》和《教职工奖惩条例》。学校大力支持课改教师参与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提供足够经费,创造学习机会,推荐外出讲学,促进了课改的顺利进行。不使用新模式的教师,各级各类评优活动学校一律不予推荐。目前“先学后导式和谐高效教学”课堂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显现出其旺盛的生命力。
三、模式与效果
(一)先学后导式和谐高效教学实施概要
1.课堂理念:以生为本,先学后导,全面发展。
“学”有两层涵义:一是要求教师事先对文本知识进行结构化学习,对学生和课程做出科学分析和问题预设;二是要求学生课前对文本知识进行结构化预习,围绕概念性问题、原理性问题、习题性问题和拓展性问题等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对课程内容尽可能做出结构化分析。“导”是指对学生自主合作解决而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指导,具体有三层涵义:师生互导、生生相导和生本联导”。
2.课堂理想:富有人文情怀,充满智慧挑战,洋溢生命活力。
3.课堂性质:启智、生态、人文
启智:激活思维,开启心智,萌生智慧。
生态:回归教育本真,关注持续发展,提升生命质量。
人文:以师生发展为本。
4.课堂灵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习过程是一个以问题为主线,学生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和拓展问题的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5. 课堂载体:一体三单,即成长共同体,问题导读单,问题生成单,问题训练单。
(1)成长共同体
①共同体的组成。组成方式多种多样,或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由组合;或异质搭配,公推公选;或组长招兵,志愿参加。引领实现共同体文化建设:愿景、体名、体标、体训、体歌、公约等全部形态化,角色动态化,生生是主体,生生是代表,生生有责任,并由学校和年级、班级学生自治组织进行发展性评价。
②共同体管理机制。每周组织一次学习反思活动,各组组长组织全组同学反思、总结一周学习状况,积极填写《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评价表》,开展自我批评和互相批评,规范学习行为,总结学习经验,推荐一人代表小组参加全班交流,提出学习意见和建议。学术助理召集学科长会议,评选每周学科学习之星;并记录各学科长学习情况反映,参加周一的师生见面会,向学科教师传达。各班长或学习委员召集组长会议,推选每周优秀学习小组。学科之星和优秀小组,每周在“班级风采”栏目中呈现、表彰。每月的“年级学科之星”和“优秀小组”有年级进行评价奖励。每学期,评选本学期“学科之星”和“最佳小组”,有学校进行表彰奖励。
③共同体引向学生的全部学校生活
我们实施了共同体集体多元评价,将“班务管理”划解为“体务管理”。将原来的所有“班务常规”及评价,分解为“体务常规”,并建立想应该的评价机制,所有的工作(如学生素质发展、学业成绩、学生特长、公寓、纪律、卫生、社会实践活动等)都落脚到小组进行评建,依据客观条件,建立“学生生活小组”,将学生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常规纳入适宜的小组集体中。将“个人发展”指标组合为“共同体发展”指标,每个小组成员都是共同体的代表而不仅仅代表自己,提高学生的大局意识。明确组长的责任,积极进行组长培训,注重引导组与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注重自我评价、学科长评价、组长评价、学科主任评价和教师评价等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
通过共同体合作,提高了学习效率,优化了学习方法。课堂上,学生自学、讨论、展示、追问、迁移、拓展,忙的不亦乐乎!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培养,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信心。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精细比细节更重要!共同体管理有一个无穷大的的空间等待我们来开发。
“成长共同体”与传统意义上单纯由学生构成、以学习为唯一目的的“学习小组”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首先“成长共同体”的“成长”是一个综合概念,它既包括学生生理上的生长,也包括学习的进步,更包括心理的成熟与情感的健康;既关注当下,又着眼未来。更能客观全面的关注学生的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符合“全人”教育理念。其次,“成长共同体”亦非学生的简单组合,而是由学生与教师精心组成的互助共同体。在共同体中,人人都是平等的,大家目标一致,齐心协力,最终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再次,“成长共同体”实行以“共同体”为单元的集体评价机制,将个体利益同“共同体”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增强了共同体成员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责任意识。
(2)课堂工具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课堂高效追求需要优质的课堂工具的开发与使用。我们在有效教学的课题研究与实践中,结合新课型实施的需要,开发了《问题导读单》、《问题生成单》和《问题训练单》等教学工具。这些功能单一,形式开放的“单子”,为学生的开放式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6.教学策略
先学后导,以学定导,以导促学。
问题为主线,评价为手段,任务驱动为途径。
培养自觉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关注过程,体验成功,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成长。
7.基本课型
