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找准政法机关职责定位

 革命老区 2014-12-22

  □淮安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张亚青

  十八届四中全会为我们规划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宏伟蓝图。全市政法机关作为法治建设的主力军,要适应新形势、找准新定位、谋划新思路,深入把握领会全会精神实质,更好地指导推动全市政法综治工作沿着法治轨道不断前行。

  将遵从法治原则作为第一指引,始终坚定法治信仰者的不懈追求。一要坚持党的领导至上。正确处理好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和政法机关依法履职统一起来,把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执行宪法法律统一起来,自觉接受党在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建设等方面的领导。二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要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体现到具体的法治实践中去,坚持立法反映人民意志、执法维护人民权益、司法接受人民监督、守法依靠人民拥护,把人民群众的关切关注作为法治建设的要点重点。三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决抵制西方“宪政”“司法独立”等有害思潮的侵蚀颠覆,坚定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更加注重从中华传统文化和淮安地域文化中吸取法治理念精髓,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淮安特色的法治建设之路。

  将运用法治思维作为第一本领,忠实履行法治建设者的光荣使命。一要抓好源头。严格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机制,建立责任终身追究及倒查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社会矛盾。加快社会治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步伐,把行之有效的做法上升为政策制度,不断推动依法规范社会行为、依法管理社会事务的法治进程。二要抓住难点。主动适应网络化、信息化、社会化要求,依法严厉打击防范各种违法犯罪,进一步筑牢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建立覆盖全程的食品药品监管制度,强化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始终维护群众生命健康。三要抓实基础。依法健全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不断促进治理主体多元化。发挥法律在矛盾化解中的权威作用,提高化解处置社会矛盾的实效。深入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改革,确保问题在法治轨道上有效解决。

  将守护法治公平作为第一要务,积极发挥法治捍卫者的重要职能。一要以改革促公正。围绕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确定的改革内容,蹄急而步稳地抓好配套落实和试点工作,着力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二要以规范促公正。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权力运行,健全司法制度流程,确保案件处理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注重司法审判的社会认同和道德指引,把维护道德底线、倡导社会良知作为价值追求,积极推动德法共治的有效形成。三要以公开促公正。积极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不断丰富司法公开的形式内容,让执法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牵头组织政法工作新闻发布会,面对面接受群众质询、回应群众关切,为政法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群众基础。

  将营造法治氛围作为第一推动,勇于承担法治传播者的艰巨责任。一要当好示范表率。教育引导政法干警自觉尊法守法,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坚决杜绝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的发生。强化政法机关与新闻媒体的深度融合,形成“聚光灯”效应,更好地将政法队伍坚守法治、司法为民的优良形象展示在公众面前。二要推动常态普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充分依托“点单式”普法等形式,努力讲好依法治国的淮安故事。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活动中的运用,不断增强渗透力、覆盖面和有效性。三要完善法律服务。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动“法律快车村村通”等特色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深化“半小时法援圈”建设,扩大覆盖范围,保证困难群众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