我们知道,学生的认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惟其如此,教学方法“单一”是课堂大忌。多样是新课程的追求,因为只有多样,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有效教学使我们走上了课型多样的平台。有效教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发现生成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拓展评价问题的过程,学生的发展就是在这个过程的循环往复中进行的。于是,我们采用了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为目的的“问题发现课”;以师生共同备课,合作生成问题为目的的“问题生成课”;以自主合作探究,实现三维达标的“问题解决课”;以巩固提高,拓展提升为目的的“问题拓展课”;以学生搭台,学生唱戏为目标的“问题展评课”;集发现、生成、解决、拓展、训练于一堂的“综合解决课”等。教师完全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与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不同的课型。
“先学后导模式”课型多样,工具数种,看似繁杂,常常使人望而止步,实际上这一个比照传统的教学模式省时、省力而且高效的模式,我们的老师甚至喊出“辛苦一星期,幸福一辈子“的口号。意思是我们寒暑假各组织一周的集体备课活动,全校所有学科、所有年级的老师就可以一辈子不用品尝备课之苦。这话虽有些过分,但是,体现了教师实施“有效教学”之后的欣喜可见一斑。就课堂教学来说,看上去大家要面对五个不同课型的实施,其实课堂的基本动作是一样的,不同的是课堂任务。比如,“问题发现课”的任务是:长远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而养成预习习惯,而课堂任务是在个人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生成小组问题;“问题生成课”的任务是在个人与小组问题的基础上生成班问题;“问题解决课”的任务则是要解决学生与教师共同备课生成的问题;“问题拓展课”是在复习巩固的基础上,实现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延展与提升;而“综合解决课”则是集“问题发现、生成、研讨、拓展、训练等各种教学动作于一体”,实现对三维目标的达成。任务的确不同,但是完成这些任务的动作却是几乎相同的。这些共同的话语是相辅相成的七对关键词,那就是“氛围与情境”“目标与任务”“自主与个辅”“交流与合作”“展讲与展示”“训练与指导”“归纳与延伸”,教师在模式实施过程中,若能处理好这七对关键词的关系,课堂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8.教学环节
创境领标—自学生疑—交流展示—点拨引导—拓展反思
四、成就与成效
1.学生变了
学生变得大胆、自信、交往能力强了
学生爱看书了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提高了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了
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了
学生思维创新的能力提高了
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增强了
学生迷恋网络和网络小说的转变了
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升华了
2.课堂变了
成为“基于问题”提升能力的课堂
成为“以生为本”共同成长的课堂
成为“张扬个性”阳光开放的课堂
成为“积极参与”和谐高效的课堂
成为“多边互动”亮点纷呈的课堂
3.老师变了
教学观念更新了
科研意识浓厚了
教学合作有效了
教学行为优化了
教学付出收获了
《手上的舞蹈》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先学后导式和谐高效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列入市教科院《课程与教学校本研究丛书》并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校本课程的有效性研究》、《周记式作文教学研究》分别获2010、2011年度省教研室课题成果一等奖、100多篇论文获得市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4.学校变了
师生面貌昂扬向上。
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专家充分肯定,家长广泛认可,社会高度评价。
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成为引领全县乃至全市义务教育的一面旗帜,连续两年被县政府表彰为“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被市政府表彰为“全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被省教育厅授予“山东省教学工作示范学校”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科研兴校先进单位”等,并被确定为全国少儿素质教育示范基地、中国青少年太阳能研究基地、全国机器人教育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重点实验学校、山东省学校文化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五、问题与展望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现阶段,我们的“先学后导式和谐高效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促进师生共同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例如多种课型模式的建立,学习工具单开发的最优化,成长共同体综合评价,学科长作用的充分发挥,基本模式下教师主动性发挥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精细化,在此提出,也期望得到上级教科研部门、专家和同仁的指导帮助。
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英才人正以高昂的热情、务实的作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智慧和汗水书写英才学校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